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01、第一百零一章

林泉對于上門求苗的百姓來者不拒, 不僅帶他們去院中剪地瓜苗,還告訴他們種植方法,甚至什麼時候可以收獲, 收獲了如何儲存,第二年如何再生苗扦插。

許多來的人本來是一時興起, 又或者是家里莊稼死干淨了, 來踫踫運氣, 卻不想听林泉一套介紹下來, 居然覺得這地瓜真能種下去, 又听得能畝產幾千斤,在這種巨大的誘惑下,豈有不拿回去種種試試的道理。

所以這些老百姓那些地瓜苗千恩萬謝的回去了。

而林泉, 繼續給院中的地瓜種潑水, 讓它們發苗。

地瓜種發地瓜苗就這點好, 可以一直發,一直等到整個地瓜里的養分完全掏空, 才會停止, 所以一個地瓜只要在有水的情況下,能剪很多苗。

而剪下的苗, 林泉讓甲一他們繼續種,當然也分給其他來求苗的百姓。

于是, 在林泉帶動下, 除了知府給的那五百畝官田陸續種上了地瓜苗, 周圍不少百姓荒地上,也都雜七雜八種了一些。

……

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

沂州城還是絲毫未見落雨,听說不止沂州城, 整個北方地區,都沒見幾場雨。

甚至連皇帝,都開始釋放監獄中的囚犯,並開始祭天求雨。

林泉在城外種的地瓜,卻長勢甚好,許多地瓜秧已經長到了半米多長。

林泉見狀,就讓甲一他們去拿木棍翻翻地瓜秧。

地瓜秧有個特地,如果一直在地上趴這,睫上結處容易長假根,然後伸到地里,長小地瓜,這樣地瓜的主根養料一部分就會被小地瓜奪去,這樣雖然結得多,但地瓜會小的多,所以一般地瓜秧長到半米多時,都會去翻一下,這樣就不結小地瓜了。

不過其實隨著地瓜品種的改良,這個問題已經好得多,現代的地瓜種,就算不翻地瓜秧,影響也不大。

但林泉為了高產,還是讓甲一他們去翻一下。

結果甲一帶人沒去多久,就派人回報。

有人拔他們家地瓜秧!

林泉听了很震驚,這東西居然都有人拔,忙帶人去看。

去的路上,林泉還想起電視上一些新聞,有人見包地的賺錢,就故意有人破壞,心里忍不住嘀咕,難道是他種得太好,讓人眼紅了。

可等到那一看,林泉傻眼了,居然是一群衣不蔽體可憐巴巴的百姓。

「這地瓜才剛開始長,你們沒事拔它干什麼!」林泉生氣的問。

幾個百姓被甲一他們圍著,瑟瑟發抖,其中一個人忍不住說︰「老爺,我們實在太餓了,地里的野菜都挖干淨了,樹皮也吃了,實在沒什麼吃了,听說這個地瓜秧能吃,我們就忍不住來偷點,老爺您就饒了我們這回吧,我們再也不敢了。」

林泉听了一愣,忙問怎麼回事。

這才知道有些從他這拿地瓜苗的,在種的過程中,因為實在沒得吃,見地瓜苗長的青綠,忍不住掐了著吃,居然發現真能吃,于是很多人就一邊種一邊掐苗吃,如此一來,地瓜秧能吃的事就傳開了。

許多饑餓的人,就瞅上了林泉這幾百畝地瓜秧。

其實之前也有不少偷的,不過林泉沒派人,就沒發現,如今甲一他們一來,可不是逮了個正著。

林泉听了扶額,這是自動點亮了地瓜秧能吃的常識了。

他當初怕發下去的地瓜苗被吃掉,特地沒告訴大家地瓜苗秧能吃,可沒想到這可憐的地瓜秧,終究沒逃過人們的嘴。

可這些人也是,你偷地瓜秧每個掐一點,居然整個拔,就算褥羊毛,也不能逮著一個褥啊!

林泉干脆告訴他們,以後要想吃可以來掐,但是不能拔,也不能對著一棵掐,不許傷者根。

林泉還給幾人示範了一下,送了一些地瓜秧給他們,然後放他們走了。

幾人千恩萬謝的走了。

林泉就讓甲一他們輪流在這邊看著,遇到偷地瓜秧的,就告訴他們這些。

這樣一來,果然好了很多,也沒人敢拔地瓜秧了,只是听到林泉不禁止別人掐地瓜秧,就多了好多來地里掐秧的。

林泉倒也不怕他們掐沒,地瓜秧這東西,本來就是瘋長,長得太長,反而奪地下結地瓜的力氣,現代一長到半米多,都打專門的農藥,不讓長長,古代沒農藥,那正好就讓大家掐吧。

反正五百畝呢,漫天遍野的一片大,沒千了八百人,掐的速度還沒地瓜秧長的快。

就是這地瓜秧有點可憐,在現代被農藥弄的不能長,在古代又被掐的長不長。

唉,果然到哪都是不能長長的命!

