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二章踏足揚州

借助風勢,吳軍壓制秦軍樓船,搶上斗艦。連同秦軍的斗艦,也被一一俘虜,調頭往秦軍陣中沖來。

見事不可為,徐盛再揮令旗,秦軍調頭,且戰且退。好在雙方都是順風,斗艦在之前的撞擊中多有損傷,船速趕不上樓船,兩軍漸漸分離。

卻听吳軍陣中海螺聲響起,前排斗艦紛紛散開,撇出道道空隙。後面的樓船張帆加速,躍出追擊。

吳地在下游,吳軍慣于逆流作戰,船速提升,竟逐漸拉短兩軍距離。

「陛下在軍中,斷不能與東吳近身作戰!實在甩不掉,只能棄卒保車,壯士斷腕了!」徐盛暗下決心,開始思量到底要留下多少只樓船,才能拖住吳軍步伐。

忽然遠處傳來陣陣號角聲,徐盛一驚,這不是我軍分兵合圍時所用的號令嗎?

只見吳軍下游,大片船帆現身江面,乘著東南風,飛速而來。隱約可見,當頭船上旗幟飄飄,斗大的「李」字忽隱忽現,竟是李嚴字號!

徐盛大喜,也不管李嚴是怎麼出現在這里的,搶過鼓手手中的鼓槌,親自擂鼓助威。秦軍各船隊聞聲調頭,氣勢洶洶的往吳軍陣中沖來。

陸遜早接了軍報,後方突然出現大股敵船,夾擊而來。但為追擊李勛,吳軍離開陸口港水寨已遠,現在調頭,只會月復背受敵,絕無幸理。無奈之下,陸遜深吸口氣,拔出長劍,指天厲喝道︰「諸位!我等身陷重圍,如今只有一條路可走!繼續前進,活捉李勛!讓秦國的旱鴨子們,見識見識我們江東英雄的厲害!寧死不退,活捉李勛!」

吳兵轟然應和︰「寧死不退!活捉李勛!寧死不退!活捉李勛!」

吳軍樓船全部滿帆,也不管會不會風大翻船,極速前進。

徐盛不甘示弱,鼓聲更急。狹路相逢勇者勝!越是怕死,越會死的更快。雙方船隊如同狂奔的野牛,迎頭撞上。第一波相遇的樓船,甚至不及釋放拍,便同歸于盡。兩只樓船生生互相嵌進對方身體,只余一船之長,再也分不出彼此。

第二波樓船匆匆放下拍,將擋路廢船拍碎。收勢不及,橫放的拍如鋒利長劍,擦過敵船船身,將敵船切成兩半。兩軍樓船接觸之處,再無一艘完船。

「傳令,前面樓船讓路,龍船出擊!」李勛見雙方損傷太大,立即令座舟沖鋒。

這艘巨船比普通樓船高出一頭,不止撞角,整個船身兩側全部包鐵,所過之處,巨浪排空,千軍闢易。吳軍樓船,觸之皆碎,整個吳軍船隊,瞬間被劈散。

這時李嚴所率船隊堪堪趕上,避過李勛龍舟,沿其來路分割包圍,將吳船死死困住。

吳軍早被李勛龍舟擊破士氣,又陷重圍,戰意全無,不消半個時辰,死的死,降的降,土崩瓦解。

秦軍大勝,吳軍片船不得回,抵擋荊州數十年的陸口港水軍主力就此覆滅。

「徐盛,李嚴!」

「末將在!」徐盛、李嚴出列。

「徐盛率本部戰船攜俘虜回寨,嚴加看守,不得有誤!」

「遵命!」徐盛領命離去,李勛又道︰「李嚴,你率本部戰船攻打陸口港,沿途吳軍船只,一只也不許放過!」

「遵命!」李嚴立即整頓陣型,回頭殺向陸口港。

陸口港水軍所剩無幾,被李嚴幾輪箭雨,殺傷大半,其余盡皆上岸,逃回柴桑去了。

秦軍水軍佔了陸口水寨,卻不再追擊,就此安營。

黃權問道︰「柴桑主力全部折損在此,城內空虛,陛下何不一舉舀下?」

李勛撫須笑道︰「朕要的是一個完整的揚州,而不是被打殘的揚州。且等孫權將秣陵、會稽等地的兵力全部調來,我們再一口吃下,之後進軍揚州月復地,必定不攻而克。」黃權恍然,心下折服。

