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章‘鳳雛’棲梧

龐統自出柴桑,攜了魯肅薦書,輕舟直奔江夏,欲投劉備。方出陸口港,只見前方無數船只接天蔽日,破浪而來。龐統大驚,以為曹操來取陸口港,忙命舟夫掉頭。怎奈那舟夫驚懼之下,手足發軟,哪里還操的了船。龐統望天哀嘆︰「天亡我也!」

卻听前方有人大喊︰「士元請留步!」眨眼間小舟被團團圍住,當頭一艘大船上,一名年輕將領金甲紅袍,按劍而立。眾軍士將龐統請上大船,那年輕將領迎上前來,抱拳道︰「先生可讓我好等,李勛若有失禮之處,還請見諒。」龐統細看之下,方知是荊南水軍,兩旁正是魏延潘睿等人。龐統安下心來,冷哼一聲︰「太守大人太高看我龐某人了,若要捉在下,一舟一人即可,何必勞煩大人大駕?」

李勛忙躬身道︰「先生恕罪,我是怕遇上曹操兵馬,特來保護先生。如今幸遇先生,這千船盡失,又有何妨?」龐統依舊昂首冷言︰「山野村夫,不敢當大人大禮。」李勛苦笑道︰「先生莫怪,上次與先生錯過,我一直引為憾事,如果先生願意助我,我願以師事之。如今大戰一觸即發,正是先生得以一展大才之時。我定會讓天下人知曉,‘鳳雛’之才尚在‘臥龍’之上!」

龐統目視之,問道︰「休要逞口舌之利。我來問你,漢室將傾,你志在何方?」李勛堅定的說道︰「天下!」龐統又問︰「天下,得之如何,不得又如何?」李勛道︰「得之即可消弭天下紛爭,安撫四海,使民安樂。不得則唯有身死耳!」龐統動容道︰「好!我來助你,看你到底能成為君臨天下的梟雄,還是能成為為道而死的英雄!」

李勛喜不自禁,立即傳令上下,封龐統為軍師中郎將,位僅在李勛自己之下。這時,陸口港中沖出一溜艨艟,領先大將黃蓋高聲喝問︰「荊南軍為何到此?」護軍魏延回道︰「我家主公來此接一老友,驚擾之處,還請見諒。」黃蓋隨即大旗一揮,吳軍行止如一,井然回營。

李勛嘆道︰「周瑜治軍有方,東吳水軍不虧為天下之首。」龐統道︰「主公不必喪氣,如今曹操屯兵烏林,我軍正可借此練兵,以戰養戰,不愁水軍不盛。」李勛欣然道︰「正是,如今有先生助我,大事可期。」

回到公安港,李勛詔令四郡,全力備戰。時值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周瑜發書請李勛合兵陸口港,與曹操決戰于赤壁。李勛與龐統商議,留黃忠領三萬弓弩手據守公安,以備它途,親率水軍部眾五萬趕赴陸口。

大軍到日,陸口港旌旗蔽日,士氣如虹,足有水軍十萬余。李勛與周瑜議定分屯陸口左右,與曹軍水寨成三足鼎立之勢。在隨後的軍事會議上,李勛終于見到了名滿天下的「臥龍」。只見諸葛亮羽扇綸巾,安坐周瑜左首,望向李勛的目光充滿探究之意。李勛對身邊龐統笑道︰「先生與孔明並稱于世,如今難得一聚,正要好好聊聊。」諸葛亮拱手道︰「太守大人能得士元兄相助,實乃幸事,如此我聯軍又多了一分勝算。」周瑜眼中閃過忌憚之意,復又笑對李勛說道︰「如今我三家聯手,劉皇叔乃漢室宗親,我家主公也是名門之後,東吳基業已傳三世,不知太守大人出自何門?」

李勛灑然一笑,環視眾人道︰「英雄不問出處,在座各位無論尊卑,能拯救黎民與水火者,皆可謂當世豪杰。我師玉真子曾說︰‘漢室氣數將盡,天下當有百年浩劫。’百年後,又有多少名門消逝,又有多少名門崛起呢?」諸葛亮大驚道︰「玉真子?可是‘槍神’童淵與並州李彥之師?」李勛道︰「正是,家師如今已兩甲子高齡,隱居深山,不過問世事了。」周瑜奇道︰「童淵與李彥槍術甲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玉真子也是槍術大家嗎?」諸葛亮喟然嘆道︰「豈止如此!玉真子不僅槍術高絕,而且善觀人望氣,通曉天文地理,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周瑜聞言默然,龐統心下大奇︰「想不到主公竟然有如此來歷,怪不得行事如有先知之明。」李勛道︰「且說如今曹操號稱帶甲者八十萬,我聯軍只有十萬余,劉皇叔駐守江夏,不得月兌身,我等當如何御敵?」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道︰「以弱攻強,只能借助他力破之,唯水火二字也。」龐統皺眉道︰「火攻之計雖好,卻難在出其不意。如今兩軍江上對壘,地勢開闊,恐難以奏效。」周瑜雙眼一眯︰「若要出其不意,只能使人詐降。但曹操素來狡詐,要取信于他,大有難度。」大將黃蓋出列道︰「都督憂,末將願為之。」周瑜喜道︰「有公覆助我,此事成矣。只是要辛苦將軍了。」

李勛忽然出聲道︰「若用火攻,需借助風力。我軍在江東,隆冬又無東南風,如何成事?」周瑜聞言,臉若死灰。諸葛亮掐指一算,搖扇道︰「三日之後,必有東風,諸公不必心憂。」周瑜雙目閃動︰「孔明要戲言。」諸葛亮笑道︰「願立軍令狀。」周瑜大喜︰「好!如果三日之後沒有東風,則軍法處置!」遂立軍令狀。

諸葛亮命人築高台,自去準備作法祈風之事不提。老將黃蓋公然詆毀周瑜,周瑜怒而欲殺之,眾將告免,于是令人于大營前鞭笞五十。黃蓋羞怒不已,暗使人通信曹操,說道不堪受周瑜小兒侮辱,願率眾降之,三日後入夜,有青牙旗小船來者即是黃蓋來降。曹操大喜,仰天笑道︰「小子無知,未及開戰而折辱大將,自取滅亡也。」謀士程昱道︰「此事蹊蹺,黃蓋乃東吳三朝元老,豈會輕易變節?」曹操笑道︰「孫權用周瑜小兒為都督,老將自然不服,且看三日後便知。」

李勛命魏延親自準備硝石火油等物,隨即修書一封發往公安,令黃忠只見赤壁火起,便盡起公安之兵,渡江奪取江津港,直逼江陵城。龐統嘆道︰「主公善出奇兵,行事多有深意,統不如也。」李勛笑道︰「先生過獎了,我只能在尺寸之間縱橫自如,說到天下棋局,還要多多仰仗先生。」龐統隨即道︰「江陵為天下之月復,地勢險要,城牆堅厚,而且城內糧草器具充足,急切難下,唯有如此如此……」李勛聞之甚喜,遂定計議。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