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九章襄陽之圍

十年了,李勛默默放縱追風馬,隨大軍緩緩前行。十年,對馬來說已經夠長了,追風馬矯健如昔,卻掩不住歲月痕跡,毛色早已不如往日鮮亮。好在自從晉位漢中王以來,李勛再不用沖鋒陷陣,要不然,追風必定滿身瘡痍。李勛輕撫追風鬃毛,追風抖了抖耳朵,雙目倒映著兩旁無數刀槍旌旗,如淵似海,不帶一絲波動。

龐統輕踢馬月復,跟上李勛,側首笑道︰「主公,襄陽人杰地靈,風景優美,渡過漢江,便是中原大地。逐鹿天下,正當此時。」李勛深吸一口氣,雙目望向遠方,平靜的說道︰「此戰必克,且看‘臥龍’離了荊州,會游向何方。」言罷稍一停頓,李勛又問︰「水師準備好了嗎?」龐統低聲道︰「一切皆照主公吩咐,安排妥當。徐盛徐將軍為水師副將,與李嚴相得益彰,想必不會再生異心。」

「異心?異心又有何妨?自從江陵之後,我算見識了爾虞我詐。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什麼都可以做。等他發現跟著我比以前能得到更多,更能一展抱負,又豈會再生異心?」李勛眼中漸漸現出一絲瘋狂,那是壓抑了許久的恨,如同烈火,漸漸從火山中噴發。龐統心中一驚,暗道︰「這麼多年過去了,還以為主公早就把兒女情長擱在一邊,沒想到,時間越久,仇恨就醞釀的越是強烈。」

李勛昂首道︰「先生不必擔憂,我還分得清主次,江陵之仇早晚必報,我也不會遷怒他人。」龐統默然。

十萬大軍迤邐前行,數日到達襄陽城下。關羽早已擺開陣勢,手提青龍偃月刀,駕赤兔馬單騎立于軍前。待蜀兵站住陣腳,關羽高喝道︰「關某在此,誰敢一戰!」魏延請戰,李勛允之,卻命黃忠暗自戒備,以為救援。魏延倒提大環刀,拍馬沖出,關羽喝道︰「關某不殺無名之人,報上名來!」魏延大怒,罵道︰「義陽魏延在此,快來受死!」關羽不再搭話,舞刀迎上,兩人戰了百余回合,魏延漸漸不敵,關羽攻勢更猛。

想起江陵之辱,魏延一發狠,無視關羽劈來青龍刀,縱馬前跳,揮刀斜砍。青龍刀刀柄擊在魏延肩上,魏延身子一歪,差點滾落下馬。魏延奮力穩住身形,大環刀劃過關羽前胸,胸甲盡碎。關羽吃了一驚,忙策馬回躍。赤兔馬靈慧,進退如意。魏延還待再上,本陣鳴金,魏延只得退下。

李勛道︰「文長不可意氣用事,本王還指望你能獨鎮一方,切不要再行自殘之舉。」魏延感激不已,方覺左肩火辣辣的疼,想必已經骨折了。黃忠拍馬沖出,喝道︰「南陽黃忠來也!」關羽也不搭話,舞刀迎上。黃忠扯出大刀,兩人你來我往,直殺得天昏地暗。兩百回合之後,黃忠見不分勝負,便佯裝不敵,回馬奔逃,關羽緊追不舍。魏延嘆道︰「關羽果然厲害,連黃老將軍也不能敵過他。」李勛笑道︰「文長莫急,且再看下去。」

赤兔馬矯健,漸漸追近,黃忠忽然收刀,扯出良有基弓,回手便射。關羽听到弓弦響,心下一涼,下意識側身躲避,只覺一股大力撞上右臂,青龍刀險些丟掉。一箭穿臂,深可見骨。關羽急忙勒馬,卻不敢回頭。黃忠收起良有基弓,高聲道︰「勝負已分,關將軍請回吧。」關羽沉聲道︰「黃老將軍高義,在下必有厚報。」言罷策馬回城,鮮血沿著青龍刀滴下,湮沒在騰起的塵土中。

嚴顏道︰「老將軍何不連弩射死關羽,襄陽城軍無主將,必定唾手可得。」李勛笑道︰「黃老將軍忠義無雙,天下皆知。再說,我要取襄陽,易如反掌,省得被大耳賊說勝之不武。」黃忠抱拳謝道︰「主公英明!」

