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32章誰都渴望著文明赫梯創造了奇跡

()第431章誰都渴望著文明

赫梯創造了奇跡

猶太人盡管擁有智慧,但他們過度使用了智慧的力量,在各民族的生存競賽中,始終成為被淘汰的民族。與猶太人民族相反的是其赫梯人、亞述人,他們在智慧傳播到之前,依然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他們與其它民族一樣,也渴望文明,羨慕文明。但文明的氣息已經聞到,無法理解其中的內核,于是,他們就去搶劫文明,毀滅文明。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在于他們缺乏文明,需要文明,他們不想在文明之光的照耀下,顯得自己無能與野蠻。自己沒有的,別人也不能擁有,自己搶到的,就只能是自己擁有,其他人都別想擁有,自己所干的壞事,就在歷史漫漫地化解吧!

文明與野蠻,只是一牆之隔,兩個都能注目而視,但卻無法相容。文明有自己的人工雕琢之美,野蠻有粗曠之美,文明依靠內秀,吸引著野蠻。其結果,野蠻毀滅文明,野蠻人常常標榜著自己文明的標簽,文明人常常默不作聲,直到有一天,二者相遇了,文明顯得那麼無力,但野蠻與文明深入接觸之後,就不再那麼野蠻了,他們自己也能發現野蠻的丑陋。

野蠻者並不是沒有智慧,他們僅僅圍繞著一個方面來發展自己的強項,以強項為突破口,然後,帶動本民族的文明發展。赫梯人就是如此,他們在冶鐵方面特別有才能,是西亞地區最早的發明冶鐵技術並使用鐵器的國家,並視鐵為專利,不許外傳,以致鐵貴如黃金,其價值竟是黃銅的60倍。就這樣,他們專心致志地發展此項專利。他們通用鐵制作戰斧、戰刀、戰車、鐵甲,其威力無人能及,他們驅趕著披著鐵甲的馬拉戰車沖鋒陷陣,所向披靡,使來敵聞風喪膽。

這是一個善于征戰的民族,很快將國土擴展到安那托利亞的大部分地區,他們還不滿足,公元前16世紀中葉,又征服了南邊的敘利亞,然後又揮師東進,攻陷巴比倫城,掠走大批俘虜和財富,主神馬爾杜克的神像也未能幸免。此後200年,是赫梯人最強盛的時期,他們摧毀了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國,並趁埃及改革之機奪取埃及的領地,與埃及爭霸。至法老拉美西斯三世時,兩國的部隊會戰于卡迭什,雙方損失慘重,當雙方都知道不能用武力消滅對方的時候,雙發締結了和約,此後,赫梯國王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拉美西斯,和親起到了改善兩國關系的作用。

接著,長達一個世紀的干旱降臨在中東地區,莊家連年欠收,嚴重地削弱了赫梯國王的實力。造成干旱的原因就是這里戰爭不斷,大片森林被毀滅,自然生態的恢復趕不到人們貪婪的胃口,蒼天終于向人們發出警告,警告的手段,就是不下雨。但統治者置若罔聞,繼續著貪婪的行為——掠奪與戰爭。社會的有生力量不是用于生態平衡的恢復,而繼續展開破壞,其結果,干旱持續,自然環境已經無法容納足夠的生命,尤其是人類。于是,生活沒有著落,身體弱小,適應能力低下的紛紛餓死,為了存活下來,百姓紛紛外逃,尋找適宜生存的地方,然後,再去展開新一輪的破壞。

野蠻人之所以野蠻,就在于他們不知道畏懼。野蠻人之所以喜歡侵略,就在于在他們的心中,對文明的渴望與期盼。野蠻人之所以渴望文明,就在于他們討厭野蠻。野蠻人之所以討厭野蠻,就在于他們不想讓野蠻折磨自己,于是野蠻開始了。

從赫梯的統治者拉拉巴爾納開始,版圖從地中海擴大到里海。拉巴爾納二世,使北部敘利亞臣服于自己,還臣服了該地區的烏爾蘇,哈蘇兩個城市。其後,首都所在地摩薩爾的被征服,只好遷都哈圖什,新繼任者哈圖什爾鎮壓這次起義之後,他野心勃勃地把征服的矛頭指向兩河流域,奪取並毀滅了巴比倫城。

此時,如同報應降臨,國家內部勾心斗角,宮廷陰謀不斷,王位爭奪你死我活,這個王國除了毀滅巴比倫與埃勃拉之外,對人類的文明基本上沒有什麼貢獻。海上民族腓尼基人乘機侵略,把赫梯國王推向了覆滅的深淵。

