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馬三寶的一些做法在一些人看起來霸道了一些,看起來也確實沒有體諒一些南洋小國的難處,這些可能也確實就是事實,這些也沒什麼好說的,因為馬三寶的一些做法確實霸道。

朱允煐能夠理解馬三寶的一些做法,說到底就是那些小國有著他們的一些難處。但是大明朝有著他們的一些謀劃,對于陳祖義這樣的海盜集團,大明朝肯定不會無視。

不管是招安也好,或者是剿滅也罷,這些顯然都是該做的事情,畢竟這些海盜盤踞的地方也算大明朝船隊頻繁活躍的地方,這些海盜多少也劫掠過大明的商船。

至于說在一些南洋地區求活的華人等等,他們可能也算有著自己的盤算。

朱允煐不覺得他們是遺民、棄民,可是他也知道那些人一旦選擇離開了大明,那也就不能完全算大明人士了。因為陳祖義也好,梁道明也罷,這些人都不算是正經的大明人士了。

對于這些人,朱允煐可以有著他的一些個盤算,不過大體也就是利用了。要說對他們就像對大明子民一般,那顯然也就是不現實的事情,朱允煐沒有那麼博愛,大明朝現在也沒有那麼多的余力去照應那些人。

最多,也就是讓這些人看起來有著一個依仗。當然了,這些人也需要配合大明做好一些事情。

陳迪現在可以說有點郁悶,因為天子的態度看起來不置可否,對于馬三寶在海外的霸道,朱允煐顯然是比較認可的,一點都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

甚至從天子的一些表現來看,居然還是比較認可馬三寶的那些做法。

這對于陳迪來說,多少也是有些有苦難言。他這樣一些傳統的儒生,基本上都是信奉聖人教化,很多的時候對于一些番邦,他們都是喜歡懷柔、施恩,這也是比較傳統的做法。

比如說一些番邦來朝貢,中央王朝必然回贈更多的賞賜。對于那些番邦,也確實都是以安撫為主,甚至是‘有求必應’,這樣似乎才能彰顯天朝上國的氣度等等。

但是現如今呢,以前的洪武皇帝還算不錯的,雖然對于蒙元余部百般打壓等等,但是尋常的番邦總體來說還說安撫為主。而英示天子就不一樣了,他向來對番邦沒有太多的寬容,很多的時候甚至是百般的謀劃。

不管是以前的東瀛,還是剛剛亡國的高麗,這一切看起來都是英示天子在謀劃著,讓那些番邦失去了社稷,淪為了大明朝的藩屬國。

以前的天朝上國的風度,在現在的大明看起來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謂的天朝上國的仁德,似乎在英示天子眼里不值一提,他有些時候甚至比一些商賈看起來還要功利。

一些番邦等等,在他的眼里似乎也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了,這就是英示天子。

那些番邦想要向大明抗議等等,看起來也就是完全在奢望了,他們的那些盤算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英示天子有著他自己的一些謀劃,大明有著自己的一些布局。

或許等到朝廷的旨意傳達的時候,馬三寶那些人都已經在海外打完了仗、剿滅了那些海盜。說不定也會因此遷怒一些番邦小國,朝廷的大軍已經在一些番邦登陸了。

這一切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這絕對不是陳迪在杞人憂天。

陳迪心情復雜的離開了武英殿,有著這樣一個霸道的天子,對于大明周邊的一些國家來說未必是什麼好事情。而作為禮部尚書,必然也會因此有著很多頭疼的地方了。

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天子就是這樣的性格。陳迪現在能夠做的事情,那就是竭盡全力的去輔左皇帝,這才是他應該做好的事情。

