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4章 交際︰不會交際苦,左右逢源甜(2)

1971年7月29日,基辛格率代表團秘密訪華。來華前,尼克松總統曾不止一次為他們設想這次會談的情形,以為中方會大拍桌子叫喊「打倒美帝國主義」,勒令他們退出台灣,滾出東南亞。為此基辛格一行非常緊張。

但事實出乎他們的意料。周恩來總理在釣魚台國賓館熱情會見了他們。周恩來總理握著基辛格的手,微笑著說︰「這是中美兩國高級官員二十幾年來第一次握手當基辛格把隨行人員一一介紹給周恩來時,他的贊美更出乎他們的意料。他握住霍爾德里奇的手說︰「我知道,你會講北京話,還會講廣東話。廣東話連我都講不好。你是在香港學的吧!」又對斯邁澤說︰「我讀過你在《外交季刊》上發表的關于日本的論文,希望你也寫一篇關于中國的最後他握住洛德的手,「小伙子,好年輕,我們該是半個親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國人,在寫小說。我願意讀到她的書,歡迎她回來訪問

周恩來簡短的歡迎詞里蘊含了高超的贊美技巧。他在嚴肅的外交場合,有意淡化了政治角色,抓住細微之處,拉家常似的,對基辛格一行巧妙贊美了一番,既親切又得體,緩解了對方的緊張情緒。

周恩來能做到這一點,是事前大量細心準備的結果。他先對基辛格一行的工作、生活資料做了一定了解,準確地找出他們在外交場合一般不為人所提及的細小之處。同時對他們來華心理做了大致分析。

人的心理有相對穩定的一部分,但也有不穩定的部分,往往隨氣氛和場合的變化而變化。細心的人善于捕捉對方此時此地的心境,予以適當的贊美。

元旦晚會上,大家都興高采烈,有說有笑,台上節目精彩紛呈。在角落里,只有小王一人悶不作聲,心事重重。這時主持人發現了他的變化。他想︰「小王平時表現挺積極,做事挺熱情,今天怎麼了!」他又想到小王是新轉來的學生,可能想以前的同學了。他于是對大家說︰「小王是這學期剛轉咱們班的。平時各方面表現很積極,與同學關系也很融洽,我們現在就像是一家人了,共歡樂,共進步。現在,讓小王為我們唱支歌,好嗎?」小王听了這番話,被深深感動,感到了新的班集體的溫暖和凝聚力。很快與大家融在了一起。

主持人是個很細心的人,善于觀察他人心理的細微變化,並用贊美、鼓勵的話解開心中的不快。如果是個馬大哈,只顧自己開心,那麼氣氛一定不會很融洽。

§§§第六節做不怕得罪小人的人

平時和人交往,當然希望個個是好人,個個善良、真誠、寬容而且善解人意,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就像白米里少不了有砂子,小人總會出現在我們身邊。很多人對小人的處事態度是「惹不起就躲」,對小人能忍則忍,不能忍就躲。總覺得和小人吵架就掉自己的身價,和小人如果是打起來,那更要被別人看不起。所以很多人對待小人是避之如瘟神。

其實,有時候小人之所以張狂,也正是因為我們經常縱容小人,每當小人要用小人之計時,大多數情況下總是由于我們的忍讓而得逞,所以他們會經常這樣想︰在這個世界上,待人不能太仁慈,于是就更堅定了他們作惡的決心。而你則是躲了一次會惹上更多次,他們絕不會因為你的寬容而對你仁慈。

當然,我們並非提倡為人處世任何時候都「決不相讓,寸土必爭」。待人當然首先要講寬容,對小人不是不能講寬容,但這種寬容絕不是因為害怕。如果是由于怕得罪小人而寬容他們,那麼這種寬容就變成一種懦弱,並助長小人的氣勢,下次他們會更肆無忌憚地佔你的便宜。

小人和惡人有所不同,惡人的膽子一般比小人大,他們為了自己的私利會無所不為,我們模不準他們會如何作惡。有的惡人會殘忍得令人發指,有的惡人會卑鄙無恥到極點。小人則不一樣,他們都是暗地里使壞,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見不得人的,他們總是在不丟自己面子的情況下謀取私利,總是會施些詭計造謠誹謗,不會讓你當面看出他的陰謀。

如果能抓住這個特點,我們就能在心理上佔據優勢。其實小人最怕的就是被義正辭嚴地當面揭穿,他們的行為是經不起質問的,他們更害怕對質,他們只善于在陰暗角落里搞鬼,一見陽光,「鬼」就顯形。所以如果把事情悶在心里,和他們搞暗里斗,那麼正中其計,他們是最擅于暗里斗的。

