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24章 名士來投

劉慧明接到李汝桂的信,心中已有了計較,便在平陽留駐了兩天,做了一些軍事安排。陝西進入山西的通路有三條,除了晉北的保德以外,晉南就有兩條︰一是風陵渡,對岸就是蒲州,二是龍門渡,對岸即是河津。李自成的作戰方案是,他親率主力從風陵渡過河攻打蒲津,劉芳亮作為偏師走龍門渡做出迂回包抄之態。

既然已經洞悉了敵人的作戰意圖,他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做出布防了,他讓周遇吉為前敵總指揮先行前往蒲州,采取攻勢,一定要把蒲州奪回來。又讓張雄和應時盛率領二十三去往河津,采取守勢,給周遇吉做僚機。

他對張雄和應時盛不太放心,只給了他們一個堅守半個月的任務,半個月內他必定趕到河津,到時與周遇吉采取鉗形攻勢,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打到陝西去。

布置完以後,他一面讓人密切關注李自成的動向,一面火急火燎地趕往澤州,高杰必須要留下,否則僅憑自己手里這點兒人馬是無法打到陝西去的。

臨汾到澤州共有四百里路程,為了趕時間,他提高了行軍標準,每天行七十里路程。這天中午,大軍正在路邊休息,順便吃午飯,劉三強突然跑了進來,稟報道,「」先生,門外有兩個士子求見,是傅青主的朋友,拿著您的名帖。」

劉慧明一愣,心道難道是薛宗周和王如金到了?

他忙從轎子里鑽出來,果見一胖一瘦兩個士子正立在寒風中,正聚精會神地看著周遭的士卒用午餐。

劉慧明忙趕了過去,正要說話,那兩人卻先開口了,「敢問足下可是劉閣部?學生薛宗周/王如金。」

劉慧明忙回應道,「哈哈,正是鄙人。原來是文伯和子堅到了,你們來得正好,來得正好啊。」

二人做了介紹,胖的那人叫薛宗周,瘦的名王如金,都是汾陽人,還好他們的官話說得很利索,至少不會讓人覺得很餓。

鑒于傅山的推薦,兩人對劉慧明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劉慧明見二人的臉上全是風霜留下的「刀痕」,感激地道,「你們千里來投,真是解了我一個大難題。」

二人都是三十多歲的年紀,薛宗周年齡稍大一些,便先開口道,「督丞禮賢下士,我等感激涕零。學生接到青主的來信就與子堅趕往太原,到了太原才得知督丞已率軍南下,青主也已去了京師。我二人只得趕了過來,來得遲了些,總歸是趕上了。」

說完,二人看了看自己的狼狽樣,不禁笑了起來,「失禮了,失禮了!」

劉慧明握著二人的手,感激地道,「這一身風霜乃是兩位先生拳拳愛國之心的表征,何來失禮一說?走,先到轎子里烤烤火,暖和暖和再說。」

劉慧明是個安于享樂之人,雖然督師在外,仍然隨時背著一頂八抬轎子,騎馬實在太辛苦了,他騎累了就會去轎子你享受一下。按照朝廷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在京可以坐四人抬的轎子,出京可以坐八人抬的轎子,他的品級自然可以坐八人抬的轎子的。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有些不忍心,覺得做個四人抬的轎子就行了,但後來因為要沿途處理公務,他又是個愛享受的人,就改成八人抬的了。

二人連連推辭,但劉慧明哪里肯放過這樣的拉攏人心的機會,硬把兩人塞了進去。

二人進了轎子才發現里面還頗為寬敞,正中間放了一個火盆和一個可折疊的躺椅,旁邊還有兩個繡墩了。繡墩旁還有一張書案,書案就是一塊木板,木板背面安裝了四個鐵腳,這是劉慧明仿照前世設計的可折疊書桌,讀大學的時候用過。

書案上防著一些案牘、文件、以及筆墨紙硯,他這轎子與其說是個轎子,倒不如說是個移動辦公室。

二人這一路听說了劉慧明各種傳言,特別是最近太原境內瘋狂籌糧風波,士紳們更是把劉慧明描繪成了一個驕奢婬逸、殘忍好殺的惡吏,要不是傅山的親筆信,他們是絕對不會上劉慧明的賊船的。

但是看了劉慧明的官轎竟然這麼寒酸,二人才勉強相信了傅山的話。

王如金指著書案看了看,對薛宗周道,「文伯,你看看這書案如何?」

薛宗周踫了踫鐵腳,道,「不錯,放在轎中正合適。」

二人一邊烤著火,一邊談論著剛才的見聞,不多時劉慧明就帶著幾樣小吃和幾張餅、一壺熱水進來了,看著二人道,「你們還沒吃午飯吧?咱們先簡單吃點兒,待晚上安營扎寨之後再為你們接風洗塵。」

二人忙起身行禮,口里連說不敢,劉慧明擺了擺手,道,「大家都是朋友,不要客氣,咱們餓了就吃,困了就睡,不要太拘束了。」

大軍休息了一陣很快就再次啟程,劉慧明留二人坐轎

子,自己回到馬上隨軍行進。

二人哪里敢坐,但劉慧明直接來了一句,這是軍令,必須執行,他們就不好再堅持了。

劉慧明又從王寅的轎子里拿出基本冊子給他們,道,「這些都是官軍的一些文件,你們先看一看,熟悉一下,方便以後開展工作。」

二人忙接過去,正準備翻看就听到一聲號響,剛才還三五一伙的士卒迅速排好隊形,又一聲哨響,大軍就緩緩開拔,有條不紊。

王如金听著號聲,悄悄地撩開轎簾,正看到大 之下,劉慧明的背影隨著馬背的起伏一聳一聳地前進著,嘆道,「令行禁止,果真是王師也!」

薛宗周正在翻閱劉慧明給他的文件,聞言朝外面看了一眼,道,「不錯,咱們以前以為周總戎的勇衛營是山西最精銳的部隊,如今他們可要讓賢了,劉督丞的部隊比他精銳一百倍都不止啊。」

王如金也打開第一本書,正是《白桿兵手冊》,光是目錄就已經讓他嘆為觀止了,後面的「薪酬福利標準」、「糧草發放標準」、「戰馬配置標準」、「輔兵管理規範」等文件更是讓他猶如打開了一扇新大門,想起這段時間整個山西都在熱議的籌糧事件,嘆道,「為這樣的兵馬籌糧,就算再多給一倍都值啊!」

「文伯,文伯!」他見薛宗周紛紛欲睡,忙搖醒他,責備道,「這些都是好法子啊,你看,事無巨細都有法可依,只要按章操作就不會出錯,多好的點子啊,哎哎哎,你怎麼睡著了?」

薛宗周道,「我已經看到了,有督丞的明主,咱們大志可伸也。」

整個下午,薛王二人都在轎子中度過了,劉慧明讓人加了兩次炭火他們都沒有察覺,直到扎好營寨他們才出來放風。

第二天酉時終于抵達澤州城西二十里處的賈莊。劉慧明下令大軍就在此處安營扎寨,還沒安定下來,己方的偵察兵就押著幾個高杰的斥候過來了。

劉慧明見狀,忙讓劉三強去審問,那些秦軍的斥候听說他們是劉閣部的夜不收,根本沒有反抗,連刑都沒用就一五一十地招了。

劉三強把審訊報告遞給劉慧明,道,「先生,高杰還在澤州城中,他對我們並無防備。」

劉慧明呵呵一笑,道,「傳令下去,明天早上三更用飯,四更出發,天亮之前給我把澤州城圍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