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章 責任︰不負責任苦,敢于承擔甜(1)

§§§第一節責任可以激發潛力

應付困境的能力和創造事業的才能,都只有在重大的責任壓力下才會激發出來。要挑戰新工作或新目標時,首先應先訂個作戰名稱。越能振奮人心的越好。勇敢地接受挑戰,從而去發掘自己的最大力量。

一顆潛水艇的水雷,其爆炸力量之強,足以擊沉兵艦。但是同樣的水雷,如果只經過普通的拋擲,絕對不會爆炸,孩子們盡可以把它當玩具來玩,或滾或擊,都不會有危險。而只有將它置于大炮中發射,才會發出驚人的力量來。

同樣,每個人對他自己所具有的最大能力,也並不知道。

只有等到大的災難、大的變故降臨到他的頭上,或是重大的責任降臨到他肩上時,他的最大能力才會完全地施展出來。

比如美國內戰時期著名的格蘭特將軍的身體里,有著一種極大的力量,但是一直到美國內戰爆發,才激發出他的全部潛能。

又比如林肯,他內在的偉大力量,也不是種地、伐木、做測量員、管理店務、做執業律師所能激發的,甚至做美國的國會議員也不能激發,而直到國家危急,他擔當起偉大的責任後,才激發了他那巨大的力量,成為美國歷史上無可匹敵的大英雄。

歷史上還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有一些杰出人物等到了喪失一切的境地,才激發出勇氣來找生命的出路,或是等遇到了極大不幸與災禍,甚至到了絕望而進退兩難的境地,才會竭盡全力來打開新的出路。

偉大人物是由需要創造出來的,這些人為了戰勝一切困境,為了克服種種艱苦,才發揮出他們極大的力量,成了名垂史冊的人物。

美國歷史上,有許多杰出的商界人物一開始所做的事,一點也沒表現出他們與眾不同的才能,直到厄運毀滅了他們的產業,剝奪了他們賴以生存的拐杖後,他們體內真正的力量才被完全地激發出來。

許多男男女女,只有到了幫助自己的外力失掉後,只有到了在他們的生命中所認為的最寶貴的東西喪失後,他們才發現自己的真正才能。人的真正力量,往往潛伏在身體里面,而只有面臨巨大的壓力,才會使其完全激發出來。

責任是最足以激發我們力量的東西。從來沒有擔當過負責職位的人,決不會激發他那真正的力量。有許多身體強健的青年,卻處在十分卑微、受人管束的地位,他們之所以老是處于這樣的地位,其原因就在于,從來沒有重大的責任交付與他們擔當,這就無法激發他們最偉大的內在力量。于是,他們只是依照著人家所規劃的去做,從不想別出心裁來表現自己的才能。

應付困境的能力和創造事業的才能,都只有在重大的責任壓力下才會激發出來。認為「有什麼便表現什麼」的人生哲學,不知貽誤了多少年輕人。在身體里面潛伏著的巨大能力,可能會發泄出來,也可能不會發泄出來,而這完全取決于我們的環境是否能激發我們的能力。沒有相應的環境,即使有最大的雄心和自信力,也未必會發揮最大的才能。

因此,我們應當學會把重大的責任放在自己的肩頭,並迫使自己走入絕境,這種情勢的要求自然會把我們全部的力量發揮出來。這可以促使我們振奮起精神,運用自己固有的能力,來完成任務。同時,其他的優良品質,比如自信、堅韌等,也往往因責任而養成。所以,讀者朋友,如果重大的責任降臨到你的身上,快樂地歡迎吧,它是你走向成功的絕好機會。

§§§第二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任何人做了決定就得擔起責任,必須在決策之後負責到底。這就是說,決定產生責任,有責任就要負責。

在經營不善的公司里,人們總是推諉責任,不做或推遲決定,致使低效率的官僚主義應運而生,從而扼殺決策。在這些公司里,需要決策的問題在公司里得不到解決,最後擺在某個高層人物面前,逼著他對此作出是或否的表示,可就是這些推諉責任的人卻在背後猛烈地指責他(她)做了錯誤的決策,不肯放權,不能大膽任用下級。

一個優秀的領導則不然,他作出決定並承擔責任。由于要承擔責任,他必須竭力使自己百分之百地明確自己的責任,他的決定是慎重的,如果他不清楚是否應由他作出決定,他或是與上司聯系,或寧可鋌而走險自己做主。優秀的經理懂得,澄清模糊的責任界限的最佳途徑,便是作出決斷,期待別人有朝一日向他挑戰,這就是他分清責任的機會。他也更清楚,一旦他作出一個以上的壞決定,或作了決定不能負責到底,他就可能被解雇,負責是需要勇氣的。

