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因為老朱的到來,東宮上下自然也就忙做一團了,誰也不敢馬虎大意。

作為太孫妃的徐妙清自然不用多說,趕緊指揮著侍女、太監清掃路途。在養胎的練瓊瓊也趕緊換上朝服,孕婦在這個時候也沒有太多的優待。

唯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呼呼大睡的小小朱,還搞不清楚外面到底發生了什麼,繼續呼呼大睡就好。對于這個小家伙,大家期待的就是他健康的長大,這比什麼都重要。

老朱看起來是比較滿意的,東宮這邊環境不錯,侍女、太監也都比較勤勉。看了看東宮的用度,老朱雖然覺得有點委屈了他的孫兒,但是皇太孫不喜奢靡,這自然也是一個好事情。

「記得你這般大的時候,你皇祖母織布,咱就在邊上批奏折。」看著小小朱,老朱又陷入回憶,「那時你爹娘過來,總是想要把你抱回東宮,咱和你皇祖母可舍不得。」

朱雄英笑了起來,說道,「孫兒倒也記得一些,還是咱皇祖母手腕厲害,好些次爹娘還沒開口就給堵了回去。」

「咱本來是不想帶你,但是你皇祖母說你乖巧聰慧,又說你爹娘沒養過孩子,怕給帶壞了。」老朱看著小小朱,滿是愛憐,「咱一想也是這個理,他們哪養過孩子!咱英兒可是要坐江山的,還是得讓咱親自教,這才放心!」

朱雄英也不怕羞,問道,「皇爺爺,那如今覺得孫兒可還算出息?」

「出息!出息!」老朱眉開眼笑,毫不掩飾自己的態度,「咱英兒有謀略、手腕,也不缺仁義!咱就是現在蹬腿也安心,咱英兒可以治理天下!」

看到朱雄英想開口,老朱打斷說道,「前些年你說讓咱禪位,咱心里還是舍不得。要是咱早兩年退位,你爹就是皇帝了!這麼些年,咱標兒做著的事情,那可都是皇帝該做的事情!就是咱舍不得,讓他沒能當皇帝!」

朱雄英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雖然他很得寵,但是朱雄英知道,在老朱的心目里,馬皇後和太子朱標才是最親近、最在意的人,他們的份量無可取代。

老朱現在後悔的一個事情自然也就是他的長子沒能登基,追封的皇帝和登基稱帝,差別很大。再者這里面也有說道,如果朱標登基,朱雄英的位置自然更加穩固,老朱的其它子嗣哪怕有半點牢騷,那也就是形同造反!

老朱有沒有後悔,或者是不是擔心有什麼隱患,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但是朱雄英不在乎,笑著說道,「皇爺爺,皇叔們還是明事理的。從孫兒被冊封為皇太孫時,他們就能明白皇爺爺的心思。允炆那邊更不需要擔心,他可以當好賢王。」

老朱不置可否,雖然對于庶孫不大關注,但是老朱也不是完全不知道一些事情。他的那個庶孫就是耳根子軟、沒主見,居然一門心思和一些儒家子弟混在一起。

老朱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說道,「過兩年遷都,要是咱沒蹬腿,就退位。」

朱雄英愣了一下,寬慰道,「皇爺爺,孫兒其實也沒那麼急著當皇帝!」

「糊涂!」老朱呵斥一聲,頗為不滿,「若是遷都,那是一兩天就能辦成的?要是遷都路上咱死了,到時候誰來繼位?就不怕出了岔子,有人拿著假遺詔?咱退了位,還能幫你看顧朝政,一切穩妥了就好。」

老朱考慮的這些事情肯定是有道理的,老朱活著自然也就是沒有人敢扎刺。但是老朱死了,說不定有人就有想法了。畢竟那個位子太特殊了,沒有人能抵擋住那個位子的誘惑。

再者就是一旦遷都,老朱和小朱肯定不會是一塊行動。要是半路上有點什麼情況,說不定還真的有可能發生點什麼。

始皇帝就是前車之鑒,他駕崩的時候肯定沒有想到丞相和太監會一個鼻孔出氣,不會想到自己會和鮑魚為伍,更不會想到他的子女被斬殺殆盡,更不會想到大秦二世而亡!

