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59章少典教化著同類軒轅來到了人間

()第359章少典教化著同類

軒轅來到了人間

元軒回到草朝思暮想的家鄉,這里,已經找不到印象的任何影子,甚至是一塊石頭,甚至一個殘片,都已經被歲月蕩滌得一干二淨,好像歷史已經把這里的一切遺忘得一干二淨。

這里,草依然在飛長,有的高度已經超過肩頭,在一望無際的草地上,稀疏地點綴著蒼松翠柏,在一個微微高出的空的石丘旁,大風吹來了大量的沙土,把石丘緊緊圍住,形成了與周圍地面不同的外貌。土丘在石丘周圍,形成一片漣漪,像眾星捧月一般,山頂上邊散播著兩個池塘,增加了山丘的靈性,在平緩的土坡上,植被異常茂盛,成為鶴類、鳥類的聚居地。

元軒靠在一棵大樹旁,依稀的記得這里,曾經是自己與小孩們玩耍的地方。當時,這里叫軒轅山,自己叫少典,現在,沙土、樹木、花草、已經把這些記憶掩蓋的嚴嚴實實,沒有誰能夠在知道這些了。現在,只有敖敖在這里生活,與仙鶴為伴,同石丘相守,讓自己的記憶,與歷史的沉澱,一起在心中激起漣漪。

對于元軒的到來,仙鶴也沒有驚恐,它們儼然是這里的主人,睜著好奇的眼楮,上下打理著新的伙伴,好像要提問︰你為何要到這里來,能在這里呆多久?你不知道吧,這是我的地盤!

元軒用手去撫模仙鶴的長頸,仙鶴也不回避,默默地承受著,並漸漸向他靠攏過來,依偎在他的身旁。

仙鶴接受了元軒,元軒心存感激,動物們的道德觀念都是相通的,大家盡管外表不同,當其他生命發現自己是善的時候,也會接受另一方,當他發現惡的時候,則會拒絕另一方,甚至去傷害另一方。對于被傷害的一方來講,其行為是惡,其實,在施惡的一方看來,倒是對方已經傷害了自己。

此時,一只貌似耗牛的小型動物,背上有兩角,帶著憂傷的表情,也來到這里,其背上還長有像駱駝的兩個角,元軒知道,這種生命叫秉黃,長笀可達兩三千歲。與秉黃一前一後到來的還有狡,樣子像狗,卻身上覆蓋著豹紋,長著牛角,聲音像狗叫。

越來越多從四面八方向這里聚集,有樣子像馬,身披黑尾,虎牙虎爪,腰上部的獨角直直地長著,這種動物叫馬交(又名茲白)。有樣子像獼猴,身有斑馬紋,愛哭、喜歡耍小聰明,能夠倒地便裝睡的幽頞。還有樣子像羚羊,卻長著四只角,馬的尾巴,喜歡盤旋而舞的驛琿,以及似馬非馬的獨角獸郣馬,郣馬長著馬身牛尾,雪白的毛發,角如鹿茸。

元軒很奇怪,這麼多的瑞獸都向這里靠攏,這些有德,通靈性的生命,為什麼對道德這麼執著,難道社會上的道德正在遭受欺凌需要有德,它們聚集在一起,形成道德的力量,他知道,善是一種孤獨的力量,一直處于劣勢,在正常的歲月,有德之士常常表現出來的善行,他們不需要聯合,分散于社會的各個角落,已經潛移默化在生命的整個過程,生命心安理得的享受著,一旦道德需要聯合的時候,說明所潛伏于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正在受到傷害。

與善獸一同出現的,還有大量的凶獸。有樣子像狗,嘴巴眼楮都是紅色,尾巴都是白色,在哪里出現,哪里邊有火災的諸懷。犰狳,樣子像兔子卻長著鳥的嘴,鳥的雙目,蛇的尾巴,出現的地方蟲蝗遍野,田園荒蕪。比這凶兆更厲害的是犛牛的到來,別看它僅僅是牛的形狀,四肢生毛,背膝及胡尾都有長毛,牛尾巴的毛長及地面,以至于在風雨中奔跑常常絆著自己,元軒知道,人們打仗的時候以犛牛的牛尾巴割下來,綁在長長的樹棍上,先頭部隊把犛旗扛到那里,後續部隊就必須向哪里進發,這是遠距離指揮戰爭的手段。

