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我和魏成义一同陪李尔到码头,送他乘船回省城。

走到市桥时,就见“青阳面馆”的老板远远的看见我们,随后追了过来,跑近时大喊:“李先生,您是不是落下东西了?”

“我落下什么东西了?我怎么不记得?”李尔对气喘吁吁的面馆掌柜的说。

“您、您的包,上次来吃饭,您落到我店里了。”原来李尔一到码头,就进了“阳青面馆”吃饭,把包落在店里,怪不得当时他进老洋房的地道时,就是找不到手电呢?

魏成义让我到面馆里取来李尔的包,交给李尔,李尔打开包,从里面取出一叠纸,对我说:“春生,我也没什么送给你的,这是我写的一点东西,你闲来无事的时候读读吧!我就在省博物馆上班,什么时候都可以来找我,你要多读书,好好学习。当然,也要随爷爷多出去转转,看看,对你长见识很有帮助。”

我点头答应,接过那摞稿纸,抱在怀里,随着魏成义和面馆老板一同送李尔上了船,挥手作别。

我怀抱着李尔送我的纸张,低头回想着与李尔初来阳青镇的经历,我是如何与他结识?再到瑞江里捞鱼,还有义无反顾的回阳青镇拜访爷爷,一幅“美人”字画,字写得好,画里的“美人”寓意也深刻。

李尔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几个故事。

我正想着李尔先生带给我的是什么时?我发现我竟然走到了大悲寺门口,我没回家去。

来就来了,我正想找个安安静静地地方,也好认真看看李尔给我的东西,寺里慧能的禅房不就是最好的去处吗?

我先来的方丈的禅房,见过长老,长老正伏案写东西。

长老见我进屋,停下手中的笔,让我在他身边椅子上坐下。

我把当天到寺里来请李尔去我家,见过爷爷之后发生的事,从头到尾告诉了长老。

长老听罢,唏嘘感叹,说一定要到牛的主家去一趟,想为牛做场法事,超度它的不屈亡魂。

谈起李尔,长老交口称赞,告诉我一些在寺里有关他的点点滴滴。

李尔在大悲寺,和长老,和僧人,和香客,和他见到的每一个人都能聊得上来,在他身上始终有种渴望获得知识,想探究事物更深层次的浓厚兴趣。

李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走进你的内心,很快让你和他畅所欲言,成为朋友,变成知己。

李尔在大悲寺里的藏书阁呆的时间最长,长老几次找他吃饭,喝茶,都见他或站,或靠墙,或席地而坐,都是手捧书本,废寝忘食,如饥似渴。

长老夸赞着李尔,说与李尔短短几天相处,但却感觉似老友相聚,如故交重逢一般。

长老对李尔的赞赏之词,正是我想说而苦苦说不出的,我感觉与李尔此番交往,我一个小小少年,却也他成为知己,做了朋友。

长老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一连七天,大殿之上的早课,李尔竟陪同他一起讲解了佛教的“五蕴”,让他称奇,更让他不得不由衷赞叹李尔知识的丰富。

我惊奇,能一连讲一个礼拜的“五蕴”,五蕴到底是什么呢?

长老见我一脸毫无表情,以为我不相信此事,将我刚进门看见他在写的纸张推给我看。

我哪里不信?我是在想何谓“五蕴”?长老和李尔先生做了怎么样的解说?而且津津乐道了一个礼拜。

长老说:“你看我写的这几张纸,我本打算当作经解留存,可是这纸上,我刻画不出李施主的风趣幽默,恰逢时机的插话、讲评,包括他的挥动手臂的从容,眉飞色舞的表情,我统统刻画不出了,我只是简简单单的列出我讲些什么?他讲些什么?毫无当时的神韵,书到用时方恨少啊!你随便一读吧!”

我笑着对妙祥长老说:“长老,我可是头一次听见您如此谦虚,您的经解我读过,说实话,佛教的博大精深,不是我一个小孩子能读得懂的。”

我实话实说。

长老说:“你的理解力,我见识过,我有数,不可否认,佛经里面的晦涩,让人看得懂,读得下去,非一日之功,即便是文史通透,如无佛缘,也难入佛。”

“正好,长老,我这里有李尔先生写的东西,他送给我看,我还一字未读,您先来读一下,我读读您的五蕴讲解。”我递给长老我手里的那摞稿纸。

长老接过去,随口读出来文章的题目《思无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