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92回 長腿將軍跑得快,慶州曲端守得牢

韓世忠率軍撲到潼關,卻發現潼關內外,只剩下虛立的營帳旗幟,潼關主城內外,一個西軍軍兵都沒有,派人聯絡了對面金陡關里的解珍,兩邊一踫頭,抓了幾個附近百姓詢問,才知道劉光世帶著三萬西軍,早就撒丫子跑了,真不愧長腿將軍美名。

原來劉光世回到潼關後,按照種洌的吩咐,派一支偏師,探測清理從金州(陝西安康)到夔州(重慶)的路徑。大華軍西渡黃河後,種洌將二萬援軍調回京兆府(西安),劉光世知道西軍大勢已去,便虛立營寨,並在潼關主城和禁溝十二連城,遍插西軍旗幟。然後帶著三萬人馬,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直奔金州(安康),再奔夔州(重慶),逃之夭夭。不過劉光世部下全是陝西人,一路上散了不少,等劉光世到了夔州,只剩二萬來人了。

此處順便吐個槽,劉張韓岳,所謂南宋中興四將,劉光世完全名不副實,張俊也非常勉強,他二人是配不上和岳飛韓世忠並列的。反倒是吳玠,可以算是一員中興之將。若岳飛95分;韓世忠90分;吳玠可得80分;張俊60分不到;劉光世30分都多。便是曲端、王淵、折彥質等,得分也應與張俊相當。

從潼關經金州到夔州,多是山路,大軍行進不便,加上劉光世領軍過去後,便破壞路橋,因此韓世忠也不去追趕了,只是領解珍這個師,守好潼關同時,跟著劉光世逃跑的路徑,再請求樞密院多派工兵,一路修路搭橋,穩進夔州。

韓世忠自己,掉頭西去,回奔京兆府(西安)。

京兆府,種洌發現圍城的大華軍是虛軍,便出城攻擊。在損失了數百將士後,團長晁溪,也就是托塔天王晁蓋的長子,將殘部聚合在一個小山包上,憑著小山炮和手雷,堅持頑抗。種洌正待要把成立的石炮拉出來,探馬來報,大華軍援軍已經離此不遠了。種洌無奈,手柄回城。

那大華援軍,乃是魯智深和吳用領的第一軍的一個師,師長是跳澗虎陳達,還有一個樞密院直屬團。

與晁溪會合後,吳用便與魯智深商量︰「我軍進入陝西已經十數日了,西夏很可能會渾水模魚,小可最擔心的是西夏乘機來奪慶州(甘肅慶陽)和蘭州。慶州關勝自會去,蘭州這里、、、」

魯智深道︰「灑家便去蘭州,軍師在此盯著種洌便是。灑家叫陳達給你留二個團,再把樞密院直屬團大部都留給你。」

吳用羽扇輕搖︰「大師盡可將陳達這個師和樞密院直屬團全數帶去蘭州,小可一人一馬,與晁溪在此便可。多用一人便是小可輸了。」

魯智深道︰「這如何使得?晁溪這個團,只剩數百可戰之兵。京兆府城里,起碼還有二萬西軍。」

吳用羽扇再搖︰「小可略施小計,定叫那種洌不敢出城。再說了,小可還會通知韓世忠和關勝,叫他們各派一個師來相助。」

當夜,魯智深與陳達薛永,領著全部萬余人馬

,悄悄離開了京兆府,趕去蘭州。吳用則叫晁溪,在小山包上完善工事,等著種洌來攻。

第二天一早,西軍在城上,發現昨天殺到的宋軍不見了,還是之前需圍京兆府的大華軍,就那麼近千人,大搖大擺在小山包上加固工事。

剛剛敗回京兆府的鐘彥崇,自告奮勇要戴罪立功,領兵去攻那小山包。種洌不許,並解釋道︰「要滅那千把人,不死傷二三千人是肯定不行的,而這兩三千人用來守城,能多支撐好幾天。再說了,昨天來了,昨晚走了的那支大華軍,若是緊要關頭殺出來怎麼辦?」

又過了二日,韓世忠的三個師漸次返回,這回真的圍住了京兆府。

韓世忠也不急著攻城,反而分出一個師,往西南的利州路(四川東北)推進。和夔州路一般,利州路也是山陡路窄,推進速度取決于工兵而不是戰兵。此時的利州府守將叫董先,曾在西軍服役,與韓世忠有舊,韓世忠便派人攜信前去招降。

此處且按下不表,單表西夏皇帝李乾順,即位時年僅三歲,母黨梁氏專政,到十六歲時,李乾順16歲時滅母族梁氏而親政。金國興起,遼宋遭難。李乾順先聯遼侵宋,奪大片土地;又在遼天祚帝向西夏求救時斷然拒絕,聯合金朝攻擊遼、宋。

