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章 迷失苦︰迷失自我,陷入痛苦(1)

§§§第一節不迷失在枷鎖中

有個長發公主叫雷凡莎,她頭上披著很長很長的金發,長得很美。雷凡莎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里,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天天念叨雷凡莎長得很丑。

一天,一位年輕英俊的王子從塔下經過,被雷凡莎的美貌驚呆了,從這以後,他天天都要到這里來,一飽眼福。雷凡莎從王子的眼楮里認清了自己的美麗,同時也從王子的眼楮里發現了自己的未來。有一天,她終于放下頭上長長的金發,讓王子攀著長發爬上塔頂,把她從塔里解救出來。

囚禁雷凡莎的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那個老巫婆是她心里的魔鬼,她听信了魔鬼的話,以為自己長得很丑,不願見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里。

其實,人在很多時候不就像這個長發公主嗎?在某些情況下,人心很容易被迷失,被無謂的枷鎖困住。就像長發公主,對老巫婆的話信以為真,自己認為自己長得很丑,因此把自己囚禁起來。

是因為自己心中有枷鎖,使我們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我們獨特的創意被自己抹煞,認為自己無法成功;我們告訴自己,難以成為配偶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無法成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孩子。然後,開始向環境低頭,甚至于開始認命、怨天尤人。

仔細想想,很多時候,在人生的海洋中,我們猶如一只游動的魚,本來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動,尋找食物,欣賞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豐富情趣。但突然有一天,我們遇到了珊瑚礁,然後自己就不願再動彈了,並且吶喊著說自己陷入絕境。這,想想不可笑嗎?自己給自己營造了心靈的監獄,然後鑽進去,坐以待斃。

人的一生的確充滿許多坎坷,許多愧疚,許多迷惘,許多無奈,稍不留神,我們就會被自己營造的心靈的監獄所監禁。而心獄,是殘害我們心靈的極大殺手,它在使心靈凋零的同時又嚴重地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巴特先生面臨著工作上的瓶頸,他很想突破,但又覺得有心無力。于是,他決定找職業生涯輔導專家為他診斷。

他來到了職業生涯發展中心,輔導老師為他分析了現狀及瓶頸產生的原因,並和他共同擬訂未來的行動方案,協助他改變目前的困境。

然而,經過了幾次協談,巴特先生仍然原地踏步,不論是分析現況或規劃未來,在諮商的過程中,巴特先生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知道……但是……」

我知道我應該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但是我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

我知道自己最想做的是和藝術有關的工作,但是家人期望我當工程師。

我知道應該多運動,但是工作實在太忙了,忙得沒時間。

我知道我要改一改自己的脾氣,但是個性本來就不容易改變。

雖然听起來是一句稀松平常的話,但當我們經常講出這樣的話時,就意味著我們的思維模式已經習慣朝向限制性的想法。

限制性的想法像一個無形的牢籠,使人動彈不得,就像一則禪宗公案︰

一位弟子來到禪師面前,請求師父教他解月兌之道,師父問︰「是誰綁了你?」

弟子納悶地看了看自己身上,困惑地說︰「沒有人綁我啊!」

禪師笑答︰「既然沒有人綁你,為何要求解月兌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不自覺地被一些習慣性的想法所限制,例如︰

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還是不要冒險吧!

以目前的狀況,絕對不可能完成。

這樣做別人會怎麼想?

這怎麼可能做得到呢?別傻了。

我看不出有什麼可能性,不可能成功的。

我的學歷(財力、人力……)不足,還是別妄想了。

限制性的思維模式阻礙了我們邁向成功的可能性。我們一定要認清現實,避免被無謂的枷鎖困住。

§§§第二節不迷失在貪心中

做人不能太貪心,要有選擇,有放棄,懂得選擇,懂得放棄,才能成功。要是什麼都想抓在手里,到最後只會一無所有。要知道一個懂得選擇放棄的人,才能不迷失事業發展的方向,才能抓住成功的機遇,才能攀登事業輝煌的巔峰。

當孫悟空還只是一只猴子的時候,跋山涉水來到了方寸山,拜師學藝。在他看遍了方寸山的寺廟僧舍、听膩了誦經念佛聲之後,菩提祖師召見了他,問他想學什麼,孫悟空說師傅教什麼,弟子就學什麼。

