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二章生命的軟件

()有時,女媧去工作的時候,也會把阿華帶上,這有點像利用工作之便干私事。()跟咱們上學、上班帶個寵物差不多。不過,人家女媧是個個體戶,誰也沒話可說。當時的個體戶是什麼意思?更跟咱們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差不多,就是自己當老板,自己剝削自己,既沒有剩余價值的產生,也沒有計劃性指令,只有實干苦干加巧干。

走進堆滿瓶瓶罐罐的辦公室,阿華對這里並不陌生。他知道,娘親的工作就是與生命創造有關,表面上十分風光的事情,在造物主這里,卻也是單調乏味,連個說話的對象也內因。是啊,偉大,常常與寂寞聯系在一起,驢屎蛋,外邊光,不知里邊咋心慌。

阿華是個乖孩子,在晴天里,他根據女媧的要求,常常在外邊獨自玩耍,外邊的案幾,就像兒童樂園里的滑滑梯一樣,他能夠不厭其煩地玩上一整天,只有在女媧累了、悶了,出來走動的時候,他才撲過去,說會兒撒嬌的話。

在風雨天,女媧常常喊他進來。對阿華來說,里邊的設施、裝備、儀器,都是自己的玩具,乖孩子都是這樣,看見什麼都能夠玩它半天,也不會覺得乏味。女媧在專心致志地干著,阿華在一心一意地玩著,互不干擾,各取所需。在女媧工作的間隙,常常會抬起頭,親切地向阿華看上一眼;在阿華玩得有點膩味的時候,也會向娘親偷偷望去。二人都是各干各的,誰也沒有打破寂靜的平衡。

阿華實在有點困了,他想出去轉轉。女媧喊住了他,「今天雨下的大,不要出去!」

「可是,我不想玩了!」

「不想玩也別出去!我害怕你生病!」

「下雨跟生病有啥聯系!」

女媧放下手中的活,走了過來,「地、風、空、水、物,這是五大元素,它們造成了眾生的產生和消亡。五大元素一再創造眾生,又一再離去,它們在眾生中,猶如大海的波浪。造物主用五大元素按照不同比例構成一切眾生,然後,生命獲得感知。

「這些說起來話長,空產生風,風產生水,風產生火,火和風結合產生地,造物主為了創造眾生,利用風,首先創造了水,水是一切眾生命的生命,眾生生長依靠水,沒有水,眾生就會毀滅,大地、山、雲和其它有形物體,一切都在水的包圍之中。以前,天空像山岳那樣寂靜無聲,渀佛在沉睡中,只有風在哇哇亂叫。然後,造物主產生了水,一旦空間充滿水,風從海水的擠壓中保持運動,風佔據空間,永不平靜,在風和大地的摩擦中,出現光焰燃燒的火,火苗向上,強大有力,大地是一切味香、液體和生物的源泉,進而產生一切。在這五大元素中,風是運動者,火發熱,水流動,地堅固,由于緣分,元素進入身體,身體也是由著五大元素構成。

「生命都由這五大元素構成。听覺、嗅覺、味覺、觸覺和視覺,被稱為五種感官。由于每種元素的比例不同,身體才會運動。皮膚、肉、骨、骨髓和筋,身體中的這些部分由地元素構成;精力、內火、憤怒、眼楮消化多余的熱量,這些是由火元素構成;耳朵、鼻子、嘴、心和胃,是由空元素構成;黏液、膽汁、汗液、脂肪和血液,由水元素構成;生命通過元氣引導,通過行氣用力,下氣下行,上氣上行,中氣停在心中,這樣,風元素構成呼吸,促進動物活動。因此,生命依靠地元素有嗅覺,依靠水元素有味覺,依靠火元素有視覺,依靠風元素有觸覺。

「氣味有九種,好聞、難聞、芬芳、強烈、揮發、混雜、油膩、干燥、清水,是由地元素決定;聲、觸、色、味,是由水元素的三種屬性;色是火的屬性,色包括短、長、粗、細、方、圓、白、黑、紅、藍、黃、褐十二種;聲、觸是風的屬性,觸包括堅硬、滑溜、細女敕、粘稠、柔軟、粗糙、熱、冷、快樂、痛苦、濕潤、清爽十二種;聲是空的唯一屬性,聲遍布各地,聲音生于空,與風的屬性結合,平穩則無聲,不平則有聲。這些元素永遠互相混合。

