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呂布面上是掩飾不住的春風得意, 偏偏不好將尾巴真翹上天,否則難免不叫那鬼精鬼詐的郭奉孝瞧出端倪來。

他艱難地憋了一路, 想著主公剛下的看住張遼的命令, 以及還一頓軍棍要領, 索性只護送他們到半途, 就行禮告辭了。

燕清心思還在別的上頭, 聞言溫和一笑, 允道︰「好, 奉先自去忙罷。只是也當注意身子,莫太勞累了。」

「應該的, 應該的。」

呂布咧嘴一笑, 催著不甚情願離開的赤兔馬, 高高興興往兵營去了。

郭嘉不動聲色地將視線從那道興高采烈的背影上移開, 向燕清笑道︰「嘉這一肚子疑惑,就等著主公來解了。」

瞧他毫不掩飾要秋後算賬的架勢, 燕清不由側過頭來,略避了避那不懷好意的目光,無奈道︰「你可莫要趁機刁難……」

郭嘉悠悠道︰「主公多慮了。」

說到這,燕清不經意間遠遠看到在自己府院的大門前, 竟跪了一圈又一圈的老百姓。

他不禁駐馬靠邊,訝道︰「那是怎麼回事, 怎鬧得這麼大陣仗?」

要不是理智上知道不可能, 多少受了連續劇荼毒的他, 下意識地還以為有樁大冤案, 才聚眾來向他這大官伸冤來了。

郭嘉輕飄飄地瞟了一眼,見怪不怪︰「不是每日都得來這麼幾回麼?怕是主公出門出得少,他們拜完這一陣又會自行散去,一直沒踫上,才不知情罷。」

果然,正如郭嘉所說的那般,因燕清這一行人並不現身,他們只安安靜靜地拜了一陣,留下一大堆包得精細、品種繁多的貢品後,就心滿意足地齊齊退去了。

就連看守府門的侍衛們,都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模樣,經管事的吩咐,就俯身將那些個貢品一一拾起,帶了進去。

燕清看得雲里霧里,只是‘住所被來得悄然無聲的貢品圍上一圈’的畫面極為眼熟,使他不可避免地憶起在潁川隱居的那段經歷後,心里也油然生出一種不太妙的預感︰「這是何故?」

郭嘉掀唇一笑︰「主公那日仙法玄妙,大顯神通,所懷天授神予之能,悲憫世人之心,于豫地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現世道紛亂,皇權暗弱,不諒疾苦,黎庶紛紛尋求心懷仁善的謫仙庇護,又有什麼出奇的?」

燕清听得哭笑不得︰「我卻不知影響能有這般廣泛。」

以這古代傳遞消息的緩滯程度,他原還以為,只要出了中牟那地,就沒什麼人會知道了。

郭嘉搖了搖頭︰「這才剛剛開始呢。」

燕清想起另一事︰「這些貢品,最後又流往何處了?」

那數量可看著不少,若是叫府里下人中飽私囊了去,定要施以嚴懲。

郭嘉施施然道︰「我早有吩咐,讓他們布施下去了。」

燕清安下心來︰「那還好。」

郭嘉不甚贊同道︰「主公未免也安心得太早了。」

他習慣性地搖了搖羽扇,結果被那冰涼涼的風給凍得一激靈。

燕清假裝沒有看到︰「噢?」

郭嘉若無其事地放下扇子,道︰「眼下這木已成舟,主公不宜放任不管,而應適時出面,做些引導歸攏。」

燕清凝眉道︰「我無意效仿那倆張家人(張角張魯),去建什麼太平道教五斗米教,借些伎倆來操縱民眾,就不能任它平息了去麼?」

「五斗米教是甚麼?」郭嘉隨口一問,也沒等燕清回答,就道︰「縱使主公不做,現這……主公教、金米教、仙桃教甚麼的,也已有了些氣候,難免招人眼紅。怕會被有不軌之心的人給利用了去。屆時一旦成熟,才真殆害無窮。」

