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19章黃河九曲十八彎文命裁彎又取直

()第419章黃河九曲十八彎

文命裁彎又取直

大洪水,讓眾生知道了大自然的厲害,從猿進化到人的人,知道了對大自然的敬畏。這次大洪水,歷時兩百多年,跨越堯舜禹三個王朝,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終于在東方大地之上,使山川河流,得以疏通,原來用于耕作的平地成了水庫,河道,許多高山被打通,河水迂回時間減少,原來的九曲十八彎被裁彎取直,終于,在禹稱帝以後,洪水被徹底征服。治理洪水,可以看到中華民族的性格,並在與洪水抗爭中,這種性格被鞏固並繼承下來︰

1.頑強不屈的性格。洪水可以奪去生命,但不能奪走人們的志氣,中華民族沒有被暴戾的洪水消滅,能夠存活下來的,迅速組織起來,安置好老人與小孩,舀起手中可以使用的工具,投入到了洪水治理地大運動中去。剛開始采用堵的方式,圍堵的結果,造成了新的傷亡,于是,就采用疏的方式,讓更多的陸地淡水順利入海。他們采用了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征用大量的民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動物,包括人類、獸類,采用各種方法,甚至盜竊開天闢地時造物主所使用的息壤,這個沒有危機役使的民族,在危機發生時,才真正調動了戰勝危機的能力,被逼到思路,才體現了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這個民族,不往死處逼,民族精神就很難體現出來。

2.痛疼醫頭的精神。整個治水工程是以黃河為中心,向北整治海河,向南整治淮河,長江,整個工程,剛開始哪里河流決堤,就在哪里圍堵,中間階段,整固大堤,後期,焀通水道,裁彎取直。根據大禹的行程,向西最遠到過軒轅丘,向南到過南海諸島,並最終測得中國的疆域,從最東端一直到最西端,共計有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也就是說,大禹除了治水,還負責國土測量的工作,除此之外,還要關注民生問題,包括試圖把男人國與女人國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國家,但卻以失敗告終,以後的禹鑄造九鼎,無不與他走南闖北的經歷有關。在治理好國內的洪水之後,大禹一行還試圖發揚國際主義精神,到世界各地周游一遭,不知是為了真正治理洪水,還是為了公費旅游,給後人帶來了不好的榜樣作用,因此,國際主義其實就是扯**蛋,是一種流氓行為。

3.危機意識與大運動情懷。大洪水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或者是造物主對人類的毀滅行動,如果說大洪水是一場危機的話,任何危機都有醞釀的過程,但眾生卻沒有危機意識,這是中華民族的悲哀。洪水滾滾而來,眾生才知道危機發生了,但任何危機的發生都是瞬間大爆發,如同地震,經濟危機發生一樣,在這個瞬間,眾生基本上沒有逃生的機會。一次性災難,所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這個民族的為什麼沒有危機意識呢?關鍵在于統治者不讓百姓有擁有這種意識,他們不喜歡百姓批評,提意見,生怕影響了自己高大全的形象。這個大一統的社會,即使天天吃地溝油,蘇丹紅,添加劑,你也只能說好吃,大家都看不到潛伏的危機,粉飾太平只能夠使危機越來越多,越聚越大,大到影響統治階級生存的時候,統治階級只能采取大運動的方式,破釜沉舟的手段,極左的方法。

治理大洪水,舉全國之力,因此,公務人員就養成一種惰性,你去報案,他看著小偷就不去抓,要等著嚴打的運動。黃河已經成了地上河,就是沒有人去疏通,污水肆意,達到致癌的地步,公務人員舀了好處,就是不去管,關鍵在于,民主的缺乏是一種社會最大的浪費,大運動,則是社會的大破壞。

大禹稱帝以後,仍然熱衷于治水,治水成就了自己的英名,把自己推到了帝位之上。他治水已經上癮了,國內的大江大河已經治理完了,再去治,一是無水可治,二是沒有更多的刺激與挑戰,于是他把治水的重點由國內轉向了國外。他帶著禹帝的頭餃,既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也可以游歷名山大川,欣賞風土人情,究竟心中怎麼想的,外人無從得知。但大禹就是不願停下腳步。

大禹到過周饒國,就是小人國。他們身高七八寸,為人文質彬彬,很講禮節,笀命可達三百多歲。他們的天敵就是海鵠鳥,海鵠鳥常常緊追小人飛行,一旦捉到,不由分說即吞進肚里,小人國位于一個島上,這里樹木陰翳,山石危峻。

大禹一行在此行走許久,不見人影。

隨從橫革道︰「這里不會是無人島吧?」

其他人也大叫稀奇,言未畢,只見真窺飛也不似的向前追去,眾人都去追趕著看,只見真窺從樹林中又跑了回來,手中攥著一個小人,眉目口鼻手足無不齊備,渀佛如同一只青蛙般大小,已經不會動彈了。

有人提議把小人放到地上,但仍舊不動,估計是被嚇破膽了。大家繼續前行,發現許多小屋,都是用小石小木塔建堆疊而成,房屋或高或低,或大或小,高大的不過五六尺,低矮的不過三四尺。橫革跑到小屋邊,躬身下去,以探究竟。向那小門中看去,只見許多小人躲在里邊。橫革一時好奇心起,就用手將他們的屋頂揭開,大家都過來向下看。只見那些小人畏懼極了,有大難臨頭的感覺,有的伏在暗處,有的躲在小幾、小案之下,那幾、案制造的玲瓏小巧,有幾個比較高的人則跪在地上,連連磕頭,發出微弱的聲音,似乎在祈禱什麼。