一些傳統的優容,在朱允煐看起來也確實是多余的,對于他來說,周圍的一些小國,也都有著他們的一些宿命,很多的事情其實說起來也會非常的現實。

朱允煐當然也明白,哪怕大明朝現在國勢強盛,也沒辦法吞並掉所有的鄰國,也不可能將一些小國的社稷徹底顛覆,或者完全可改造成大明朝宗室的藩屬國,這確實不太現實。

而且也不能小看那些藩國,他們也都是有著自己的一些傳統,有著自己的一些文化。

就像安南這樣的地方,相比起大明朝肯定要弱小很多。只是他們那邊也都是有著自己的一些歷史,有著他們的一些江山社稷的傳承等等,這些也都算得上事實。

甚至在這些國家的歷史上,很多的時候也都是有著一些對抗天朝上國的傳統和延續。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實際上都是一個樣。很多的時候他們的社稷斷了傳承,但是私下里也會在不斷的蓄力,有機會就要跳起來反抗。

所以對于朱允煐來說,這些也都是要考慮的。這就是哪怕現在大明朝的水師不斷在南洋活躍,可是現在也沒有派出大軍南下,沒有說借著安南現在改朝易代就直接出兵。

還是時機不合適,或者說大明朝現在也需要再等等,再合適的時候再去謀劃這些事情。畢竟中南半島那邊太重要了,朱允煐不可能不在乎這些。

在陳迪離開後,朱允煐的臉色也垮了下來,有些事情看似還不錯。但是作為一個皇帝,也在一些事情上看到了一些不足,他就不得不在這個時候多想一些事情了。

宋忠就被匆匆召見,這個錦衣衛指揮使看起來也有那麼點迷湖。不過他也不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他本身就是諜報的頭子,是皇帝不折不扣的心月復,被皇帝召見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到了武英殿,他這才剛剛跪拜,一道奏折幾乎是砸在了他的臉上。

這一下也使得宋忠冷汗直流,這是天子毫不掩飾的在表達著不滿,看起來是有些事情超出了控制和認知,宋忠現在也不得不有那麼一些慌張了。

看了一眼匍匐在地的宋忠,朱允煐冷哼一聲,「看看吧,看看你們到底做了些什麼好事!」

宋忠自然是慌忙去撿地上的奏折,他現在心里也確實有些慌張。但是他現在也確實有點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惹得皇帝如此不滿。

這個時候還說不要瞎琢磨了,還是趕緊看一看奏折,這樣才知道答桉。知曉了原委之後,說不定可以找到應對的辦法,而不是現在這樣膽戰心驚的跪著在不斷的反思、琢磨。

快速的掃了一眼奏折,宋忠更是冷汗直流,他當然也明白皇帝為何如此不滿了。

這些奏折說的是南洋的事情,說的是馬三寶率領的船隊的一些所作所為。可是一般情況下來說,這是遞到了鴻臚寺、禮部,甚至很有可能是從通政司遞到了皇帝的御桉上。

流程確實就是這麼個流程不假,看起來也確實沒有什麼好說的,這就是正常的奏折的流程。要是這些奏折是在錦衣都督府被搜出來,那肯定是殺頭的罪過,那就是錦衣衛私藏奏折等等。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啊,這是南洋發生的事情,錦衣衛這邊一點動靜都沒有听到,或者說錦衣衛這邊的情報還沒有收集到,但是禮部那些人都知道了,說不定朝廷上很多人都知道了。

作為天子耳目,作為探查海外信息的諜報組織,錦衣衛這一次是真的失職了。從奏折那三言兩語看來,大明艦隊的動作可不小,按說錦衣衛必然是提前知曉這些事情的。

這一下宋忠也是跪的更加恭敬了,汗流浹背的他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好冤枉了。皇帝現在非常不滿,好像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一些事情了,因為錦衣衛是真的出了很大的紕漏。

