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被僧人救起的人當中有一年輕女子,與父母同乘在「舜天」號船上,如今船已沉沒,女子苦訴,想要得知父母生還的消息,見其他人各自散去,女子不知如何是好?

僧人對顧四說,請施主幫幫這位女施主,容留她幾日,看能否找尋到他父母?

剛經歷生死,顧四毫無推托,領著女子到家中住下,並安排人,沿瑞江打探女子父母的消息。

可是,杳無音訊,女子無依無靠,顧爺出面問女子下一步如何打算?

女子默不作聲,父母是否還在?不得而知,娘家已沒人了,哪里還有去處?

顧爺問她是否願意留在顧家,女子連連點頭。

就這樣,女子留了下來。經歷幾年,父母也不曾找到,顧四娶了女子為妻,算是千年修得同船渡的有緣人。

全國解放了,幫派的資產充公,顧四被改造。

接受新思想後,顧四已到六十的人了,顧四有葉落歸根的想法,顧爺同意,讓他攜妻子返回陽青鎮的祖屋。

顧四隨顧爺到省城之後,鎮上的老屋和地租給了同族的顧讓,這位老人一生務農,為人拙撲,帶著妻子住在顧家老屋,打井種菜,將老屋修繕的完完整整。

住進來後,顧讓發現顧家院子後面的菜園子的石岩上長有一塊天然的石頭,這塊石頭形狀讓所有人看了都說像觀世音菩薩,老人頓起了恭敬之心,經常在石像前燒香,跪拜磕頭。

石像的旁邊長有三棵樹,老人為了保護石像不受風吹、日曬、雨淋,經常修剪三棵樹的樹枝,使三棵樹越長越茂盛,將石像上方完全覆蓋。這樣一來,大樹繁茂的枝葉把菜園旁邊另一家村民的菜園陽光遮住了,這家村民多次和顧讓老人交涉,要讓他把樹枝砍掉。

老人有一天拿砍刀準備去砍,站在樹下足足待了半天,怎麼也不忍心砍樹枝,于是他和這家村民商量,用顧家的另一塊地和他交換菜園子。這樣院子後面全是顧四家的地了。

顧四由原先的叱 風雲的大佬,如今是處處小心謹慎的平民百姓,回到陽青鎮,仗義胸懷不減,執意不讓顧讓老兩口搬走,一同居住在一起,反正房子夠住,只是人口一多,日子緊巴了點,這樣,顧四和顧讓商量,把院子後面的地都種上菜,拿到碼頭集市上去賣,好換些糧食。

于是,歸隱後的顧四安穩過日子,種菜,到碼頭賣菜為生。

顧四的媳婦經常將幾件事連在一起,婆婆信佛無果而終,自己和丈夫翻船被僧人救起,菜園里的石頭上觀音石像,讓顧四媳婦一心想信佛。

顧四頗像當年的顧爺——顧仁河,堅決不讓信佛,認為那些事只是巧合罷了,聯系在一起,牽強附會,認為為人做事只要做得正、行的直便可。

顧四媳婦不知在哪里受了八戒,發心吃長素,但顧四堅決反對,經常為此事夫妻吵鬧不和。

幾次到大悲寺去燒香,听妙祥長老早課時講課,她都來听,一次兩次,一心想念佛;同時為了照顧家庭關系,決心從吃肉菜改為吃淨素。

一天,妻子很高興地回來對顧四說︰「告訴你一

件大喜事!」

顧四問︰「什麼喜事?」

妻子說︰「我今天听了人家勸說,也準備吃素念

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顧四素不信佛,听妻子這麼一說,心中極為反感,成天神神叨叨,心想︰我的老婆必須和我一樣,怎麼

能像一般人那樣迷信什麼佛呢?

顧四大丈夫的脾氣,有時罵她。罵一句,她便回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罵多久,她便念多久的佛號。顧四又好氣又好笑,心想,不行!我得想辦法阻止她。

顧四心里打定了主意,嘴上便說︰「我們倆人一口鍋灶吃飯,你要吃素,難道還要分鍋分灶不成!反正我是要吃肉,

你嫁給我做老婆,就要做給我吃。」

妻子說︰「你放心,不會影響你的!」做飯的時候,便先將丈夫的一份做好端到桌上,然後再做自己的一份素菜飯。

顧四見狀,便澆一勺豬油在妻子的素菜里,讓她吃不了

淨素。而他每次吃完,還會故意抹抹嘴說︰「吃肉的沒罪,做肉的有罪。」如此二次、三次,妻子只好放棄吃素。

顧四見計得呈,很是高興,口中喃喃自語道︰「這就對了嘛!兩口子活得好好的,吃啥素念啥佛嘛!信佛連話都說不到一起,太沒意思了。」又想︰吃素已讓我止住了,我還得想辦法把她的念佛給止住。但是念佛隨時隨處都可以念,

實在沒有什麼好辦法能止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