于是,菩提祖師就對他說,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旁門都能夠修成正果,教你術字門中之道如何?孫悟空問術字門中之道能不能長久,菩提祖師說不能。孫悟空便不學。菩提祖師再問孫悟空學不學流字門中之道,孫悟空再問能不能長久,菩提祖師說不能,孫悟空仍然不學。

菩提祖師又問孫悟空學不學靜字門中之道,孫悟空問能不能長久,菩提祖師說不能,孫悟空再搖搖頭,還是不學。

菩提祖師又問孫悟空學不學動字門中之道,孫悟空還是問能不能長久,菩提祖師再答不能,孫悟空說那也不學。

菩提祖師震怒,跳下高台說,你這猢猻,這也不學那也不學,難道你還想翻天覆地嗎?拿起戒尺,對著孫悟空打過去,然後拂袖離去。孫悟空忍痛不出聲。

後來,孫悟空告訴菩提祖師,他在花果山上的時候,猴子們總是爭先恐後的搶桃子吃,不管桃子是青是紅、是生是熟,總是要把得到的桃子吃下肚去。而那些見桃子就吃的猴子幾乎從來沒有吃到過最好的桃子。而他總是等到桃子最熟最紅的時候才吃,這樣,他就能夠吃到最好的桃子。他不學那些不長久的本事也是為了學到最好的本事。

菩提祖師听到這些話,便點頭說猢猻可教也。于是,就傳授給了孫悟空七十二變和筋斗雲。

人人都以為先下手為強,所以往往爭先恐後,唯恐落在人後,其實,面對誘惑時,懂得等待和放棄才是最大的智慧。因為放棄暫時的貪心和**,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要具有長遠的眼光。

一個人得了難治之癥,終日為疾病所苦。為了能早日痊愈,他看過了不少醫生,都不見效果。他又听人說遠處有一個小鎮,鎮上有一種包治百病的水,于是就急急忙忙趕過去,跳到水里去洗澡。但洗過澡後,他的病不但沒好,反而加重了。這使他更加困苦不堪。

有一天晚上,他在夢里夢見一個精靈向他走來,很關切地詢問他︰「所有的方法你都試過了嗎?」

他答道︰「試過了

「不,」精靈搖頭說,「過來,我帶你去洗一種你從來沒有洗過的澡

精靈將這個人帶到一個清澈的水池邊對他說︰「進水里泡一泡,你很快就會康復說完,就不見了。

這病人跳進了水池,泡在水中。等他從水中出來時,所有的病痛竟然真的消失了。他欣喜若狂,猛地一抬頭,發現水池旁的牆上寫著「拋棄」兩個字。

這時他也醒了,夢中的情景讓他猛然醒悟︰原己一直以來任意放縱,受害已深。于是他就此發誓,要戒除一切惡習。

我們永遠要記住,拋棄是治療百病的萬靈之藥。人之所以不快樂,就是因為想要的太多。所以我們要把貪心扔掉,不迷失在貪心里,這樣,到最後得到的,才是最適合你的,最好的。

§§§第三節不迷失在自卑中

當我們迷失在自卑中的時候,就會對生活缺乏勇氣,不敢與他人相抗衡,致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掙扎。有誰願意成為一個自卑的人呢?大概沒有。但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自卑,所以我們要把「自卑」這棵腐爛的枯草從內心深處拔出來,扔得遠遠的,這樣才能挺胸抬頭,臉上才能閃耀自信的微笑。

自己瞧自己不順眼,總覺得自己矮人一頭,這就是自卑。當然這「不順眼」「矮一頭」都是以別人為參照物的。「我皮膚黑」,是和別人比而顯得黑;「我個矮」,矮是相對于高而言的;「我眼楮小」,世界上有許多大眼楮的人,才襯托出了你的小。這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實實在在擺在那里,讓你藏不了躲不了改不了忘不了,于是你有了自卑的理由。你可憐自己又恨自己,于是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改變或逃避這些「缺點」,但卻常常收效甚微。

杰克曾經是個自卑的人,但自從他開始從事心理咨詢這份工作以來,他變得越來越自信了,這一點可以從參加會議時他坐的位置來證實——過去,他總是坐在犄角旮旯里,即便對某些問題有看法也不輕易發言。而現在他經常坐在前面,即使對會議主持人也敢發表不同看法。這種變化,當然是得益于心理咨詢,在為別人排解心理困擾的同時,杰克獲得了觀察、了解、認識問題的許多新角度和方法,從而也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

有個小女孩的事情有點好笑,但它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自卑原來是自找的!

