簡體版

第242章 官家的事

接下來,突然病好點的燕濤,把所有人都集合到一個大屋子里,眉飛色舞地宣布,這趟鏢已經圓滿完成。 「你們都是我最信任的人,事先沒跟大家說,是因為情況太復雜,一著不慎不知會帶來怎樣的禍秧。而且說實話,你們可以問傅先生,我有些時候知道的也很有限。這一次,我們是全依仗秦姑娘、譚五爺,還有秦姑娘從軍營請來的曲永福等幾位;特別是譚五爺,整個行動都是他指揮的。沒有他們,現在,我們都不知道這會兒腦袋還在不在;真不是自己嚇唬自己,這是真的。

「我現在告訴大家二件事,第一,我的病是裝的。第二,銀子第二天一早就走了。記得那個住進車馬店的待嫁新娘嗎?那是秦姑娘假扮的,還有新郎等人是易了容譚五爺和曲永福他們。對,那幾個大箱子里裝的就是銀子。」說到這里,燕濤停了一下,「現在,給大家一個重要任務,都到街上去,到茶樓到酒肆到戲院到所有熱鬧人多的地方去,廣泛宣傳,誠信鏢局已經把貢銀送到了。別問為什麼,現在就去。」

誠信鏢局這些人的效率還真高,二個時辰不到,誠信鏢局將貢銀成功運回的消息便傳遍了歸綏的大街小巷。

緊接著又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不是有四個裝銀子的箱子嗎?那是統一定制的庫銀專用箱,那東西老百姓沒人敢用。當柴禾燒可惜了,誠信鏢局帶著這箱子說不定會惹來什麼麻煩,最好的辦法是給銀庫送回去。

要說這送箱子,是很簡單的事,有現成的馬車,裝到車上拉到銀庫不就完了嗎?但是,誠信鏢局在送送箱子時,卻搞得十分復雜。

一個是,從抬出去的時候開始,就把箱子蓋打開,離很遠都能看到,里邊什麼也沒有。再就是行走路線,幾乎繞了幾大圈,哪兒熱鬧就經過哪兒。

這還不算,一路上還邊走邊做戲。自己的人假冒路人,問︰怎麼拉著空庫銀箱,這是干什麼去?回答則是,我們是誠信鏢局的,朝廷托付給我們護送的貢銀送到了,現在把裝庫銀的箱子送回銀庫。

這樣的事有什麼可張揚的,說話人的嗓音還特別大。

到了銀庫後,听了門房的報告,銀庫管事迎了出來,看到裝銀子的箱子,露出很驚詫的神色。

「這箱子我們留著沒有用,放到你們這里肯定有用,多幾個箱子,總是好事吧?有什麼難辦的?」傅生不理解。 「這你就不懂了,我們庫房的箱子是有數的,多出幾個算怎麼回事?」銀庫管事很不屑。 「這位官長,我們好心好意把箱子給你們送回來,你們不犒賞我們就是了,東西多了,又是有用的東西?怎麼還成了麻煩事。」旁邊的一個鏢師看不下去了。 「你懂什麼,這里不是個人家是官家,東西是多還是少,那是官家的事,關我們個人什麼事?可這庫房平白無故多了這幾個箱子,麻煩可是我們個人的。」庫房管事滿有道理。 「那怎麼辦?我們把箱子扔到大街上去,或者放把火燒了?」那個鏢師氣憤地說。 「那是你們的事。」庫房管事理都不理,說完竟自轉身,準備回到院子里。

「傅先生,我們干脆送到道台衙門去,看道台大人怎麼說。」又一個鏢師大聲嚷嚷。 「這倒是個好辦法,走,我們去道台衙門。」

傅生心想,正沒有理由到道台衙門那里造造輿論。 人還沒走,銀庫管事喊住。 「你們見了道台大人怎麼說」庫房管事問。 「當然要實話實說了,我們好心好意送到庫房,庫房說,對官家是好事,但對他們個人是麻煩事,所以我們只好送打道台衙門,請道台大人評個理。」傅生言道。 「你們這麼說不是告我們狀嗎?」庫房管事不那麼有持無恐了。