看著還在熟睡的小小朱,老朱說道,「咱記得以前你說,這太上皇帶著皇太子巡游天下。咱們一路走一路看,到時候回鳳陽老家。現在你爹沒了,咱當了太上皇也沒法子帶著你去巡游天下了。咱垠兒要是長大些咱還活著,咱帶他出去轉轉!」

這大概也是英雄遲暮吧,現如今的老朱很難再像春秋鼎盛之時的霸氣、意氣風發。現在的老朱,更多的只是想要努力多活幾年,看著他那孫兒平穩的接過江山。

看著朱雄英,老朱含笑問道,「英兒,你可知道這麼些年,皇爺爺對你哪最滿意?」

「孫兒長的像皇祖母,孫兒秀氣,不像皇爺爺!」朱雄英打岔,開著玩笑說道,「孫兒也聰慧懂事,不缺孝悌。真要說起來,孫兒可算的上人杰!」

老朱哈哈一笑,對朱雄英說道,「早些年開玩笑,說你若是在亂世,可與咱爭鼎!要是盼著兒孫好,就是若真的奪天下,你和你爹聯手,咱也能收拾了!」

朱雄英沒有覺得老朱是在吹牛,老朱能從小沙彌成為皇帝,可不是一帆風順的。不管是當初投靠郭子興還是說有了自己的地盤,老朱也不是直接橫掃天下,很多時候他都是以弱勝強,好多次都是生死存亡邊緣。

老朱拍拍朱雄英的腦袋,說道,「你和你爹,都能做好太平皇帝。你爹強,他比咱會治理民生、調劑文武士紳,他若是當皇帝,少不得完成文帝、景帝。你呢,要覺得你有遠見,這一點你比你爹強。」

明白了,大朱在老朱眼里,是一個優秀的守成之君,而且政治手腕出色。在內政方面,老朱顯然還是非常認可他的嫡長子的。

老朱看著朱雄英,說道,「你的眼界好,有謀略。咱一開始是不大明白你的一些作為,現如今看看,咱孫兒所圖甚大。不管是開海禁、造船,還是布局東瀛和高麗,都是小事。南洋也好,西域也罷,你都沒忘了!」

看著朱雄英,老朱非常開心,「英兒也沒忘掉北邊,遍觀歷朝歷代,外患都是來自北邊。咱英兒這些年也沒少謀劃北邊的事情。若是英兒謀劃成了,這異族莫要說恢復元氣了,怕是連口飯都吃不上!好啊,咱安心。」

「皇爺爺,既然如此,為何說孫兒沒資格和你爭鼎?」朱雄英就納悶了,笑著問道,「听皇爺爺這般說,孫兒雄心勃勃,該是人杰啊!」

老朱白了一眼朱雄英,說道,「你的那些謀劃,哪個不花銀子?打天下有那般容易?!要不是要給你留個厚實的家底子,也經不起你這般敗!咱以前還怕你是楊廣,好大喜功!」

這麼一說也有道理,要是沒有一定的國力,朱雄英的一些謀劃還真的很容易帶來麻煩,到那時說不定就是窮兵黷武了,說不定真的要將剛剛平定的天下再次弄的狼煙四起!

看到朱雄英在傻樂,老朱笑著說道,「咱英兒有一點好,做事不急功近利。」

朱雄英單是實話實說,「孫兒也不需急著立馬做出點成績,孫兒知道自己位置穩,布些長線也安穩。現如今不出成效沒關系,等個五年、十年,孫兒等得起!」

老朱嚴肅的盯著朱雄英說道,「這就是咱立嫡長的原因,皇位沒其他人的事,也別給咱討歡心拍馬屁。咱的國本一開始就立了,其它子嗣也就該踏實一些。像你爹,像你,也好安心辦事,布個局,十年二十年也等得!」

朱雄英點頭,也很嚴肅,「孫兒登基之時,就冊封皇後、太子!」

「皇後可以冊封,咱家一直沒個當家的女子。」老朱看著還在熟睡的小小朱說道,「垠兒等他十歲再冊封,咱的祖訓說的明白!要是咱那時還活著,咱帶太子出去轉轉。到時候要是咱重孫送咱回老家,也燈光。」

沉默片刻,朱雄英說道,「皇爺爺,要不你回老家一趟,朝堂之上有孫兒。」

老朱是真的心動了,他本身就是一個鄉土情很重的人。哪怕當了皇帝,對于當初一家人苦哈哈的生活也無比懷念。最主要的原因,自然就是有爹娘,有兄弟姐妹,那時候的他日子雖然苦,但是不缺少親人。

小小朱醒了,看到了高祖父笑的很開心,揉著眼楮的小小朱伸手,「太爺爺,抱!」

本來還想要欣賞重孫躺著放水的好戲,可是重孫這女乃聲女乃氣,老朱是沒辦法抵擋的。為了這個重孫,老朱放低了很多要求。比如說稱呼這些,孩子順口就好,他此前就郁悶,重孫會叫爹娘,但是不會叫高祖父。

拗口了,得降低難度。

結果這難度一降低,老朱更是覺得順耳,就該這樣稱呼。

小小朱趴在老朱寬厚的肩膀,稍微有點迷糊,還得醒醒。平時粗手粗腳的老朱,此刻無比溫柔的抱著小小朱,還在哼著民間小調。

朱雄英一下反應過來,花鼓戲?

別啊,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以後老家發展不好,老朱是要被一次次調侃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