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丫头姥娘家所在的村里有座庙,村里人凡遇到事情都向庙里的神将禀报、祈求。

她去姥娘家住了几天。发生了一件事,回来给爷爷和我描述,此庙不大,一进庙门便见朝东的神殿,甬道的南北两

侧便是道士们的住房,殿内供奉的是痘神爷和痘神女乃女乃。

爷爷说那是痘神庙。

丫头讲述她在姥娘家碰到的事。

村里有个叫冯景的老大爷,有一次他的孙女因为生了痘病而重病在床,家人都非常忧心。大家都在私下谈论女孩是否被什么鬼怪缠身,议论纷纷,外人也是担心痘病传染,唯恐避之不及。

冯景斥责家人,不要慌张。说咱村里有痘神庙,明天带好东西,拜拜神,就好了。

隔天,冯景和全家人跪在神将前祈求。

这时,他的妻子突然跪倒在地,口中发出陌生男子的声音说:“这里是观音大士的殿堂,跪在外面,不可随便进来!”

妻子浑身哆嗦,口里嘟嘟囔囔,两眼散光,继而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冯景忙让家人施救,旁边的道人说不用慌张,等一会便好。众人这才放心。

这样过了一个多时晨以后,妻子忽然醒过来。然后妻子便从地上爬起,向痘神爷和痘神娘娘俯首跪拜。她对家人说:“我随着一位神将去了一个地方,她说那里是观音大士殿,因此要我跪在外面等着。后来我听到大殿中有人说:‘赶快请痘神刘公进来!’不久痘神就来了,是个看起来像十五、六岁的童子。后面跟着一个四十多岁的长者,仙风道骨。”

她进去之后便向大士行礼,大士向神将要了一本册子来看,上面记载着女儿应在本月初六的子时死去。

这时同来的长者拜托痘神保护这个小孩,痘神问:“是何原因?”

长者答道:“你看这小孩的母亲,见你就拜,无比尊敬。她平日里常常到庙里进香上供,一心向善,前些日子解救你四哥的,就是她。”

痘神回答他说:“原来如此,知道了!”

然后大士就拿笔在册子上面写了“放生”二字,痘神就告辞出来了。

冯景妻子说:“神将接过那本子还给我看,看完后便叫我回去了,因此我才醒过来。”当天晚上,生痘病的女孩病情果然逐渐好转,后来不到一天的时间,她的病就痊愈了。这是什么原因?后来冯景的妻子忽的想起一件事。原来冯景的妻子有一天早晨,来庙里上香,回家时,看见在路边几个小孩子,他们抓了一只鳖在玩耍,她心生怜悯,于是就将它从孩子手中要来,将它放生。

冯景一家人认为恰恰是这无心之中累积的功德,竟拯救了自己孙女的性命!

爷爷告诉我和丫头,痘也叫天花,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古时,曾经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过不少的威胁,人们对它敬惧如神。痘神庙各地均有所建。

《封神演义》记载:痘神应是六人,便是余化龙及他的五儿子:达、兆、光、先、德。

究竟父子六人怎么成了痘神?

传说余化龙本在商纣王手下当官,曾任潼关守军的主将。当年姜子牙率周兵伐商纣,进兵在潼关安营。两军列阵交锋,余化龙率其长子达出战,受伤败走。

为报仇雪恨,五儿子余德暗用妖术,乘夜深人静之时潜入周营,将五斗毒痘四处撒播。武王、子牙及全营将士全染上了痘疹。正巧武将杨戬外出,未遭侵染。姜子牙在危急时刻,连忙派遣杨戬前往火云洞,拜求伏羲氏赐丹救治。

伏羲拿三粒仙丹,嘱告杨戬用法,说:“这三粒仙丹,一粒救武王,一粒救子牙,一粒用水化开,在军营之中四处散洒。”

杨戬回营,马上如法办理,很快全营将士痘疹都好了。好是好了,再看将士们脸上竟都留下了点点疤痕。

姜子牙大怒,立刻调兵遣将攻打潼关。余化龙亲率五子出关迎敌,未及数回合,五子全都被杀死阵前。余化龙见五子阵亡,心灰意冷,遂拔剑自刎。

姜子牙克商兴周之后,封余化龙为主痘之君,其子达为东方主痘正神,兆为西方主痘正神,光为南方主痘正神,先为北方主痘正神,德为中央主痘正神。

这便是痘神的来历。

另有以痘疹娘娘为珠妈、柳夫人者。

清人十分害怕痘疫,宫廷中多建痘疹娘娘庙坛。民间都相信《封神演义》的说法,认为痘疹娘娘是痘神余化龙之妻金氏。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唐朝武则天当政时,就有过一位痘神。