元軒不愧是仙人,它能夠把單個生命的活動跡象,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盡管原來他也僅僅認為這是生物的正常遷徙,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尤其是昆侖山作為整個大陸的中心地帶,西邊的生物來與東北的生物來這里相會,南邊的生物與北邊的神物在這里聚集,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誰讓咱這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呢?昆侖山這個天然的屏障,周圍庇護著多少生命呢?但象征著跡象與旱災、火災、戰爭的生命分門別類,合力來到這里,就不是僅僅單個生命的現象,難道外部的世界面臨著旱災的威脅?威脅之後就是戰爭嗎?

他很難想象這個沒有強大生存能力的生命的人類,為什麼在地球上挑起各種各樣的的方式來滿足自己可恥的心理需求,還沒有完全從猴子進化成人,野心就已經這麼大,非要去駕馭控制役使其他生命?人類太可怕了,此時,他聯想到,任何保護人類的制度都是反生命的,,對人類的縱容,其實是對其他生命的最大傷害。

現實,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讓元軒再去思考下去,一群從西邊大呼小叫奔逃過來的女子,已經打破了這個世界的平靜,把元軒從思考中拉回到現實,他感到現實,將經歷著一切大的災難。

一群人**著身子,上面布滿著灰塵,目光呆滯,還帶著驚恐,來到了軒轅丘,看到她們的到來,秉黃、狡個個騰空而起,阻擋住外來者前進的路線。就在元軒走上前來,準備一探究竟的時候,一群手提棍棒、渾身 黑的男人,吆喝著向這邊沖來,他們已經選準自己的目標,向一個個驚慌失措的女子撲去,女人們已經被嚇得渾身癱軟,倒在地上。

對弱者的同情,激起元軒聚集千萬年的怒氣,對惡的仇恨讓元軒激動不已,只見他大喝一聲︰「住手!」

話音剛落,樹葉紛紛掉下,草地也起伏動蕩起來,正在飛行的鳥雀紛紛從空中墜落,就連尾隨而來的男人,紛紛丟下時候、棍棒、口吐白沫,渾身顫抖,倒在地上,身邊的狡、二獸,猛撲上去,把倒下的男人渾身抓的血肉模糊,白骨盡現。

平靜之後,女人們紛紛述說著自己經歷的悲慘生活,自己的部落被另一個部落侵犯,男人們被殺,老人、小孩被剝皮吃掉,女人們被搶奪而去,只有他們,在佔領者松懈的時候,才逃了出來,他們悲傷地講著,聲淚俱下。

元軒听著,無限的同情油然而生,但理智告訴他,不能更多的參與這種紛爭,氣歸氣,惱怒歸惱怒,人間的紛爭都是無謂的,如同孩子過家家,自己不能幫助一方成為強者,再去欺負另一方,這是做事的原則,千萬不去觸踫。因此,他決心要把他們驅趕出去。

得到喘息的女人們憤怒了。「難道我們不漂亮嗎?你為什麼這麼無情!」

「看著女人被欺壓,你不但不幫助,還要趕我們走!」

「這地方是你的嗎?」

「你還是個男人嘛?」

「你讓我們去送死?」

女人們七嘴八舌地指責著,聲音中帶著哀求,帶著無奈。元軒並不缺乏同情心,但在貪婪的生命面前,他不同情,否則,意味著更大的災難,在無法驅逐的情況下,他決定離開這里。「那你們在這里,我走。」