燕清一想到政.教間那些個錯綜復雜、斗爭多年的關系,就頭大如斗︰「依奉孝的意思,該如何是好?」

郭嘉輕描淡寫道︰「還不如由主公覓一良機出面,正經成教立派,具體定下教規,與政相輔相成,徹底歸我方所用。」

燕清揉揉眉心︰「奉孝說的是有道理。但目前上下都忙得很,也只有暫擱著了。待春來了,我再做些具體打算。」

郭嘉道︰「喏。」

經這麼個小插曲,燕清與郭嘉耽誤了一小會兒後,才進到書房。

門一關一鎖,郭嘉就往桌後利落一坐,似笑非笑道︰「嘉斗膽,還請主公解惑。」

燕清鎮定自若地一笑︰「你說。」

郭嘉沉吟片刻,道︰「不如先說說那呂大愣子,究竟是給主公灌了什麼迷藥湯,不過一盞茶的功夫,計劃就徹底改了?」

燕清不假思索地將責任包攬下來︰「事出有因,實得怪我。」

郭嘉皺眉︰「你再這般慣著他,護著他,日後怕得闖下大禍。」

燕清嘆道︰「然這錯的確在我。現仔細想來,他那套說辭實則破綻百出,哪怕不是胡編亂造,也不乏夸大其實,做了些誤導,我偏信了,還沖動一回,正是犯了大忌。」

在呂布辭別之前,燕清就回過味來了。

張遼哪怕真的墜入情網,為心中佳人或會嫁他人做妾而煩惱,也不可能找一向針鋒相對的呂布來傾吐心事。

頂多是揣不下事,跟呂布隨意八卦幾句。

而呂布這般抗拒王允嫁女來,燕清也多少能猜出原因︰一是諸如王允一流的士大夫,在呂布眼里怕就是裝模作樣、自命清高、偏還嗦聒噪的酸儒書生氣,脾性注定不合,互瞧不起;二是他多次將王允丟出兵營,中間怕還發生了什麼,以至于將王允得罪的比較厲害,到時候枕邊風一出,難免累得他穿小鞋;三是他雖看著懵里懵懂,卻可能對貂蟬萌生了朦朧好感,不願見佳人嫁于上官,寧可來個眼不見為淨。

不過呂布才發憤圖強,苦讀這麼些時日,就能想出利用張遼,還把他一時間也蒙過去的計策來……

哪怕是有先入為主的歷史形象作祟,極大程度上影響了燕清的判斷,才導致這場輕信,可呂布所展現出的進步,還是讓燕清感慨萬千。

郭嘉挑眉︰「哦?竟連主公也能騙著,看來那大傻子確實大有長進,學精不少。」

燕清默了默,終于狠下心道︰「看在他這回歪打正著的份上,就縱這最後一回,再沒下次了。他要再瞎攪和,我定將嚴予追究。」

無論是對呂布特別心軟縱容,還是太過依賴對歷史的了解而被影響判斷,在瞬息萬變的局勢下,都是不可再有的。

郭嘉審視燕清片刻,唇角一揚︰「主公既這般信誓旦旦,嘉便姑且信上一回。那文遠的婚事,就這麼一起作罷了?」

燕清毫不猶豫︰「當然還是得安排的。順道給你與奉先物色一番,看有無合適人選。」

郭嘉頗無所謂地聳聳肩,就要隨口應下,可又猛然想到另一樁事來。

主公雖有天人之貌,卻不知為何,總對那生得健壯魁梧的呂奉先青眼有加,份外照顧。

而一旦對上那些個身似西柳,柔弱可人的嬌俏佳人,則是不假辭色,仿佛多看一眼都顯逾矩的正人君子派頭。

這眼瘸得……

若真按著主公喜好品位來挑選,怕不是得給他娶個膀大腰圓,身量英偉,不通文墨,只曉舞刀弄槍的夫人回來?

于是這話分明都已到了嘴邊,郭嘉眼皮一跳後,還是硬生生地給改了︰「我倒不忙,有好的,還是先替呂將軍看著吧。」

「往日有美人的時候,你不都沖得最前麼?怎事到臨頭,反倒學會謙讓了?」

燕清不知他那千轉百回的心思,只當是自有主張,笑著揶揄一句後,就不疑有他道︰「成,就先給奉先多相看。」

郭嘉暗松口氣,道︰「王允分明是懷嫁女之意,那小娘子的年歲雖還輕了些,倒也生了副好容貌,主公為何非拒了不說,還將他一頓痛斥,徹底絕了聯姻的路子?」

燕清莞爾道︰「那奉孝認為,我當何為?」

郭嘉理所當然道︰「將她納了,可使洛陽那頭的陛下安心,而她亦容貌出眾,堪于主公配;而將她拘于後院之中,著妥善人看管,再有萬千計策,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燕清搖頭︰「奉孝這話說的,既是太小覷王允,也太小瞧貂蟬了。」

