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5章 情緒︰情緒不定苦,積極就會甜(1)

§§§第一節別讓發怒毀了你

古代的老子曾說過,世人秉性不相同,萬事萬物有前行有後隨,有緩慢有急躁。有的堅強,有的虛弱,有的安穩,有的危險。聖人只是除去那種極端的、奢侈的、過分的東西。因此,聖人是順應自然而不妄為的。而現代心理學教授錢玉芬則告訴我們,情緒誰都有,即使是大人物,生生氣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說穿了,發怒不過是由于外在強烈刺激而引起的一種不良情緒反應。

你看,偉大的孫中山先生就因為一時的不小心生過氣,甚至被部下當面駁了面子。

一天,孫中山在胡漢民的辦公室發現了一大堆由他簽發、可是被胡漢民束之高閣的手令。他勃然大怒,忍不住拍桌子高聲大叫︰「展堂!展堂!」

胡漢民匆匆進來,望著孫中山,像是不懂他為什麼大發脾氣似的。

孫中山臉色蒼白,喊道︰「我不相信這是真的,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

「先生究竟說什麼事情?」

孫中山一下子把胡漢民的公事箱翻了個底朝天,從里面倒出一堆塵封的文件。他的雙眉緊鎖,氣勢洶洶,預示著一場風暴的來臨。「你還問我什麼事?你看你自己做了什麼事!」孫中山大聲斥罵。

胡漢民凝然不動,微側著臉,認真聆听著孫中山的訓斥,最後他問︰「先生還有其他的話要說嗎?」

孫中山板著臉︰「沒有了!」

胡漢民「呼」的一聲竄到桌旁,抓起那些文件,一份一份遞到孫中山的鼻子下面,並口若懸河地進行自辯︰「這份手令事關升黜任免,處置不當,于理不應頒發;那份手令是關于調兵遣將的,不合機宜,發下去勢將貽誤戎機;而這幾份又是關于撥款過多或過少,自待另行斟酌

「即使在**時代,」胡漢民語氣尖刻地說,「也有大臣封駁詔書,請皇帝收回成命的故事。例如唐太宗將以給事中郭承嘏為華州防御使,給事中盧載因為郭承嘏公正守道,屢次封駁,認為他不宜置之外郡,因而他也封還這道詔書,太宗欣然接受,立刻恢復郭承嘏的原職。先生可曾讀過這段歷史嗎?」

「讀過

「當年先生親擬中華革命黨的黨員誓詞,其中有‘慎施命令’一條,先生還記得嗎?」

「記得

胡漢民急急地說著,好像生怕失去了他所佔據的上風,「調和鼎鼐,總理陰陽,原是宰相份內的事。我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其實。請問先生,今日之事是不是我在行使我應有的職權,盡我應盡的責任?」

孫中山緊盯著對方,一聲不吭。

「先生,我在請教你呢胡漢民咄咄逼人。

這件事真是令先生很尷尬。

以孫中山先生的胸懷與氣魄,誰能想到他也會做出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的行為呢?可見,在生氣這件事上,連偉人也是不能免俗的。

說到底,發怒會破壞人們健全的思維能力,使人難以理智地看待和處理問題。有這樣的行為,自然會導致那樣的後果。無論你是普通人,還是偉人,都不必為此而大驚小怪。

生氣的確會壞事。怒氣,就像炸彈一樣,是具有爆炸力的。和諧的生活就像一面鏡子,讓人有一種寧靜感與溫馨感,可是如果你向鏡子投一塊石頭,那種嘩啦聲是極其刺耳的,有時候簡直讓人難以容忍。

有這麼一家人,坐得好好的正在吃飯,拉著家常。不經意中談起人有良心沒良心來。那女主人突然對著她丈夫說出了一句︰

「我看你爹就沒有良心。「

她丈夫一時覺著失了面子,又無言答對,便「嘩啦」一聲把飯桌掀翻了。夫妻二人動起手來,孩子們叫哭聲跟著四起,妻子見打不過丈夫,就開始砸鍋摔碗,嘴里還不干淨地罵著說︰「誰也甭想吃飯啦!我叫你們過!」一邊喊,一邊摔,大人孩子渾身盡粥湯。可是過不了半晌,她一看自己置買的那鍋碗瓢勺都砸個稀爛,就又掩面號啕大哭起來。好熱鬧的一場鬧劇。