大軍圍城,關羽右臂受傷,無法上城指揮,令陳到代蘀。蜀兵攻打一陣,草草了事,就與城門外下寨。龐統道︰「關羽雖受傷,卻並不影響指揮作戰,他故意示弱,讓副將指揮,看來今夜不會安寧。」李勛笑道︰「襄陽守兵足有六萬,牆高城堅,正要他出來送死。」隨即命黃忠、嚴顏與大寨左右布下伏兵。

至三更,關羽果然親自來劫營。兩萬余騎兵沖入大寨,卻見寨中有寨,形如甕城,關羽知道中計,忙命撤軍。一聲梆子響,兩路大軍左右殺出,將關羽等人圍的水泄不通。寨中弓弩手亂箭密布,兩萬人馬瞬間剩下不到一半。關羽不顧右臂新傷,帶領眾士卒奮力沖突,所到之處,人仰馬翻。

內寨中,李勛嘆道︰「關羽真乃虎將,可惜不能為我所用。」這時,襄陽城中又沖出一彪人馬,卻是關平見父親中伏,親自來救。李勛道︰「罷了,放他們離去吧,無謂死傷更多士兵。」令旗動處,蜀兵散開。關羽忙與關平部兵匯一處,殺出重圍,逃回襄陽城中。

關羽連遭敗績,氣悶非常,如今折了這許多人馬,兵力不足,只能向新野、江夏求援。蜀兵白天圍城,卻不死命進攻,佔到便宜便走,關羽無可奈何。

新野廖化,江夏劉封,接到求救信後,忙派兵救援。新野兵出湖陽港,江夏兵出夏口港,分別渡江來救。卻不想,新野兵剛到隆中港,就被孟達率領三萬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廖化手下死傷殆盡,只得收攏敗兵,退回新野。孟達佔據隆中,截斷兩城聯系。

另一路,劉封率兵尚未渡過漢江,便被李嚴、徐盛率領烏林水軍順流撞上。水戰一靠風力,二靠水力,蜀兵順風順水,一路碾壓,江夏兵片船不得回。李嚴、徐盛順勢取了夏口港,登岸圍攻江夏。

襄陽又陷絕地,宛城之兵又要牽制許昌夏侯淵,劉備再無兵卒可用。如此虛耗數日,襄陽城中只剩萬余守兵。關平道︰「父帥,突圍吧!再堅持下去也是枉然,不如撤出襄陽,繞道上庸,去宛城與主公匯合,尚能為主公保留部分兵力。」陳到稱是,關羽嘆道︰「大哥基業來之不易,也罷,等我領兵到宛城,任憑大哥處置吧。」

當夜,關羽等人二更天大開西門,輕騎逃往上庸。隆中孟達驚覺,率兵圍毆,關平、陳到護著關羽拼死殺出重圍,只余三千人馬。孟達手下副將問道︰「將軍何不乘勝追擊?走了敵軍主將,主公追究下來怎麼辦?」孟達笑道︰「諸位憂,主公早料到關羽必定突圍,故意放其離去。」眾人拜服。

蜀兵寨中,李勛等人登井欄觀戰良久,龐統笑道︰「一切盡在計劃之中,劉備這只獵豹,早晚被驅趕到獅群當中。」眾將皆道︰「主公英明!」

李勛抿了抿短須,按劍道︰「眾將听令!著黃忠、嚴顏率精兵五萬,與隆中孟達部合兵一處,進取新野,其余人等,隨本王進城。」眾將得令四散,大軍連夜入襄陽。龐統一路約束蜀兵,令秋毫無犯,襄陽民心漸定。

李勛自在襄陽接見當地名流望族,舊屬官員,官復原職,人皆稱善。捷報頻頻,李嚴、徐盛即日舀下江夏,黃忠、嚴顏、孟達如期渡江,強佔湖陽港,八萬大軍輕取新野小城。荊州全境,如今只剩宛城仍被劉備佔據,其余盡入李勛囊中。

孫權集中兵力之後,也攻破小沛,復取下邳。曹操急命大將徐晃鎮守北海,張遼鎮守汝南,夏侯惇鎮守陳留,戰事陷入膠著。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