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O三章 滅蕃之戰(二)

說說大非川之戰(這是資料章,不小心進來的也沒關系)。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四月,在青藏高原的大非川(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唐與吐蕃在此進行了一場大決戰。吐蕃先後出動了40萬大軍(戰斗兵員應該只有一半),唐軍的兵力5萬。

唐朝在高宗時期達到武力的巔峰時期,此時東突厥已在貞觀初年被擊敗;西突厥實力較弱,對唐朝沒有威脅,唐在西域設置四鎮;北部代突厥而起的薛延陀在太宗晚年亦被擊敗;從隋煬帝時期屢攻不下的高麗于總章年間被消滅;稍前百濟已經被唐水師泛海攻佔,日本軍隊前來干涉亦被痛剿。唐軍可謂傲視天下。在這個巔峰時期,唐軍卻遭受了建國以來最大的軍事失敗──大非川之敗。

戰爭結果在史書上寫著︰唐全軍覆沒、薛仁貴與論欽陵約和而還。這是薛仁貴一生中唯一的敗仗,也是唐王朝自開國以來的第一次敗仗,論欽陵打破了唐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在大非川戰役之前,唐與吐蕃已經干過一仗,只是影響不大。貞觀十五年(641)松贊干布向唐求婚不得攻打松州,唐軍予以反擊。這是最早見諸于文字記載的唐蕃戰爭。隨後在龍朔二年(66)十二月,蘇海政討龜茲、疏勒時,弓月部引吐蕃來援,「海政以師老,不敢戰,遂以軍資賂吐蕃,約和而還。」這是吐蕃與唐在西域發生軍事對峙最早的記錄。

大非川戰役發生是為了救援屬國。按照《舊唐書》的說法是「(吐蕃)後與吐谷渾不和,龍朔、麟德中遞相表奏,各論曲直,國家依違,未為與奪。吐蕃怨怒,遂率兵以擊吐谷渾,吐谷渾大敗,河源王慕容諾曷缽及弘化公主月兌身走投涼州,遣使告急。咸亨元年(670)四月,詔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右衛將軍郭待封為副,率眾十余萬以討之。」表面看來是為吐谷渾復國,薛仁貴實際上執行的是圍魏救趙的戰略,迫使吐蕃撤回了在西域的主力部隊。

大非川唐軍為什麼會大敗呢?吐蕃軍的戰斗力真的很厲害嗎?以下詳講。

從戰術滅看,唐軍在大非川分兵,一路主力部隊由薛仁貴率領,一路輜重部隊由郭待封率領。原作戰計劃是輜重部隊在大非嶺上設柵固守,主力部隊倍道疾進。

首先,唐軍的冒進給了吐蕃軍隊各個擊破的機會。

——薛仁貴到達河口時擊破吐蕃部分部隊,然後回撤到烏海城,而郭待封在主力部隊出發後並沒有在大非嶺建立陣地,而是繼續前進,剛到烏海地區被突然出現的吐蕃軍隊擊潰,輜重軍糧全部損失,薛仁貴沒有了補給也只好撤退,在大非川遭到吐蕃軍隊毀滅性打擊。此戰雖然名為「大非川戰役」,實際上勝敗決于烏海。烏海(托索湖)自古是青藏高原上交通要道,文成公主入藏經過這里,這里海拔在4000米左右。

其次,高原反應讓疲憊不堪的唐軍戰斗力削弱。

大非川確切的地點在青海省玉樹地區的大河壩草原,當時是被吐蕃佔領。

這個草原地處青藏高原,海拔3400米以上,與拉薩大致相當。依照現代精密儀器的測量,這個海拔高度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只有15g每立方米,而海平面空氣中的含氧量g每立方米。也是說高海拔的大非川的空氣中含氧量只及海平面7%左右。拉薩的空氣含氧量只及海平面的65%,海拔與拉薩相當的大非川,空氣含氧量似乎不可能高過海平面的70%!比如在北京75次/分的心律的血液供氧量,在大非川地區,要高到105次/分才能滿足。

也是說,尋常內地人在這樣的高海拔地域沒有長期的適應性生活貿然進行超強體力活動,是會死人的!在這個海拔高度用冷兵器進行作戰,遇到「高原反應」的狙擊,艱險程度可想而知,在大非川之戰中的唐軍的失敗,有一半原因是高原反應。

海拔高度一般達到700米左右時,會有高原反應。薛仁貴的部隊經歷了一個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急速前進的過程。青藏高原本身是一個地形復雜、間有起伏的高原。唐軍出發地點當在鄯州(今青海省樂都縣),這里位于河湟谷地,海拔在300米左右,這個高度上出現高山(原)反應的可能性很小。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烏海則會有相當一部分人出現高山(原)反應,有發生急性肺水腫、心髒病的危險,而多數人則會眩暈、頭痛、心慌、月復瀉、疲乏。更何況薛仁貴指揮部隊「輕銳倍道」,也是說快速由低海拔地帶推進到海拔較高地帶,缺乏適應高原環境的必要時間,而且體力消耗一定很大,這樣造成的後果會更加嚴重。

遇到高原反應,最好的法子回到低海拔地方。但是,遠征吐蕃的唐軍卻不可能回到低海拔地區去「療養」、「恢復」,只能首先與惡劣的「高原反應」抗爭,再與與四倍于己的吐蕃軍隊血拼。這是唐軍的作戰地域大非川遇到的最強勁的敵人,這個「敵人」對唐軍的殺傷力,遠勝于吐蕃軍隊的殺傷力。

