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章 怨憎會︰苦貪戀、私欲為痛苦之源(2)

草原上,三只獵狗追逐著一只土撥鼠,而土撥鼠機靈地鑽進一個洞穴;突然,從洞穴里竄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飛快地向前跑,並跳上了一棵樹;三只獵狗緊追不舍,尾隨而至;兔子在樹枝上沒站穩,掉了下來,正好砸暈了正仰頭觀望的獵狗;于是,兔子順利逃月兌。

故事講完,台下許多學生便提出了各自的疑問︰「兔子怎麼會爬樹呢?一只兔子怎麼可能同時砸暈三只獵狗呢?」

「這些問題提得都不錯,顯示了故事的荒誕教授說完,沉默了好一陣;等學生們紛紛投來疑惑的目光時,他有些失望地說︰「可是更重要的,你們卻沒有問——獵狗當初真正要追捕的是什麼?土撥鼠哪兒去了……」

我們常常因為一些別的誘惑,錯過了最初追求,最後落得一無所有。

還有一個小寓言故事︰

有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孩子,到沙漠去獵殺駱駝。

他們到達了目的地。

父親問老大︰「你看到了什麼呢?」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

父親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以相同的問題問老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

父親又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又以相同的問題問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駱駝

父親高興地點點頭說︰「答對了

一個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須有明確的目標。目標一經確立之後,就要心無旁騖,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

每一個人都希望找尋到各自人生的目的與意義,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阻礙人們走向成功的,往往不是艱難困苦,而是一路上太多的誘惑。在這些誘惑的左右下,一些人漸行漸遠,最終偏離了最初的人生規劃,南轅北轍,甚至迷失了自己。

當然,僅僅有目標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大家都听說過黑瞎子掰玉米的故事,它只顧貪多,最後走出玉米地的時候,腋下沒有剩下一個玉米。

§§§第六節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幾個年輕人一同外出度假,在海邊他們看見一棟5層的小旅館,他們決定在這家旅館過夜。

旅館的門童向他們解釋道︰「我們一共有5層樓,你們可以一層一層地走上去,一旦覺得某一層的設施令你們滿意,你們就可以停留下來。為了幫你們做出決定,我們在每一層樓都立了塊告示牌,上面寫明了這一層都有些什麼。但是要記住,一旦決定住某一層,就不能再反悔

年輕人听明白這規則後,都很感興趣,他們走進了旅館。

在第一層樓,他們看到告示牌上寫著︰「這里的房間床板都很硬,地毯也是舊的,而且沒有上門早餐服務看了這個,年輕人哄笑起來,他們毫不遲疑地向樓上走去。

第二層的告示牌上寫著︰「這里的房間還好,床板不太硬,地毯半新,但沒有上門早餐服務這個當然也沒能留住幾個年輕人的腳步。

他們行進到第三層樓,告示牌上寫的是︰「這里的房間很舒適,床很軟,而且還有上門早餐服務,唯一不足的是地毯有些舊了

這個看起來不錯,年輕人討論著,可是上面還有兩層樓呢。于是,他們還是放棄了。

到了第四層,這一層的告示牌上的內容幾乎是完美的︰「這里房間舒適,所有用品都是新的,並且,明早會有上門早餐服務,我們還會送您水果

這一次,年輕人都非常感興趣了。他們商量了一會兒,結果卻沒有達成一致,因為有人還想到第五層看看。

他們終于來到了第五層,然而,他們都傻眼了,這一層空蕩蕩的,連一個房間也沒有,告示牌上寫著一行字︰「這里沒有房間,更不用說一個舒適的夜晚。設置這一層樓的目的只是為了開個玩笑,但遺憾的是,您是又一個被玩笑捉弄的人

我們往往會遇到某種選擇的機會,就像這家5層樓的旅館,每一層都比前一層好,每走一步都可能比前一步得到更多。但是,在你一個勁兒往前沖,爭搶著獲取最豐厚的禮物時,你學會適可而止了嗎?別忘了,有時候,多走一步,不如冷靜地站在原地,多想想。

