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回 夢東君聖母度香魂 游西天紅魚入宮門(下)

馬皇後乍听「燕王妃」這一尊諱,眉頭當即涌上一絲不爽,隨即沉沉嘆出一口氣來。轉頭時,正瞧見朱福喜憂莫辨地望著她,于是便作了交待︰「記著,不管有何想法,都不應顯露分毫。你可明白?」

朱福欠首應明︰「小的明白。」說著便忙上前去欲作攙扶。

而馬皇後卻推開他的手,囑咐道︰「莫要攙扶。」

朱福望著她,滿目擔憂,「可是您……」

馬皇後擰眉,遞了個眼色道︰「自去便是,本宮撐得住。」

朱福心里雖是有一萬個不放心,但還是恭從其命,步下了鳳台。隨後,又速速提整了衣冠,步出殿外宣迎。

片刻過後,又見他引著燕王妃,攜大抱小地進了殿門此番回宮,燕王妃共帶來三個孩子。大的四五歲模樣;小的不過兩歲出頭;而她懷抱那個尚在襁褓之中。

燕王妃一進門,隔著老遠便脆生生地喚著「母後」。

馬皇後緩緩步下鳳座,先朝兩個孩子笑吟吟地招呼︰「哎喲……我的寶貝,都長這麼大了。快過來,讓祖母好好瞧瞧。」

燕王妃一見此等情形,心中自是十分歡喜。于是忙朝馬皇後施禮,轉頭又將身旁兩個孩兒向前推去︰「熾兒、煦兒,快給皇祖母問安。」

兩個孩子滿臉喜慶,雙雙跪地朝馬皇後一通叩頭。

這一叩,馬皇後頓時喜歡得眉開眼笑,忙俯去將兩個孩子摟進懷中,貼著兩張小臉兒一通親近。

之後,這婆媳二人自是一番寒暄。馬皇後吩咐朱福先帶兩位年長的皇孫下去好生安頓,回頭刻意牽著燕王妃的手入了暖閣。

二人一進暖閣,馬皇後就忙招呼她落座,並興沖沖地去抱她懷中的孩子,「來……快讓皇祖母瞧瞧這個寶貝……」

可萬沒料到,她這一抱,竟被燕王妃一個細微的躲閃給避開了,隨即又是一聲︰「母後,萬萬使不得……」

馬皇後被亮在一旁,兩條胳膊懸在半空里伸縮兩難,眉頭上也漸生疑雲。

就在這檔口,燕王妃穩穩地站起身來,朝她施了個欠身禮,一手攬著嬰兒,一手攙過馬皇後的胳膊解釋說︰「母後莫急,請您坐下,細听兒臣道來。」

隨後,二人隔著炕桌落了座。

燕王妃沉吟片刻,方開口說道︰「母後有所不知,這孩子並非臣妾骨肉……」

馬皇後一听,怔了神,隨後似笑非笑地問道︰「這……莫不是棣兒在外沾弄風月所生?」

燕王妃唇角現出一絲淺笑︰「母後錯怪燕王了。」

「那……」馬皇後疑惑滿懷,「這又是哪家的孩子?」

燕王妃故顯笑色,問︰「母後可還記得洪嫣?」

馬皇後面露驚詫地問︰「難不成這孩兒是她所生?」

燕王妃點頭應道︰「正是。」

馬皇後滿目訝然,可片刻又化作兩眼喜色,笑說︰「當初本宮將那丫頭賜與你父,命其好生服侍左右,想是如今已被你父納了妾?」

燕王妃陪以苦笑︰「如是這般,再好不過……」

「哦?這……」馬皇後徹底糊涂了。

這時,又听燕王妃道來︰「初見洪嫣顯懷之時,臣妾曾私下問過父親,可父親對此事竟也茫然不知。」

馬皇後听了,不免一番揣度。道︰「如是魏國公的骨肉,他豈能不予相認?如此說來,應是洪嫣那丫頭有失檢點,招惹了府上哪個家奴也未可知……」

「兒媳起初也是這般想法,可訊問多次就算兒媳與父親商量準她與那人完婚,她都不曾有半點交待。」

馬皇後罵道︰「倒是個鐵嘴的冤孽。」

燕王妃接茬道︰「說的就是。半年來,那丫頭一直閉口不言。前些日子臣妾召她問話,其間言辭重了些,被她頂了兩句嘴。那檔口恰被燕王撞見,一腳便踢在那肚子上,導致這孩子早產,也險些要了她性命!」

