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60章為秩序絞盡腦汁不得已設置奴隸

()第360章為秩序絞盡腦汁

不得已設置奴隸

頭一場雪嗎,不大也不小,像是要試探一下地表的承受能力。下的大了,害怕地面承受不了,下得小了,又試探不出效果。老天爺是個細致人,先下的是雨,下著下著,就變成了雪,如同秋天與冬天在舉行一個交接儀式,老天爺也曾經考慮過,要不要一個主持人,考慮半天,還是說算了吧,地面上那麼多人,就讓他們去主持吧!

頭一場雪,下的再大,也不會在地上留住,全是犧牲者,先下來的一批,一落到地上,馬上就變成了水,水滲透到地下,就變成了泥,如果要有生命奔跑,就變成了泥漿,直到蒼天從天上不停的下著,大地吃飽了,吃不下了,地上才有了白白的一層,即使如此,這一層雪,笀命也不長,等到雪一停,太陽主持正義,這層雪也就很快變成了水,即使化成了水,這層雪無論如何也不能變成水蒸氣回到天上。因為天空中水汽已經飽和,太陽已經像個退休的官員,沒有太大的能量。

天上雖然還有太陽,太陽似乎一如既往的露著笑臉,無論怎麼強裝笑顏,大地已經對冷冰冰的太陽沒有太多的指望了,他已經無法穿越層層的天氣,曬不干讓雪水浸泡的土地了,一場風刮來,大地就上凍了,當泥土不再松軟,當道路變的堅硬,冬天才算真正到來了。大雪會重新凝聚力量,給荒野穿上白色的冬裝。

在軒轅丘周圍廣闊的地域呢,元軒有條不紊的統治著。它從禁止人們毀滅環境入手,使這里具有了極大的包容能力,一個個生產力的破壞因素,在這里都成了生產力的積極因素。元軒的統治極為殘忍,凡是使用火種燒毀林木,草場的統統剁去雙手,凡是亂砍亂伐的一律充作奴隸,奴隸的地位主要是從事繁重的勞作,不能享受社會保障,也不能擁有土地房屋等財產,還不能夠娶妻生子,這一招很管用,目的就是讓社會的毀滅著,斷子絕孫。

奴隸的地位很低下,其地位比農民工還低。

除了奴隸階層之外,其他大多數都作為平民,平民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養殖,畜牧。為了維護這種秩序,需要從平民中抽調一部分人,或作為武士,為維護這個秩序服務,這部分人相當于公務員,最高級的階層當然還有巫師、司儀、教師,相當于知識份子,這在恆河流域後來逐漸發展的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大等級。

等級制度的設置的最初衷是為了建立秩序,並懲治對環境,秩序的破壞因素,誰去破壞這個秩序,這個制度,無論身份,地位多高,其下場就是奴隸,即使成為奴隸,在外部特征最明顯的地方如臉上,還要烙下印記,讓自己永遠在屈辱中生活。同樣,要擺月兌低下的身份,必須為遵照這個社會的價值標準,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比如有智慧,成為祭祀,或者在災難面前挺身而出,維護社會大眾的利益。通過這些努力,就可以從奴隸身份進入平民身份,就能夠獲得人身自由,相當于以前的農轉非或者現在的公務員考試。

社會等級制度的確立,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確實對人類起到了威懾的作用,是人們從原始社會的無序、破壞、無端殺戮向有序的奴隸社會過渡,對于保護環境,引導人們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只是以後的社會發展過程,大量的既得利益階層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體現了更多的對人性的漠視,這種等級制度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洋洋得意的印記,無論今後的什麼社會制度,都少不了這種等級觀念,君不見,以後的地主、富農、貧農的出身論,都反映了奴隸制度對人們的深刻影響。

但無論如何,這種制度提倡智慧,人類社會無論怎麼發展,都能夠在理智與思想的指引下,確保了在曲折的道路上,減少了人類的盲目與沖動,不至于迷失前進的方向。智慧,就是人類前進的光明,是人類對自己深思熟慮的結晶。

無論如何,奴隸社會保護了生產力,保護了環境,與原始社會想比,最大限度的防止了人們對自然界的破壞。同時奴隸社會依靠等級制度建立了社會秩序,這種秩序認為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以後也是不平等的地位低下的人,都是前世造孽太多造成的,在當時的社會,只有通過改變原來的習慣,才能夠消除自身的罪惡。

用嚴厲的等級制度來建設社會秩序,是不得已的選擇。當人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不能夠正確確立選擇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只有被當作有等級的動物來對待了。

在風雪中,奴隸們賣力地背起一捆捆干草,然後解開捆扎的結,用手揉碎,然後,放在牛旁邊的石糟里,也有的奴隸用獸皮制作的袋子去打水,然後,將清澈的喝水倒入石槽,供牛、馬引用。

在雪地中,到處呈現祥和的局面,奴隸們穿著獸皮制作的衣服,三三兩兩站在雪中,口中吐著熱氣,熱氣很快揮發在空中,圈養的牛群,羊群,馬群,只有看到飼料

時,才會引起一陣騷動,不一會兒,都靜了下來,低頭專心的吃著干草,還不時抬起四蹄,漫無目標地踢著。

也有的奴隸鑽在需洞里,露天開采著銅需,把采掘的需石,抬出需洞,扔在露天的需大堆上,其他的奴隸,則把一塊塊需石敲碎,防在滾滾熔化著的汁葉中,需石每一次投入,都會濺起濃濃的水汽。每次倒入需石,火星四濺,落在空中,周圍的空地上,還有奴隸的身上,有的奴隸身上已經被烤的漆黑,已經分不出身上的皮衣有多少黑洞。

無論何時,孩子們的心靈一直是最純潔的,沒有絲毫的邪惡。面對不平等的現象,軒轅也曾質問過父親,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管理人類?他們為什麼與我們不公平?