停下來是一種簡單、直接的技巧,就是在一小段可能的時間內「什麼事也不做」,在這段時間中你才能再度認清自己,記起自己的方向。

中國的禪宗有一種大智慧,認為人的物欲把人引向了歧途,使人變成了苦役犯。因而它主張祛除**,體味真的生活。禪詩雲︰「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听雪,心中若無煩惱事,便是人間好時節這意思是不為物欲所累便能獲得幸福。中國世俗聖賢中也不乏這類覺悟。當年孔子夸獎他的學生顏回,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說人生命本來的喜悅絕不是貧困所能剝奪的。只要你在幸福來到之時適時止步,幸福就會留在你身邊。

以前有個故事,說兩個人去揀金子,那個撿了幾塊就跑的人最後安享天年,那個貪心弄了一袋子金子的人,結果惹來強盜,最後丟了性命。其實做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應該學會適可而止。其實哲學里面是有說法的,就是真理過頭了必然走向謬誤。這樣的例子簡直舉不勝舉,比如報載四川某大學一個品學兼優的漂亮女孩兒,畢業後到了一所重點中學教高中,課本來教得蠻好,但是她力求完美,結果長期苦惱,得心理疾病,又無人可以溝通,結果自殺身亡。

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常常會提到適可而止,意思是凡事不要太過,過猶不及。如同少許的鹽可以使菜味道鮮美,但過咸就會覺得苦;少許的糖可以感覺到甜蜜,過甜則會膩。平衡是宇宙之法。任何事物都不能太過,太過就會滑向反面。

§§§第七節貪念誘惑,喪失快樂

在印度,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窮理發師,他非常快樂,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事,整天笑嘻嘻的。他是國王的理發師,整天陪伴在國王的左右。

國王總是問他︰「你快樂的秘密是什麼?你總是興致勃勃的,好像不是在地上走,而是在天上飛。這到底有什麼秘密?」

窮理發師說︰「我不知道。實際上,我以前從來沒听說過‘秘密’這個詞。您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只是快樂,我賺我的面包,如此而已……然後我就休息

後來國王問他的首相——一個學識非常淵博的人。

國王問他︰「你肯定知道這個理發師的秘密。我是一個國王,我還沒有這麼快樂呢,可是這個窮人,一無所有,卻這麼快樂

首相說︰「那是因為他並未置身于那種惡性循環之中

國王問︰「什麼惡性循環?」

首相笑了,說︰「您在這個循環里面,但是您不了解它。讓我們做一件事情來證明這種惡性循環的存在吧

晚上,他們把一個裝有99塊金幣的袋子扔進理發師的家。

第二天,理發師掉進地獄里了。他憂心忡忡地來了。事實上,他整個晚上都沒有睡,一遍又一遍地數著袋子里的錢——99塊。他太興奮了——當你興奮的時候,你怎麼能睡得著呢?他一再地起床,模模那些金幣,再數一次……他從來沒有數金幣的經驗,而99塊又是一個麻煩——因為當你有99塊金幣的時候,你就會想︰攢夠100塊金幣好了……

理發師很憂郁。第二天他來了——他沒有在天上飛,他深深地站在地上……不僅深深地站在地上,還有一個石頭一樣的東西掛在他的脖子上。

國王問︰「你怎麼了?你看起來很焦慮

他什麼也不說,因為他不想談論那個錢袋。他的情形每況愈下,他不能好好地按摩——他沒有力氣,他在斷食。

于是國王說︰「你在干什麼?你現在好像一點力氣也沒有。你看起來這麼憂郁、這麼苦悶。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終于有一天,他不得不將實情告訴了國王。因為國王堅持說︰「你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我可以幫助你

理發師說︰「我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中,我現在是這種惡性循環的受害者

貪婪意味著你感覺到空虛,而你想要用任何可能的東西來填滿它,不管它是什麼。一旦你了解到這一點,你就有月兌離貪婪的可能。

原本快樂的理發師,在金錢面前,因為缺少了一顆平常心,既拿不起,又放不下;既輸不得,又贏不起。心境失去平靜,生活失去平和,整個人生長河就像老式座鐘上的鐘擺,永遠不得安寧地在兩極情緒間起落掙扎,品嘗著綿綿無盡的焦慮與惶恐、無奈與苦澀、疲憊與怨怒、失落與惆悵,最終陷入了惡性循環當中。

貪心的誘惑常常存在于我們的身體里,時不時地出來「發作」一下,因此,我們應該培養自己抵御誘惑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有一顆平常心,不為金錢名利所動。

