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三章感知靈魂

()暮色深沉,預示著一天就要過去。(全文字小說更新最快)室內的夜明珠發出明亮的光芒,室內如同白晝。女媧與話還在交談著。

「怎樣做才能感知靈魂呢?」

「正如身體入睡,與感官相聯系的知覺在夢中活動,人在死後,存在和不存在的情況就是這樣,正如平靜的水中,憑眼楮能看見自己的形貌,感官平靜的人憑智慧可以看見靈魂;相反,正如在波動的水中,看不見自己的形貌,感官騷動時不能看見靈魂。無知造成愚蠢,愚蠢扭曲思想,扭曲的思想為依托的感官,滿足于無知時,人只能深深陷入感官對象,看不到靈魂。人一旦沾染污穢,就不能斬斷**,只有消除罪惡,才能摒棄**;否則,耽迷感官對象,心中渴望其它事物,就不能達到至高者。清除物欲,知識就會產生,就能像明鏡一樣清淨自我中,看到靈魂。感覺之上是心,心之上是智慧,智慧之上是知識,知識之上是靈魂。靈魂產生智慧,智慧產生知識,知識產生心,心與身等感官結合,感受到聲等感覺對象。太陽升起時,釋放光芒,太陽落山時,將光芒收進自身,同樣,內在靈魂帶著感官之光進入軀體,獲得五種感性,又帶著它們離開。」

「怎樣獲取知識?」

「你要知道,知識面對認知對像,心是知識的性能,與智慧相聯系,由此,智慧運轉。智慧擺月兌行動,在心中運轉。如果智慧沒有物性,或趨向種種物性,就會像溪水從山頂汩汩流下,如果智慧固定在心中,達到摒棄無形的禪定,心在智慧的控制下,看到感官對象,心關注眼前的物性,看不到沒有物性者。關閉一切感官之門,立足于心,專心致志,才能達到至高者。一旦心中物性被排出,五大元素停止活動,同樣,智慧收回感官,固定在心中,精進努力,與心融合,進入禪定,達到沒有物性狀態。人只有依靠純潔的內在靈魂,試圖通過苦行、推理、品德、學問、經驗,就能達到至高者,從而獲取知識。」女媧指引阿華嘗試。

「五種感官和心要擺月兌五大元素,你就能看到至高者。如同穿過珍珠的線,正如線穿在珍珠、珊瑚上,光彩熠熠。知識產生願望,願望產生意圖,意圖產生行動,行動產生成果。成果具有行動性,行動具有可知性,可知具有知識性,知識具有存在和不存在性。一旦各種知識、成果、可知和行動在靈魂中消失,便獲得神聖的成果,即達到了至高者的境地。通過知識淨化智慧,通過智慧淨化思想,通過思想淨化感官群,同時,依靠智慧摒棄執著,依思想摒棄,就能達到無**和無物性,摒棄對物性的執著,思想總是出沒在智慧的前後,按照這種方式摒棄對物性的執著,就能走向至高者。」

「以前你也講到瑜伽,瑜伽也是知識嗎?」

「要練習瑜伽,就要摒棄對立,擺月兌一切,永遠堅定,立足永恆,不執著,不爭辯,保持思想平靜,抑制各種感官,像木頭那樣坐著,耳朵不听聲,皮膚不接觸,眼楮不觀色,舌頭不管味,並摒棄一切嗅覺,將五種感官收進心中,然後,安定躁動的心和五種感官,這是第一步。一旦作為第六元素的心得到抑制,就會閃爍光芒,猶如烏雲中迸發的閃電。正如樹葉上的水滴不穩定,滑向四方,心在修禪中,不要沮喪,不要煩惱,克服懶惰和嫉恨,再次通過禪定抑制心,觀察、尋思和識別產生,這樣,就進入了禪定,這就是瑜伽。」

在女媧的指引下,阿華嘗試著,慢慢地,慢慢地,已經進入了禪定狀態,越來越多的智慧逐漸地浮出腦海。

「心因是基因的文化類比,它的項目是情調、警句、思想,正如基因從一個軀體跳到另一個軀體,從而在基因庫中傳播它的自身一樣。心因也是通過一個過程從一個腦跳到另一個腦,從而在心因庫中傳播它的自身。你的心因雖然多少類似于基因但並不受基因控制,但我們的心因可受基因控制。」

她看了一眼阿華,繼續說︰「心因超越基因。人類終于能夠對于各種可能性做出某種批判的評價,保留某些觀念,拋棄另外一些觀念。心因雖然與基因做了類比,但實際上只是思想的一個臨時造的洞。各種類型的思想,只要它們能夠戰勝並復制別的思想,只要它們被「模渀」,它們就能堅持下來。」

阿華繼續問道︰「能否把你們的心因復制到我的身上,從而使我像你一樣成為智慧淵博的人。」

女媧解釋︰「心因的復制是從孩子誕生時開始的。這種想法很對,但有點過分。為什麼呢?因為在造物主看來,眾生平等,如果你通過這種不正常途徑獲取智慧,在你的進化途中,你就快速地超越了其它生命,對其它生命是不平等的。你要獲取這些知識,同造物主一樣,那還是我的寵物嗎?另外,從此以後,你的思想就成為另一個人的思想,你與我的關系從表面上講仍是主子關系,但他的所思所想就與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那有什麼關系呢?」

