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20章造福天下百姓知文命娶到涂山氏

()第420章造福天下百姓知

文命娶到涂山氏

大禹治水可不是全憑兩條腿在跑,地上有馬拉的車,水中有游動的船,天上有蒼龍。當時,治理洪水是天下最大的責任,朝廷傾全國之力,用于治洪,只是由于國土遼闊,四處雨雪不斷,地表的水實在太多,河床里沉積的泥沙太厚,增加了治理的難度,但朝廷已經下定決心,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堅決把洪水治理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大禹跨蒼龍巡游治水,一時路過淮河,一時越過大江,大有疾馳如飛的感覺,下面的房屋屋舍歷歷在目,再下行,連下邊的人聲也可以听見了,只覺有人說︰「乘龍快婿到了,大家快來歡迎。」

蒼龍降于地面,大禹跳下龍首,仔細一看,已經落在一片廣闊原野之中,前來迎接的人十分客氣︰「文命居然光臨敝國,榮幸之至。」

一邊說,一邊招呼從人搬運行李。

文命忙問其故,原來,來人是涂山候派來的,一個是上大夫,一個是中大夫,據二人介紹︰「昨晚,涂山侯做得一夢,夢見老祖宗吩咐,你有兒女,均非常人,我已代為物色到一個佳婿,就是現在舜帝讓他治水的文命,說後,老祖宗吩咐,明天快婿將乘龍而來,在門前的空地降落,你須派兩位得力干將前去迎接,涂山侯問道,能得如此,絕對是好事,只恐朝廷大臣不肯俯就,倘若如此,該咋整?老祖先道,此乃天緣,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文命听後,大笑起來,想想自己,整天忙于治水,把自己的家庭都忘記了。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真是愧對了家里的嬌妻。現在,由于治水有功,天下的百姓還能夠記起自己,心中一陣滿足,一路的辛苦與煩惱,頓時消散。上大夫與中大夫,也迎合著笑聲。

客氣一陣之後,大家一齊上車,向客館而去。大禹在車上細看,沿途清幽美麗,不覺嘆道︰「江南真是美麗。」

正說間,忽然感到車行進的速度慢了下來。原來此處是山坡,兩旁修竹幽幽,在微風中悉悉作響。雨後的竹子,如同柔弱的女子,異常清秀,顯得已超塵月兌俗,一問方知此地叫桑石。到了館舍,車輪停止,大家一一下車,行李被搬入舍內。

大禹細看館內的擺放,樸而不俗,簡而不陋,很符合自己的心意。二位問他對此婚姻之感受,大禹道︰「我已有妻室,現在再來這一套,怕有不妥。」

兒大夫回答道︰「涂山侯知道其中細節,但是,祖先所托,他並無異議。」

文明回答︰「既是天緣,那是恭敬不如從命。」

二位趕快派人向涂山侯復命,此時,大禹想起他以前治水的時候曾經來過涂山,這里以前叫青山國,在這里,他看見一只九尾狐從山中跑了出來,當地流傳著一首歌謠︰誰看見九尾狐,誰就可以為王。前後思量起來,他感到人生真是一件很奇怪地經歷。

不多久,大禹的二位隨從大將真窺,橫革已將行李安頓妥帖,也來陪坐,與二丈夫攀談,漸漸說起這次婚事。文命說「媒妁不可無,大禮不可廢,現在一禮未備,只好先確立媒妁了。」

經過一番計較,真窺做了男媒,上大夫做了女妁,采納、間名、納吉、納長、清期這五禮由媒妁與女宅商酌,但備禮節,需繁文。對于時間一層,尤須節省,不可遲延,因為受命治水,責任重大,求女宅原諒,當下,交與上丈夫承攬這場責任。

