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被僧人救起的人当中有一年轻女子,与父母同乘在“舜天”号船上,如今船已沉没,女子苦诉,想要得知父母生还的消息,见其他人各自散去,女子不知如何是好?

僧人对顾四说,请施主帮帮这位女施主,容留她几日,看能否找寻到他父母?

刚经历生死,顾四毫无推托,领着女子到家中住下,并安排人,沿瑞江打探女子父母的消息。

可是,杳无音讯,女子无依无靠,顾爷出面问女子下一步如何打算?

女子默不作声,父母是否还在?不得而知,娘家已没人了,哪里还有去处?

顾爷问她是否愿意留在顾家,女子连连点头。

就这样,女子留了下来。经历几年,父母也不曾找到,顾四娶了女子为妻,算是千年修得同船渡的有缘人。

全国解放了,帮派的资产充公,顾四被改造。

接受新思想后,顾四已到六十的人了,顾四有叶落归根的想法,顾爷同意,让他携妻子返回阳青镇的祖屋。

顾四随顾爷到省城之后,镇上的老屋和地租给了同族的顾让,这位老人一生务农,为人拙扑,带着妻子住在顾家老屋,打井种菜,将老屋修缮的完完整整。

住进来后,顾让发现顾家院子后面的菜园子的石岩上长有一块天然的石头,这块石头形状让所有人看了都说像观世音菩萨,老人顿起了恭敬之心,经常在石像前烧香,跪拜磕头。

石像的旁边长有三棵树,老人为了保护石像不受风吹、日晒、雨淋,经常修剪三棵树的树枝,使三棵树越长越茂盛,将石像上方完全覆盖。这样一来,大树繁茂的枝叶把菜园旁边另一家村民的菜园阳光遮住了,这家村民多次和顾让老人交涉,要让他把树枝砍掉。

老人有一天拿砍刀准备去砍,站在树下足足待了半天,怎么也不忍心砍树枝,于是他和这家村民商量,用顾家的另一块地和他交换菜园子。这样院子后面全是顾四家的地了。

顾四由原先的叱咤风云的大佬,如今是处处小心谨慎的平民百姓,回到阳青镇,仗义胸怀不减,执意不让顾让老两口搬走,一同居住在一起,反正房子够住,只是人口一多,日子紧巴了点,这样,顾四和顾让商量,把院子后面的地都种上菜,拿到码头集市上去卖,好换些粮食。

于是,归隐后的顾四安稳过日子,种菜,到码头卖菜为生。

顾四的媳妇经常将几件事连在一起,婆婆信佛无果而终,自己和丈夫翻船被僧人救起,菜园里的石头上观音石像,让顾四媳妇一心想信佛。

顾四颇像当年的顾爷——顾仁河,坚决不让信佛,认为那些事只是巧合罢了,联系在一起,牵强附会,认为为人做事只要做得正、行的直便可。

顾四媳妇不知在哪里受了八戒,发心吃长素,但顾四坚决反对,经常为此事夫妻吵闹不和。

几次到大悲寺去烧香,听妙祥长老早课时讲课,她都来听,一次两次,一心想念佛;同时为了照顾家庭关系,决心从吃肉菜改为吃净素。

一天,妻子很高兴地回来对顾四说:“告诉你一

件大喜事!”

顾四问:“什么喜事?”

妻子说:“我今天听了人家劝说,也准备吃素念

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顾四素不信佛,听妻子这么一说,心中极为反感,成天神神叨叨,心想:我的老婆必须和我一样,怎么

能像一般人那样迷信什么佛呢?

顾四大丈夫的脾气,有时骂她。骂一句,她便回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骂多久,她便念多久的佛号。顾四又好气又好笑,心想,不行!我得想办法阻止她。

顾四心里打定了主意,嘴上便说:“我们俩人一口锅灶吃饭,你要吃素,难道还要分锅分灶不成!反正我是要吃肉,

你嫁给我做老婆,就要做给我吃。”

妻子说:“你放心,不会影响你的!”做饭的时候,便先将丈夫的一份做好端到桌上,然后再做自己的一份素菜饭。

顾四见状,便浇一勺猪油在妻子的素菜里,让她吃不了

净素。而他每次吃完,还会故意抹抹嘴说:“吃肉的没罪,做肉的有罪。”如此二次、三次,妻子只好放弃吃素。

顾四见计得呈,很是高兴,口中喃喃自语道:“这就对了嘛!两口子活得好好的,吃啥素念啥佛嘛!信佛连话都说不到一起,太没意思了。”又想:吃素已让我止住了,我还得想办法把她的念佛给止住。但是念佛随时随处都可以念,

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止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