山东宁海县有个人叫张纯,其妻黄氏做了一个离奇的梦,梦见金甲神之后就生下一男孩,叫帅,又名健,出生在武则天长安三年八月癸卯日酉时。

帅幼年时聪明英俊,神清目秀,貌似灵官。成年后,精通史书,官至刺史,深谙人间不平事。升堂办公时,耳听政,口辩冤,笔签禁,立断公案,百姓心悦诚服。

帅性格仁直刚义,好为百姓做主。

一次朝廷下诏,说武后喜欢英俊少年,命令各地以千数进选。

帅反对此举,就借当地闹痘疹瘟疫没有中选者为理由,把这差事搪塞了过去,免除了当地好多百姓家庭离散之苦。人们对父母官帅感激涕零,募资为帅建造生祠奉祀他。

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了玉皇大帝的耳朵里,玉皇大帝念及张帅忠诚稳健,不曲不阿,赐封其飞挞报应神职,赠二郎神头盔,让他兼理天下麻疹痘疫的防治,专门保护儿童。

一来二去,帅名声大振,各地纷纷效仿建词祀之。于是,这位名叫张帅的人便成了痘神。

明代在湖北黄冈地区也流传着一位女性痘神柳夫人的故事,也有的地方称痘神为刘娘娘的,可能“柳”讹音为“刘”。

爷爷说,其实在天界,司职痘疹的神灵并不是具体到某个神仙的。

有一年,山东、河南、江苏一带,痘瘟大面积出现,人们纷纷到娘娘宫求娘娘保佑。

当时在天后宫,天后娘娘为把痘瘟消除,日夜和几位专司痘疹的神灵共商良策,其他诸神也愿意为天后娘娘分劳,想天后娘娘请愿,天后娘娘为尽快解救天下苍生便同意了,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天后娘娘拯救患有痘疹之疾的儿童。

后来痘瘟消除,天后娘娘册封这些神灵,便有了癍疹娘娘、痘疹娘娘、报事灵童、挑水哥哥、送桨哥哥、挠司大人(由3位神像组成,统称“挠三大爷”)、散行痘疹童子、散行天花仙女、施药仙官等等,他们虽都属痘疹之神,但各自掌握的职权不同,其形象也各具特色。

当患儿病愈之后,人们还必须到天后宫还愿,谓之“谢女乃女乃”。即要请来扎彩匠依照天后宫所供主司痘疹各神扎制扎彩,包括他们的衣履、冠带,辇、仪仗和其使用的器物等。

爷爷说在这么多痘神里边现在很少提到“报事童子”与“挑水哥哥”。

报事童子也叫“报事灵童”,手持令旗。挑水哥哥为一水夫打扮,头戴斗笠。

早先人们传说他们两位曾是为纪念修庙服役的人而塑造的。

后来,人们将报事童子视为可向人们预报有关天花之事,而挑水哥哥可以用挑来的浆水浇天花。

民间旧俗,若家中有小孩出天花,要请痘疹娘娘的神祃儿供于家中,待牛痘出毕掉痂时,家中要举行“谢女乃女乃”的仪式,焚烧纸扎彩和痘疹娘娘神祃儿,其中还必须有报事童子和挑水哥哥神祃儿。

在一些庙宇,还专门塑有挑水哥哥的像,其寓意和职能比先前更丰富了。敬挑水哥哥送柴、送水的恩德,现如今的人们又赋予挑水哥哥帮助人们进财水、满足人们求财愿望的民间俗神。

爷爷说虽然现在人们不再担心“水痘”,但仍然把痘娘娘摆在显要的位置去祭拜。

丫头听得如痴如醉,悄悄地问爷爷:“神仙爷爷,您是负责什么的神仙?”

“爷爷我是专门负责照顾春生和你的神仙。”爷爷言罢放声大笑。

爷爷的笑声响彻云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