在大家來掐苗時,林泉發現地里有荒草,本來打算讓甲一他們拔的,不過轉念一想,干脆規定,凡來掐秧的,順便帶走地瓜溝里的雜草。

百姓對這個倒是很能接受,畢竟草回去也能喂雞喂豬甚至干了燒火。

如此一來,林泉地里的地雖然從沒拔過草,可干淨很,簡直寸草不生。

就在這種情況下,林泉種的地瓜,撐過了夏天。

到了秋天,老天大概終于也鬧完脾氣了,開始下雨了。

只是對于大多數百姓,這一年的收成,也算完了,不過百姓還是忙著種一些蘿卜白菜,希望能熬過冬天。

林泉看的于心不忍,又偷偷回現代弄了幾車發芽土豆,切好,放在地里,等那些來掐苗的百姓來,順手發給他們一些,告訴他們回去回去種,可以等過年的時候從地里刨出來吃。

不過鑒于百姓會無師自通的吃苗,林泉特定強調發芽的土豆是有毒的不能吃,土豆苗也是有毒的不能吃,只有等過年地里刨出來的根上的土豆,才能吃,為了讓百姓重視這個事情,林泉還當場拿了一只雞給大家演示了一下吃了有毒土豆的後果,嚇得百姓一愣一愣的,最後心驚膽顫的捧著土豆回去了。

看的林泉心里很是無奈,要不是實在擔心他們一不小心吃了,也不會這麼嚇他們。

林泉想起了以前一個段子,在中國,好吃的叫食材,不好吃的叫藥材,實在不能吃的,叫五金建材!

而現在,餓時,好吃不好吃的都是食物。

發完土豆種,林泉種的地瓜也終于到了收獲時候。

林泉原本打算讓甲一帶人收的,可轉念一想,這收上來的他又不要,最終也是要送給知府的,分給百姓的,那還不如直接給知府,讓知府派衙門的下人收,他既能省力,還顯得尊重知府,把知府放前頭,于是林泉找上了知府大人。

「你那地瓜可以收了?」知府大人有些驚喜,這幾個月光忙著旱情的事,他幾乎已經忘了地瓜的事了。

林泉拱手,「幸不辱命,地瓜已經成熟,就等知府大人派人去起了,大人正好趁此機會看一下地瓜的產量。」

「好好好,」知府連說了三個好,「本府馬上就派人去起。」

說著,知府就點了衙門一群僕役,帶著打算親自去看看那所謂的地瓜,到底能收多少。

林泉也跟著去了。

到了地里,僕役們就開始拿著各種農具按照林泉說的方法刨地瓜。

對著根部一鋤頭下去,就是一串地瓜,知府大人眼楮一亮,忙說︰「先刨一畝地看看。」

于是眾人都過來,對著一畝地七手八腳的刨起來。

很快,一畝地的地瓜都被刨出來,堆成一堆。

知府大人眼楮更亮,直接說︰「快去拿個秤來。」

衙役跑回衙門,拿來了收糧的大秤。

因為地瓜都是一堆一堆的,幾個衙役又搬來籮筐,然後開始秤起了這堆地瓜。

經過半個時間,幾個衙役終于大汗淋灕的把這堆地瓜稱完,然後興奮地報告知府。

「大人,足足有兩千斤!」

知府大人一听,直接跑過來,「可稱準了?」

「大人放心,絕對稱準了!」

知府只覺一陣熱氣從腳底升到頭頂,突然大笑,「哈哈,兩千斤,好!好!好!」

大笑完,知府直接吩咐,「快把剩下的都起出來。」

然後把林泉拉到了一邊。

林泉有些懵,不知道知府突然拉他干什麼,不過很快就知道了。

「這件事,先別傳出去。」

林泉一愣,「這是好事啊!」

知府大人笑了笑,「確實是好事,只是在你我手中就不一定是好事,你我這種小嘍嘍,還擔不起這功績。」

林泉一听明白了,忙虛心請教,「大人的意思是?」

「本府這就去魯王府走一趟。」知府大人笑得和個狐狸似的。

林泉恍然大悟,「皇孫!」

知府大人忙用手指噓了一下,「不可說,不可說。」

林泉忙保證,「大人放心,我明白。」

知府大人拍拍林泉的肩,「雖然人家吃肉咱喝湯,但眼光要放長遠,一旦皇孫登基,你我這好處在後頭呢!」

林泉點點頭。

然後知府大人風風火火走了。

知府走了,他自然帶著衙役僕役接著收地瓜,其他那些種地瓜的老百姓,看到林泉起地瓜自然也根著起,而這一起,直接被這驚人的產量震驚了。

所以雖然知府不讓外傳,可對于沂州城的百姓,地瓜已經可謂是人盡皆知。

不少人開始登門求地瓜種,希望來年能種。

林泉本來就希望地瓜能傳播開來,所以也大方,除了拉了幾大車送到衙門的官窖里儲存起來,好明年留種,剩下的,就每人發幾個,還告訴他們如何放地窖保存,第二年如何生地瓜苗。

一時間,林泉簡直成了大善人的代名詞。

而一邊,知府大人也和魯王湊了一起,兩人經過一番密謀,魯王派人快馬加鞭送了幾筐去京城,並且附上一封厚厚的密信。

然後就在幾天後的中秋佳節,正當老皇帝感慨今天天旱不知多少百姓,大皇子突然出列,說魯王府之下一個商人在外經商,無意間發現一種可以畝產千斤的神瓜,恰逢天災,魯王府和那商人便把那種神瓜分給魯地百姓種植,現在魯地百姓已經成功抗過了旱災,並且當眾獻上了這種神瓜。

老皇帝一听大喜,忙再三確認此瓜真能畝產千斤,當即大喜,給此物賜名「天瓜」,並且當眾給太子和魯王賜了玉如意,而作為發現天瓜的商人,老皇帝也隨口賞了個匾額。

于是,一個月後,正在林記的林泉,突然接到一群太監送來一塊皇帝親賜匾額。

林泉沒想到居然還沒漏掉自己,懷著既驚喜又好奇的心情從太監手中接過匾額,然後掀開匾額上的紅布一看,上面赫然寫著五個御賜燙金大字︰

天下第一瓜!

作者有話要說︰  林泉︰……這真不是罵人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