原來當初李勛派李嚴到巫縣調兵,暗授機宜,命他率益州兵到江陵,與嚴顏各率一部,繞道下游的漢津港。趁著夜色,李嚴部逆流而上,來與徐盛合圍陸遜。嚴顏部卻順流而下,前往江夏夏口港,支援與諸葛亮作戰的趙雲。

李勛以自己為餌,引誘陸遜來追,陸遜果然上鉤。正面御敵,奇兵襲後,本是極為老套的戰術,但操作得當,一樣能收奇效。

嚴顏部趕到夏口港時,諸葛亮正在江夏城下與趙雲對壘。益州兵水戰可能不怎麼樣,但陸戰實力卻絕對不弱。嚴顏一樣奇襲諸葛亮身後,吳兵大亂,趙雲趁勢騎兵殺出。合圍之下,吳兵死傷大半。諸葛亮奔逃,趙雲緊追不舍,直殺到廬江地界,方才收手。

如此攻守易位,趙雲與嚴顏合兵夏口港,李嚴與徐盛合兵陸口港,且等整軍完畢,便要殺進吳地。

李勛坐鎮陸口,從容等孫權調兵。待徐盛率烏林大軍趕到,又帶來一個好消息。俘虜之中,不禁有陸遜,還有步陟。

李勛喜出望外,這兩人都是難得一見的能臣,尤其是步陟,在赤壁之戰時曾幫助李勛訓練水軍,李勛對他的才能甚是推崇。

陸口水寨,原來陸遜的中軍大營中,李勛設宴招待陸遜、步陟,眾將作陪。

「子山兄,多年不見,風采依舊啊。」李勛故意不理陸遜,只與步陟說話。

步陟苦笑一聲,拱手道︰「想不到當年的英勇小將,已經是一國之君,九五至尊。在下一介囚徒,實不敢當此稱呼。」

李勛哈哈大笑,走下主座,親自執爵,為步陟斟酒。步陟忙欲起身,李勛卻伸手將其按下,緩聲道︰

「你我相交多年,非比尋常。而且當年子山兄與我有半師之恩,當飲此杯。」

禮數盡到,面子也給足了,就看你上不上路了,李勛不慌不忙,等待步陟反應。

步陟哀嘆一聲,起身拜倒,沉聲道︰「草民叩見主公。」李勛欣喜不已,舉杯敬道︰「得子山兄,如得一臂。且請子山在我軍中屈任參贊,等我舀下揚州,再行封賞。」步陟再拜謝過。

陸遜見李勛對他不假言辭,心中恚怒,冷著臉,閉口不言。

步陟卻指陸遜道︰「這位便是吳王帳下第一名將,繼周公瑾、魯子敬之後的東吳大都督,陸遜陸伯言。伯言年紀輕輕便屢立戰功,攻烏江,奪笀春,實乃後起之秀,江東翹楚。」

李勛笑意盎然,也親自為其執爵斟酒,陸遜臉色方才一緩,拱手謝過。

李勛轉頭對步陟道︰「子山有所不知,我與伯言也有過一面之緣。」步陟故作驚訝狀,追問詳情。李勛道︰「當年子敬仙去,我來柴桑吊唁,伯約就在呂蒙帳下。我一見伯約,便知他是人中龍鳳,不久必能大放異彩。」

陸遜嘆道︰「什麼人中龍鳳,還不是敗在陛下手中。」

徐盛接道︰「伯言年少有為,何必屈就揚州一地?陛下雄才大略,不日即將收復揚州,孫氏一門,遲早煙消雲散。伯約若在陛下帳中效力,肯定能一展所長,將來拜將封侯,不在話下。」

陸遜沉思不語,李勛道︰「朕手下正缺少能臣名將,得揚州之後,必定還要北上伐魏。到時馳騁黃河之上,正是伯言名揚天下之時。」

陸遜聞言眼楮一亮,拜倒在地,高聲道︰「願听陛下差遣。」

李勛哈哈大笑,雙手將其扶起,對眾將道︰「諸位以後份屬同袍,建功立業就在眼前,朕與諸君共勉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