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李乾順乘金兵進攻宋朝的機會,派兵將原來宋朝在夏邊境修築的城堡陸續攻佔。他根據金朝對夏的許諾,進佔天德、雲內、武州及河東八館地帶,以及宋邊境震武城(陝西榆林)。又攻佔宋朝西安州(寧夏中衛海原)、麟州建寧砦、懷德軍,乘勝攻克天都寨,圍蘭州,大肆擄掠後撤軍而還。

中華元年(1127),西軍衰弱,宋國覆滅,林沖與金國大戰,西夏乘機再度擴張,趁機取河西千余里之地,並奪回了多個橫山要塞。得知大華軍入陝後,李乾順便要繼續撈便宜,他出兵兩路,一路由李乾順的弟弟李察哥率領,去奪蘭州,另一路由任得敬帶領,來攻慶州(甘肅慶陽)。

說起這個任得敬也是個歷史名人,他原為宋朝西安州(寧夏海原)通判。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夏出兵侵佔北宋西安州。任得敬將女兒獻于西夏崇宗李乾順,出降為靜州(寧夏永寧)防御使。

任得敬雖無德無恥,但能力是有的。他上下打點,招降納叛,在靜州拉起了以漢人為主的二萬軍隊,這兩年在西夏對陝西的攻擊里,出力不小。西夏朝廷上下,對任得敬這個漢奸,都是相當滿意的。

此番攻慶州,任得敬被任命為都帥,帶著自己屬下二萬,部落軍一萬,還有一萬金兵。這一萬金兵是哪里來的?便是完顏斡魯和完顏宗弼(金兀術)所帶的殘部,完顏斡魯實在金國西京被楊志打破之後逃來的;完顏宗弼則是在沖破薛永蔡慶的阻攔,逃過黃信的追逐而到了西夏;大華軍掃平女真國後,有少數女真和親女真部落,听說完顏斡魯和完顏宗弼在

西夏,也一路跋涉西逃,最終大約有三萬人聚在西夏,仰黨項人鼻息而活。

守慶州的是曲端,曲端也是西軍名將,手里有二萬軍兵,任得敬想用四萬人強攻攻陷慶陽,是不太可能的。任得敬只是做出了個圍城的模樣,便派人入城招降,想用自己在西夏混得風生水起的實例來誘降曲端。

曲端雖然對大華朝沒有多少好感,但對西夏,卻是鄙視仇恨。面對任得敬這個叛國漢奸的勸降,曲端只是將使者的腦袋割下,扔下了城牆。

于是任得敬便一面誠心攻城,一面找西夏狼主李乾順要援兵。

西夏所在區域(甘肅中部西部+寧夏+青海東北+內蒙西)以及河湟地區(青海東部),漢時就屬中原朝廷,居民也多為漢人,隋唐時期也是如此,安史之亂後,軍閥混戰,朝廷丟失了對河西走廊和河湟的控制,期間雖有張義潮率歸義軍重振漢風,卻因中原朝廷無力勾通相助而式微。這一帶逐步胡化,數代之後,漢人已不知祖宗,有詩曰︰

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唐末黨項拓跋首領李思恭因平定黃巢有功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先後臣服于唐朝、五代諸政權與北宋;後來實際自立,陸續佔領河西走廊諸州;再後來,李元昊稱帝建國西夏,到李乾順,已是第四任皇帝了。

唐末黨項人口僅十數萬,李思恭受封之後,吞並定難軍胡漢各族,使得黨項人口劇增,到了此時已有二百五十萬上下,其中還知道自己是漢人的有五十多萬,多是數十年間佔領的宋國區域里的;不知道自己是漢人的「漢人」,恐怕更多,便是那些數代前便臣服黨項,已經胡化的漢人家族。其實西夏再往西,這樣的「漢人」也有不少,皆是唐朝安西都護府的後裔。

以二百五十萬人口,西夏就只能維持十余萬的常備軍。但一旦重大戰事起,黨項人幾乎是個男的都可上馬為兵,拉起四五十萬大軍不是夢。所議大華朝並不指望拿下西軍後繼續西進滅了西夏,今年只要吞並西軍基本維持兩國邊界,明年才是要對西夏進行滅國之戰。

那西夏皇帝李乾順,得了任得敬要求增兵的奏報,心中不爽。但畢竟剛納了任得敬女兒不久,奸情正熱,便額外施恩,安排了二萬人去增援。

慶州曲端沉著應戰,任得敬攻了幾天也未有進展,反而折損了近二千人馬,主要是金兵。西夏的援軍未到,卻等來了關勝親率兩個師前來。

任得敬見事不可為,也是果斷,立馬撤軍退回西夏境內,自去向李乾順請罪了。

關勝將營盤扎于慶州城外,派軍使進慶州勸降。信使回來,帶來了曲端一句話︰請關勝入城相商。

眾將皆言,此必為曲端詭計,要殺關勝或拘禁關勝作為要挾大華軍的條件,萬不可去。

欲知關勝是否入慶州城,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