固然,生氣的時候摔碎可以摔碎的東西,打破可以打破的物品是一種宣泄方式,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摔碎的不僅是你的財物,更是你的生活?一塊石頭砸在鏡子上,我們頂多「刺耳」一下,但一塊石頭砸在生活上,他就會留下「刺耳」的永久的回音。你的生活會被搞得一團糟。

然而,你發泄了之後你就痛快了嗎?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麼你在很大程度上在欺騙自己。生氣的人在他們平靜之後往往會為自己的行為而羞愧。

§§§第二節生氣應該有底線

在很多時候,人們在為自己找借口︰生氣是一種宣泄,而人的情緒需要適當地宣泄。因此,對別人的傷害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的社會尊重你渴望被別人了解的需要,也會允許你這麼做,換句話說,社會允許你在一定的範圍內宣泄你的情緒。但是,它有個底線,誰也不能越過去。

俄羅斯第一任沙皇伊凡四世被後人稱為「恐怖的伊凡」,他因使用極其殘酷的手段來剪除政治上的反對者而著名。他同樣把這種殘酷手段施之于平民身上。

諾夫格羅德是座被他的軍隊征服的城市,那里的居民過去可以隨意同立陶宛人、瑞典人進行貿易,他們仍留戀那時的自由和開明的**時代。在禁衛軍侵入該地之後,珍惜最後自由的居民們更是驚恐不安,反抗、逃亡和襲擊禁衛軍的事件屢屢發生。一時間這一地區人心浮動。沒想到在自己眼中毫不足懼的小民居然敢襲擊自己的軍隊,敢和自己的王權對著干!這不是挑釁嗎?伊凡在宮廷里來回不停地踱著步,大聲咒罵著,狂呼著了征討的命令。還有什麼比反叛他的統治更令他憤怒的呢?

伊凡統領禁衛軍和1500名特種常備軍弓箭手離開莫斯科,于1570年1月2日來到諾夫格羅德城下。士兵們先在城市周圍築起柵欄,防止有人逃跑。教堂上鎖,任何人不準入內避難。

審判開始了。每天,大約1000名市民,包括貴族、商人或普通百姓,被帶到伊凡所在的廣場上。不搞審訊,無須听取證言,不用辯護,沒有判決,是諾夫格羅德城的人就有罪。當著妻子的面對丈夫用刑,當著孩子的面對母親用刑。鞭打、裂肢、割舌頭、削鼻子、去生殖器、文火燒身,最後用雪橇拉著這些血肉模糊、四肢不全的受害者的頭和腳,飛速駛向沃爾霍河。在這里,丈夫與妻子,母親與孩子,整家整戶地被拋進冰涼的水里。浮出水面的人都被船上的禁衛軍士用長矛、木棒或斧頭打死。這樣的屠殺整整進行了5個星期。據說,諾夫格羅德的死難者達2萬余人、沃爾霍夫河被尸體擁塞,河水卷著鮮血和斷臂殘肢直瀉拉多加湖。這些殘酷的手段和場面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人們有時候以極端的方式表現出負面的生氣情緒,是想要造成破壞,傷害別人,以達到懲罰別人的目的。例如父母會毆打小孩,讓小孩感覺到身體的疼痛,以補償大人心理的痛苦,他們同時也想要強迫小孩能對他們的權威有立即而明顯的反應,改變不當的行為。

但是,毆打小孩會造成孩子身體的痛苦和心理的怨恨,特別是如果父母只是為了發泄自己的挫敗感,而不是為了使小孩受教育時;隨著小孩漸漸長大,父母可能必須改用其他方式控制他們的小孩了。正如一個海洋動物學家所說的,「我們不能讓一只一萬兩千斤的殺人鯨躺在我們的膝上,毆打它,在它們做得不對時,我們只好改用其他方式訓練它們

