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回 夢東君聖母度香魂 游西天紅魚入宮門(上)

書接上回。

坤寧宮,東梢暖閣。

話說朱福一回宮,便來向馬皇後交旨。其間借機將在魏國公府的所見,與孫氏所托之事一並如實說給了馬皇後。其言辭所述,自是義憤填膺。

馬皇後一面閉目細听,一面力壓滿腔氣憤。旋即,打鼻子里硬是深深泄出一股氣來,盯著朱福的眼楮開了口,可那語氣卻未見半分厲怒︰「你可看得仔細?那謝氏頭上戴的,確是一頂九龍四鳳冠?」

朱福目不轉楮地作答︰「小的看得真真的,絕無半點虛言。」

馬皇後听他那般肯定,緩緩抬起手來,捂著心窩暗罵道︰「果真是個無法無天的蠢物?」可轉念一想,又不覺皺起眉心自語一句「不對。」

朱福不解,問道︰「娘娘,您覺著何事不對?」

「此事絕非如此簡單。」馬皇後似有不適,自顧輕輕敲打兩下胸口,旋即深呼一口氣,又作細說,「你想啊,那謝氏再是如何膽大包天,也絕不會將私造的鳳冠明目張膽地戴出來。」說到這兒,又回身打桌上捏過茶杯,呷了一口後說,「更何況又是當著你的面兒……」

朱福眼見馬皇後似是有些不爽快,便一面為她撫起後背,一面問道︰「娘娘的意思是……那謝氏當真是個榔頭腦袋,確實不知規矩禮法?」

馬皇後一聲長嘆,道︰「你有所不知。那人作派雖是難登大雅之堂,可還不至于狂妄到這等地步。」轉而又問,「你可記得,此前本宮曾召見過她幾回?」

「小的記得。那會兒您還夸她是個爽性之人呢。」

馬皇後搖頭擺手地苦笑道︰「我那哪里是夸她呀?殊不知,她三次入宮,亂了三次規矩。尤其是十年前那次,黏在本宮這兒謅了整整三四個時辰,耗得本宮真是苦不堪言。」

她這一說,朱福頓時想起了當年情形。于是,連氣帶罵道︰「您不說我倒忘了,那婆娘臨走時還將娘娘的鳳釵癩了去。真是不知死活!」

馬皇後再捂胸口,點頭應道︰「可見那本就是個有頭無腦的人物。尤其是自打她孩兒夭亡那會兒,其行事作派便也日漸混沌。這也是本宮近十年再未召見的緣故。」

「小的可早就听說,那婆娘是個出了名的善妒之輩。」

而馬皇後卻無任何怒色,但听她道︰「此人善妒固然不假,不懂規矩禮法卻也是真。況今日之事,本宮還是覺著另有蹊蹺。」她說著,略顯深思,隨後又開口相問,「你可仔細瞧過那鳳冠?」

朱福轉到馬皇後面前,回道︰「小的瞧得仔細著呢,那鳳冠之華美,絕不遜于皇後所戴那頂。尤其是額上那顆隨珠,跟娘娘冠子上那顆一模一樣……啊?……」他言到此處頓覺訝然一驚,當即摳著下嘴唇愣了神。

「隨珠?」馬皇後听得頓皺眉頭,復又確認一遍,「你說那鳳冠額前嵌的可是一顆與本宮冠上一模一樣的隨珠?」

朱福已知大事不妙,于是趕忙跪地回說︰「娘娘,小的一時信口開河……」

馬皇後臉色煞白,有氣無力地喝道︰「抬起頭來,看著本宮!」

朱福怯怯抬頭,卻依舊不敢直視。

「痛快回本宮,那隨珠你可看得真切?」

朱福畏首畏尾,吞吞吐吐地回說︰「小……小的不敢欺瞞娘娘,那……那珠子應就是當日,娘娘賜與……」

「夠了。」馬皇後突然攔住朱福下話,盡力壓住滿心恨火,喘息相囑,「此事莫要聲張。給本宮私下里查個清楚再說。凡事未弄個水落石出,萬不可輕下定論。」說著,她抬肘撐于桌上,揉起了額頭。

