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對于朱雄英來說,現如今的生活狀態看起來也是不錯的,一切看起來也是比較平穩的。都是在掌控之中,沒有太多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這就算得上是不錯的好消息了。

其實不管是老朱還是小朱,都是控制欲極強的人。只不過這爺孫兩個也是彼此在意、理解,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沖突。最主要的還是總體目標一致,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自然也就是分工明確了,就算是想要坑人,也是坑外人。

比如說老朱又發落了幾個官員,這都是對遷都之事頗有怨言的官員。

朱雄英看了看名單,隨手就批完了,貶謫什麼的,都熟悉了。當官的就要做好一個不注意就會被貶謫的準備,就要做好客死他鄉的覺悟。

常務副皇帝這個職位,朱雄英越來越得心應手了。在沒了大朱這個常務副皇帝後,小朱接班。

處理完一天公事的朱雄英直奔東宮,看著他那跌跌撞撞的胖兒子。

「越看越淘!」朱雄英有點擔心了,「這麼小小年紀的就辣手摧花,實在可愛!」

揪著花的小小朱似乎也意識到什麼,回頭看到了小朱,露出只有小女乃牙的嘴在傻樂。這一笑,口水都流出來了,但是小小朱全無覺悟。

朱雄英心情很好,沖著胖兒子走去,「我都回來了,也不知道叫人!」

女乃聲女乃氣笑著的小小朱調頭就跑,可能只是這時候不想被抱。這個小家伙跌跌撞撞的跑走了,女乃聲女乃氣的笑著,這是在故意挑釁呢。

徐妙清抱著兒子,笑著說道,「夫君,可是垠兒……」

「爹!」小小朱不樂意了,立刻嚷了起來,「爹!爹!」

朱雄英那叫一個開心,其實他的胖兒子此前也會叫人,但是對于這樣的小可愛,真的是沒辦法拒絕。朱雄英最喜歡不過的,自然也就是他的這個胖兒子表達出來的親昵。

抱著胖兒子逗弄一番,朱雄英的心情也得以放松。只是他這麼個身份和工作,自然也就不要想著有什麼好休息的,也不存在什麼下班時間,有了事情就要處理才是真的。

王承恩比較著急,在看到朱雄英到了書房立刻匯報,「爺,這些日子,不少人往親王們、郡王們跟前湊,頗有些科舉落地的。」

朱雄英微微蹙眉,這些人肯定不是要學黃巢、宋江或者沒出生的洪秀全,這些名落孫山的讀書人,多半也是想要找個出路。去親王跟前也很不錯,到了蕃地也可以任個一官半職。說不定來個迂回曲折,還能重新回到中樞。

只是朱雄英也有點不大樂意,現在的大明還是比較缺讀書人的。別看老朱和小朱一副要打壓儒家弟子的樣子,但是他們也都很清楚,現如今的大明文官系統還真的需要這些讀書人。

如果只是秀才這些倒還好,要是舉人這些,朱雄英肯定是相當不樂意了。畢竟舉人已經非常不錯了,算起來也是可以直接當官的,哪怕只是一些小官。

朱雄英似乎是可以理解的樣子,「如今朝廷上下也都知道我大明親王可以在海外建國,一些文人士子想要去投靠倒也正常。我大明人才濟濟,去了那邊說不定還有點建功立業的機會。再說了,皇叔們也確實需要幫手。」

多麼善解人意、大度的皇太孫,說的就是朱雄英看起來現在的表現,

但是作為朱雄英身邊的人,王承恩知道皇太孫肯定不會只是這個樣子,他知道皇太孫肯定還有安排。那樣才是他了解的皇太孫,那才是皇太孫一貫的風格。

「記下名錄,到時報給我。」朱雄英面無表情,平靜開口,「我家老二,可有人往跟前湊?」

王承恩一點都不會覺得意外,這就是皇太孫一貫的風格。看起來大度的皇太孫不會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去發作,可是一旦觸踫到了皇太孫的底線,那可就不好辦了。

王承恩也立刻回答道,「郡王府倒是清淨,沒有人去郡王府。」

這就是一語雙觀了,因為按理來說,朱允炆是老二。但是王承恩這些人都明白,朱允熥這個一母同胞的弟弟,那才是皇太孫的親弟,也一直都是皇太孫看顧著,這才有份量。

至于朱允炆,很多人都忘了朱允炆和他的兩個弟弟了,也不願意多和他們接觸。畢竟太子都死了,就算呂氏他們有著一些想法,現在也不敢想,生怕引起朱雄英的不滿。

朱雄英平靜的點了點頭,對王承恩說道,「那些去親王府、郡王府的書生,且由他們去吧。若是有朝廷命官拜訪,稍微留意一下就好。」

朱雄英這個皇太孫還是那麼的大度,看起來是不以為意的,沒有將一些事情放在心上。但是王承恩這樣一直跟在朱雄英身邊的人就要多想一些了,有些事情如果都需要太孫說明白,王承恩估計離失寵也不遠了。