馬皇後听得一驚,揪著心窩責怪道︰「哎喲……棣兒那性子怎麼會?……」轉念又說,「也難怪他會那般惱怒。」

「幸虧當時周王赴北平押送糧草,暫住府上,及時為其施救,這才保全她母女二人。」

馬皇後嘆道︰「善哉,善哉兒因自幼酷愛醫術,曾多次被你父皇斥責,想不到這節骨眼上倒也有些回天之術。也算幫他四哥贖了一樁罪過呀……」

燕王妃點頭。又道︰「如今,瞧著這孩子怪可憐的,兒媳也不忍深罪洪嫣。回京前,父親交待說,她畢竟曾在母後身邊多年,其中隱情想是只有母後才能問得出,因此兒媳便將她母女二人帶回京來听憑母後發落。」

馬皇後沉思片刻,問道︰「那洪嫣現在何處?」

「因其傷病未愈,恐即刻入宮攜來晦氣,兒媳便將其送至我父府邸暫作安頓了。」

「眼下是何情形?」

「服了周王開的方子,如今已能下床走動,但若久之常會見紅,恐是得靜養些時日。」

馬皇後漸漸放下心來,道︰「也好,待浴佛節後再作處置吧。」言到于此,馬皇後忽然掉轉話風,笑著問︰「這回你可踏實了?」

對這突來一問,燕王妃當即目顯遲疑,卻忙以笑語回問︰「恕兒媳愚鈍,竟不知母後之意……」

馬皇後一笑,顧此而言他道︰「犯不著跟本宮面前裝糊涂,你的性子本宮豈會不知?」說著,隔著炕幾模過她的手,笑而低語,「你若只想向本宮稟明此事,大可三言兩語說清即可,何必偏將這孩子抱來給本宮瞧我看你呀,分明是模著本宮心頭的軟處替那洪嫣說情吶……」

听她一笑,燕王妃本已頓懸之心漸漸落地。趕忙回之一笑,故作一聲嘆息,迎合道︰「可到了,還是沒瞞過母後的法眼。」說著,便越顯親近地笑起來。旋即又是一番自圓其說的嘆惋,「若不是燕王一時惱火動了粗,那洪嫣也不致落到這般田地。而今若再降罪于她,兒媳實難心安。」

馬皇後道︰「可這話說回來,身為宮女,與人私通絕非小過。此事若被皇上知道,說不定做何處置呢。依我看棣兒那一腳,倒也算是幫了她一把。」

乍听這話,似是話里有話。可燕王妃卻趕忙順勢岔開話題,笑問︰「如母後所說,她挨那一腳倒也算因禍得福了。」

馬皇後會心一笑,並未回應。而是像她那般將話題轉向別處︰「想來,那丫頭的身世也著實可憐哪……十五年前,大明剛剛建邦,高麗便向我朝進貢了第一批宮女,洪嫣就是當中的一個。當時她剛滿十一歲,本宮初見她就甚是喜歡,本想將她留在身邊,可無奈言語多有不通,便將她安排在棣兒和兒的生母同是高麗出身的妃娘娘身邊歷練著。十年前,妃被皇上禁足于省躬殿,那丫頭方再度回到本宮身邊。想來這也是她與本宮的緣份吶……」

燕王妃點頭相應︰「原來如此。」又說,「兒媳也是今日才知妃娘娘本出身高麗。」

「此事棣兒未曾與你提及?」

「不瞞母後,自兒媳與燕王成婚至今,有關妃娘娘之事他從未提及半分,許是有心避及痛處吧。」

「也難怪,出身皇族,面對宮規國法,諸事多是身不由己呀……自打妃被禁足那會子起,皇上就嚴禁棣兒和兒前去探望。記得那回,妃生了大病,兒便悄悄溜進省躬殿探視,被皇上得知竟招來一頓痛打,若不是本宮攔著……」她一再搖頭嘆息,「為免此類事端再有發生,本宮這才請旨,將他二位皇子送至中都行宮,分別交由崔惠妃和孫貴妃兩位娘娘教養。」