這個女孩兒為了自己耳朵上的一個小眼兒非常自卑,于是便去找心理醫生咨詢。醫生問她眼兒有多大,別人能看出來嗎?她說她梳著長發,把耳朵蓋上了,別人看不見。眼兒也只是個小眼兒,能穿過耳環,不過不在戴耳環的位置上。

醫生又問她︰「有什麼要緊嗎?」

「哦,我比別人少了塊肉呀,我為此特別苦惱和自卑!」

現實生活中像她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種人訴說他們因為某種缺陷或短處而特別自卑。把這些缺陷或短處集中起來,幾乎無所不包︰什麼胖啦、矮啦、皮膚黑啦、汗毛粗啦,什麼嘴巴大、眼楮小、頭發黃、胳膊細啦,什麼臉上長了青春痘、說話有口音、不會吃西餐、家里沒有錢啦,統統都是自卑的理由,而「耳朵上的一個小眼兒」大概是其中之最了。

這個「耳朵上的小眼」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不太認同弗洛伊德的研究,認為他只關注病態的人。「如果一個人只潛心研究精神錯亂者、神經病患者、心理變態者、罪犯,越軌者和精神脆弱者,那麼他對人類的信心勢必越來越小,他會變得越來越‘現實’,尺度越放越低,對人的指望越來越小馬斯洛如是說。馬斯洛著重研究那些「實現自我的人」,在這個基礎上使心理治療成為開發人的潛能、改善人的生活質量的一個新途徑。

當我們把目光從自卑者身上轉到那些自信的人身上時,便會有新的發觀︰上帝並不是對他們寵愛有加,讓他們全都完美無瑕。如果用「耳朵上的小眼兒」這樣的尺度去衡量,他們身上的種種缺陷也可怕得很呢。拿破侖的矮小,林肯的相貌丑陋,羅斯福的癱瘓,邱吉爾的臃腫,哪一條不比「耳朵上的小眼」更令人痛不欲生?可他們卻擁用輝煌的一生!如果說他們都是偉人,我們凡人只能仰視,就讓我們再來平視一下周圍的同事、朋友,你可以毫不費力地就在那些成大事者身上找出種種缺陷,可你看他們照樣活得坦然自在。自信使他們眉頭舒展,腰背挺直,甚至連皮膚都熠熠生光!

自卑的人,不由自主地會在別人面前,甚至是自己喜歡的人面前顯出一種不自在,他總在擔心別人會怎麼看自己。這種不自在會微妙地影響人與人的關系,使雙方經常誤讀對方的信息,造成隔膜與沖突;而自信的人,與人交往時坦誠自然,能更多地顯示出自己的本色,更有效地與人溝通,就更容易建立起健康的人際關系,為自己贏得友誼和愛情。所以,我們一定不要迷失在自卑中,要自信起來。一個自信的男人,會使女人獲得安全感;一個自信的女人,會使男人感到溫暖安詳。總之,自信的人最可愛。

§§§第四節不迷失在空想中

在追求幸福和成功的途中,很多人只是空想,在行動上常常茫然不知所措。其實,正是因為缺乏行動,才導致人生的失敗。所以,如果你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都擺出來,告訴自己,我要去做,而且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你就盡力而為。

美國現任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4歲的時候,她家從外地搬到芝加哥郊區的帕克里奇居住。來到一個新環境後,活潑好動的希拉里急于交上新朋友,但很快她就發現這並非易事。每當她到外面去玩耍時,鄰居的孩子們不是嘲笑她就是欺負她,有時還將她推來推去或將她打倒在地。每當這時她都會哭著跑回家去,再也不出家門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