一個人之所以會成功,第一,一定是他的目標明確;第二,一定是非常清楚自己身負使命。每個人在做決策遇到瓶頸的時候,只要回頭思考一下他的使命是什麼,就可以很快地解決他目前的困擾,然而一般人都沒有使命感,都沒有仔細研究過使命對人的影響。

你不妨先弄清自己的使命到底是什麼,事業上的使命是什麼,對自己經濟上的使命是什麼,對自己的本能、身體上的使命是什麼,在人生最重要的領域當中,讓你自己有一個使命,你會發現自己的行為開始改變,因為你已經擁有核心思想。

舉例說,如果你的經濟使命是要積累財富,在這樣的使命下,你想花錢的時候,通常你會怎麼想?你可能告訴自己︰「我必須要存錢因為你必須要積累財富。

如果你人際關系的使命,是要讓彼此感覺很棒,你存有這樣的理念時,當別人跟你吵架,或是有爭執的時候,你會立刻修正,因為你的使命是讓別人感覺很棒。以使命為導向的思考模式和行為模式,能讓你突破任何的瓶頸,可以提升你的生活價值,因為你清楚地知道︰你自己要什麼,想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使命是需要你自己去尋找的,正如一位哲人所說︰「你人生最大的工作,就是去找一份適當的工作;人生最大的使命,就是去找出自己的使命,活出自己的人生當你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好的時候,就可以撒播你的影響力來造福人群,讓更多的人跟你一樣活得很好。

§§§第三節責任等于愛和熱情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感

許多年以前,倫敦住著一個小孩,自幼貧病交加,無依無靠,飽嘗了人生的艱辛。為了糊口,他不得不在一家印刷廠做童工。

環境雖苦,他的志氣卻不短。早就與書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他,常常貪婪地佇立在書櫥前,不住地模著衣兜里僅有的買面包用的幾個先令。為了買書,他不得不挨餓。一天早晨的上班途中,他在書店的書櫥里發現了一本打開的新書,便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直到把打開的兩頁讀完才走。翌日晨,他又身不由己地來到了這個書櫥前,奇怪,那本書又往後翻開了兩頁!他又一氣讀完了。他是多麼想把它買下來呀,可是書價太高了。第三天,奇跡又出現了︰書頁又順序地翻開了兩頁,他又站在那兒讀了起來。就這樣,那本書每天往後翻開兩頁,他每天來讀,直到把全書讀完。這天,書店里一位慈祥的老人撫模著他的頭發說︰「好孩子,從今天起,你可以隨時來這個書店,任意翻閱所有的書籍,而不必付錢

日月如梭,這個少年後來成了著名的作家和記者——他就是英國一家晚報的主編。

他之所以自學成功,是因為他愛讀善學,也是因為他遇到了一位極富有責任感的人。善良的老人傾注給他的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溫存憐憫,愛護關懷,鼓舞鞭策。他向身處困境的少年人打開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引導他步入知識的世界,為他後來成為對人類有所貢獻、為世人所尊敬的作家而承擔了自己的責任。

對生活的熱愛,對人類、對大自然、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會使一個人認識自己身負的使命以及應該去承擔的責任,從而努力對社會做出貢獻。

沒有責任感的軍官不是合格的軍官,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不是優秀的員工。責任感是無價的。工作就意味著責任,責任意識會讓我們表現得更加卓越。

要將責任根植于內心,讓它成為我們腦海中一種強烈的意識,在日常行為和工作中,這種責任意識會讓我們表現得更加卓越。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員工,他們在談到自己的公司時,使用的代名詞通常都是「他們」而不是「我們」,「他們業務部怎麼怎麼樣」,「他們財務部怎麼怎麼樣」,這是一種缺乏責任感的典型表現,這樣的員工至少沒有一種「我們就是整個機構」的認同感。

責任感是不容易獲得的,原因就在于它是由許多小事構成的。但是最基本的是做事成熟,無論多小的事,都能夠比以往任何人做得都好。比如說,該到上班時間了,可外面陰冷、下著雨,而被窩里又那麼舒服,你還未清醒的責任感讓你在床上多躺了兩分鐘,你一定會問自己,你盡到職責了嗎?還沒有……除非你的責任感真的沒有發芽,你才會欺騙自己。對自己的慈悲就是對責任的侵害,必須去戰勝它。

§§§第四節別推卸眼前的責任

有一個替人割草的男孩打電話給布朗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布朗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草叢中的雜草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做了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布朗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說︰「你不是就在布朗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你為什麼還要打這個電話?」男孩說︰「我只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多問自己「我做得如何」,這就是責任。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