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爷爷答应我要讲给我关于乡野民俗的趣事。这日闲来无事,天渐渐暗了下来,风轻扶柳,惬意的爷爷,几杯酒下肚的,似有找人唠叨的兴致,喊我。

“春生,过来,我给你讲讲爷爷我整天在外头给人家忙婚丧嫁娶的道道。”

我最爱听,可丫头没写完字,急得哇哇乱叫,“神仙爷爷你就不能等我写完了再讲?”

“哈哈哈。好、好、好,我等着你。”爷爷笑迷糊的回答。

等丫头写完字的功夫,我给爷爷沏茶倒水,从屋里搬出小板凳,放下凳子,丫头也窜将过来了。

爷爷不假思索的讲起来。

这婚丧嫁娶算起来分红白之说,男女结婚是喜事,高寿的人病逝的丧事叫喜丧,统称红白喜事。

有时也说红白事,泛指婚丧。

最早,有据可查的是历史上讲,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

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这话你们是不会明白的,孩子们。讲一些简单的吧!

红白喜事,又叫做“婚丧喜事”。结婚是红色的喜事——红喜事;死人是白色的喜事——白喜事。但是,不能说,红喜事就是结婚。祝寿也是喜事,属于红喜事的范畴。

红白喜事的区别性标志在:

红喜事——是红色的天下。

白喜事——是白色的世界。

结婚的巨大的汉字双喜必须是大红的。孝子必须穿白色的孝服,带白的孝帽子。坟墓前面的哭丧棒,儿子的也是白色的。但是,孙子一辈戴红孝帽子,其哭丧棒也是红色的。

死人,本身是坏事,是痛苦的悲哀的。但是,其实,也有好的一面。对死去的人,这是大自然之规律,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回归于大自然,何必悲伤?死了,哪里还有什么痛苦?这是解月兑,很彻底地。从此进入另一个世界。

人家庄子老婆死了,还骨盆而歌唱呢。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一种传统,在送葬的时候,狂歌欢舞!就是这个道理。

对家属,在放声痛苦的另外一面,但要是特别是长期重病在身的人死去,对死者的家属来说,也是一种解月兑,此后,过自己的生活。

从前,在农村里,如果死者超过了七十岁,整个场面几乎没有悲伤的气氛。家属也只是在需要气氛的时候,做一个样子。在农村观念中,七十岁死去,是大福气呀!

我们还活不活那个岁数呢!爷爷摇头感叹。

我先讲红色的喜事——嫁娶

当孩子成长到十六、七岁,即进入婚龄阶段,开始议婚。先前,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当事人不能自主。如今,都讲自由恋爱了,讲究个自由结合,感情相悦。

一般儿女到十六、七岁,父母便求亲告友,托媒给儿子说"媳妇",给女儿找"婆家",叫"说亲"或"提亲"。讲"门当户对",一定要不犯克,犯"忌"不能"成亲"。

紧接着是订亲。男方用手巾包着钱,称"见面钱",交给女方,女方收下,婚事随即告成。这订亲的过程中,会先下小柬,后去大柬。

下柬子:下“小柬”即男方用“包袱”或“抬盒”装上备好的礼品、衣服、化妆品等,由男方请人或媒人送到女方家中。

去日子:亦叫“去大柬”。

待婚事定好后,男方就请人“查日子”,确定结婚日期,应用房屋,支床方位、时间,“娶女客”、“送女客”及双方亲朋忌讳属性,出嫁上头时间、位置,上、下轿、坐帐方向等等。

讲一下爷爷说的“女客”中的客音为kei,可是字典里没这个读音,许是我们这里的方言的缘故。

插这一句话后,我们接着听爷爷讲。

订婚注意内容会写在红纸上,一式两份,称“年命帖”。随后择吉日由男方兄弟用“包袱”或“抬盒”,将准备好的礼品,分四六八色,四六八身衣料,猪肉数斤,活鸡一对,鱼一对,点心6—10斤不等,化妆品一宗,艾一对,葱两根,高梁莛“筷子”一把,“年命帖”一份,一起送到女方家。

这些都是男方家所要做的。女方在接到“大柬”后,其父母先口头与亲朋攀谈,告知众人自己的孩子的婚事已定,到时请光临、喝喜酒之类的话,亲朋即准备相应礼品。

这是约客。

待婚期临近,女方父母便正式到亲朋家发出邀请,讲明某天约客,请到场喝喜酒,同喜。是日各亲朋备好礼品,一同前往。还有个环节,娘家人婚女之舅父、母礼品较重,并且还须给甥女买灯盆。

在结婚前两天,男方要下“催妆衣”。礼品比较简单,即为男方做好的红棉袄、棉裤,另外还有猪肉等。女方回帽鞋、成衣一身,称“回盒”。

男方在下“催妆衣”后,双方家中开始准备结婚之各项事宜。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