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丫頭姥娘家所在的村里有座廟,村里人凡遇到事情都向廟里的神將稟報、祈求。

她去姥娘家住了幾天。發生了一件事,回來給爺爺和我描述,此廟不大,一進廟門便見朝東的神殿,甬道的南北兩

側便是道士們的住房,殿內供奉的是痘神爺和痘神女乃女乃。

爺爺說那是痘神廟。

丫頭講述她在姥娘家踫到的事。

村里有個叫馮景的老大爺,有一次他的孫女因為生了痘病而重病在床,家人都非常憂心。大家都在私下談論女孩是否被什麼鬼怪纏身,議論紛紛,外人也是擔心痘病傳染,唯恐避之不及。

馮景斥責家人,不要慌張。說咱村里有痘神廟,明天帶好東西,拜拜神,就好了。

隔天,馮景和全家人跪在神將前祈求。

這時,他的妻子突然跪倒在地,口中發出陌生男子的聲音說︰「這里是觀音大士的殿堂,跪在外面,不可隨便進來!」

妻子渾身哆嗦,口里嘟嘟囔囔,兩眼散光,繼而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馮景忙讓家人施救,旁邊的道人說不用慌張,等一會便好。眾人這才放心。

這樣過了一個多時晨以後,妻子忽然醒過來。然後妻子便從地上爬起,向痘神爺和痘神娘娘俯首跪拜。她對家人說︰「我隨著一位神將去了一個地方,她說那里是觀音大士殿,因此要我跪在外面等著。後來我听到大殿中有人說︰‘趕快請痘神劉公進來!’不久痘神就來了,是個看起來像十五、六歲的童子。後面跟著一個四十多歲的長者,仙風道骨。」

她進去之後便向大士行禮,大士向神將要了一本冊子來看,上面記載著女兒應在本月初六的子時死去。

這時同來的長者拜托痘神保護這個小孩,痘神問︰「是何原因?」

長者答道︰「你看這小孩的母親,見你就拜,無比尊敬。她平日里常常到廟里進香上供,一心向善,前些日子解救你四哥的,就是她。」

痘神回答他說︰「原來如此,知道了!」

然後大士就拿筆在冊子上面寫了「放生」二字,痘神就告辭出來了。

馮景妻子說︰「神將接過那本子還給我看,看完後便叫我回去了,因此我才醒過來。」當天晚上,生痘病的女孩病情果然逐漸好轉,後來不到一天的時間,她的病就痊愈了。這是什麼原因?後來馮景的妻子忽的想起一件事。原來馮景的妻子有一天早晨,來廟里上香,回家時,看見在路邊幾個小孩子,他們抓了一只鱉在玩耍,她心生憐憫,于是就將它從孩子手中要來,將它放生。

馮景一家人認為恰恰是這無心之中累積的功德,竟拯救了自己孫女的性命!

爺爺告訴我和丫頭,痘也叫天花,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古時,曾經給人們生命安全帶來過不少的威脅,人們對它敬懼如神。痘神廟各地均有所建。

《封神演義》記載︰痘神應是六人,便是余化龍及他的五兒子︰達、兆、光、先、德。

究竟父子六人怎麼成了痘神?

傳說余化龍本在商紂王手下當官,曾任潼關守軍的主將。當年姜子牙率周兵伐商紂,進兵在潼關安營。兩軍列陣交鋒,余化龍率其長子達出戰,受傷敗走。

為報仇雪恨,五兒子余德暗用妖術,乘夜深人靜之時潛入周營,將五斗毒痘四處撒播。武王、子牙及全營將士全染上了痘疹。正巧武將楊戩外出,未遭侵染。姜子牙在危急時刻,連忙派遣楊戩前往火雲洞,拜求伏羲氏賜丹救治。