§§§第八節自私自利,終歸自毀

一些人在思想和行動上總是囿于「以自我為中心,以利益為半徑」的圓圈之中,自私自利,所關心的永遠是他眼前的利益,這樣的人,在人際交往中,是吃不開的。因為他在處理與他人的關系時,永遠是斤斤計較的,永遠是爭先恐後的,總是擔心自己吃虧,總是想佔別人的便宜,甚至發展成貪佔的心態。

在這種自私貪佔心理支配下,有的人往往把發財的希望寄托在發橫財上。豈不知人想橫財,橫著橫著就是棺材了。

城市里,有幾個商人,他們合伙買一間房子,開起了一家商店。

商店里的生意很好,來買東西的人也很多。所以,商人們賺了很多很多的錢。

可是,商店突然關門了。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幾個商人都非常自私,他們見商店的生意這麼好,都在想︰要是這個商店是我個人的,那我就會賺很多很多的錢,可是現在還要大家一起分,那我個人得到的錢就會太少了。而且現在人手這麼多,每個人在賣東西時沒準就會私下留出一部分「私房錢」來,萬一別人比我留得多,那我可就太吃虧了。

就這樣,他們每個人都想獨佔商店,又想多留出一些。他們整天提防別人,過著心驚膽顫的日子。最後,他們受不了了,一齊叫起來,「關門!散伙!分錢!分物!」

商店關門後,幾個商人斤斤計較為瓜發財產吵得一塌糊涂。他們從白天吵到夜里,好不容易把東西分完了,接著,又點起蠟燭,開始分錢。他們吵啊爭啊,連蠟燭倒下來也不知道。

倒下來的蠟燭很快就把桌子燒著了。一個商人說︰「桌子又沒分給我,不關我的事!」另一個商人說︰「桌子分給我了,現在燒掉了。等會兒要多分給我一千塊錢!」別的商人一齊叫道︰「財迷!誰叫你自己不管好自己的東西呢!多一分錢都不行!」

燒著的桌子把旁邊的椅子也點燃了。一個商人喊︰「你的桌子把我的椅子引著了,你要賠我兩千塊錢!」另一個商人叫︰「活該!誰叫你剛才不救火呀!」他們打了起來。

椅子的火點燃了房子,濃濃的煙從窗子里冒了出去。街上響起一片喊聲︰「救火呀!救火呀!」

可是那幾個商人還在吵︰「少給了兩千塊!」「我不再讓步了!」「你們講理不講理啊?」……

這些蠢貨吵啊,嚷啊,直到他們都被卷進濃濃的煙霧中。

烈火吞沒了整個商店,屋頂坍了下來。自私的商人和他們的錢財,統統變成了灰燼。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比故事里商店失火的事要重大得多,這時應當放棄私利,停止紛爭,共同解決當前面臨的危險,否則大家都得完蛋。可是一些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為人處事愛斤斤計較,吃不得半點虧,在思想和行動上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以利益為半徑」,凡是對自己有利的事都要想方設法地尋求和維護,凡是對自己有利的事和物都要和別人爭搶,生怕自己吃虧,而且還有這樣一種奇怪的變態心理,若是爭不上利益,那就等于自己利益的失去,其內心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平衡不下來。正因為有這樣一種心態,所以自己無法享受的事,也決不讓別人享受。所以這種人永遠處理不好與別人的關系,總是處于緊張、沖突之中。而他呢?卻總將責任歸之于別人。

這種人自私心特別嚴重,永遠是只掃自己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永遠只知道自愛,不知道愛人。從不熱衷于公用事業、公益活動;路遇不平,雖然自己長得膀大腰圓,也不會拔刀相助。

人生如此短暫和寶貴,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這樣斤斤計較呢?斤斤計較的人應該知道自己該干什麼和不該干什麼,知道什麼事情該認真對待,什麼事情可以不屑一顧。我們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經過長期的磨練。

品茶話人生︰

**是把雙刃劍,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是劃分善惡的起點。正如荀子所說︰「人,生而有欲這**包括**、貪欲、報復欲、自私欲、好利欲、好權欲、征服欲……**可以使一個人的力量發揮到極致,也可逼得一個人獻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礙,全速前進而無後顧之憂。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應當充分發揮我們的能力。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