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O二章 滅蕃之戰(一)

當邏些大軍攻下青唐白倉關隘的時候,秘密集結在西寧道和劍南道的唐軍悍然出兵,越過邊界,攻佔邊城,三日內分別突進六、七百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沿途軍鎮和戍堡,俘虜數十萬部族。

當邏些王廷接到軍報時,東路唐軍已經越過達馬拉山,渡過通天河,佔領吐蕃東部第三座軍鎮桑多,西進嘎木黎;而南路唐軍已經穿過芒康山口,佔領吐蕃西南第二座軍鎮左貢,西進然烏湖。

邏些王廷如遭雷擊,此時方知大唐出兵不僅僅是攻打青唐,而是攻打整個吐蕃!

這簡直是天坑,坑死人了!

兩位王子和權貴大臣們不去想若非他們起了私心搞內訌,怎會被唐人拐到坑里去,上下大罵唐人奸詐,廷議後急急下令,一方面征調各地千戶、萬戶領主的兵力馳援東路、南路,一方面下令攻打青唐的尚仁嘉措立即放棄那曲,揮師東進,在嘎木黎阻擊唐軍主力——由晉陽公主親自率領的十六萬大軍。

尚仁嘉措接到軍令傻眼了。

眼見不出兩日可攻下那曲城了,這會卻要撒手而退,合著攻城而死的一萬多兵員是白白填進坑里了?

尚仁嘉措又怒又痛,氣得鞭子狠狠抽地,大罵︰「唐犬欺吾!唐犬欺吾!」一連砸了三只茶碗。但氣得再狠,他也只能放棄攻打那曲。當晚,撤軍的命令秘密下達營中。次日拂曉,邏些軍拔營南退三十里,然後急行軍東進嘎木黎。

然而,唐軍的速度卻是超出了邏些王廷和尚仁嘉措的估計。

當尚仁嘉措率軍急馳五百里,兩日後距嘎木黎只有五十里時,唐軍的先頭部隊已經佔領了嘎木黎城堡。

這座城堡修建在念青唐古拉山脈阿扎山口的峭壁上,只有一條狹窄的羊腸小路通上城堡,是一座石堡城,原本是防御高原狼群而修建的儲存糧食的倉堡,後來成為一個軍事防御重堡。尚仁嘉措原想憑借這座城堡易守難攻的地形和堡內存糧充足,據險而守,等待邏些征調的援軍到來,將唐軍阻于山口之外。但此時山口已失,以他現存五萬多人的兵力,要在高原曠野阻擊十幾萬唐軍,那簡直是找死。尚仁嘉措又氣得罵起來,如果不是唐軍設計,他的八萬大軍怎麼會在青唐折損那麼多?他在接到邏些的急令時猛地想明白了,為什麼河西軍攻打那曲城不積極,是要消耗他們與青唐軍的兵力呀。

尚仁嘉措狠狠揮了下鞭子,下令全軍轉向,撥馬往南,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走了一條捷徑小道,搶在唐軍之前抵達扎西納軍鎮。

扎西納東距嘎木黎一百九十里,西距邏些五百七十里,城堡建立在高崗上,雖不及嘎木黎城堡險要,卻也利于防守。如果失去扎西納,邏些以東只有林孜一個軍鎮,而林孜地形平坦,並不利于防御。最好是將唐軍拒在扎西納。相比嘎木黎只是個千戶領地,扎西納的人口更多,是萬戶軍鎮,有一萬常備騎兵,如果再發布全族動員的緊急召兵令,至少還能召起四五萬騎兵,加上他的五萬多兵員,合十萬余兵力據守高崗城堡,只要撐個五六天,王廷征調的西部和南部領主的援軍能到了。

讓尚仁嘉措松口氣的是,唐軍攻下嘎木黎後並沒有立即攻打扎西納,這給了他們召集兵員的時間。

李毓禎當然不是不懂兵略,而是必須停軍休整。

在之前的戰役中,東路唐軍都是急行軍,快速作戰攻克敵人,這對經常在大非川高地訓練的西寧軍來說不難適應,但對左右神策、左龍武這三支禁軍來講有些不適應了。盡管開戰前他們已在大非川度過了高原氣候的適應期,但是短短數日內超過千里的急行軍和高攻艱戰下來,是鐵人也要累得歇一歇了,更何況這是空氣稀薄的高原地帶。已經有將近一半禁軍先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頭痛頭暈、手足發麻、虛弱無力的癥狀,如果再急進攻城,患病的會更多了。

李毓禎下令全軍休整,將高原癥狀嚴重的移往嘎木黎東部的洛欽軍鎮安置,那里是盛產青稞、小麥、大豆的河谷地帶,地勢較低,重癥的士兵只要離開高原能好轉,而且洛欽是吐蕃的東部糧倉,將一萬五千多「重病員」移過去,正好加強那邊的防守兵力,保障十幾萬攻蕃大軍的糧秣供應;又下令將高原癥狀中度的安置到後勤,負責糧秣牛羊軍械的運輸,以及佔領區的治安維護和農牧區的巡管,只要不作戰,這些癥狀不嚴重的士兵能漸漸恢復;那些只是胸悶氣短,癥狀輕微的,休息個三五日又活蹦亂跳了。

