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章東吳借船

酒酣耳熱之際,李勛舉杯敬道︰「東吳人杰地靈,英才輩出,上有明主,下有名臣將星雲集,實在羨煞旁人。」言罷詞鋒一轉︰「如今曹操虎視荊州,劉備劉表戰戰兢兢,不知曹操吞並荊州之後,諸位尚能安坐否?」柴桑諸將怫然不悅,老將程普昂然道︰「我東吳已傳三世,揚州百姓上下一心,都督水軍縱橫江南,曹賊敢染指江東,必教他片甲不回!」眾將高喝叫好,周瑜安然舉杯飲之。

李勛放下酒杯,反問道︰「我知道諸位都是英雄豪杰,斷不會向曹賊低頭,但諸位可敢斷言,東吳滿朝文武沒有求和之音嗎?東吳氏族林立,前方雖有將士舍命保家,後方諸公卻只顧自身家業安危,哪管朝堂上是何人安坐?若是東吳上下一心求戰,又豈會止有柴桑一地竭力練兵?」諸將默然,周瑜大笑道︰「太守大人此言差矣,我家主公運籌帷幄,早已知曉必有今日之戰,命周泰、徐盛等人于廬江練兵,和柴桑互為犄角之勢。」

李勛笑道︰「吳主英明,有其父兄之風。只是曹操勢大,劉表怯而無為,劉備雖有大志卻無可戰之兵,荊州不日即入曹氏囊中。到時合數州之兵,名將如雲,曹操揮師百萬南下,東吳如何抵擋?」周瑜與諸將沉吟不語。李勛趁熱打鐵,朗聲道︰「當今之勢,唯有聯合江南各路英豪,共同御敵于長江之上,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而江南只有東吳佔據艦船之利,我等雖有心結盟抗曹,卻苦無戰船。所以此次我親自前來,置荊南四郡于不顧,就是為了向東吳借船。只要有了戰船,我們兩家左右呼應,必教曹軍進退維谷。」

周瑜沉聲道︰「大人之意,我等已經明了,只是結盟之事,茲事體大,只能等我上報主公,靜待主公示下。就請大人在柴桑小住幾日,由子敬陪同游覽這鄱陽湖風光。」李勛令魏延在九江軍中廝混,自與潘睿隨魯肅四處登高涉水,談論天下英豪,指點江山,好不快意。

周瑜私下問魯肅︰「子敬觀李勛此人如何?」魯肅道︰「此人胸有丘壑,能禮賢下士,且急公好義,可以為友矣。」周瑜又問︰「其手下魏延潘睿又如何?」魯肅道︰「魏文長心高氣傲,但武藝高強,足可獨當一方;潘承明謙謙有禮,羨才而不妒,實為誠摯君子。」周瑜聞之,不復為慮。

數日後,步騭攜孫權手書至。言道願與荊南結盟,並借大小戰船萬余,由步騭隨軍去公安港,幫助李勛教習水軍戰法。李勛大喜,命潘睿速速趕回公安,抽調人手前來接取船只。李勛請教步騭︰「我軍據守公安,水戰當如何進行?」步騭道︰「公安地處長江上游,可順流而下,所以最好用艨艟沖撞。遠則用樓船射之,近則用艨艟椎破敵船,或用斗艦接舷而戰。每種戰船需配備武器器具不同,樓船用強弩,斗艦用鉤鎖長槍。大小船只各有其利弊,需協同作戰方可無憂。」李勛喜道︰「有子山助我,荊南水軍成矣。」乃攜步騭同歸公安。

一路上,眾船齊頭並進,逆流而上,濁浪排空,聲勢驚人。李勛**旗船船頭,豪氣勃發,放聲誦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步騭贊曰︰「大人豪氣驚人,子山佩服。只是這‘周郎’可是指我家都督?‘三國’又是哪三國?」李勛方知失言,忙道︰「隨心而發,當不得真,子山莫怪莫怪。」步騭奇之。

卻說曹操探知孫李結盟,大怒道︰「狼子野心,悔不該當初助其成事!」程昱勸道︰「疥癬小疾,不足為慮耳,如今兵馬足備,應不日即下荊州。」曹操隨即命夏侯惇為都督,領兵十萬,直奔新野。新野劉備此時新得軍師「臥龍」諸葛亮,依計在博望坡一把火燒的曹軍潰不成軍,于是「臥龍」之名一戰而天下知。

曹操隨後親率大軍,出許昌,直逼新野。劉備攜新野百姓奔逃樊城,最終兵敗。此時劉表病重,妻族蔡氏掌權,廢長子劉琦,而奉次子劉琮為荊州主。劉琮舉州投降曹操,荊州遂沒。劉備遷往江夏,與公子劉琦退守孤城。曹操既得荊州水軍,便想順流而下,剿滅孫吳。賈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震,軍勢既大;應該安撫荊州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服矣。」曹操不從,屯兵烏林--赤壁,建立水寨,命蔡瑁、張允日夜操練水軍,以待大戰。

李勛在荊南安然發展,政事有蔣琬等人主持,四郡漸漸繁華,與交州揚州交通貨物,互有往來。公安港有黃忠、魏延、步騭操練水軍,熟悉東吳船只。李勛卻命暗探人手一副畫像,日夜監視陸口港。這畫上之人面貌黝黑,相貌丑陋,正是當初與李勛失之交臂的龐統龐士元。李勛料定龐統如果要棄東吳另尋明主,必會出陸口港。世人雲︰「‘臥龍’,‘鳳雛’,得一則可安天下。」諸葛亮已經被劉備所得,天賜良機,東吳不識金瓖玉,放飛‘鳳雛’,李勛豈能再次失手?

而今孔明只身渡江,徑往秣陵覲見孫權,舌戰群儒,聯合孫劉兩家,名動天下。龐統卻依舊毫無建樹,加上孔明將赴柴桑軍中協助周瑜,‘鳳雛’出吳之日不遠矣。

大戰在即,李勛將探子營交予潘睿,讓他密切監听各路動向。未幾,便探知曹操誤中周瑜之計,斬了蔡瑁、張允,曹軍失了水軍主將,而曹兵皆是北人,不習水戰,曹操命人將戰船用鐵索連在一起,車馬渡之如履平地,雖江上大風而不動如山,遂自以為得計。李勛聞之大喜,對步騭說道︰「曹軍大勢去矣。水上作戰,勝在靈巧多變,如今曹操將戰船鎖在一起,無異于自掘墳墓,若用火攻,則逃無可逃。」步騭以為然。

這時,潘睿手舉密報,急步入內報曰︰「主公,‘鳳雛’已出陸口港!」李勛聞言大喜,忙命黃忠攜快船千余,親自登舟趕往陸口。沿途經過曹軍水寨,曹軍大驚,以為有敵來犯。曹操命曹洪率軍迎之,奈何荊南軍船快,待曹洪整船出戰,李勛早已在數里之外。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