在高原生活的吐蕃人當然是沒有「高原反應」的,所以他們在大非川那里的戰斗力不會有下降。不過,高原上的壽命也是很短的(據說151年的數據是人均壽命35.5歲!倒推到公元670年……)

但唐軍這場戰役的失敗關鍵卻並不是因為高海拔導致的「高原反應」,而是軍隊副帥郭待封貿然攜帶輜重出擊,被優勢兵力的吐蕃大軍圍攻擊敗。失去了輜重的薛仁貴進退失據,只能選擇談判求和逃生。

第四,看雙方動用的兵力,唐軍5萬,吐蕃軍0萬。單兵力對比而言,吐蕃佔據絕對優勢。由此,看不出落敗的唐軍是因為戰斗力不及吐蕃軍隊。

放眼史籍,會注意到兩個現象︰首先,喜馬拉雅山脈之南有印度,這塊濕熱適宜農業的廣大的地域,被數百個土邦割據,是一塊極好啃的骨頭,然而吐蕃是沒有南下大舉擴張,反而向北與強勢的大唐爭奪河西之地。難道喜馬拉雅山脈是個天塹阻礙了吐蕃的兵鋒?不可能。亞東山口是一個很不錯的進入印度的天然通道,吐蕃大可以利用這個天然的通道進印度大舉擴張。但是吐蕃這個政權還是沒有大舉進攻印度,為什麼?

還有,吐蕃也和雲南的南詔政權有過接觸,四出攻略的吐蕃卻沒有在雲南大舉擴張設立基層政權的記錄,為什麼?難道,南詔是一個比吐蕃還強勢的政權?

總括而言,吐蕃擴張的地域都在高海拔的寒涼地域,或者說氣候寒涼的地域。它的擴張並非四面八方的進行,而是有選擇的。為什麼?

低海拔地域的人進入青藏高原,要受「高原反應」與酷寒氣候的折磨;不過青藏高原的吐蕃軍隊進入低海拔的潮濕炎熱環境也一樣的受折磨,如印度,如雲南都是這樣的環境。哪怕是吐蕃一度侵入大唐的首都西安,但是,在大掠之後,也急速西歸,從不做長時間的停留,原因也在于低海拔的地域氣候要比青藏高原以及河西等地溫暖,這個時候,在這些地域,它的戰斗力更受折損。更而且,東進的吐蕃道破了低海拔的陝西,也受「醉氧」的折磨,這個時候吐蕃軍隊的戰斗力更加低下,長久逗留,被唐軍急攻是要倒大霉的!在四川那個方向,吐蕃的勢力止步于成都平原西邊,為什麼?還是因為那里的氣候溫暖濕潤,吐蕃軍隊極端的不適應!那麼,放著印度不去攻略,原因不難知道,濕熱高溫不能耐受;放著雲南不去擴張,原因很好解釋,地理氣候上的極端不適應;在大唐的月復心地域急攻旋走都是為了地理氣候上的極端不適應。

可以這麼說,吐蕃軍隊的厲害,完全是在雪域高原上才顯得出。換個地方,如果離開了氣候寒涼地域,它的戰斗力其實是肯定不如攻宋時的金軍和蒙古軍的。

附《舊唐書》薛仁貴傳,記大非川之戰如下︰

咸亨元年,吐蕃入寇,又以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率將軍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以擊之。待封嘗為鄯城鎮守,恥在仁貴之下,多違節度(是說郭待封恥于在老薛之下,不听指揮)。

軍至大非川,將發赴烏海,仁貴謂待封曰︰「烏海險遠,車行艱澀,若引輜重,將失事機,破賊即回,又煩轉運。彼多瘴氣(指高原反應),無宜久留。大非嶺上足堪置柵,可留二萬人作兩柵,輜重等並留柵內。吾等輕銳倍道,掩其未整,即撲滅之矣。」(這是交待小郭守好輜重,不要出擊)

仁貴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賊擊破之,斬獲略盡,收其牛羊萬余頭,回至烏海城,以待後援。(這第一戰是先勝了)

待封遂不從仁貴之命,領輜重繼進。比至烏海,吐蕃二十余萬悉眾來救,邀擊,待封敗走趨山,軍糧及輜重並為賊所掠。(奈何小郭不听令,讓他守營不要出擊,他偏領著糧草輜重出擊了,結果,被吐蕃人給繳獲了)

仁貴遂退軍屯于大非川。(逼得薛同學只好退到大非川了,糧草也木有了)

吐蕃又益眾四十余萬來拒戰,官軍大敗,仁貴遂與吐蕃大將論欽陵約和。

備注︰文中有多個地名分歧比較大,其中分歧最大的是烏海,一說為今托索湖,據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卷《河隴磧西區》。托索湖在今德令哈市西40公里,德令哈距青海湖大約360公里。一說為喀拉湖。一說為青海興海縣西南之苦海。喀拉湖又叫哈拉湖,位于疏勒南山下,格爾木東北300公里處,是僅次于青海湖的大湖,翻過疏勒山勢河西走廊。再有是認為烏海是冬給措納湖。

作者有話要說︰這是資料章,請在正文更新替換後再回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