大軍休整幾日後,十四萬禁軍仍能行軍作戰的接近十萬人,其中太醫署防治高原病的藥劑也起了效用,否則失去戰斗力的兵員還要多出很多。李毓禎決定在奏本上給太醫署記上一功,「幾十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不枉聖人往太醫署投了這麼多錢進去。」記室參軍李梓嵐在旁邊寫著奏本,抬眼笑道︰「聖人高瞻遠矚。」

「是啊,高瞻遠矚。」李毓禎手指叩了一下太阿劍,道,「吐蕃雄踞雪山高原,為大唐百年之患,不過是倚賴了高原氣候這個利。如今這個利已非大唐軍隊的不利,則蕃軍不足為慮。」

正說著,帳外侍衛稟報,鄧王來了。

李毓禎一笑說︰「梓嵐你可輸了。」

鄧王李翊滸是左神策統軍將軍之一,他是被眾位統軍將軍推出來探听消息的,大軍休整已有三日,元帥何時下令進軍?

李毓禎昨日與她的記室參軍打賭,說頭一個過來的必是鄧王。果然,鄧王來了。李梓嵐抬頭做了個認賭服輸的表情。她原指望鄧王穩重,第一個急吼吼跳出來的會是性猛率直的左龍武統軍、武鄉侯程孝銳,沒想到武鄉侯竟然忍住了。這是公主殿下的威嚴又提升了麼?當初武鄉侯在西寧道議出兵的時候可是猛得很呀,說仁宗時的征蕃大軍是急行軍兵敗大非川,征蕃大總管薛守禮都成了吐蕃人的俘虜。這話說的,可真直。不過,打下洛欽後,武鄉侯的嗓門似乎小了些。李梓嵐心想,應該是對公主有些服氣了,便不再跳出來冒頭。看來武鄉侯也不是沒計較的,還知道推鄧王出來。

鄧王是公主的三皇叔,又歷來與太子親厚,別人不好過來催問公主,鄧王卻是無妨的。

鄧王入帳行了軍禮,道︰「听說蕃軍正在扎西納召集部族兵員,邏些征調的援軍也正往扎西納趕來。我軍在嘎木黎已休整三日,如今能出戰的還有七八萬人,若趕在吐蕃援軍到來之前攻打扎西納,應該不是太難。不知元帥可有計劃,準備何時進軍呢?」

「不著急,再等等。等扎西納聚集的吐蕃軍越多越好。」李毓禎道,「我軍攻伐吐蕃,不是打敗他們,也不是擊潰,是要一鼓殲滅他們!吐蕃地大,雪山高地崎嶇,河谷林深茂密,氣候又惡劣,如果蕃軍只是被敗,隨便往哪個高地山脈或茂林河谷中一躲,養個七八年又能跳騰。即使我們佔了吐蕃,也會在不遠的將來陷入到此起彼伏的兵患中。我軍要打的不是勝仗,是要徹底滅了他們,消除子孫後患。」

鄧王肅然,下去後將意思一傳達,眾將都暗服。在軍中年資極深的西寧道行軍總管楊朔帶著幾分敬意的感喟道︰「當初以為公主年少銳進,尚有幾分擔憂。如今看來,竟是難得的沉穩,深圖遠慮啊。某等一比,卻是痴長年歲了。這高度不同,兵略也分高下呀。」眾將都道是。幾位統軍心想,那位以後很可能是他們的君上,站得當然高了。

軍中將帥統一了思想,如泡泡般鼓起來的浮躁平了下去。

過了七日,探馬稟報邏些調遣到東路的十萬吐蕃援軍——其中一半是後勤——已經趕至扎西納,李毓禎號令全軍起營開拔,高原癥還沒消去的四千多人都留在嘎木黎駐守,其余十二萬禁軍和二萬西寧軍都開向扎西納。

此時扎西納已經聚攏了十六萬吐蕃軍,其中本地召集的部族軍有六萬騎,尚仁嘉措進攻青唐的軍隊五萬三千余,加上邏些從西部領地調過來的援軍,從兵員人數上來講,已經超過了唐軍。

而從唐軍的軍營中傳出「大軍因為高原病嚴重在嘎木黎休整,已經向西寧道撤回了四萬多兵員」這個消息被吐蕃人探知,讓尚仁嘉措、扎西納萬戶長、援軍主帥論索朗都松了口氣,只要唐人不適應高原,那好辦,他們這仗能打。

但唐軍威名遠揚,在與吐蕃軍的作戰中,一向是以少勝多。即使吐蕃打敗唐軍的最大一次勝仗,百多年前大非川之戰兵敗大唐名將薛守禮,那也是以二十萬軍隊勝了唐軍的五萬,這種兵員的懸殊對比根本沒法讓人驕傲起來。現在他們的兵員只比唐軍多出四萬,至多五萬,尚仁嘉措三人真沒有打敗唐軍的必勝信心。