伏羲拿三粒仙丹,囑告楊戩用法,說︰「這三粒仙丹,一粒救武王,一粒救子牙,一粒用水化開,在軍營之中四處散灑。」

楊戩回營,馬上如法辦理,很快全營將士痘疹都好了。好是好了,再看將士們臉上竟都留下了點點疤痕。

姜子牙大怒,立刻調兵遣將攻打潼關。余化龍親率五子出關迎敵,未及數回合,五子全都被殺死陣前。余化龍見五子陣亡,心灰意冷,遂拔劍自刎。

姜子牙克商興周之後,封余化龍為主痘之君,其子達為東方主痘正神,兆為西方主痘正神,光為南方主痘正神,先為北方主痘正神,德為中央主痘正神。

這便是痘神的來歷。

另有以痘疹娘娘為珠媽、柳夫人者。

清人十分害怕痘疫,宮廷中多建痘疹娘娘廟壇。民間都相信《封神演義》的說法,認為痘疹娘娘是痘神余化龍之妻金氏。

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唐朝武則天當政時,就有過一位痘神。

山東寧海縣有個人叫張純,其妻黃氏做了一個離奇的夢,夢見金甲神之後就生下一男孩,叫帥,又名健,出生在武則天長安三年八月癸卯日酉時。

帥幼年時聰明英俊,神清目秀,貌似靈官。成年後,精通史書,官至刺史,深諳人間不平事。升堂辦公時,耳听政,口辯冤,筆簽禁,立斷公案,百姓心悅誠服。

帥性格仁直剛義,好為百姓做主。

一次朝廷下詔,說武後喜歡英俊少年,命令各地以千數進選。

帥反對此舉,就借當地鬧痘疹瘟疫沒有中選者為理由,把這差事搪塞了過去,免除了當地好多百姓家庭離散之苦。人們對父母官帥感激涕零,募資為帥建造生祠奉祀他。

這件事不知怎麼傳到了玉皇大帝的耳朵里,玉皇大帝念及張帥忠誠穩健,不曲不阿,賜封其飛撻報應神職,贈二郎神頭盔,讓他兼理天下麻疹痘疫的防治,專門保護兒童。

一來二去,帥名聲大振,各地紛紛效仿建詞祀之。于是,這位名叫張帥的人便成了痘神。

明代在湖北黃岡地區也流傳著一位女性痘神柳夫人的故事,也有的地方稱痘神為劉娘娘的,可能「柳」訛音為「劉」。

爺爺說,其實在天界,司職痘疹的神靈並不是具體到某個神仙的。

有一年,山東、河南、江蘇一帶,痘瘟大面積出現,人們紛紛到娘娘宮求娘娘保佑。

當時在天後宮,天後娘娘為把痘瘟消除,日夜和幾位專司痘疹的神靈共商良策,其他諸神也願意為天後娘娘分勞,想天後娘娘請願,天後娘娘為盡快解救天下蒼生便同意了,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天後娘娘拯救患有痘疹之疾的兒童。

後來痘瘟消除,天後娘娘冊封這些神靈,便有了 疹娘娘、痘疹娘娘、報事靈童、挑水哥哥、送槳哥哥、撓司大人(由3位神像組成,統稱「撓三大爺」)、散行痘疹童子、散行天花仙女、施藥仙官等等,他們雖都屬痘疹之神,但各自掌握的職權不同,其形象也各具特色。

當患兒病愈之後,人們還必須到天後宮還願,謂之「謝女乃女乃」。即要請來扎彩匠依照天後宮所供主司痘疹各神扎制扎彩,包括他們的衣履、冠帶,輦、儀仗和其使用的器物等。

爺爺說在這麼多痘神里邊現在很少提到「報事童子」與「挑水哥哥」。

報事童子也叫「報事靈童」,手持令旗。挑水哥哥為一水夫打扮,頭戴斗笠。

早先人們傳說他們兩位曾是為紀念修廟服役的人而塑造的。

後來,人們將報事童子視為可向人們預報有關天花之事,而挑水哥哥可以用挑來的漿水澆天花。

民間舊俗,若家中有小孩出天花,要請痘疹娘娘的神兒供于家中,待牛痘出畢掉痂時,家中要舉行「謝女乃女乃」的儀式,焚燒紙扎彩和痘疹娘娘神兒,其中還必須有報事童子和挑水哥哥神兒。

在一些廟宇,還專門塑有挑水哥哥的像,其寓意和職能比先前更豐富了。敬挑水哥哥送柴、送水的恩德,現如今的人們又賦予挑水哥哥幫助人們進財水、滿足人們求財願望的民間俗神。

爺爺說雖然現在人們不再擔心「水痘」,但仍然把痘娘娘擺在顯要的位置去祭拜。

丫頭听得如痴如醉,悄悄地問爺爺︰「神仙爺爺,您是負責什麼的神仙?」

「爺爺我是專門負責照顧春生和你的神仙。」爺爺言罷放聲大笑。

爺爺的笑聲響徹雲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