燕王妃點頭︰「臣妾終于明白,為何孫妃娘娘殯天之時,皇上下令讓周王為其服孝三年了。」

「本宮如此安排也是一片苦心吶那二位娘娘一生賢良淑德,但無子嗣,兩位皇子交由他們撫養必能視如己出。」

「想我皇室,有母後這般宏慈護佑,真是我等兒孫的福氣。」

馬皇後笑應︰「好了,你就別擱本宮這兒灌蜜糖了。」

這時,朱福進了門來。

馬皇後問道︰「二位王子可安排妥貼?」

朱福躬身回稟︰「回娘娘,都安排妥當了,兩位王子剛剛用了些膳食。這會子,正偏殿里與奴婢們玩著呢。」

馬皇後點頭︰「好。」

燕王妃卻在一旁叮囑︰「他們平日里都被燕王寵壞了,萬不可由著他們性子胡鬧。」

朱福一笑,但听馬皇後輕拍她手道︰「你呀,就別操那心了,還是陪本宮安心用膳吧。」說著,又吩咐朱福,快傳午膳吧,本宮與王妃就擱這兒吃了。」

「是。」朱福得令,自顧出了門去。

燕王妃笑說︰「這一晃兩年沒吃過母後宮里的飯菜了,兒媳還真想得慌呢。」

馬皇後調侃道︰「既是如此,就莫要回北平去了。」

燕王妃笑說︰「如若這般,自然是好。就怕日子一長,那人說不準奔了哪家香閨呢……」

她這話一出口,頓時引得馬皇後指指點點,開懷大笑。

說來也怪此時,那襁褓中竟也傳來一陣笑聲。

燕王妃低頭一眼,笑說︰「喲,這小東西醒了。」說著,又逗引那孩子發出一串脆脆的笑聲來。

但說那孩子一笑,頓使馬皇後一陣驚覺,凝眉復听,倍感那腔韻似曾相識。暗自沉吟了好一陣子,只听她朝燕王妃問道︰「方才听你說,這孩子落草時尚未足月,且如今降世也未過滿月之期,怎會笑得這般脆成?」

燕王妃笑答︰「母後有所不知,這孩子自打落草以來就從未見一聲啼哭,近日來又常聞她這般笑氣兒呢。」

馬皇後愕然,追問道︰「當真如此蹊?」

「兒臣豈敢誆語?就連燕王那石頭性子,都被這可人兒哄得將這寶貝賞了她呢。」燕王妃一面笑說,一面打那孩子胸前挑起一塊小指一般長短的柱狀紅玉墜,此寶名為「紅玉蓮紋墜」,上頭環雕一圖,圖中乃是︰

蓮葉層疊翠雲紋,芙蕖含苞月滿輪。

清波浪頭一錦鯉,半作翻騰躍龍門。

馬皇後隔座挑過那玉墜,細細端詳道︰「此玉墜乃是大明開國時高麗進貢之物,當年本宮將此物賜與妃娘娘,以慰其思鄉之情,不曾想,經此一番輾轉竟佩在此女身上,此中機緣倒也耐人尋味……」說著,她朝那孩子探出手去,喚道︰「來吧,讓本宮也瞧瞧你這蹊的小東西。」

「母後……」燕王妃欲作勸阻。

「無礙的。早年在鄉里,本宮哪家孩子沒抱過?」說話間,只見她從燕王妃懷中接過襁褓,「這小東西既是這般精怪,也該讓本宮沾沾喜氣。」

誰曾想,那孩子被馬皇後這一抱,竟再次「咯咯」地笑起來。

馬皇後喜不自勝,旋即卻因那笑聲忽地想起昨夜夢境來︰只見她與一位身著雲錦織金披風,頭戴銀絨雪羽雲珠冠的仙子飄然飛翔于九天之上,耳邊回響起那仙子的一席啞謎,「棍打絳紗汝當死,天心造數本如此。應知生負使命來,死後魂歸天仙子。」隨即,就是一陣木魚伴作兩聲嬰孩脆亮的笑聲……

卻說,那笑聲竟與面前這孩子的聲音如出一轍……

神游夢里夢外,馬皇後若有頓悟,不知不覺漸現兩眼淚光……

「母後?……」燕王妃盯著馬皇後的神情,兩眼茫然地輕喚道。

她這一喚,漸使馬皇後回過神來,忙一面拈帕拭淚,一面將那孩子遞給了燕王妃,並努力壓住滿心波瀾,故作無事地笑說︰「不打緊的。方才被這小東西一逗,本宮這眼淚都笑出來了。」待其再次細瞧那孩子笑眉笑眼的模樣,又掃了一眼她胸前那塊玉墜,便漸投兩眼慈笑,「難得你小小人物,就這般討巧。今日,本宮就送你個名諱吧。」

燕王妃妃一听,輕揩那孩子臉蛋兒,逗著樂子道︰「小東西,娘娘要賜你名字了,還不快謝恩?」這一逗,再引孩子笑如銀鈴。

稍後,馬皇後開了口︰「本宮看你笑盈盈這般可人,活月兌月兌好似個魚兒,且你母女二人冥冥中又與我皇族有些淵源本宮就暫依你娘親姓氏之音,附和我皇家姓氏之意,喚你‘紅魚’吧……」

燕王妃听聞,若有所思……

欲知後來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