「請王廷再調些兵吧,至少得二十……五萬吧?」論索朗語氣有些不確定道,其實還想多要一點,最好有個四十萬,他覺得才穩妥些。

扎西納萬戶長愁眉苦臉的補了句,「三十萬吧。」

「……我還想四十萬呢。」尚仁嘉措沒好氣道。他從邏些帶走了八萬兵,留守王城的只有五萬兵,肯定是一個都不會挪的,從南部幾個領主那已征調五萬騎去然烏湖阻擊劍南道唐軍,王廷還能調得出十幾二十萬兵?想到這里,他又暗罵格桑達瑪,如果不是爭贊普之位鬧內戰,死傷那麼多人,也不至于現在為兵力發愁。

「那四十萬。」論索朗大手一揮道,提筆刷刷寫軍函。

尚仁嘉措和扎西納萬戶互瞅了一眼,都不吭聲了。他們可不敢這麼獅子大張口,有這位王族開口那自然是好的,怎麼著也能多要幾萬騎吧。

邏些這邊還沒接到信,扎西納已經打起來了。

再說青唐這邊,在尚仁嘉措撤軍後,青唐軍還沒歇口氣,遭到了河西軍的進攻。

這次河西軍是玩真的了。

與邏些軍相比,河西軍擁有攻城利器,拋石車、大型弩機一字排開,在城下一百步外拋石射弩,城上的吐蕃兵驚呼四竄,但越是亂跑死得越快,如果貼牆不動反而安全,但守兵中有一半是婦人老幼,根本沒有躲避唐人攻城利器的經驗,恐懼中死于亂跑的有一半。

「毀了它們!毀了它們!」格桑達瑪在城樓里跳腳,急令高手出城毀壞唐軍的石車、弩機。但被唐軍的武騎將軍和武騎上將軍所阻,青唐的高手因為與邏些軍斗,已經死傷不少,這高手一出動,便在人數上落了下風。

「快,快,請德貢大上師派法師,不,大師過來。」格桑達瑪火燒火燎的派人向大昭寺住持求援。

但吐蕃僧門在與缽教的對戰中也損失慘重,登極境僧人死了二十多人,洞真境法師死了九人,洞真境後期的六位護寺法師一死二傷,連先天期大師也重傷一人,再要派出宗師級高手也有些難為。

但青唐這邊不能不保,失去了青唐王,如何斗得過有邏些支持的缽教?

德貢大上師很快有了決斷,果斷派出一名先天期的伏藏大師和兩名洞真境後期的護寺法師。但這三人才剛出現在城頭,听三聲宏亮佛號。

「南無阿彌陀佛!」

三名黃衣光頂的僧人從密集的唐軍步陣中凌空步出,飄然落在城下五十步外,領頭的高瘦圓臉僧人合什道︰「大唐梵因寺,度嗔、寂滅、寂生,拜會大昭寺伏藏大師、金剛法師。」

佛門高僧大德稱法師,法師之上是大師,武道高僧中的後天宗師稱為金剛法師,先天宗師則稱大師,若加「伏藏」,是密宗大師——吐蕃僧門的宗師高手多是出自密宗傳承,顯宗的比較少。

城上城下都一片寂靜。

蕭琰心想,真是人的名兒,樹的影兒,「梵音寺」一出,便是萬籟俱寂了。

梵因寺的武道宗師很少在外行走,即使游歷也多用化名,所以梵因寺很出名,但寺內宗師不出名,不過,度字輩是先天宗師,寂字輩是後天宗師,這卻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城頭上的三位吐蕃宗師臉色都變了。

梵音寺果然在唐軍里面!

為首的伏藏大師干巴巴的聲音和他枯瘦如骨的身材很相適,「多說無益,找個地方見真章吧。」說著躍下城去,兩位金剛法師跟在他身後。

六位宗師很快消失在城外,去了遠處廝斗,否則打起來兩方兵士都要遭殃了。

蕭琰一臉遺憾,這種宗師級的戰斗,即使旁觀也受益無窮呀,可惜了。

她遺憾的心情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唐軍再次發起了進攻,她的注意力轉移到戰場。

作者有話要說︰備注︰

記室參軍︰相當于副官、秘書。

話說唐僧為何稱為唐三藏呢,因為他是三藏法師,精通三藏——經藏、律藏、論藏。經藏是佛教經書,經藏法師稱為經師,律藏是僧人的戒法律條,精通律藏的法師稱律師。寫書解釋經義,或論辯經義稱為論藏,論藏法師稱為論師。所以唐朝的律師是指和尚喲。

伏藏是什麼呢?伏,是隱伏(在心里),或埋伏(以符號、圖畫或其他不易理解的方式)藏在某地,與經藏(經書)。伏藏一般是通過灌頂傳授,因為能說出的不是道,要用心去悟(有點類似于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