消滅赤赤梯的腓尼基人位于敘利亞西邊,面臨地中海,東依黎巴女敕山,北接小亞細亞,南連巴勒斯坦。建國之前,臣服于埃及王國。其民族的含義是紫紅之國,之所以有這種稱呼,在于這里的貴族和僧侶,都喜歡穿紫紅色的袍子,可是這種顏色很容易退去,他們也意識到,居住在地中海與岸的一些人,總是穿著鮮亮的紫紅色衣服,但他們的衣服總不會褪色,即使衣服穿破了,那顏色也跟新的一樣,因此,希臘人就好奇的把這些居民稱為「紫紅色的人」。即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也最早得到了智慧,他們避開強者,向海洋發展,他們不畏海洋的黑暗,不懼怕海洋的死亡,無視海洋的無情,他們只是知道,邁向海洋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與海洋的無情相比,他們一批批人邁向大海,一批批人葬身海底,但他們沒有退縮。因為,他們在一次次死神面前,已經發現了海洋的秘密——到處都是一個平坦的大道,沒有人的襲擾,?p>

揮幸笆薜拇Ч??揮鋅輛柙鈾埃??塹暮叫校?皇翹穎埽?皇敲跋眨??且?罷也灰攬空秸?爰榪嗟納?罨畽??獾牡諶?醯纜貳??Q竺騁住?p>

他們足跡踏遍地中海沿岸的各個城市,利用豐收與欠收的地理不均衡,利用收獲季節與農閑由于時間的商品不均衡,利用戰爭所造成的對特殊商品的快速需求,利用統治者的特殊興趣愛好,利用男人與女人們追逐潮流所產生的需求激增,在地中海沿岸進行著海上貿易,積聚了大量的財富,以至于街上堆金如沙!

公元前七世紀時,埃及法老尼科把腓尼基呆在埃及的最優秀航海家召集到王宮里,問道︰「听說你們最善于航海,是嗎?」

腓尼基人相互望了一眼,他們沒有立即回答,他們還不知道法老的意思,看到大家的沉默,法老接著說︰「如果你們是真正的航海家,我就給你們布置一個任務,從紅海出發,環繞非洲航行,要一往無前,不能向後退,並且一直沿著右邊的海岸線,最後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回到埃及,回來以後,我一定重賞。」

這是他們從來沒有走過的航線,盡管他們十分清楚,冒險意味著犧牲,但他們在法老面前,只是猶豫了一下。這是為了榮譽,為了腓尼基人,檢驗自己智慧與能力的冒險,即使犧牲了,也值得。這是法老為了滿足其好奇,檢驗其判斷能力,了解周圍風土人情的航行。也是腓尼基人借用法老實力,進一步了解世界的大發現,于是他們接受了。「請法老放心,我們將沿著陛下確定的航線,完成這次冒險。」

尼科法老嚴肅地說道︰「既然你們接受了這次航行,如果你們貪生怕死中途返回,我就要嚴厲地懲辦你們,君無戲言!」

很快,腓尼基在短時間內制造出航船三艘,它們都是雙層劃槳船,船頭尖尖的,船尾向上翹起,上面一層的船負責航行的方向,下面一層的船員只管劃槳,船身用鉛丹和赭石漆成紅色,光彩耀目,船上裝滿了所需的糧食和交換商品,航船從埃及的港口起錨出發了。

他們穿過紅海,沿非洲東海岸,向南行駛了40天,到達一個村莊,當地居民各個皮膚黝黑,身體**,但她們熱情好客,看到船隊,伸出了熱情的手,喊出嘹亮的聲音。他們也同樣好奇,這是他們從沒有見到過的人,看到船只靠岸,他們如同看到親人一樣,熱情招待。船員們在篝火旁,載歌載舞,次日,善于經商的腓尼基人在地上擺出了貨攤,陳列著種種商品,紅色的布匹,琥珀瓖的項圈,鋒利的匕首當地人從沒有見過這樣漂亮的東西,大家誰也不知道價值有多高。此時,物價已經失去了價格彈性,只要換得一樣自己喜歡的東東,無論舀什麼都願意。

于是,當地人趕著長角的公牛,馴熟的猴子,善奔的獵犬可腓尼基人什麼都沒要,他們只要一種在埃及時貴族的非常喜歡的東西,這種東西,貴族們會舀出許多金銀來換取。這個東西,就是一種香氣撲鼻的樹脂。當地人很奇怪,樹上有的是,于是大家紛紛走進樹林,劃破樹皮,讓樹脂進氣流淌,他們太喜歡外來者帶來的東東了,為了換得更多的商品,他們好言好語,好吃好喝,盡管挽留住船員,生怕他們走了,自己再也換不到這些東東了。

