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媛大堂之上興師問罪,鄭小喬使盡渾身解數苦苦辯解,正當吳淑媛不依不饒緊緊逼問的關頭,蕭綜卻橫出一腳為鄭小喬解圍,氣得吳淑媛說不出話來險些昏厥,隨後被婢子攙回房中歇息去了。
吳淑媛深深認為蕭寍失蹤的事定與鄭小喬相干,然李氏已死,央汐出家為尼,主要的追查線索已斷,蕭綜今又為了袒護鄭小喬與她公然對抗,這讓吳淑媛逼問鄭小喬實情的法子不了了之。
蕭綜秉性難料,易走極端,倘若吳淑媛一直這般揪著鄭小喬不放,到頭來不但無法查清鄭小喬的陰謀,反而勢必會惹得他們母子二人水火相交,到那時倘若蕭綜親緣不認,忤逆作對將她孤立,鄭小喬便會愈加無法無天,刺史府將再難有安寧之日。
吳淑媛深明此理,那日之後再也沒有逼問過鄭小喬蕭寍的事,然雖如此,吳淑媛還是暗地里密查此事,她明白鄭小喬一日不除,小二將一日不得清醒,整個刺史府也會一日不得安寧。
伏連昭死後,子英曾打算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吳淑媛,以借她的威嚴將鄭小喬繩之以法,然慎思之下卻也忍痛作罷,事到如今,子英只願陪伴蕭寍左右,保護她照顧她,然後靜靜地看著她平安長大。
那日被吳淑媛緊緊逼問,鄭小喬雖有預料卻也著實嚇得心驚肉跳,冷汗直冒,她嫁入刺史府以來從未見過吳淑媛這般模樣,簡直像要生吃了自己一般。鄭小喬回房後余驚未消,坐在床頭木木發愣,半晌後方才靜下心神,然眼神中卻多了幾分仇恨與陰險
「稟夫人,老夫人和俟娘那里皆無異動。」散花悄聲稟報。當年子英隨伏連昭入府,吳淑媛問起子英的表字,子英機敏,想起路上伏連昭對她所說的吐谷渾都城伏俟,遂言伏俟是之,府上眾奴遂也喚她俟娘。
「果是親姐妹,那伏連英也是個能忍之人伏連昭已死,伏連英為了扶風公主定不會輕舉妄動老夫人雖然對大人有所顧忌,但絕不會對公主失蹤之事善罷甘休,今日情勢怕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鄭小喬皺眉起身,「吩咐梨棠盯緊老夫人那里,一旦有風吹草動立馬來報。」梨棠是吳淑媛房里的婢女,卻非主侍,僅一無足輕重的小婢罷了。
散花應是後又問︰「夫人,那晴霞應當如何處置?」鄭小喬一笑︰「她又如何?」散花言︰「夫人有所不知,那晴霞平日里看似沉默寡言,毛手毛腳,實則裝傻充愣,聰敏算計,這賤皮子可是知道秘密的人奴婢擔心」鄭小喬打斷道︰「勿用多慮,只要伏連英不輕舉妄動,那小皮子即便心懷千計也是一無用處如今情勢微妙,我們絕不能再惹是生非,靜觀其變方為上策」鄭小喬吩咐一番後,散花應是悄悄退去
一日,蕭綜與眾門客閑亭談笑,正當興頭時僕人來報,「大人,廣陵郡太守鄭世杰求見。」蕭綜落下酒盞笑道,「哦?請他進來與我一同吃酒!」僕人應是去了,向林聞說是鄭世杰造訪心頭一怔,起身道,「大人,小生家中有事先行告退」蕭綜攔道,「賢弟且慢榭有紅花綠草,桌有好酒佳肴,若是獨缺賢弟的妙詩巧詞,豈不負了這難得的韶光好景呀?來來來,坐下再吃幾盞又有何妨嘛!」蕭綜滿臉笑意,向林怎敢推月兌掃興,皺緊眉頭便又緩緩坐下。
其他坐著的站著的門客眼泛嫉恨,偷下哼聲哼氣,蕭綜笑道,「賢弟,那鄭太守年輕有為,儀表堂堂,頗有才學,待他來時我便引見于你,說不定你二人志同道合還能做個朋友嘛!」話剛說罷,端見小徑不遠處走來一人,風度翩翩卻又顯著幾分桀驁不馴。