我們很多人雖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但就是缺乏這種勇氣,而且也怕事情鬧大,得罪小人之後,遭他們報復。其實讓他們不報復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怕報復。而且我們要知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開事實真相後,我們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而小人自己也清楚︰事情鬧得越大對自己越不利。因為心虛經常會讓他們失去「爭斗」的信心。所以我們要有「不要臉」的心理準備,豁出去和小人斗到底。

§§§第七節做冷靜面對指責的人

麥金萊任美國總統時,因一項人事調動而遭到許多議員政客的強烈指責。在接受代表質詢時,一位國會議員脾氣暴躁、粗聲粗氣地給總統一頓難堪的譏罵。但麥金萊卻若無其事地一聲不吭,听憑這位議員大放厥詞,然後用極其委婉的口氣說︰「你現在怒氣該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沒有權利責問我的,但現在我仍願意詳細解釋給你听……」說罷,那位氣勢洶洶的議員只得羞愧地低下了頭。

的確,在生活中,遭到別人的指責和抱怨的事常可踫到。遭人指責抱怨,是件極不愉快的事,有時會使人覺得很尷尬,尤其是在大庭廣眾面前受到指責,更是不堪忍受。但從提高一個人的處世修養角度講,無論你遇到哪種情況的指責,都應該從容不迫,泰然處之。為擺月兌指責的尷尬局面,不妨采納心理學家提出的以下建議︰

保持冷靜。被人指責總是不愉快的,面對使你十分難堪的指責時,要保持冷靜,最好能暫時忍耐住,並作出樂于傾听的表示,不管你是否贊同,都要待听完後再作分辯。因對方的一兩句刺耳的話,就按捺不住,激動起來,硬踫硬,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容易將問題搞僵,將主動變為被動。

讓對方亮明觀點。有些指責者在指責別人時,往往似是而非,含糊其詞,結果使人不知所雲。這時,你可向對方提出講清問題的要求,態度要和氣,如「你說我蠢,我究竟蠢在哪里?」或者「我到底干了什麼傻事?」以便搞清對方究竟指責和抱怨你什麼,讓對方及時亮明自己的觀點。這一策略往往能有效地制止指責者對你的攻擊,並能將原來的攻防關系轉變為彼此合作、互相尊重的關系,使雙方把注意力轉向共同感興趣的問題。

消除對方的怒氣。受到指責,特別是在你確實有責任時,你不妨認真傾听或表示同意對方對你的看法,不要計較對方的態度好壞,這樣,指責完畢,氣也消了一半。即使當你確信對方的指責純屬無稽之談時,也要對其表示贊同,或者暫時認為對方的指責是可以理解的。這會使對方無力再對你進行攻擊,相反,你卻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時間進行解釋,從而消釋對方的怒氣,使隔膜、猜疑、埋怨和互不信任的堅冰得以化解。

平靜地給惡意中傷者以回擊。也許,大多數指責者並不是出于惡意而指責別人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確有極少數人為了其個人目的而對他人進行惡意中傷的。對于這樣的尋釁挑戰者,應該堅定地表示自己的態度,不能遷就忍耐,更不能寬容而不予回擊,但應注意態度,以柔克剛。這樣,會使你顯得更有氣魄,更有力量。

§§§第八節做懂得因人而異的人

人是有感情的高級智能生物。在人們的人際交往活動中有一定規律可循。每個人的嗜好、想法都不一樣,所以我們經常遇到的對手也各不相同。與人交涉時,倘若能夠明白對方屬于何種類型,應付起來就比較容易了。現在列舉十類人供參考︰

第一,死死板板的人

這類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氣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會作出你所預期的反應來。他通常不會注意你在說些什麼,甚至你會懷疑他听進去沒有。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人?和這種人交際,剛開始多多少少會感覺不安,但這實在也是沒辦法的事。遇到這種情況,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細觀察,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從他們的言行中,尋找出他們所真正關心的事來。你可以隨便和他們閑聊,只要能夠使他們回答或產生一些反應,那麼事情也就好辦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這一話題,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每一個人都有他感興趣的事,只要你稍一觸及,他就會滔滔不絕地說開去,此乃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須好好掌握並利用這種心理。

第二,傲慢無禮的人

有些人自視甚高、目中無人,時常表現出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像這種舉止無禮、態度傲慢的人,實在讓人看了生氣,是最不受歡迎的類型。但是,當你不得不和他接觸時,你要如何對付他?