媒妁走後,國哀,真窺,中大夫就忙碌起來,著手布置新房,並準備迎親及成婚的各種禮節。這里的房舍,前邊共有五間,兼有耳舍,後邊一個大院子,再後是七間,後面又是一個大院子,東西兩向各五間,隔著院子內的花園對應,後面是主室,還有浴室。大禹看了一圈,正中五間間可以做行禮的禮堂,東方五間由豎亥等五人住下,西首五間可以燕樂賓客,正房七間,宜做洞房。

布置妥當,庚辰,黃魔二位大將,也匆匆趕來,攜帶者玉器,珍珠等禮物。大禹忙問其故,二位大將講道︰「夫人請人算上一卦,知道文命此次遠行治水,必有姻緣,故派二位前來送上賀禮,臨走之時,夫人反復叮囑,水怪巫支祁父子四個,神通廣大,不可輕敵,我們要小心應對,四怪雖然可惡,畢竟是天地精氣所化的結果,不要處死他們,我們的行動,已經擾亂了天地的平衡,在各種生命的勢力範圍之內,已經踏上了人類的足跡,動物若不反抗,已違自然規律,因此,應體上天好德,不可濫殺無辜。」

大禹听了,愈發感激,即倒身向西北方稽首致謝,此地被後人稱為稽首。

天色已晚,之交和上大夫兩個媒妁也回來了,回復大禹︰「涂山侯的意思,婚姻大事,百年好合,現在南北差距,禮節不同,婚姻禮數從簡,婦道從順為主,文命如何吩咐,決定順應男方之禮,絕無異言。」

大禹致謝,于是,諸人快刀斬亂麻,決定采納與間名同一天,納吉與納長安排在同一天,清期一天,親迎一天,期間有戊、已、庚忌日,也有人提出不妥,大禹道︰「合婚擇日,自是正理,但天下事自有權衡,我現在利用職務之便,忙里偷閑,來辦此事,宜從速而辦,只能從權,不能守經。從以前的的諸多婚姻悲喜來看,已經過去的婚姻,哪一個不擇吉日?而結果如何,是否各個都白頭偕老?相敬如賓?照此說來,合婚擇日,只是隨經,未必能靠得住,世事無常,我現在從權,只圖個心安,就能夠合乎天理之正,日子即使不吉,也可以化而為吉。」

大家听了,也不再多言。

此時,涂山侯叫人饋粟饋肉,並讓遮官來伺候,禮意優待之至。

次日上午,文命和上大夫就到涂山侯處行納采之禮,下午又去問名之禮,此時,才知道涂山侯的長女名叫嬌,次女名叫攸。再次日,上午行納吉之禮,下午行納證之禮,大禹就用夫人所送之禮,作為聘禮,也算豐盛。再過一日,之交與上大夫行清期之禮,到晚上,就是婚禮了。

酉刻之後,文命穿了吉服,駕了彩輿,親自執御,由媒妁領導,到涂山侯宮中迎親。入得宮內,前面一個禾亭,里邊站著兩只白雁,以示婚姻聖潔。媒妁先入內通報,從者將兩雁取出,放在正殿上面,大禹入內,只見兩邊大紅大紫裝飾,張燈結彩,虹霓點綴其中。虹在自然界是一種常見現象,是一種似乎沒有實體的氣象景色,虹色鮮盛者為雄,雌曰霓,人以虹霓隱喻愛情,以虹霓同理為陰陽交配,是對愛情的祝福。

大禹入內,早有相禮者向前,大禹上前,向上稽首,行了一個至敬的大禮,少時,涂山侯兩女打扮得花枝招展,由侍妾陪著,都出來了。大禹上前,對他們二人深深做了一個大揖,轉身出門,登上新輿,站在當中,攬起馬簪,那四馬十六蹄,就嗒嗒運動,拖著彩輿向舍館而去。隨後,兩個媒妁及送親人等,陸續跟上,一時人如流水,熱鬧肅穆。

當地人久聞大禹大名,在沿途瞻仰來看,以為其狀貌必定如天神一樣,哪知看了以後,無不唏噓,他們感到,自己心中的治水英雄,怎麼會是這樣呢?黝黑憔悴,無甚光彩,不免大失所望,也有人感嘆︰「這樣一個人,還有這麼大的本領,真是人不可貌相。」

