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八章收復荊南

第十八章收復荊南

江陵戰起,襄陽守將關羽果然率兵偷襲永安。但宜都城塞堅固,孟達謹守李勛軍令,死守不出,雙方膠著數日,關羽無可奈何,又見江陵城已被李勛舀下,只得退回襄陽。李勛暫時不予理會,埋頭處理益州及江陵軍政,時時關注荊南戰況。

吳將程普、徐盛在零陵抵御蠻兵,晝夜不得分身,待得知江陵城破時,黃忠等人已經渡過荊江,直撲武陵、長沙兩郡。兩郡不在前線,守軍不多,一日便被黃忠舀下長沙,嚴顏取了武陵。

龐統又頻頻整軍,作勢欲發兵零陵。老將程普擔心陷于重圍,重現江陵絕地,遂與徐盛放棄零陵,退守桂陽。蠻兵入城,四處劫掠,民不聊生。李勛得報,急命龐統親往勞軍,賜予蠻兵將士金銀財帛無數,遣其歸鄉。又命交州太守士頌兼領零陵太守,使其休養生息。

桂陽連通荊揚,緊鄰汨羅、高昌,遙望柴桑,若桂陽有失,則柴桑必定面臨水陸雙重壓力。孫權急命魯肅分兵救之,奈何柴桑水軍大部在陸口港,與江陵水軍對峙赤壁,魯肅只得派蔣欽率鄱陽水寨新兵兩萬,日夜兼程,趕赴桂陽。

至此,桂陽屯兵五萬余,吳將程普、徐盛、蔣欽守城。是日探馬來報,武陵嚴顏親率三萬士卒,欲在衡陽下寨。蔣欽對程普說道︰「敵軍驟至,立足未穩,我軍正可趁機襲營。」程普正色道︰「桂陽安危事關重大,不容有失。我們背後有整個揚州兵力支援,主公早已命會稽等郡抽調人馬前來,我等只需嚴防死守即可。」

蔣欽冷笑道︰「老將軍莫非被蠻兵嚇破了膽!區區三萬人馬,竟然將我五萬大軍逼的不敢出城半步。若我領軍,只需兵甲一萬,便能大破敵軍。再順勢取了武陵,與桂陽合圍長沙,不消數日,荊南四郡盡數收回。」程普大怒,指蔣欽道︰「好!我給你一萬五千精兵,看你如何破敵!」

「老將軍且在城中喝茶安神,等我捷報便是。」蔣欽昂首抱拳,大步離去。徐盛忙對程普道︰「龐士元老謀深算,蔣將軍此去恐怕中伏,不如末將率兵一萬,隨後掩護。」程普以為然,命其點兵出戰。

蔣欽急行軍至衡陽,嚴顏果然扎營未畢。吳軍沖殺一陣,蜀軍四散奔跑,沿途丟下輜重無數。蔣欽大喜,命人緊追不舍。忽然一聲炮響,四面涌出無數伏兵,吳軍大亂,原來逃跑的蜀兵順勢回攻,將吳兵團團圍住。蔣欽驚怒交加,在眾親兵護衛下四處沖突不得出。

正絕望間,合圍一角忽亂,一小將當先殺入,正是徐盛。蔣欽大喜,與徐盛合兵一處,且戰且退。但蜀兵不計其數,又有強弩掩護,無論吳兵進退,合圍緊緊相隨。徐盛見狀,大聲呼喝道︰「退到輜重之後,躲避敵軍弩箭!」吳兵如沒頭的蒼蠅,乍听指揮,紛紛散入蜀兵丟棄的輜重之中。

蔣欽喘了口氣,拉住徐盛道︰「多虧小將軍相救,不然今日蔣某必定死于亂箭之下。」徐盛道︰「將軍莫慌,想必此時程老將軍已經偵知戰況,援軍稍後就到。」蔣欽點點頭,復又恨聲道︰「龐統這老狐狸果然狡詐,竟然不怕長沙、武陵空虛,盡調兩城兵力來此。」說罷一把扯下旁邊糧車蓋布,憤憤甩在地上。

徐盛嘆了口氣,正欲再勸,忽然瞪大眼楮,大喝一聲︰「不好!快快撤出輜重區!」蔣欽疑惑道︰「小將軍何出此言?若離了輜重,如何躲避蜀兵弓矢?」徐盛大急,指糧車道︰「你看,這輜重是假,里面全是火油硝石!」

蔣欽聞言一看,魂膽俱裂,未及跑動,漫天火箭如雨落下,霎時便成一片火海。殘余吳軍哭爹叫娘,盲目逃竄,稍有幸運的,撞出火海,即被蜀兵亂箭射死。

濃煙滾滾,尸臭沖天,恍如赤壁舊景。程普遠遠望見,知道救之不及,只得退回城中。龐統一戰消滅吳兵兩萬余,隨即命黃忠、嚴顏在衡陽下寨,並不急于進攻桂陽。收拾吳兵殘余,方知吳將蔣欽死于火海之中,擒獲徐盛。

龐統大喜,親釋其縛,賜酒壓驚。徐盛渾身焦黑,眉發皆禿,搖搖欲墜,卻拒不投降。龐統嘆其忠勇,遂命人送往江陵養傷。

衡陽寨中,蜀兵八萬余,休息一日,方才整軍發往桂陽城下。城中守軍更是惶惶不可終日,私下傳說當日衡陽慘狀,皆無心守城。程普夜不能寐,連連派信使求救,奈何遠水解不了近渴,桂陽只剩兩萬兵力,如何擋得住蜀兵精銳。

已經在零陵失了一城,若再退走,有何顏面回見主公?程普心意已定,對眾部將道︰「我等受主公大恩,得享高位厚祿,如今正是為國盡忠之時。此身雖死,戰魂不滅!後人必將傳頌今日壯行,我與諸位且去追隨老主公英魂,繼續隨老主公征戰黃泉!」眾人紛紛拔劍,慨然高喝︰「此身雖死,戰魂不滅!」

「報!」一聲長喝打破壯烈氣氛,信使雙手持簡,跪稟道︰「大都督有令,桂陽守軍即刻撤退,前往柴桑,不得有誤!」眾人愕然,程普忙取過簡令,細細看了一遍,方才環視眾人道︰「立即整軍,退往柴桑!」

得知吳兵撤退,龐統按兵不動。嚴顏道︰「先生,吳兵知難而退,我軍何不乘勝追擊?」龐統微微一笑,望向江陵方向,半晌方道︰「一切盡在主公掌握之中,此後要聯吳抗曹,放其離去,正好為徐州戰場提供一助力。有東吳牽制曹操,我軍進軍中原,指日可待!」嚴顏恍然拜服。

待吳兵退盡,龐統方揮師入桂陽。荊南全境,改旗易幟,漢中王聲威日盛。李勛命士頌駐守桂陽,伊籍總理四郡政務,大軍匯集江陵。荊北劉備,此時早已攻下宛城,佯攻長安武關,牽制長安曹兵,西北馬騰趁勢舉兵渡過渭水,強攻長安。戰火綿延數十日,西涼軍終入西都,擊破潼關。潼關一失,中原門戶大開,曹操不得不親自前往洛陽,並派大將夏侯淵赴許昌鎮守,以防劉備。

李勛與東吳雖無盟約,但在魯肅周旋下,雙方各行其道。孫權坐守笀春,集中兵力進攻夏侯惇鎮守的徐州;李勛水陸大軍磨刀霍霍,兵鋒直指襄陽、江夏。天下四分之勢,漸漸成型,時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