以朱雄英如今的身份地位,自然也就不需要太擔心一些事情。可是這不代表他真的什麼都不需要關注,朱雄英的這些個皇叔們,還是有那麼一些不安分的,對于朱雄英這個大佷子,有些親王們也是不大樂意的。

如果大哥在那就什麼都別說,乖乖當好親王就是。可是大哥沒了,憑什麼就是太孫了?難道過些年,我們這些當叔叔的還要跪拜佷子不成?!

私下里有些牢騷很正常,畢竟那個位子太誘人。可是現如今也只好私下說說,甚至只敢在心里月復誹。畢竟這些事情是誰的主意,他們也都心里有數。更何況太孫手機猛將如雲、謀士無數,太孫手里的權柄是他們這些親王無法比擬的。

朱雄英很淡定,主要就是現在不需要著急,所謂的九龍奪嫡這樣的戲碼在他這里不會發生。不出意外的話,在大明朝也不會發生,真的出現為皇位而戰,那就是造反了。

處理好事情,剛想休息,王承恩又來了,這是帶來了老朱的旨意。這自然也沒什麼好說的,朱雄英當然是乖乖的趕去乾清宮,估模著是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

老朱看到朱雄英,立刻說道,「英兒,你主持的這一科,不少人不太高興。」

朱雄英樂了,自己倒了杯茶,「皇爺爺,那些人可是說了孫兒批的貢士多有一些才華不足、學識不夠的人?」

看到孫兒這怠惰的樣子,老朱好氣又好笑,「是啊,這次科舉取士,確實難以服眾。」

「所以孫兒才說要南北兩榜啊!」朱雄英痛心疾首,也非常無奈,「北地本來就是文風不盛,要是都按文章來,這一科北地學子能入榜的怕是不到十個,估計都是二甲、三甲。」

老朱也沉默起來,隨即說道,「可是這些學子的卷子要公布,南邊的學子也該鬧了。」

朱雄英微微眯起眼楮,笑著問道,「皇爺爺,可是有人在攛掇了?」

「咱給了你治理錦衣衛的權利,你要搞那勞什子東廠,咱也看著你搗鼓。」老朱更加痛心疾首,對小朱批評道,「這些事你該知道啊!你的那些番子,就讓他們白拿俸祿?!」

朱雄英樂了,說道,「東廠在用,錦衣衛孫兒也沒廢,這些時日還有其他事情。」

老朱明白了,蹬了朱雄英一眼,「跟咱耍什麼心眼?!」

「這次孫兒準備去朝堂之上鬧一鬧,皇爺爺可莫要打草驚蛇了。」朱雄英笑著開口,說著自己的計劃,「本來孫兒就不大喜歡一些文臣,這次遷都打發一些,科舉之事再貶謫幾個。到那時,這些人該明白孫兒的意思了。」

浙東文官集團不能做大做強,這就是朱雄英的一些心思,他看起來也是在執行了。但是很明顯,朱雄英也不只是要打壓一下浙東文官集團,他還有其它心思。

老朱看了看考卷,說道,「英兒,你可是說要讓那這個喜歡寫錦繡文章的書生沒個進階之路?」

「那倒不是,孫兒還是要些筆桿子。」朱雄英笑著解釋著,「只是朝堂之上,也不能只是寫文章的,孫兒還是希望看到多辦實事的人。要不然,孫兒也該像皇爺爺那般打人了。」

老朱表情一漲,這還真的就是老朱的豐功偉績。

現如今的御史茹太素,當年上了一份折子,一萬七千字,要說五件事。但是五百字就可以交待清楚,這折子就是在賣弄文采,老朱下令打了茹太素一頓!

金杯同汝飲,白刃不相饒,也是老朱對茹太素說的。

「成成成,咱懶得和你說,你心里有數就成!」既然孫兒心里有數,老朱就安心了,「咱垠兒呢,怎沒帶過來讓咱看看?」

朱雄英哭笑不得,愛真的可以轉移,「睡覺呢,就沒帶過來。昨日睡醒了,就在那躺著放水,挺有意思的。要不皇爺爺去東宮轉轉,看那小子今兒個還放不放水?」

老朱眼前一亮,可不只是要去看看重孫子,更是要去看看孫兒的生活起居。平時不好過去,今天可是和孫兒一起過去。就算有探子、侍女匯報,老朱也不安心,得自己親自看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