女媧說︰「那還是不行,我就想要一個孩子。我想孩子還是天真爛漫一點好,這問題很復雜,我會在今後,逐一向你解釋的。」

長期以來,我們靈魂一直追隨著造物主的左右,但神主對我們一直視而不見。今天,為了向阿華講述生命的軟件,心、智慧、知識、靈魂,她才突然意識到我們的存在。我一直感到,自己就像一個農民,跟著一個富有的親戚去找一個當官的人辦事。官人與富人在親切交談,只在最後,官人出于對富人的面子,才會向農民打句招呼,「呵,你也來了。」

我們的處境也是如此,我們在這個歷史的空間中,跟隨著造物主的步伐,毫無目的的漫游。盡管我們不是以有形的生命形態出現。但是作為靈魂,這是造物主所創造的另一種生命狀態。主啊,無論如何也是能夠知道,我們就在她的面前。主的這種漠視或者故意行為,是由于我們的地位太低下,還是我們做了生命讓主生氣的事?我們很納悶,苦惱,也只能默默地接受,畢竟,這里不是我們的世界,這是主的世界。

「你們來自哪里,三個可愛的小生靈。」女媧以居高臨下的語氣問道。

「廣東省。」我們幾乎以相同的語氣回道。好像我們一直在期待著這句問話。

「廣東省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女媧好像確實不知道。「哪朝哪代出現了一個廣東省?」

「中國的南邊,一個沿海省份,那里是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地方之一。」兒子搶著匯報道。

女媧歪著腦袋,怎麼思考,好像都沒有答案,那歪在一邊的腦袋,好像確實不知道答案。時間,在她心目中,已經沒有概念。那不停轉動的眼珠,體現了這個問題的難度。最後,不得不換另一種方式開展交流。「你們來自于哪個時代?是黃金紀、白銀紀、青銅紀、黑鐵紀還是英雄紀?」

這次,又該我們是雲里霧里,不知所雲,經過七嘴八舌的交流與分析,我們才知道,自己屬于英雄紀之中國夢這個階段的。至于公元2004年幾月幾日,就不是她考慮的問題。而什麼特區不特區,更調動不了她的興趣

出于禮貌,女媧問道︰「你們那里的狀況怎麼樣?廣東人民都好吧?」

看著我們點點頭,主意識到這個問題太抽象,又補充道︰「你們是怎麼生活的。」

妻子現實了,她搶著匯報「我們是一個生活富足的世界,農民在田野辛勤地耕耘,工人在流水線上從事生產,學生在寬敞的教室里用心學習,小孩在幼兒園里愉快地唱歌,當然,老人們在敬老院里頤養天年。」

看到女媧贊同的表情,妻子更加發揮了女性天生的表達能力。「我們每天上班下班,上班時拼命工作,下班了拼命享受,上班時間拼命掙錢,下了班就去逛超市,逛街,想吃什麼買什麼,想穿什麼采購什麼,我們的世界比這里可熱鬧多了。」

看到女媧邊听邊點頭,妻子講的更加津津有味。「我們的世界,是一個金錢的世界,只要有錢,想買什麼買什麼,當然,良心這些東西除外。我們努力工作,就是為了掙錢,這是所有商品的價值衡量尺度。」

我們其余的都在靜靜地听著,女媧突然問道︰「那你們的精神生活呢?」

兒子搶過話題。「我們可以看電視,听音樂,打球,既有獨自的活動,又有集體的活動。」兒子說完以後,感到好像還有什麼說說。「哦,對了,我們還有宗教信仰,有的信仰基督教,有的信仰伊斯蘭教,有的信仰佛教。比如,我女乃女乃就是信佛的。」

女媧听著,輕輕地點著頭,好像鼓勵大家繼續說下去,還不時地插上幾句話,試圖了解未來的真實世界。「你們對這種生活狀況滿意嗎?」

妻子感到了女媧的肯定,也就更大膽地表達著自己的想法。「說句實話,平靜地講,這種生活方式還是很不錯,吃點苦,受點累,生活過得去,再辛苦一點也無所謂。但是,看到周圍的人們不要命地工作,人已經變成了機器。在生產線上每天能夠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成了金錢的奴隸。是的,他們可以不干,但是,不干活,就失去了生活的來源,成了無業游民,靠什麼生活呢?另一方面,為社會服務的人員卻經常沒事找事,把這些人的努力成果大量地搶奪過去,在極度充裕的物質世界里無止境地消耗與浪費。還整天沒事找事。因此,從動態來看,我對物質狀態的感覺是,每個人都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物質財富和佔有欲,在為財富而生活,人類正在追求超越自己自然消耗之外的東西,進入了更加貪婪與毀滅自己的狀態。」

兒子好像遇到了知心人,把對學習的完全表達出來。「對呀,我們也不知道學習是為什麼,學習好像是為了考試,考上一個好大學,然後找到一個好工作,如果這樣,為了工作的話,完全沒有必要去學習這麼多東西,很多不讀書或讀一點書的人,同樣把工作做得很不錯,文人們難,小孩子也不容易。學習到底是為什麼?我們經常也是找不到答案,大家都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就只能是為了掙錢了。」

「是啊,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多著呢!小孩學習是為了什麼,我們文人活著又是為了什麼,還有十萬個為什麼……」

兒子趕緊搶過去話題,大談錢的好處。「對呀,你能把這些問題問答清楚,以後啊,我們回到凡間,天天去演講,肯定能掙到一大堆錢,一輩子都花不完。」

女媧嘿嘿一笑。「你說,我要錢有什麼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