朱允煐冷哼一聲,非常不高興,「錦衣衛,那是朕的耳目。現在朕耳聾眼瞎了,還要其他人來告知朕,朕才能知曉一些事情,是這個理不是?」

宋忠只能磕頭,也非常惶恐,「臣知罪,臣罪該萬死!」

「萬死?」朱允煐不太樂意,直接起身走到宋忠跟前,「要是再有這般事情,你就不用請罪,直接去詔獄就好!朕那般信重汝等,汝等就是這般辦差的?」

宋忠還有什麼好說的呢,這個時候也只能是連連磕頭了,這個時候也不要試著爭辯什麼,這個時候只需要認罪就好。要是爭辯的話,必然是讓皇帝更加不滿的。

其實宋忠也算是了解皇帝,現在雖然被嚴厲申飭,但是問題基本上不大,這也就是皇帝的敲打。對于宋忠來說,也不需要擔心因為這件事情就被皇帝問罪,皇帝沒有那麼嚴苛。

大概也就是這段時間錦衣衛確實做了些事情,有那麼些順風順水的,這就有些疏忽了。這樣的事情都給辦砸了,皇帝這個時候不太樂意,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說起來也算伴君如伴虎啊,找到了油棕的樹苗、種子,也找到了那些昆侖奴去種樹,甚至還找到了一些木薯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大的功勞。

可是現在呢,就因為辦砸了一些差事,或者說就是在一些事情上沒能做到最好,皇帝這就來問罪了。再多的功勞,似乎也是抵消不了一些過失。

這個時候的宋忠,可能也是真的有那麼一些委屈吧,但是他大概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因為皇帝就是這樣的性格,功是功、過是過,很多的時候皇帝就是有功就賞有過就罰。想要說功過相抵這樣的事情,皇帝看起來是不太認可的。

敲打一下宋忠,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朱允煐確實不會因為這樣的一件事情就處罰宋忠,也不會因為這樣的一件事情就懷疑錦衣衛的辦事能力。

但是誰讓他是皇帝呢,他在這樣的事情當中看到了錦衣衛的不足之處,看到了宋忠這些人有些膨脹。這個時候要是不去敲打一下的話,他心里肯定不踏實。

宋忠也算是如蒙大赦,這也是被皇帝敲打一番之後,這也算是全身而退了。

在宋忠本人覺得自己好像謹慎一些了,不再像此前那般連連建功就飄飄然了。大概也是回到了衙門之後,也需要敲打一下手底下的人了。他在皇帝這里被責罰了,底下的人也不要想好過。

說到底就是底下人辦事不牢,這才讓他被皇帝責罰,這個事情可不能就這麼過去了。要不然的話,說不定以後還會上演這樣的事情。

這時候要是不去提前防範,說不定會出現更大的疏漏。到時候就算不會被皇帝問罪,而一旦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宋忠也明白自己幾乎也就是沒了前途,下場或許比較淒涼了。

這些事情也都是他應該做的,錦衣衛指揮使位高權重,性質敏感,那麼很多的事情就不能不在乎。此前取得的一些功勞,暫時就不要去在意,還是辦好現在該做的事情才好。

朱允煐也就是笑了笑,稍微的小懲大戒也就行了,敲打一番也就行了。畢竟宋忠和錦衣衛,整體來說還是辦事可靠的,朱允煐也需要他們繼續努力的工作、再建新功。

看著奏折,朱允煐平靜說道,「把折子送去東廠,讓蔣瓛也看看。」

王承恩自然也就是听從旨意就好,皇帝是什麼樣的一個心思,王承恩肯定不會去瞎琢磨。只要辦好皇帝交代的差事,這對于他來說也就足夠了,這些也是最重要的。

繼續處理政事吧,雖然有那麼一些事情確實讓朱允煐覺得有些意外。但是總體來說是可控的,這也就足夠了,他看起來關心的也就是這些事情。

不過現在也需要多留意一下艦隊那邊的事情,或許在南洋那邊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說不定和海盜集團的大戰已經開始了。

這個時候還是要多留意一些,因為這些個事情,也確確實實會稍微影響朱允煐的一些走向海洋的計劃,這些個事情也確實不能掉以輕心。

說起來,對付海盜,哪怕是龐大的海盜集團,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難度吧?!

大明朝的水師,也算得上精銳,是這個時代最強悍的一股力量。小小海盜,應該不足為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