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不敗而敗 第二百四十二章國體變更案

第二百四十二章國體變更案

1907年6月28日,在湖北與**軍對峙的新軍第二軍軍長劉洪恩下令停止對**軍的一切軍事行動,第二軍暫退出武漢地區。而湖北**政府也保證停止武力行動,並且不會向其它地區擴張。

新軍停止進攻令清庭大為不滿,京師里的保皇黨少壯派群起攻擊劉飛揚。他們認為劉飛揚不進攻**黨人,與**黨妥協談判,將最終危害到清王朝的統治。他要求劉飛揚馬上下令新軍進攻那些**黨人和反叛的地區,否則就要趕劉飛揚下台。

而此時,劉飛揚對這些滿清王公宗室在落日前最後的叫囂並不在意。他已控制了大半個中國,擁有一支實力強大的海陸軍。

在政治上,他控制的人民力量黨雖然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宣傳口號,但是人民力量黨重在掌實權、辦實事,民眾對人民力量黨的擁護在于能得到實利。只是劉飛揚對于人民力量黨並未向國民黨或民主黨那些廣召黨員,而是對人民力量黨的黨員嚴加審核,並且只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參加。因此,人民力量黨的黨員比起國民黨和民主黨而言只能算很少,但是人民力量黨的實力和號召力卻比中國的兩個黨員眾多的黨,在民眾的心中更影響。

同時,除人民力量黨外國民黨、民主黨等,不論是**派還是立憲派中的很多人士對劉飛揚抱有好感。他們中多數人認為劉飛揚不是一個政治家,而是一個實干家。他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政治傾向,但卻能把具體事物做的很好。因此,這樣一個人物不但符合力量並強大的**派盡快完成**的任務,也符合立憲派在**不可避免時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在經濟上,兩江、台灣,劉飛揚的經濟根據地,已經發展成為可以與列強相比的發達地區,在世界的工業、商業、金融等方面都是最發達的地區,並且是帶動中國發展的火車頭。

在軍事上,四十多萬的「新建陸軍」中,有三十萬人听從劉飛揚的命令。而海軍中清王朝的四大海軍,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台灣水師受劉飛揚掌控,在新政幾年中海軍實力也大為增長,並且使軍艦裝備國產化。

所以,劉飛揚要想推翻清王朝早就可以辦到。

1907年7月7日,保皇黨聯合民主黨中一部分議員向資政院發起彈劾劉飛揚內閣案。劉飛揚此時也不想再藏著掖著,他也向資政院提起國體變更案。

劉飛揚的這個議案提出,使全國震驚。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中國,因為世界還沒有哪一個國家的體制變更是通過投票完成的。

此時,資政院里的議員總數為四百三十一人,其中,第一大黨是民主黨,有議員一百五十二人;第二大黨是人民力量黨,有議員一百一十三人;第三大黨是國民黨(通過不公開的身份競選,解除黨禁後公開身份)有議員三十四人;第四大黨是保皇黨,有議員二十七人;其它黨派、無黨派和分派給少數民族的有議員一百一十五人。

彈劾內閣只需議員中半數的人反對,既可使內閣下台。而要變更國體則需三分之二的議員同意才能通過。因此,雖然各方認為由保皇黨發起的彈劾劉飛揚內閣案通過的機會幾乎沒有,但是劉飛揚發起的變更國體案想通過也很難。

在兩個議案提出後,從資政院到全國,圍繞著這兩個議案風起雲涌。

關注的焦點集中在一部分民主黨和其它黨、無黨派人士身上。在資政院中,人民力量黨和國民黨鐵定是挺劉飛揚,再加一部分其它黨派和無黨派,甚至一部份民主黨人也會支持劉飛揚,因此彈劾劉飛揚內閣不可能成功。

但是,變更國體要想通過需要三分之二的票數,也就是289票。而民主黨就佔了三分之一強,也要民主黨的議員都投反對票,那變更國體案也就不可能通過。

可此時,不論輿論還是民眾都對廢除帝制的呼聲很高,民主黨的議員也不得不考慮民意。

因此,各方力量圍繞著帝制的廢除,國體的更變使出全力。

民主黨中堅持君主立憲制的康有為派和保皇黨拉攏其它黨派、無黨派和分派給少數民族的議員。但這時候,除了那些死心塌地的人,誰也不會輕易的開口承諾。

在紛擾中,一個星期的準備就過去。

1907年7月15日,資政院召開會議,對彈劾劉飛揚內閣案和變更國體案進行投票。

首先開始的是由保皇黨和一部份民主黨人發起的彈彈劾劉飛揚內閣案。第一個上台發言彈劾劉飛揚就是民主黨的黨首康有為。

康有為一直以來就是君主立憲制的旗手,他認為在中國幾千年的君主統治,如果突然廢除君主會民眾感到無所是從,也會使國家陷入混亂。他以民智未開,國情不容為由反對**、反對廢除帝制。同時,他對劉飛揚一直以來都是不滿,認為他是一個投機官僚、一個政客。只會為他的利益,他的集團的利益考慮,並不會使中國長久的帶上繁華的道路。所以,他反對劉飛揚內閣,認為也只是一個為劉飛揚集團的利益的內閣。並不是一個會為了大清國,會為了全體民眾利益的內閣。

康有為在資政院的台上大肆抨擊著劉飛揚內閣,號召議員投票把劉飛揚趕下台。但除了民主黨的一部份議員和保皇黨外,其它的議員對彈劾內閣不感興趣,因為劉飛揚在民眾當中的威望是非常高的,他不能不考慮反對劉飛揚後,民眾對他們敵視,使他丟失議員的職位。

幾個彈劾劉飛揚的議員上台講完後就對彈劾劉飛揚內閣案進行投票。結果也很快出來,四百三十一票中,贊成彈劾劉飛揚的有一百零七票,反對的有三百十一票,棄權的有十三票。彈劾劉飛揚內閣案不通過。

接下來,就是對劉飛揚提出的國體變更案。國民黨議員黨首則發言抨擊帝制,宣揚共和。他們認為當今的世界是共和體制,君主立憲制已經過時了。

雙方在資政院里保皇黨和國民黨劍拔弩張,眼看就要大打出手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國體變更案

第二百四十二章國體變更案,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