「我們這不是被逼無奈嗎?」傅生兩手一攤。

庫房管事想了一下,無可奈何地揮了揮手,「算了,送進來吧!你們這個誠信鏢局可真是麻煩,我算怕了你們了。」 于是,銀庫管事讓人打開大門,把箱子卸到了院子里。

所有這些事都辦完後,燕濤當眾宣布,給所有的人放了三天大假。說大家第一次來這里,應該玩一玩逛一逛。

他還當起了導游︰「早就听說了,這里有大昭寺,帝王來這里的居所, 被尊為‘皇廟’;寺中的銀佛、龍雕、壁畫被譽為「三絕」,來一次不能不看。還有五塔寺,整座寺廟以五個金剛座舍利寶塔而著名;這座金剛座寶塔源于印度,有世上唯一的蒙文天文圖石刻,也一定要看。

「另外就是2000多年歷史的昭君墓,在昭君墓冢的頂部,可以看到連綿不斷的陰山,歸綏全城盡收眼底。再有就是清真大寺,是這里建築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整體建築很特別,和別處同的是以中式建築為主,兼容回族磚雕及伊斯蘭教裝飾藝術;寺後院西南角聳立四層六稜體望月樓,更是獨特,六面牆體窗戶隔層裝置,頂部為六角攢尖頂……」

燕濤顯然做了不少功課,對這里的名勝如數家珍。

見大家要散去,燕濤又把大家喊住︰「有什麼稀罕的東西也可以買一些帶回去。這邊的皮貨不錯,比內地要便宜;還有牛肉干,這里人叫成吉思汗的軍糧。有孩子的,可以給孩子買些回去。出來這些天,回家最好不要兩手空空,手頭不方便的可以從傅先生那是預支些。」看來這會兒燕濤是心情大好,想得還真周到。

在返回殺虎口到路上,出歸綏沒多遠,有鏢師向燕濤報告,後邊有一伙人一直跟著他們。燕濤說,那是秦姑娘和譚五等人為他們保駕護航,讓所有的人都很受感動 。 在這信息極不通暢的年月,盡管做了那麼多的鋪墊,誰知道會發生什麼意外情況呀! 只是,誠信鏢局終究還是平安到達了殺虎口。

到了殺虎口,就算到自己的地盤了,二支隊伍終于匯合,一起住進了誠信鏢局的常住的車馬店。

燕濤本以為秦月和譚五會和他們一起回京城,正想找秦月和譚五商量回去的行程,沒想到秦月和譚五主動來找他,並且是來和他辭行。

原來,秦月是打算回京城的。本來也有未了之事,比如去豐醞縣去看望靖守業和林捕頭,比如,回程到少林寺去見慧運爺爺。但當他從譚五處得知,從這里回商州可以走另外一條道路,就是他們當年從長治去商州的路。

這倒勾起她懷故的心里,想到小時候住的長治一游,然後,走一遍當年走過的路。而且,最主要的,走著條路行程要近一些。

譚五提醒她,離開商州的時間不算短了,這邊該辦的事已經辦完,還是早些回去為好。這也使她擔心起商州那邊的情況,有些歸心似箭了。

秦月和譚五進到燕濤房間時,傅生、雷子震和燕來順也在,正好一起道別。 听說商州那邊的情況,回去又是近路,燕濤自然不便挽留。一再說那邊有用得著誠信鏢局之處,一定要張口,秦月和譚五都表示,如果有需要,當然不會客氣。

「秦姑娘、譚前輩,有些事我本想回京城再說,我們既然要在這里分手 ,這事就不能再等了。」燕濤言道。

「燕老前輩,有什麼事盡管直說。」秦月和譚五對視了一下。 「有一句話說得好,親兄弟明算賬。這次走鏢,誰出的力多,我們大家心里都有數。有錢大家賺天經地義,我先說個數,四六開,您們六,我們四,如果不行,請二位給個話。」 「燕老前輩,四六開肯定是不行的……,」

秦月的話還沒說完,被燕濤打斷:「那就三七開,您們七我們三。」

「燕老前輩,您誤會我了,這酬勞我們是一文錢不會要的。您說,親兄弟明算賬,說明那兄弟倆已經是兩家人了。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一家人,一家人算什麼帳,不是遠了嗎?」秦月態度堅決,不容商量。 看燕濤還要說什麼,善于察言觀色地傅生說話了。 「家主 ,如果我們和秦姑娘算賬,可能把咱們鏢局全送給她,也一點都不過分。家主,您這樣做肯定是理所應當的,也是必須的,但是……听我一句勸,這件事就別難為秦姑娘和譚五前輩了。」 「傅先生,我們欠誠信鏢局的又如何算呢?所以,還是我的那句話,一家人不算賬。」秦月轉向傅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