「這些元素在人體內的分布式這樣的︰火在頭部,保護身體,元氣在頭部運轉活動,這是生命的靈魂、思想、智慧、意識元素和感覺的對象,這在身體各部分得到元氣保護,在各種進程中得到中氣支持,下氣依靠膀胱出口、肛門和火,運載糞便和尿,上氣促進勤奮、行動和力量,進入人體所有關節的火,叫做行氣,火依靠中氣遍布身體各部分,運轉各種液汁、器官和病氣;火在元氣和中氣中間,依靠下氣和元氣,追隨、佔據和消化食物,從嘴到胯部有脈管,末端稱作肛門,身體的一切流汁從脈管流出,各種元氣互相交匯,產生混合,產生熱量,消化體內的食物,元氣帶著火運行到肛門口,然後又帶著火向上運行。肚臍以下是消化食物的部位,從心髒上下左右伸出十種脈管,在元氣的帶動下,運送食物液汁。風引起呼吸,引起活動,引起說話。這五種元素共同構成身體的運動,失去其中一種元素,其它四種元素的結合就不復存在。不進食,水元素就毀滅,生病、受傷或勞累,地元素就會破壞,其中一種元素受到打擊,五種元素的結合就會瓦解。

「沒有五種元素共通的東西,唯獨內在的靈魂支持身體。這感知香、味、聲、色、觸,內在的靈魂附隨一切肢體,洞悉五種元素的屬性,它感知痛苦和歡樂,一旦與它分離,身體不能感知,一旦沒有色、沒有觸,火中沒有熱量,身體中的火熄滅,它就拋棄身體而消失。一切由水構成,水造成身體的形狀。靈魂依附身體,就如同水滴依附蓮花。知覺是靈魂的感知形式,是生命的特征。靈魂至高無上,身體毀滅,而靈魂不毀滅,身體毀滅,只是五種元素瓦解,靈魂則進入另一個身體。」

看到阿華在認真地听,女媧接著講道︰「聲音、耳朵和空穴,這三者是空的屬性;皮膚、接觸和行動,這是風的屬性,形態、眼楮和消化,這三者是火的屬性;味道、黏液和舌頭,這三者是水的屬性;氣味、鼻子和身體,這三者是地的屬性。這總共是五大屬性,另外,心是第六大元素,五種感官和心的結合產生覺,覺是第七大元素,靈魂是第八元素。眼楮用于觀看,心產生懷疑,覺予以確認,靈魂作為見證者。覺引導正義、利益和三性,也引導五種感官,一旦覺不存在,心、五種感官和三性也不存在,一切動物和植物都要含有它,或衰退,或生長。眼楮靠覺觀看,耳朵靠覺听取,鼻子靠覺嗅聞,舌頭靠覺品味,覺還通過皮膚接觸,感知外部世界。因此,覺的五種基礎各有用處,人的覺處于三種狀態,有時高興,有時憂愁,有時既不高興,也不憂愁。這樣,覺在人心中處于三種狀態,又不超越這三種狀態。一旦覺在人心中處于超狀態,活動的暗性就會跟蹤它,這就是覺的全部歷程。覺也被稱為悟,或者叫做覺悟。

「更深入地講,覺的綜合結果,就是人的表情。大致來講,表情可分為三種︰善性、憂性和暗性。高興是善性,憂愁是憂性,愚痴是暗性。善性的感覺是愉快,憂性的感覺是痛苦,這兩性結合,既說不出愉快,也說不出痛苦,叫做暗性。**和精神感到愉快,應該看到這是善性起作用;自己感到痛苦、不滿意,應該想到這是憂性起作用;與愚痴相聯系,渀佛不可思議,不可已知,不可名狀,應該確認這是暗性。高興、滿意、歡喜、愉快、思想平靜,無論怎樣產生,這些是善性;不滿意、煩惱、憂愁、貪婪、不寬容,無論有無理由,這些是憂性的特征;傲慢、愚痴、懈怠、嗜睡,無論怎樣形成,這些是暗性。」