同樣,人們極端的宣泄行為通常只會增加雙方的緊張壓力和彼此的憎恨,把更大的反作用力加到自己身上。

我們不能走極端。即使你再生氣,也要有個底線。

§§§第三節憤怒讓理智遠離你

有那麼一些人,受了點窩囊氣,又不便表白,他們就氣急惱火,用打自己的臉來表示憤怒。總之一句話,憤怒使人失去理智,其結果往往更糟糕,甚至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古人為了教導我們,留下了一句三字經︰「怒思禍

2002年11月22日早上7時左右,四川綿陽平政小區居民彭某開車出門時發現路被挖斷。車輛無法通行,遂對正在溝槽上搭建臨時通行鋼橋的施工人員發脾氣,最後竟然一時火起,情緒失控,抱起一塊石頭朝溝槽內砸去。只見「砰」的一聲,彭某拋出的石頭砸在了主供水管道上,水管當場被砸漏,自來水立即噴涌而出,嚇得溝槽周圍的人四散逃離。半小時後,溝槽就被漏出的自來水淹沒,整個小區的200余戶居民和小區周圍的數百戶居民瞬間無水可用。由于斷水事故發生在早上,平政小區和周圍的許多居民早餐斷炊,無法洗臉刷牙;而且正值冬天,搶修人員幾乎是在冰冷的泥水里浸泡著。這個瘋狂的舉動真是害人不淺。事後,被請進警局的彭某說自己很後悔。

你沒有理由著急生氣,你卻任意使性子,你就是在犯罪。如果你破口罵人,動手打人,那罪就更嚴重了。你當尊重別人,就如同別人尊重你一樣。沒有正當理由,你就沒有權力向人動怒。如果你是有權位的人,那你就是利用權威,犯瀆職之罪。

一個住在密西根州的人想移去一個朋友院子里的樹根。他決定使用家里存放的**,結果樹根是除去了,但爆炸把樹根變成一顆炮彈,順勢射到163英尺遠,最後穿過一個鄰居的屋頂。樹根在屋頂上造成一個3英尺寬的大洞,劈開了屋椽,穿過飯廳的天花板。

如果我們仔細反省,就會看到自己憤怒的舉動就和那人一樣。我們用粗暴的言語及行動去解決問題,結果是事與願違,越搞越糟。

南非特種部隊是一支戰略力量。其參選者必須是南非公民,必須接受過學校教育;必須至少在部隊、警隊服役一年,或在預備役中呆過一年;必須會說兩種語言;年齡必須在18-28周歲之間。入選測試,主要包括所有身體測試和心理測試。身體方面的測試包括︰兩分鐘內做完67個俯臥撐,18分鐘3公里全速跑。入選後,他們還得參加一流的海陸空訓練,了解自己的任務是什麼,掌握如何參加空中合作、水下作戰、走過障礙物、叢林謀生、跟蹤、破壞等作戰戰術。而心理測試方面,任何無自我控制能力或脾氣暴躁的人都被淘汰。

這就是游戲規則。任何游戲都有個規則。你可以批評它、懷疑它,只要你參加這個游戲,就必須遵守這個規則。敢于超越這個規則的就要接受懲罰。固然有人可能宣稱他可以不遵守規則參加游戲,因為他是天才。可在我們社會,尊重規則比愛護天才來得重要。

總生氣不能成為你破壞秩序、破壞游戲規則的借口。

§§§第四節快樂是積極的情緒

從某種意義上說,快樂是一種態度。誠然,積極的心理態度和確定的目標是走向一切成就的起點。播下一種行為,你就會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你就會收獲一種品德。播下一種品德,你就會收獲一種命運。用積極的心理態度,指揮你的思想,控制你的情緒,掌握你的命運。

人的心理具有神秘的力量,要敢于探索你的心理力量,學會使用適當的暗示去影響別人,學會應用正確的有意識的自我暗示。做到了這兩點,你就能在生理、心理和道德上獲得健康、幸福、快樂和成功。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