某個企業的一位副科長,說話雖然客氣,眼神里卻有些許傲慢,且不帶一絲笑意,這種人實在是非常不好對付的,當我初次會見他時,就感覺有一種「威脅」存在。

對付這一類型的人,說話應該簡潔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唆,所謂「多說無益」,因此,你要盡量小心,以免掉進他的圈套里頭。

不要認為對方客氣,就以禮待他,其實,他多半是缺乏真心誠意的;你最好在不得罪對方的情況下,言詞盡可能「簡省」。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苦衷,這位副科長可能自覺「懷才不遇」,或怨恨自己運氣不好、無法早出頭;又由于其在社會上打滾甚久,城府頗深,故盡管不受領導眷顧,也會在「保衛自己」的情況下,與人客氣寒暄。因此,我們只要同情他,而不必理會他的傲慢,盡量簡單扼要地交涉就對了。

第三,沉默寡言的人

和不愛開口的人交涉事情,實在是非常吃力的;因為對方太過沉默,你就沒辦法了解他的想法,更無從得知他對你是否有好感。

一位新聞記者,為人沉默寡言,根本就不像是個記者。不論你和他說什麼,他總是沉默以對,你真是拿他沒辦法。當有人給他介紹廣告客戶時,他也只是淡然地說聲︰「喔!是這樣啊然後手持對方名片,呆呆地看書。

對于這種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當的方式,讓他明白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盡量避免迂回式的談話,你不妨直接地問︰「對于甲和乙兩種辦法,你認為哪種較好?是不是甲方法好些呢?」

第四,深藏不露的人

我們周圍存在有許多深藏不露的人,他們不肯輕易讓人了解其心思,或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有時甚至說話不著邊際,一談到正題就「顧左右而言他」。

雙方進行交涉,其目的乃在了解彼此情況,以使任務圓滿完成;因此,經常挖空心思去窺探對方的情報,使對方露出其「廬山真面目」來。

但是,當你遇到這麼一個深藏不露的人時,你只有把自己預先準備好了的資料拿給他看,讓他根據你所提供的資料,作出最後決斷。

人們多半不願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即使在你要求他給出答案或提出判斷時,他也故意裝不懂,或者故意言不及義地閃爍其詞,使你有一種「莫測高深」的感覺。其實這只是對方偽裝自己的手段罷了。

第五,草率決斷的人

這種類型的人,乍看好像反應很快;他常常在交涉進行至最**時,忽然妄下決斷,予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覺。由于這種人多半是性子太急了,因此有的時候為了表現自己的「果斷」,決定就會顯得隨便而草率。

他們經常「會錯意」;也就是說,由于他們的「反應」太快,每每會對事物產生錯覺和誤解。其特征是︰沒有耐心听完別人的談話,往往「斷章取義」,自以為是地作出決斷。如此雖使交涉進行較快,但草率作出的決定,多半會留下後遺癥。

倘若你遇到上述這種人,最好按步就班地來,把談話分成若干段,說完一段之後,馬上征求他的同意,沒問題了再繼續進行下去,如此才不致發生錯誤,也可免除不必要的麻煩。

第六,頑固不通的人

頑強固執的人是最難應付的,因為無論你說什麼,他都听不進去,只知堅持自己的意見,死硬到底。跟這種頑固分子交手,是最累人且又浪費時間的,結果往往徒勞無功。因此,在你和他交涉的時候,千萬要記住「適可而止」,否則,談得愈多、愈久,心里愈不痛快。

對付這種人,你不妨及時抱定「早散」「早月兌身」的想法,隨便敷衍他幾句,不必耗時費力自討沒趣。

第七,行動遲緩的人

對于行動比較緩慢的人,最是需要耐心。你與人交際時,可能也經常會踫到這種人,此時你絕對不能著急,因為他的步調總是無法跟上你的進度。所以,你最好按捺住性子,拿出耐心,盡可能配合他。

第八,自私自利的人

這世上自私自利的人為數不少,無論你走哪兒,總會遇到幾個。這種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將自己的利益擺在前頭,要他做些于己無利的事,他是斷不會考慮的。

他們經常手不離機——計算機是也,這說明他們始終在計算著自己的利益。正因為他們最看重數字,故有所堅持的,一定是自己的利益;至于其他事情,他們不會在意如何做好它,只考慮怎樣做才最省事。這種慳吝之徒,任誰都不會對他們產生好感。

但是,當我們不得不與其接觸、交涉時,只有暫時按捺住自己的厭惡之情,姑且順水推舟、投其所好。當他發現自己所強調的利益被肯定了,自然就會表示滿意,如此,交涉就會很快獲得成功了。

第九,毫無表情的人

人的心態和感情,常常會透過臉部的表情顯現出來,故在交際的時候,表情往往可供作判斷情況的工具。

然而,有些人卻是毫無表情可言的,也就是說,他的喜、怒是不形于色的,這種人若非深沉,就是呆板。當你和這種人進行交際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特別注意他的眼楮和下巴。

常有人說︰「眼楮是會說話的」,誠然,眼楮是靈魂之窗,「觀其眸子」你自然可以知道他的心思。

品茶話人生

聰明人,善于打造自己的人際圈,他們用心經營自己的人際關系,展現自信和魅力,不僅吸引了異性,同性也樂于與其交心。我們往往發現,擁有好人緣的人,主要是修養佳、情商高。外貌不重要,人情世故佔第一。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