「再說靈魂。因為靈魂異常抽象,與覺比較起來一起講,可以相對容易理解一些。前面,已經深入講了什麼是覺。先說覺與靈魂的區別︰前者創造性質,後者不創造性質。比如,蚊蟲和無花果總是緊密相連,但互有區別;魚和水兩者本質不同,但總是緊密相連;覺和靈魂的結合也是這樣。至高的靈魂依靠無知而呆板的五種感官、心和覺,覺創造善性、憂性和暗性,而靈魂只是觀看。覺和靈魂都無所依托,心創造覺,覺創造三性;靈魂依靠大腦,控制它的光芒。各種感官到處活動,難以克制,而靈魂擺月兌了各種味、香、聲、觸和色,不可把握,不顯現,沒有色彩,獨一無二。

「靈魂具有至高的本性,他不冷、不熱、不軟、不硬、不酸、不澀、不苦、不甜、無聲、無香、無色。身體感受觸、舌頭感受味、鼻子感受香、耳朵感受聲、眼楮感受色,靈魂感受內在的智慧。憑肉眼看不到靈魂的形態,憑觸覺模不到靈魂是什麼,靈魂不靠感官完成事情,感官看不到靈魂,而靈魂能夠看到它們。正如物體在燃燒的火中呈現熾熱的顏色,不呈現其它顏色,靈魂的存在也是這樣。靈魂在空、風、火、水和地中自由活動,五大感官依靠五大元素的性能,在行動中運轉。听覺來自空,嗅覺來自地,視覺由光構成,味覺依靠水,觸覺屬于風,五種感官居于五大元素中,也居住在感官中,所有這些追隨心,心追隨智慧,追隨本性,靈魂追隨智慧的最高者,是無形的知性。它在各感覺中居于統帥地位,協調作用,引導效應。它提醒昏睡的眼楮集中精力,它引導耳朵專心致志地听,它讓嗅覺專心地聞,也指引觸覺仔細地捕捉。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導人到更專注的領域,感觸更精致的細節,開發更廣闊的方向,使人在廣度、深度、精度方向去拓展。好像酵母利于食品發酵。」

「靈魂對生命十分忠誠,它從進入生命體那一刻起,就與生命體緊緊融為一體,自覺擔當起指揮官的責任,恪盡職守,以守衛主人為己任,兢兢業業,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從不休息,密切地注視著各個器官的反應,即使各個器官都在休息時。至高的靈魂不與出生、成長、衰老相連,但參與這個過程的各個方面,只有在各個器官不能很好地發揮功能,不能協調工作以及失去功用的時候,靈魂才月兌離這個身體,經過生命儀器的格式化處理,投胎轉世到另一個軀體,從一個形相進入另一個形相,軀體可以死亡,各器官停止工作,但靈魂不會死亡,擁有無窮的能量,在**的滋潤下,永遠放射著光彩,一旦**死亡,它就像夜間的彗星一樣,即刻從身體內掙扎出來,劃過不確定的空間,快速尋找自己回家的路

線。」

「靈魂看得見嗎?」

「與感官相結合,至高的自我本性長久地記得過去的事物特征,記憶力就能挖掘出來,一旦摒棄感官,至高自我本性表現為智慧。靈魂作為見證者,關注一切。憂性、暗性和善性,是三性,而靈魂是無形的善性,它進入感官,猶如風進入木柴燃火的火中,人憑眼楮看不到靈魂的形態,觸覺也不能感受到感官中的靈魂,耳朵的听覺也不能感受靈魂。正如人看不到雪山的側面,就不能說它不存在;看不到風,看不到空氣,看不到光,看不到磁場,看不到細菌,就不能說它們不存在。智者憑借智慧,依據出生和滅亡,從無形中感知有形,正如依據日出和日落,感知太陽的軌跡。智者依靠智慧之燈,將遙遠的事物拉近,成為憑知識認知的對象。正如用獵犬捕捉野兔,用獵鷹捕捉鳥,對象依靠知識認知。表面上蛇沒有長足,但蛇能憑感覺感知它的存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