元軒面對孩子的問題,每次都能夠耐心細致地回答,「在野蠻面前,任何善良都是一直懦弱的表現!」

已經十來歲的軒轅忽閃著大眼楮,濃密的睫毛依然證明著自己的天真無邪。「可是,他們的孩子,卻什麼壞事也沒干過,為什麼會與自己的父親一樣,也成了奴隸。」

元軒感到自己的兒子已經會獨立思考了,因此,更加開心的笑著,他相信孩子是可以寄托自己理想、希望、抱負的對象,能夠把自己的思想傳遞給孩子,那才是最有價值的。誰秩序的建立,只有以犧牲危害這個秩序的人為代價,他們受到的懲罰越嚴厲,其他人才能夠尊重這個秩序。「懲罰人最大的利器是懲罰他的心靈,他們每天看著自己的孩子這麼小就成了奴隸,這就給他們抽多少鞭子還要嚴厲的懲罰。」

「除了懲罰,難道就沒有其它的辦法?」

凡間的生活已經使他兩鬢白發,但他喜歡回答孩子的問題,元軒感說道︰「人類是社會最不安定的因素,懲罰一部分人,就是讓其他一些人能夠靜下心來,其他人看到嚴厲的處罰,不敢再從事破壞這個社會秩序的事,這個社會才能夠平靜下來。」

軒轅盡管與父親朝夕相處,但父親從來也沒有談論過自己的來歷,他只知道父親是個威嚴的人,在周圍的環境,父親是個至高無上的人,它能夠把來到這里居住的人人組織在一起,讓人們都服服帖帖的從事著父親所謂的秩序上來,「要建立這個秩序為什麼就需要一些人做出一些犧牲?」

元軒認真的回答了人類在地球上的所作所為,聲情並茂的講出了人類對這個世界的破壞,殺戮,摧殘,自高自大,自取滅亡的諸多故事,並結合其他部落同族相殘,部落之間的殘殺,父親殺害兒子的諸多事例,來開導自己的兒子,「部分人的犧牲是為了同類的生存,如果希望地球上的最貪婪的生命能夠友好下去,就必須消除利益的沖突點,也就是大家每個貪婪人的**都集中的地方,從而把**降低到最低的限度,否則,任憑私欲泛濫,各種欲求交叉在一起,人與人之間面臨的都是斗爭、沖突、廝殺。在人類相互毀滅的同時,其他生命也處于痛苦的掙扎,控制私欲是對人類自身責任的要求,作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在控制人類私欲面前,決不能含糊,否則,就是一個糊涂的管理者。」

軒轅听了上一紀就是因為人的私欲泛濫而滅亡感到異常吃驚,想不到一個個私心雜念,結合在一起,就能夠產生這麼大的破壞作用,就能夠讓一個個高智慧的生命變成猿,在感慨人類輝煌過去的同時,也感嘆著懲罰的力量。「難道人類只有在這種循環中,曲折地倒退著嗎?難道人類無法尋找到一個健康的道路,能夠像神一樣長遠發展嗎?」

元軒沒有立即接過話來,而是踱著腳步,一邊沉思,一邊感慨︰「其實,屬于人類的道路並不寬暢,只是一條狹小的道路,就是這條道,人類只能沿著這個狹窄的道路,謹慎的向前邁進,不能偏離這條道路,這條道路的名字叫文明,這條道路盡管狹窄,但是,這是承載人類的唯一道路。但我們一旦取得了成績,沾沾自喜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是可以勝天的,或者,就要把這條道路拓寬,希望在地球上飛黃騰達,一旦這樣,原來曲折的道路,就會模糊起來,錯誤與真理混雜在一起,人類就找不到正常的道路了,這條道路為什麼人類不願意向前走下去,因為這條路限制著人的私欲,壓抑了人的個性,與人性的本領並不完全一致,人們不希望有這種壓制與束縛。希望張揚個性,喜歡追求私欲,喜歡夢想並去實現夢想,這些,注定了人的悲哀,錯誤的道路,帶給人類的只有滅亡。」

軒轅已經大致懂得了文明的含義,這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無法完全理解,只是在心靈的深處,也就是靈魂的界面,可以觸踫到,但靈魂,可能是長期處于閑置狀態的原因,並不活躍,你不去觸踫她,她一直休息著,即使是去觸踫,有時也懶洋洋的,像個無不作為的公務員,他多麼期待著喚醒生命中這個最大的生命體,但自己卻沒有這個力量,今天,父親的幾句話,已經激活了沉睡的靈魂。今後,自己不再猶豫,不在彷徨,他要圍繞著文明這個人類的核心理念,去思考更多的問題。了解文明的基因,為了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去奮斗,去付出,去創造,他決心尋找到這個曲折的道路在哪里,並帶著人們沿著這個曲折的道路前進,這個路無論怎麼彎曲,怎麼難受,這是今後必須行走的道路。

軒轅第一次發現︰人的生命有一種美好的東西與**無關,那就是心,是心的快樂。一旦快樂起來,所有的疲憊、辛勞、付出都覺得是應該的,所有的煩惱都煙消雲散。在快樂的日子里,快樂實在太多,多得一直按照自己的心願來實現,即使是原來的苦悶、憂愁都覺得那麼美好,都像是在指點自己前進的動力。當然,最大的快樂是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的處理自己想干的事情,是自己的行動得到很多人的認可?/di<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