大禹親迎二女,到地飯館,即行交拜之禮。

大禮過後,筵席展開,款待兩媒妁及送親之人,主持人以深情主持著。

這是山與大海的依戀。

這是樹木與大地的依存。

從此,

鳥兒有了棲息的樹枝,不再孤獨。

浪花有了山的共鳴,喧嘩依舊。

從此,

太陽與月亮同輝,相互映照。

虹與霓交相光輝,互補短長,

從此,

山盟有了大山作證,

海誓有了海洋為伴,

從此,

浮躁的心可以沉靜下來。

孤獨的人有了依靠的目標。

從此,

樹木的搖曳有了回聲,颯颯作響,

水中的浪花有了回蕩的激情。

從此,

樹木期待著豐碩的果實,

水中散布著魚兒。

我們祝福新人,是因為他們善良。

我們期待新人,是因為他們真誠。

嗩吶聲聲,掌聲陣陣,婚禮在快樂的氣氛中進行。

筵席過後,則是洞房花燭夜,少不了北方的鬧洞房之禮,推開紅紅的房門,只見嬌妻各個水靈靈的,態度文雅,儀容秀美。

次日,涂山大小官員紛紛來道賀,真窺,橫革等應酬招待,到了下午,大禹還要去覲見婦翁。新婚之後第三日,涂山侯設席,大禹帶二妻回門致謝,如此大禮行過,大禹也到了該去治水的時候了。

他光把二妻安置在婦翁家,大禹便依依不舍地離開,在此期間,大禹數過家門而不入,二妻時常想念自己的夫君,終于在大禹偶爾回家的時候,他們堅決要求跟隨丈夫一起出發,大禹只好勉強答應了。

以後,大禹治水到了軒轅丘,大禹要把整座山打通,以便河水向東流去,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為了給丈夫更好地補充體力,二妻使盡渾身解數,親自為大禹做飯,然後,再把熱騰騰的飯與骨頭湯送去,大禹接過以後,狼吞虎咽地吃著,並反復叮囑夫人,以後上山送飯,一定要听從信號,倘若先擊鼓之聲,才是送飯的時候,否則,不要送上來,以避免危險事情的發生。

夫人離開之後,大禹便搖身一變,成為一只毛茸茸的大黑熊,拼著自己的力氣焀山開道。就在大禹奮力工作之時,他的爪子不小心刨起了三顆小石子,不偏不倚正好打到山崖下的鼓上,而忘我工作的禹對此毫無察覺,女嬌听到鼓聲後,趕快加大火勢,把半生的米飯煮熟,忙把所薅的肉菜裝進木盆,慌忙送到山上。

上來一看,大吃一驚,自己心愛的丈夫所化的黑熊在拼命地刨著時候,萬萬想不到的是,一身儀表的夫君,竟然是一頭粗莽的黑熊,既吃驚,又羞愧,不由得大叫一聲,扔下送飯的籃子,轉身逃走。

大禹听見妻子叫喊,才停止手頭緊要的工作,在後面追趕過來,他要向夫人做出解釋,要講述自己的來歷,要表達自己的心跡,但已經來不及了,夫人太失望,甚至絕望了,她不能接受。

二人你追我趕,一直跑到嵩高山下,此時,女嬌已經精疲力盡,倒在路邊,加上不能接受的現實,女嬌在心灰意冷中死去。大禹趕到,看到死去的夫人,心中萬分悲痛,呼喚著夫人的名字,希望能夠喚醒,但一切都晚了,死後的妻子,從體內爬出一個兒子,大禹便給兒子取名為啟,在父親治水的歲月里,啟漸漸長大。

這個後代,以後將破壞禪讓的規矩,自己接過班,自己的子孫再也不會離開帝位。他破壞了堯帝所創造的基業,壞了帝位的規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