「廣陵郡太守鄭世杰拜見刺史大人。」亭中門客七八人,鄭世杰根本無心相看,迎到蕭綜面前即拜,蕭綜忙忙把住鄭世杰的手臂笑道︰「哎呀!內兄何必多禮,快快入座!」鄭世杰一愣,謝過後滿眼茫然地坐下,思量蕭綜今日怎變得這般客氣,全然不是以往冷淡態度。
「內兄逾半載未登門拜訪,就算不惦著妻妹伏連英,也理當探望探望令妹錦之呀∼」蕭綜稍有埋怨,鄭世杰听得雲里霧里,八竿子模不著頭腦,然聞錦之二字卻心神一怔,仔細思忖之下大吃一驚,而另一頭低首斜坐的向林聞言也驚然失色。
當年鄭世杰為報殺母之仇殺了鄭小喬的母親姬未央,從此二人結下了血海深仇,後來鄭世杰走馬上任南兗州廣陵郡太守,鄭小喬也在精心算計下嫁給了南兗州刺史蕭綜,這一來既遂了父親鄭荀攀權附貴的心願,又可借蕭綜之手報不共戴天之仇,不可謂不是一舉兩得的妙計。
鄭荀自知二子深仇大恨,起初並不願意將鄭小喬嫁給蕭綜,因為他知道小兒鄭世杰就在蕭綜治下為官,倘若小女放不下殺母之仇借刀殺人,豈不是又惹得骨肉相殘,家門不幸。
然殺母之仇深入骨髓,誓報大仇的鄭小喬早已算計好了一切,她在鄭荀面前謊言鄭世杰是自己的長兄,情願為了家門和睦安寧放下仇恨,又說些嫁入蕭室百利而無一害之辭,鄭荀听得心潮澎湃,心頭騷動,果然不出所料,在鄭小喬循循善誘之下,鄭荀答應了她。
鄭荀盤計這樁親事絕不能讓小兒知曉,遂在小女嫁入刺史府前後,鄭荀都未將此事告知鄭世杰,而鄭小喬也遂鄭荀意願,出嫁時謊告蕭綜兄長公務繁忙不能前來,出嫁後假說以書信往來,日子一長蕭綜便也無心計較,心思只在尋歡作樂上。
年初開春時節,雨水頻降,大江(即長江)水位暴漲,廣陵郡江都縣江都渡口被肆虐的江水淹沒,臨近幾十處壩口決堤,一時間土地盡毀,房倒屋塌,尸橫遍野,百姓深陷水患苦不堪言。
江都縣縣令陳修一邊急修文書奏稟太守鄭世杰,一邊舉全縣之力治水救患,鄭世杰得知水災後大驚,思量自上任以來並未立下半點功勛業績,如何會受到蕭綜賞識,今番恰逢良機斷不能錯過。
鄭世杰隨即上奏蕭綜水患大事,然入府的信件文書無論輕重都要先經過鄭小喬之手才能送到蕭綜手中,這是鄭小喬與蕭綜商議過的,若無重要文書鄭小喬可自行處置,若有重要文書鄭小喬才會報給蕭綜知曉。
鄭小喬明白茲事體大,遂將水災之事稟告蕭綜,蕭綜即刻回信,責令鄭世杰立刻差派人馬趕赴江都渡口治理水患,鄭世杰領命後奔赴江都,同陳修協力治水。
然鄭世杰素來因陳修是向林的摯交而心懷怨恨,抵達江都後命令陳修調集精壯人馬疏水修壩,沒日沒夜地辛苦勞作,自己卻躲在縣令府吆五喝六,從壁上觀。
陳修作為一方父母官心懷百姓,為國為民,恪盡職守,江都縣的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水患發生後自發組織奔赴各處堤壩齊力相助,然大江水勢凶猛,連日漲涌,築好的壩口連番潰決,百姓死傷無數,陳修也險些喪命。
鄭世杰七日前方才回到太守府,今日親自趕來刺史府,自是為了邀功請賞,夸耀自己的豐功偉績。當然,他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探望一直心心念念的子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