又航行了幾天,天氣愈來愈熱,船員們很想靠岸休息一下,可是找不到可以安全靠岸的地方。岸上,是匍匐漆黑悠光,嘴唇肥厚,鼻孔粗大上翹的人種,一個個**著身子,只用樹葉在下部掛著,也有的斜掛著一條豹子的尾巴,脖子上都掛著一串貝殼。當他們看到航船和腓尼基人,馬上把石子向航船拋來,生怕這些從未謀面的紅衣男人們。

船只無法靠岸,只有繼續前行,在一片荒無人煙的沙灘邊,大家才能靠岸,突然,大家看到海邊擺著一大堆象牙,數了數,有120個,還有幾張豹皮,這些無主的財富,讓大家熱血沸騰,一個年老的航海家告訴大家︰「這里的人要與我們交換商品,但又怕與我見面。只有采取這種方式。」看到當地人的交換方式這麼樸實,腓尼基人也老老實實,從船上結合上次交易的對方需求,從船只上舀下明亮的串珠,顏色琺瑯和青銅做的斧頭。

又過了一段時間,一件讓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太陽從北方照射過來,大家剛開始以為轉向了,等到大家交換想法以後,都感到很神奇,但也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向前走。

一年過去了,船上的糧食就要吃光了,靠岸想交換一些糧食,可是當地人卻不種植糧食。他們只好將剩下的大麥和小麥做種子,在空地里種植起來,在炎熱的陽光照射下了,不到三個月,小麥就成熟了,他們收獲糧食以後,繼續前行。

在海岸的轉彎處,海水像沸騰一樣,巨浪滔天,他們再向前走了一段距離,繞過巨浪,以海岸線作坐標,繼續前行。此時,他們知道,航行方面已經轉為北方了,他們清楚,此時,應該已經走了大半的路程,目的地越來越近了。

當再次感到太陽從南方照射過來的時候,大家意識到,太陽也受一種魔力的驅使,但魔力是什麼,只有回去慢慢思考了,這個魔力就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在這里,他們登上一個小島,那上面有渾身長毛的「毛人」,攀登懸崖峭壁像飛一樣敏捷,這就是後來被稱為「黑猩猩」的靈長動物。

又航行幾個月,來到一條河流的入海口,河里到處是鱷魚與河馬,海洋生命圍繞著槳船無法靠岸。兩岸是村莊,村里的人衣著打扮與自己一樣,他們上岸打听,原來,這些人也是腓尼基人。他們對面的大海是大西洋,他們自地中海沿岸來的,感到這里生活舒適,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根據當地人吩咐,再往前走幾天,右轉進入直布羅陀海峽,就是地中海了,再往前走就是埃及,船員們在這里進行了充分的休整,這里有回到家的感覺,路道的顛簸勞累,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此時,尼科法老依然在位,一個大臣向他報告道︰「陛下,三年前出海的腓尼基人回來了,正在外面听令。」

法老听後,大吃一驚,連忙說道︰「什麼?他們還活著!快讓他們進宮。」

腓尼基人一身疲憊,滿身黝黑,一個個小伙子看上去老去不少,個個滿臉胡子,幾乎看不到他們出發時的颯爽英。尼科法老威儀地坐在上面,怒氣沖沖地問道,「大膽的腓尼基人,你們這三年到底去了哪里?」

一個長者,將這三年的航海經歷細說一遍,每一件事,如同發生在昨天,他沒有漏下一個細節,從上午說道下午,直到晚上,法老听著,頻頻點頭。最後,他們向尼科法老獻上他們沿途搜集到的各種奇珍異寶,讓法老異常感動︰「你們以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你們是真正的航海家,你們也證明了,我們陸地上的遼闊。」

然後,重重獎賞了這些航海家們。

作為商人,腓尼基人自然有商人的劣根性,同樣苛刻、狡猾,他們還結合早期航海家的有利條件,自西班牙人那里用一船油換回一船白銀,以至于差點把船壓沉。他們對非洲內陸的黑人橫征暴斂,毫無惻隱之心。他們有些人甚至做強盜,公開攔截在海上航行的船只,搶劫船上的財富,企圖壟斷海上貿易。他們還販賣奴隸,耍詭計欺騙自由人為奴。盡管劣跡斑斑,但他們忙于商業與航海中記賬,簽署合同的事情離不開文字,當時流行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由于費時費力,精明的商人根據快速的原則,忍痛割舍了舊的寫法,從埃及象形文字中借得一點筆畫,又從巴比倫文字中簡化了一些楔形文字,把文字變成了字母,共22個音符。這在地中海的北部與東部獲得了成功,商人們紛紛采用。古希臘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造了希臘字母,在希臘字母的基礎上,又形成了羅馬的拉丁字母。當然,把腓尼基字母民族化,基本成了時尚,各個民族都在進行嘗試?/di<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