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三章江南江北

長江之水流至廬山山麓,各支流相匯鄱陽湖,河湖之間淤積的大片肥沃土地,便是古之柴桑。自古以來,柴桑就是舟車輻輳、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此地襟江帶湖,背倚廬山,歷來是兵家軍事重鎮。春秋時期柴桑屬吳之西境,楚之東境,因而又有「吳頭楚尾」之稱。

收了陸遜、步陟,李勛封徐盛為前將軍,李嚴為後將軍,陸遜為左將軍,步陟為右將軍,十余萬水師屯居陸口,虎視柴桑。

如果柴桑再落入李勛手中,廣闊的鄱陽湖必定任秦軍戰船往來馳騁,成其天然水寨。揚州月復地的秣陵、會稽、吳等郡,再無天塹可阻擋秦軍東進步伐。因此,孫權連下急令,不論新兵老兵,各郡除了必備的巡警城衛,其余兵力全部調往柴桑。

而長江以北的廬江、笀春,一個要抵擋趙雲、嚴顏,一個要防止曹丕暗使冷箭,兵力本就捉襟見肘,根本不可能再抽調人手回防。無奈之下,孫權也親自趕往柴桑,指揮城防,連吳王親衛營,也被他趕上城頭。

朱桓、呂範、朱然、諸葛瑾,柴桑城中,東吳名將雲集,城防森嚴。

孫權也衣不解帶,天天披甲巡視四門,鼓舞士氣。雙眼都熬出血絲了,但一直等了半月,卻連秦軍的影子都沒看到。

戰前陰雲籠罩,一天到晚緊繃著神經,吳軍將士苦不堪言。

陸口港水寨,李勛身著便服,與四位將軍推演戰術,所依地形,正是柴桑、鄱陽一帶。

步陟指地圖道︰「柴桑背山依水,易守難攻,正面攻打,必定損傷不小。不如派一營樓船,自此順江而下,繞到柴桑背後,攻佔鄱陽湖口的九江港。九江港一失,揚州援軍中斷,柴桑孤立無援,我軍再徐徐圖之,當為上策。」

黃權與李嚴相視一眼,輕笑道︰「正要他在此集中兵力。就算把揚州全境兵力調來,也不過四萬。我軍足足多出十萬,而且多為老兵,戰力可觀,舀下柴桑不是難事。」

李嚴接道︰「若是過早舀下柴桑,各路援軍退回原郡固守,之後我軍一一攻打,勢必傷及百姓,損毀城池。民心不穩,戰後安撫便是一個大難題。還不如在這里耗盡孫權兵力,然後兵分數路,兵不血刃,一舉攻克數郡,豈不美哉?」

步陟、陸遜恍然大悟,怪不得大軍一直在陸口操練,圖的竟是這個。

「戰術固然要精妙,整體戰略也要考慮。揚州乃繁華之地,早晚歸我大秦所有,朕也不想輕易毀了它。」李勛笑了笑,又對步陟、陸遜道︰「兩位將軍都出身江東名門,聲名顯赫,將來安撫民心,結交士族之事,非兩位莫屬。」

陸遜正尋思將來打到吳郡,如何安排族人,聞言頓喜,拱手道︰「陛下胸襟寬廣,江東百姓必定輕易歸附。吳郡陸氏一門,任憑差遣。」

東吳士族林立,把持國脈,當初孫策大開殺戒,掃除數十大族,得了「江東小霸王」的稱號,最後還是要結好士族,委官給爵,才能在江東穩定統治。

東漢三大支柱,士族、外戚、宦官,為東漢初期的興盛奉獻不少力量。但到東漢後期,三支勢力漸漸失了控制,變成月兌韁的野馬,反噬其主。

東吳不過是天下權財的一個縮影,其實各處都一樣,東漢遺留的痼疾,不是一時半會能消除掉的。

且給他們幾塊骨頭,等滅了吳、魏,再回頭來收拾他們!李勛把這件大事暗暗記在心里。

江南兵戈未動,江北卻烽火不休。

趙雲、嚴顏兵出夏口港,沿江撲擊廬江城,吳將周泰迎戰。

周泰,字幼平,孫策平定江東時就跟隨其後,曾多次于戰亂中保護孫權安危,作戰勇猛,身上受傷多達幾十處,如同雕畫,吳將無不敬服。

吳兵善步戰,秦軍善馬戰,但廬江城靠近長江,郡內河谷縱橫,少有適合騎兵沖鋒的地形。雙方就在城下廝殺了一番,都沒有佔到便宜,趙雲遂鳴金收兵,在城外平緩處扎寨。

老將嚴顏道︰「吳軍柴桑告急,廬江必定想速戰速決,好南下支援,今晚要睡不安穩了。」

趙雲大喜,與嚴顏商定計策,準備迎接敵軍。

卻說周泰率軍回到廬江,諸葛亮迎道︰「周將軍果然勇猛,趙雲膽略過人,威名赫赫,竟不能從將軍手上討到半點好處。」

周泰哈哈大笑,一邊擦拭寶刀,一邊道︰「秦軍騎兵也不過如此。」

說罷又道︰「如今主公在柴桑御敵,需要各路支援。我們得早日擊退趙雲,好去救援。秦兵大寨初立,今夜正可夜襲。」

諸葛亮大驚,忙勸道︰「不可!趙雲、嚴顏都是百戰老將,必定會有防範,將軍此去,恐中埋伏。」

周泰不悅道︰「軍師莫不是怕我敵不過那趙雲吧?江東子弟兵,皆能以一當十,縱然有埋伏,我也能殺他個七進七出。」

諸葛亮見苦勸無果,遂道︰「既然將軍執意要去夜襲,請與朱治將軍兵分前後,互為照應。」

周泰允之,與朱治各去點兵。

夜至三更,周泰領一萬精兵先行,朱治一萬精兵隨後策應。周泰一路疾行,殺進秦營,卻不見一人。

一聲炮響,伏兵四出,當先一將,正是老將嚴顏。周泰卷起衣袖,掣刀大笑道︰「趙子龍呢?怎麼派你這個半截入土的老頭作伏兵?」

嚴顏大怒,提刀拍馬,與周泰戰在一起。

忽然又一聲炮響,大營左邊殺出一彪人馬,「趙」字旗下,一員驍將提槍大喝︰「常山趙子龍在此!」

滾滾鐵騎殺入吳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吳兵大亂,漸漸落入下風。

周泰極力嘶喝,且戰且退,果然,沒多久朱治一軍殺到。得了這支生力軍,吳軍竟穩住陣腳,開始反擊秦軍。

周泰一刀將面前的秦兵連胳膊帶兵器砍掉,前指喝道︰「趙雲小兒,可敢一戰!」

秦兵只顧廝殺,竟無人回應。周泰不屑唾地,正欲合身沖殺,又一聲炮響,蹄聲如雷,滾滾不絕,又一彪人馬從吳兵背後殺出。

「趙雲在此!」

只見一將挺槍殺來,一桿銀槍上挑下戳,攔路吳兵如驚雀四散。不用說,這才是貨真價實的趙子龍。

三路夾攻,吳兵大亂,周泰、朱治見事不可為,一起拼死殺開一條血路,往廬江奔逃。

無人指揮的吳兵就是一群無頭蒼蠅,被秦軍砍殺殆盡。少數僥幸不死的吳兵見無路可逃,竟紛紛跳入長江。

滾滾江水東去,如同吃飽喝足的怪獸,再翻不起半點浪花。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