郭嘉揚了揚眉。

燕清笑道︰「你當王允,真會讓我將貂蟬納到手?」

從明白過來‘美人計’的目標已改定在自己身上的那一刻起,燕清就將王允的如意算盤猜出了個大概。

房內肅靜,唯余燕清不急不緩地分析︰「我若對那貂蟬一見傾心,願納其為妾,才是中了王允的連環計,傻愣愣地捧個燙手山芋回來。」

郭嘉眉頭一動︰「這話從何說起?」

燕清道︰「一等我應下這婚事,王允定以疼愛義女早年孤苦、又念她尚未及笄、不願委屈了她作由頭,要盡快將她帶回京城去。說等真及笄了,備上豐厚妝奩,再派車隊送來,以示隆重,也為全父女之情。」

郭嘉若有所思。

「這要求合情合理,我是拒不得的。」燕清面無表情道︰「接著他只需一邊同我虛與委蛇,傳信拖延,同時緊鑼密鼓,假意要與袁家一派修好,邀那袁紹袁術上門也好,尋門路送入陳留王府中也罷,總之不管是誰,貂蟬顏色出眾,又是河南尹的唯一義女,總歸不愁無人可送的。」

「等一抬轎子將貂蟬強塞進某個權貴家了,再告予我听,道她是遭了強取豪奪,而他再三阻止,也只無能為力……」燕清冷笑︰「我與他們之間,可不就橫亙了奪妾之辱?」

這還是他對貂蟬自身能在後宅中發揮的作用,所掠過不提的結果。

「王允只消此時向陛下求來詔書,半激半宣,就可引我進京。而我為報此仇,定無推辭之理,到時經營下的滿盤心血,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陛下與袁家對壘的籌碼了。」

燕清最後總結道︰「偏偏這奇恥大辱,報不是,不報也不是。為一女子勞師興兵,是為沖動不仁;若連奪妾之辱都只得忍下,豈非窩囊得毫無血性,叫世人難瞧得起?」

郭嘉沉吟許久,方道︰「嘉確漏算了這一籌。若真有此事,王允之計謀膽略,具都不凡,是小覷了他。但主公又是為何,自一開始就這般防備他?」

燕清輕咳一聲︰「這卻說來話長了。」

正是因為知道王允跟貂蟬一配合,往往就是要搞大事的征兆,他才會忍不住處處往深里想。

寧可錯怪,不可放過。

郭嘉聞弦音而知雅意,當下斂起眼底的探究之色,笑盈盈道︰「那嘉也就不便多問了。」

而這會兒,呂布正貓著腰,蹲在一棵在這秋季還詭異地開得爛漫的桃樹下,仔細檢查。

「誰又瞎給它澆水了?」半晌,呂布直起身來,向周圍兵士怒道︰「早上來看地是濕的,中午來看地還是濕的,這會兒看,怎麼又是濕的!」

這可是他親自拿著鏟鏟,從地上挖起,又命人一路從中牟縣郊移植到譙縣來的寶貝仙桃樹!

兵士們面面相覷,惶然道︰「是那些百姓自發來拜這仙樹……」

呂布狠狠踩了一腳濕潤塌陷的泥地,現出一個大靴印子,就指著它吼道︰「你們就在這守著,還任由他們瞎搞?隨他們澆多了,哪天樹出了什麼毛病,誰擔得起這責任!」

對一個個像雞崽般瑟瑟發抖的小兵們,呂布怒不可遏地踱來踱去︰「再有下回,一人挨二十棍子!除了老子,誰都不允許踫它——」

就在這一人咆哮,幾人挨罵的緊張氣氛中,有個愣頭愣腦的傳令兵騎著馬,滿頭大汗,看到呂布時眼前一亮,大呼︰「呂將軍!有人在營外求見!」

呂布不耐煩道︰「何人!姓王姓貂皮的都給打出去,不見!」

那傳令兵被吼得一懵,一會兒才回神道︰「不是,是個姓孫的,拖家帶口,說是從長沙來赴任的,但不小心將印綬符節搞丟了,被城門那攔下了,才不得不轉道來這……」

呂布擰著眉,隨口胡咧咧︰「哪家孫子?罷,會會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