「是。」

「此時,你可還輕信那鳳冠乃為謝氏私造?」

「都是小的愚笨,不明就理。」朱福不得不佩服眼前這位國母,其察人度事的本事簡直如通神明。

「別擱那兒朽著,起來說話。」

「是。」朱福乖乖起身,欠首而立。

馬皇後叮囑道︰「要查,就先從盧妃巷的衣冠匠人入手。」

「小的明白。」

馬皇後輕叩頸後,呼出一口長長的悶氣來。漸漸地,又覺著肘下似被何物硌得不適,于是便轉朝桌上瞧去。硌在肘下的本是一只翡翠鐲子。此物乃是孫氏先前塞與朱福的酬勞。馬皇後掐指餃過此物,再次開了口︰「至于那孫氏所托,你是如何看待?」

朱福欠首道︰「不瞞娘娘,非是小的拿人手短,小的確實覺著那孫氏真真是個可憐之人。」

「如何見得?」

朱福慢條斯理地解釋著︰「您看吶,她身上干淨得只剩這個物件兒了,卻還要塞給小的幫她求個安生。可想而知,素日里不知受了那謝氏多少欺辱呢。」

「唉……」馬皇後盯著他一聲嘆息,隨即又問,「以你之見,那孫氏之求,本宮是準還是不準呢?」

朱福再次欠身,道︰「小的全听娘娘旨意。」

「記得此前,本宮就曾對你說過,‘智而學偽,其弊難忠’。」

「小的一直銘記于心,從不敢忘卻。」

馬皇後自顧抿了一口茶,教導說︰「在這世上,最難看透的莫過于人,須知人性有表里之分。」

朱福頓首道︰「小的受教。」

馬皇後探過手去,將那鐲子遞給了朱福,道︰「那人物雖小,可戲路還在後頭吶。」說著,便欲起身,卻頓感周身疲憊,行動頗為吃力,于是便探手朝他招呼,「過來扶本宮一把。」

朱福得令,立馬前去攙起她。

二人隨後緩緩步出暖閣,朝坤寧宮正殿而去。

其間,只听馬皇後自嘆道︰「本宮老了,這身子骨是愈發不听使喚了,只怕是來日無多了。」

這話听得朱福心頭一顫,忙作勸慰︰「娘娘莫要說這話,您定會長命百歲的。」

馬皇後一聲笑嘆︰「這話我倒是愛听。可古往今來,長命百歲者復有幾人吶?」二人說著,已來至鳳台階前,她一面吃力地朝上邁著步子,一面道來,「昨夜本宮瞑睡之中,竟見東君手捧一枝香魂入夢,說是要取我一匙心頭血,用來超度一個附在花中的魂魄。」

朱福驚問︰「娘娘可曾應允?」

馬皇後一手拄著膝蓋,緩緩落座,道︰「我本想不應的,可偏瞧見那香魂枝頭花瓣飄零,一片接著一片,如同下雪一般,落地竟然化作成堆的白骨……本宮恐是禍兆,便應了東君之托。不曾想,那香魂得了本宮心血,竟當即幻化成一位嬌美的仙子。」馬皇後繪聲繪色地講述著,眼角里漸露出一縷閃著淚光的笑意,「那仙子牽著本宮的手,一抬腳,竟帶著本宮飛了起來。我們一路向西,飛呀……飛呀……飛過本宮的老家宿州,也飛過了中都鳳陽……看見了從前,也看見了將來……我們就那麼不知疲倦地飛著,很遠很遠……直到被昆侖山上的一棵神樹擋了去路……」

朱福忙問︰「娘娘,那仙子這是要帶您去哪兒啊?」

「是呀,我也是這樣問她。」馬皇後笑得越發釋然,「你猜她說什麼?」

朱福一面苦想,一面回說︰「這……小的實在想不出。」

「她說要帶我趕在八月初八之前到達西王母的瑤台。」

「這八月初八不是那西王母的壽誕嗎?據說每年這一日,那西王母都會舉行蟠桃盛會呢。」朱福自顧猜解,轉而竟頓顯驚喜之色,「那一日也是娘娘的壽誕啊!這樣說來,應個是為娘娘增壽的吉兆才對!」