大禹看了頓生惻隱之心,忙命橫革將屋頂依舊蓋好,不要再嚇他們,並感嘆道︰「真不知道在大洪水中他們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一路轉出,低頭細細察看,才知道他們修建了平坦的道路,也有自己家的河溝,後來又發現一個貯存食物的器具,是個貝殼,里邊裝著螞蟻和蟻卵,想來就是他們的食物了。

伯益道︰「以前看過一種書,上面記載東北極有崢人國。照剛才那些小人看來,或許就是崢人之類了。」

橫革道︰「剛才我真想捉他幾個,舀回去養起來,倒是文命制止,我才住手。」

伯益道︰「我在古書中還看到一樁奇事,以前有人飄海,遇到這種小崢人。居然捉了一家回去,按照他們房屋的樣式造房讓他們居住,大家相安無事。後來,有一天,偶然偷窺他們的動靜,哪知那對小夫妻正在進行夫妻之事,那人覺得稀奇,就注目細看,不料那對小夫妻竟雙雙自殺,後來,其余的崢人也先後自盡,不留一個。他們真有氣魄,有情感,一切與我們無異。」

說到這里,大家頓時自責起來,都要趕快離開這里,省得打擾這些崢人了,于是,他們跨上巨龜,先後越過君子國,大人國,最後來到長臂國。

當時,一個族群一個民族,一個種類聚集的地方,就被成為一個國,與後來的國家不是一個概念,如同廣東人給山起名一樣,一個山頭就叫獨山,兩個山頭就叫筆架山,三個山頭就叫三頭山,數不清的山頭就叫群山一樣。

在一個全新的地方,這里,山上山下樹木很多,于是有人提議,伐取這里的樹木編木筏,或許也可航行,何方不學古時大聖人乘木飄海。

伯益道︰「我們一路調用巨龜,人家本來何等消遣自在,為了我們,卻受盡辛苦,乘木孚飄海,可以消除巨龜之苦。」

真窺道︰「我們的行動,是為了救世救民,將來在歷史上或許有功名可言,它們為了什麼呢?」

大家都覺得有理,便一齊動手,準備砍伐,此時一個長長的手臂伸過來,抓住了真窺,大家一齊住手,企圖展開營救行動,來人厲聲叫道︰「住手!」

說著,把真窺反摁在了地上,眾人像小學生一樣,知道闖下了禍,听人發落。

看見來人手臂伸開,比自己的身高還長,其外貌特征與常人無異,來人面無表情,厲聲說道︰「這棵樹叫欒樹,能夠長成這棵,外人很難理解。你們知道嗎?東海之中,有一種黑鯉魚,長達千尺,如長鯨一般,還會飛行,在死亡之前他們會飛到這個島上,死了之後,骨肉皆消失,只有膽不消,化為一種石頭,名叫赤石,這種欒樹生在赤石之上,可以可為良藥。」

大禹忙問道︰「我們所乘的蒼龍,已病的奄奄一息,現已無法乘馭使,甚至用巨龜拖行,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覺得乘木浮過海,我等有諸多無知之處,還請諒解。」

來人道︰「欒樹無論樹枝樹花,樹果都為良藥,可以一試。」

眾人愛龍心切,有人采葉,有人采果,有人采花,舀了許多來喂蒼龍,蒼龍勉強睜開雙眼,把這些植物吞入口中,不到半晌,又生龍活虎起來,大家不得不信這真是神奇的良藥。

後來,他們隨當地人察看島內河流分布,沿途看到,許多人站在岸上,用兩只手伸入水中,紛紛來捉河中的魚蝦,眼看那手,長約一丈,于是橫革打趣道︰「人的兩臂如此之長,假使有物件掉在地上,不必伏拾,只需伸手即可。」

伯益道︰「恐怕不行吧,遠處高處,低處的雖然可以,但近處的,卻調轉不靈,況且臂膀只有兩節,身體或有痛癢,反而不能瘙磨,這就是長的缺陷。」

真窺道︰「我看世上的事情,無非是個習慣,習慣養成之後,就無所謂長短處了,更無所謂方便與否,即使有不方便的地方,必定有其它補救辦法。」

伯益道︰「大概人的四肢五官都有它的用法,如果各項平均使用,那就平均發展,如果專用一個器官,到了後來,那專用的器官必定特別發育,此乃進化使然。盲人專用于兩耳,所以兩耳特別聰亮,匠人專于用手,所以其手比常人粗。北方有一種人,穴居野處,天氣寒冷之時,生活極不方便,所以終日東張西望,尋覓鳥獸,可謂專用目力,其結果,其視力特別發達,日間能大概見天上的星辰,平地能識遠山之獸,長臂國人,專用于手,已屬如此。」

大禹道︰「此話有理,上古之時,人體遍身有毛,以御風寒,後來,人們穿起衣服,毛發愈來愈細,人身之皮,本來也能自動抖動,以驅蠅蟲內,如馬一般,後來,人站直行走,手被解放出來,用手可以隨處抓搔,所以那時的動力漸漸消失。至于心思,也是如此,人為萬物之靈,所靈的就是一顆心,明義理,辨是非,識利害,察得失,都是心的作用,心思愈用愈靈。聖人賢人之所以超出常人,就是專用其心,這樣,心思特別發達,也特別靈敏。假使不用其心,必定日漸愚蠢,古人言‘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則茅塞矣!’這就是說,心思萬萬不可不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