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不敗而敗 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政綜合癥(四)

御史蕭丙炎在1906年的一份奏折中就痛陳道︰「臣聞各省辦理地方自治,督撫委其責于州縣,州縣復委其責于鄉紳,鄉紳中公正廉明之士,往往視為畏途,而劣監刁生,運動投票得為職員及議員與董事者,轉居多數。以此多數刁生劣監,平日不諳自治章程,不識自治原理,一旦逞其魚肉鄉民之故技,以之辦理自治,或急于進行而失之操切,或拘于表面而失之鋪張,或假借公威為欺辱私人之計,或巧立名目為侵蝕肥己之謀,甚者勾通衙役胥差,交結地方長官,藉端牟利,朋比為奸。」

而一旦民變發生,地方當局或者欺瞞上級,謊報軍情,或者處理不當釀成血案,致使民變愈演愈烈。

如四川達縣鄉民,請求罷免苛捐,盡去浮收,革除劣紳。知縣佯稱十日內將積弊消除,鄉民歡欣而散。而地方當局旋調兵鎮壓,從而激發大規模反抗。對于這一點,朝庭內部不少官員都看得十分清楚,新疆道監察御史陳善同在糾參廣西馬山縣縣令時便曾指出︰「以兵力濟其貪暴,激之使眾怒愈不能平,驅之使民黨愈不可解,而其禍始大。」

隨著矛盾的激化,清庭也感覺到了空前的壓力,在1906年2月,朝廷頒發諭旨,要求各地方官員慎重解決騷亂。

各省舉行新政,就地方籌款,如學堂巡警諸務,原以本地方之財用,辦本地方之公益。一省之中,經濟狀況參差不齊,風氣也不同,全在于地方官員能夠因地制宜,量力辦事。涉及財稅的新政舉措,應該提前多加宣傳,使百姓明確政策目的,還要選取名望好的紳士,並且嚴加督察。人們的反抗和謠言自然無從生起。在實施過程中,踫到阻撓,應該懲治最嚴重者,一兩人既可,萬不能激起公憤。地方官開明果斷,還發生騷亂——這樣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乃聞不肖州縣,平時上下隔絕,于行政籌款等事,不加體察,委之地方紳董。••••••挾私自肥。百姓以為厲己,則怨竇叢生,馴至布散謠言,釀成事變。」

從1904年到1906年9月兩年多的時間里,直接針對地方自治的騷亂事件就遍布全國15個省區。其中湖廣37起,兩方向15起,陝甘12起,兩江3起,東北3起••••••許多調查員、辦事員、自治會董事被毆打,自治局被搗毀。有的騷亂甚至波及周邊省份。新政對于普通民眾來說,他們不但沒有感受到新鮮事物所帶來的興奮和益處,反而被索取太多的財富和資源。

但是局勢還是在進一步失控。貴州官員驚報︰「饑民為會匪煽動,聚眾搶掠,其勢漸及燎原」;四川地方官上報朝廷︰「盜風增劇,將釀巨亂。」兩廣總督提醒朝廷︰「人心思亂,處處有一觸即發之機。」

這些清政府官僚口中的「會匪」,即在劉飛揚的暗中支持下日漸浮上水面的國民黨革命力量。在危機時代,革命派與民變的結合將成為一股不可抵擋的巨大力量。

在改革過程中,由于改革引起的利益格局變動而引起的利益分配矛盾與沖突,由于改革中出現的社會月兌序、通貨膨脹、人口爆炸、流民、失業等社會問題,都必然會引起不同地區、階層、利益集團與個人,帶著不同的政治訴求而力求進入政治場所,各自謀求不同的乃至相互沖突的利益。所有這些訴求,從道德意義上來說,可能都具有合理性,但在改革初始階段,一個社會所能提供的物質條件和政治參與的制度化水平,都遠遠不足以滿足上述種種需求。這種人們政治訴求的高水平與客觀條件的低水平之間的矛盾,以及由于這些訴求一時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心理挫折感,在政治層面上,勢必會引起劇烈的政治參與涌動。這種參與壓力與某種西化的意識形態相結合,便會出現以激進主義為特點的「政治參與爆炸」與政局動蕩,並進而可能形成社會不穩定、權威流失與失控、與參與爆炸之間的惡性循環。

一方面篤信憲政救國的人們試圖與現行政府合作,切實進行政治變革,實行立憲政治,警告大眾「不變則亡」;另一方面中下層群眾因為自身利益受損,極力反對新政。更復雜的事情在于,在二者之外,還有第三股力量,劉飛揚系的人民力量黨和暗中的國民黨等革命派,革命派認為社會不僅要變,而且還要促成翻天覆地的變化,以期建成比美國政體還要科學的中國政體。雖然反對的理由並不相同,但是中下層的民眾和革命派這兩種反對力量極其容易發生合流。這就使處于社會中間的立憲派不得不面臨數倍于己的反對力量。

總的來看,下層人民對新政的抵觸並不能單單理解為抵觸變革,更大的原因在于長期造成的官民隔膜、官民對立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改觀,朝野雙方的互不信任、互相猜疑隨著新政的推行反而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與此同時,兩者又缺乏對話機制,也沒有基本的民權救濟渠道,在情緒化的民意浪潮中,雙方的割裂只能越來越大,立憲派官員們在設計改革方案時的謹小慎微,又反過來促使革命黨人贏得了更多的信眾。

在人類歷史上,大凡變革,尤其是政治改革,如果設計精當,操作合理,該民族、該政體即可獲得一次革除頑疾、重獲新生、月兌胎換骨的機會;反之,若不能充分調動諸多積極因素,贏得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則事與願違,所取得的有限改革成果也會付之東流,甚至成為現行政體的反對力量;改革惠及不到或因改革受到損害的階層的不滿情緒則呈幾何級增長,一旦時機成熟,一切隱藏的矛盾和怨憤會在一瞬間爆發出來。待到各階層情緒失控,統治權威盡失,則意味著該政體陷入崩潰。就像醫治身患重癥者,一個醫術不甚高明的醫生不僅不能使其康復,反而會誘發出一系列綜合癥狀,加速生命體的終結。

第二百二十九章新政綜合癥(四)

第二百二十九章新政綜合癥(四,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