女人們切切私語道︰「咱們跟著他,看他能把我們吃掉?」

「人家就是不想吃我們才走的。」

「對,他是個真爺們兒,他到哪兒咱們就跟到哪兒!」

「跟著他就沒有人敢欺負咱們了!」

就在元軒決定離開的時候,另一群女人從西南方向逃來,後邊緊跟著氣勢洶洶的男人,元軒只是看了一眼一下子激起了無限的感情,「對,還不能走,要幫助她們一下。」

他對于這一批男人加以勸阻,但這種方式,對方以為是軟弱。他們丟下女人,向元軒圍了起來,無論怎麼勸說,都無濟于事,因為他們手中的石塊已經跟跟向他擲來,元軒也不避讓,任憑石塊砸向自己,他要教訓他們,他沖向帶頭老大,拎起一手一腳,奮力向遠處扔去,只見那人像離弦的弓箭,帶著哨聲,消失在遠方的雲端。其他的嚇得跪地求饒,有的撒開兩腿,鬼哭狼嚎的跑了。

又一批被追隨的人自東方而來,追擊的對象依然是女人,這世道怎麼了,在人類對其他生命斬盡殺絕的同時,同類之間的相互殘殺已經開始了,人哪,這個嗜殺成性的生物,何時能夠結束自己的殘暴?現實已經把元軒推向了殺戮的地位,你不殺人,人就殺你,就會成為殘暴的對象!

他很清楚,只有貪婪的人才會殘暴,只有罪惡的人經常沒事找事,自己不是那樣的人,必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要想辦法,教化他們,千萬不能夠再發脾氣了。

怎麼教化,他心里有數,控制人們佔有的**,讓生命的仇恨少一點,讓更多的女人辛辛苦苦新生育的孩子,不能成為仇恨的對象,宰殺的對象,殺人的工具,讓他們心有善念,對自然界充滿敬畏,只有這樣,才能夠維持生命的多樣性,達到眾生的平等。

對于東邊過來的人,他這次忍住了,他指著地下躺著的生命,來自東邊的男人理解,眼前這個男人,是不可戰勝的,他們都跪倒在地,甘願听命于這個強大者。

外來的人到了之後,首要問題就是吃,人已經成了肉食動物。在危機解除之後,看見到元軒身邊的天鵝,幽頞、驛、犰狳,原來可憐的女人們,想到的第一件就是怎麼來殺死它們,成為自己的食物。從社會學的角度,這叫需求剛性,也就是說,人們基本需求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環境的改善,在逐步提高,每次提高之後,會把原來的奢望很高的需求,當成基本需求,然後再提升**,增加更高水平的需求,並形成遠遠不斷的需求動力。

看到不怒自畏的元軒,女人們殺死這些珍禽的**停止了,她們只好抹了一把嘴邊的憨水,去周邊撿拾干果,吃飽干果以後,又開始撓首弄,企圖提升自己的形象與魅力,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元軒看在眼里,對他們的行為感到很好笑。

當然也有幾個女人很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地接受著命運的擺布,既無招人注意的動作,也沒有危害他人的行為,顯得異常堅定、沉著,體現了更多的忍性與毅力。其中一個女子,外表不胖不瘦,不黑不白,不高不矮,分布于身體外部的各個器官也是如此,在女人群中,不說不笑,盡管在人群中沒有任何特色,但這就是她的特點。

經過打听,元軒知道她叫帝里,元軒開始注意到她了,並對這個女人很好奇,就主動與她搭訕。原來,女子來自東方的一個部落,那里,由于人們過度用火,周圍茂密的樹木已經不存在了,山頂光禿禿的暴雨來臨,山上泥沙俱下,淹沒了部落,于是他們就隨著首領,向西邊遷徙,為了爭奪果實,野獸,同類之間相互殘殺,就這樣,一路打斗過來,本部落能夠戰斗的男人越來越少,終于被一個部落消滅掉,她是在混亂中躲進樹林中,才沒有被發現,然後逃了出來。

「人類呀,哪有那麼多的仇恨。」帝里認真地看著元軒,感嘆道。

元軒陷入沉思。

在繁殖的季節,動物們生下了一窩窩小寶貝,人也在生下一個個只知道啼哭的嬰兒。在這個季節,元軒與帝里好上了,這沒有什麼偉大的愛情,也不是為了什麼未來的人類,純粹是二人的生理需要。

兩年之後,他們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字叫軒轅,從此,人類步入了與自己抗爭的道路,社會的秩序在抗爭中慢慢建立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