「這個本宮豈能不知?可那仙子卻說,那一日也是本宮與她歸天交旨之期。臨了,她口中還念念有詞地丟給本宮兩句啞謎。」

「娘娘,那謎中所述何言?」朱福問著,淚水已在眼中打轉。

馬皇後娓娓道來︰「棍打絳紗汝當死,天心造數本如此。應知生負使命來,死後魂歸天仙子。可那仙子話音剛落,本宮就听聞三聲木魚伴著一陣嬰兒笑聲,那聲音硬是將本宮從夢里喚了出來。說來也怪,打那一覺醒來,本宮就覺著心血不濟,周身不暢……」

馬皇後這一說,頓時驚得朱福撲通跪地,哭天搶地道︰「皇後娘娘,您可千萬別嚇小的呀!昨兒個您這身子骨還好好的,萬不可被那般妖夢迷心而作輕生之念吶……」他已哭得手足無措,「小的……小的這就去請皇上來,求他找人為您做法,滅了那殺千刀的邪祟。」說著,便慌手亂腳地朝鳳台下爬去。

「回來……」馬皇後深蹙眉頭,有聲無力地喝道。

朱福伏地,轉頸大哭︰「娘娘……」

「本宮還沒死,你哭的哪門子喪?」

「娘娘……」

「不許哭……」馬皇後已現不適。

朱福頓時屏住哭聲,翻身爬起前去攙扶︰「娘娘,還是讓小的去請皇上……」

「不可。」馬皇後搖頭道,「你怎會不知皇上性子?太醫們若是瞧不好本宮這病,只怕個個性命難保啊……如此一來,豈不再折本宮壽數?」稍適片刻,馬皇後漸漸舒緩了氣色,眼角隱現一絲慈笑,「記著本宮的話凡事莫急,大局為重。」

朱福俯子,跪在一旁,無奈泣語回應︰「是,娘娘……小的記住了……」

馬皇後慈母一般撫著朱福的腦袋,問道︰「可還記得初見本宮的樣子?」

朱福眼含淚花︰「小的一輩子都忘不了。那是十五年前,當時小的才八歲,娘娘也不過三十出頭。」

馬皇後一聲長嘆︰「是啊……這一晃都十五年了。我大明建邦已十五載了。一轉眼你都這麼大了,而我也熬成個老人家了……」

「娘娘不老,娘娘還要長命百歲呢……」

馬皇後搖頭釋然一笑,嘆息道︰「人這一輩子啊,榮華可爭,富貴可謀,偏偏就是這生老病死勉強不得。佛說人生有八苦,如今想來,本宮這眼下之狀當算其中一苦啊……」凝望殿門之外,馬皇後由感道來一詩,此詩傾訴的乃是佛家所說「人生八苦」之一,書者將其喚作《疾中苦》︰

昔日鶯鶯小兒女,今夕奄奄游絲語。

境似梧桐棲病鸞,心若居人憂蛀閭。

神佛無暇三宮院,鬼煞不憐千金軀。

更患膝下尚無主,錦世宏願皆空許!

朱福听罷,再度落淚,問道︰「娘娘是在擔憂諸位皇子?」它這一問,道破了馬皇後心中所想,淚光里只見她苦中含笑,胸中深壓出一陣沉悶的嘆息,問道︰「你可知本宮當年為何給你取名‘朱福’?」

「娘娘希望小的一輩子都有福氣?」

「也不盡然。本宮更願能以你這名字作個彩頭,喚來大明朱氏萬世鴻福啊。」

「小的明白了就如皇上為慶公公賜名‘慶童’以慶童年之時相交之誼,娘娘為小的取的這名字,原來也有如此深厚的寄托,小的願娘娘喚‘朱福’到一百歲,一千歲……」

馬皇後笑了,在朱福腦門上輕輕戳了一指,說︰「你這張巧嘴呀,只怕喚不了本宮那麼嘍……」

「娘娘……」

「而你可知,宮中奴婢上千,為何本宮單單把你留在身邊……」

朱福孩童一般,故以無知作答︰「想是那會子娘娘瞧著小的生得俊俏,也不頑劣?」

「你呀……」馬皇後又笑了,揚膛夸道,「在本宮看來,那群孩子中數你最仁厚,本宮是想歷練出一個忠心侍主的人物,有朝一日能代本宮去照顧好太子。」

朱福听罷,連忙叩首道︰「皇後娘娘一片苦心,小的定會銘記五內。」

話說到此,只見門外進來一個比朱福年紀還小的太監,進門便通報說︰燕王妃為參加明日浴佛大典連日趕路,已從北平歸來,此刻已入了坤寧門來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