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章屯兵衡陽

李勛佔據零陵之後,曹操命荀彧敕書封其為零陵太守,劉巴為主簿,劉度為諫議郎中,士頌為忠義校尉,刑道榮為昭信校尉,其余將士人等各有封賞。有這些人才治理,零陵政通人和,兵士上下一心,李勛將目光放在北方另一個郡城--武陵城上。

武陵臨近荊江,易守難攻,太守金旋為西漢名臣之後。李勛清點兵馬,將新招募的五千士卒留下,命劉度、士頌鎮守零陵,刑道榮、劉巴隨軍,親率兩萬大軍發兵武陵。兵至武陵城下,太守金旋親自披掛上陣,刑道榮陣前請戰,李勛欣然應之。刑道榮新降之人,立功心切,大吼一聲,提槍出陣,金旋手舞大刀拍馬迎上。兩人你來我往斗了幾十回合,刑道榮瞅準一個破綻,一槍挑飛金旋兵器。金旋大驚,拍馬便走。刑道榮趁勢舉兵沖殺一陣,殺人數千。金旋收攏殘兵,狼狽逃回城中。

李勛鳴金收兵,就近在城門外扎營。主簿劉巴得李勛之計,命善射之人四面射響箭入城,箭上系有榜文,昭告曰︰金旋貪戀權位,欲盍城死守,置百姓安危于不顧,殺之者即為武陵太守。一時間人心浮動,滿城惶惶。金旋聞之大怒,四處搜繳榜文,有私藏者嚴刑處置。

武陵從事鞏志勸說金旋︰「如今寡不敵眾,死守無益,不若降之。」金旋暴怒,欲殺鞏志,眾部將力勸方止。鞏志私下與眾人商議︰「金旋欲置我等于死地,我等豈能安坐等死?」眾將領莫不稱是,于是眾人計議已定,趁夜殺入太守府,鞏志親取金旋頭顱。

待至天明,四城大開,鞏志親奉太守印信與金旋頭顱獻于軍前。李勛大喜,封鞏志為武陵太守,劉巴為從事,進城安撫百姓。同時四處張貼招賢榜文,不論出身,有才者皆能出仕。有武陵人潘睿,字承明,自幼飽讀詩書,乃才智之士。李勛听說後,親自登門求教。

潘睿無動于衷,反問李勛︰「當今天下紛亂,曹賊不日即將南下。大軍到時,江南必將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大人即便能佔據三兩城池,又如何能抗拒百萬雄兵?」李勛自信一笑︰「承明兄高看曹操了,曹操雖然佔據大半江山,卻同時四面受敵,需要四處設防,能到江南的不過一二十萬兵力。等我收復桂陽、長沙等郡,將荊南勢力連成一片,屯兵公安港,結盟東吳孫權,與長江之上迎戰曹軍。北軍不習水戰,曹軍必敗。之後我與孫權瓜分荊州,進可直取西川,退可安坐荊州。如今缺的就是承明這樣能縱橫天下的明智之士,還望承明助我。」言罷深深一禮。潘睿欣然拜倒︰「主公大才,臣必將肝腦涂地,助主公成就一番偉業!」

李勛大喜,立即封潘睿為侍郎,隨軍參贊一切軍政。這時探子來報,桂陽趙範趁我軍出戰,派遣陳應、鮑隆率一萬大軍進攻零陵。潘睿喜道︰「恭賀主公,桂陽唾手可得也。」李勛笑問道︰「承明看我軍該如何出擊?」潘睿胸有成竹︰「如今桂陽大軍盡出,城內空虛,趙範尚不知我軍已取武陵,只需派一員大將快馬直取桂陽,陳應等人聞訊必定回援。主公可自領一軍伏其歸路,陳應軍無心戀戰,必定大敗,敗軍逃回桂陽,見桂陽已失,則必降矣。」

李勛哈哈大笑︰「英雄所見略同,得桂陽之後,承明當記首功。」隨即收拾武陵所得兵馬,整合騎弓手千余,令昭信校尉刑道榮自領兵輕騎直取桂陽。同時留下步卒八千,命劉巴、鞏志鎮守武陵,李勛親率大軍,與潘睿隨後趕到。

陳應、鮑隆探知李勛已經打下武陵,並且發兵桂陽,果然回師救援,零陵之危立解。陳應軍快馬加鞭,急急趕路,夜行將至桂陽城外,忽然一聲鳴鑼響,四面八方火箭漫天,眨眼間桂陽軍被射死燒死者無數。其余士卒驚慌之余,相互踐踏奔逃。亂軍之中,主將陳應身死,鮑隆獨率敗軍奔至桂陽城下。

卻听城上一陣大笑︰「蒼梧刑道榮已等候多時了!」只見城頭火把下,一員大將當頭而立,趙範及各桂陽將領家屬隨後侍立。鮑隆等心若死灰,紛紛棄械投降。

李勛大軍也不進城,只留下潘睿出來桂陽事物,自率大軍星夜趕往衡陽。衡陽乃長沙屬地,欲取長沙,必取衡陽。李勛趁長沙韓玄來不及反應,連夜築起城塞一座,屯兵駐守,同時令潘睿與降將鮑隆帶領桂陽兵馬前來回合,刑道榮親自坐守桂陽。

韓玄手下有大將黃忠、魏延,而且長沙城高地險,極難攻破。李勛不急進攻,不停自零陵、武陵、桂陽抽調兵力,數日之內,衡陽城塞屯兵已達四萬。而長沙城內有兵兩萬余,在黃忠、魏延等人訓練下,早已成精銳,其戰力遠遠不是劉度、趙範之流麾下的士兵所能比及的。更加上長沙毗鄰湘江,有水軍駐守,攻不得攻,圍不能圍,李勛只能積攢兵力,緩思破城之計。

正在大帳內苦思之際,潘睿面帶喜色,急步入內稟曰︰「賀喜主公,又得一英才!」李勛奇道︰「是何人,得承明如此看重?」潘睿道︰「此人姓蔣名琬,字公琰,零陵湘鄉人。年少好學,聰敏過人,其才勝吾十倍。」李勛眼中精光一閃︰「原來是他!」潘睿奇道︰「主公認識公琰?」李勛忙道︰「公琰知名當時,我也是略有耳聞罷了。人在哪里?快帶我去見他。」潘睿道︰「正在大帳外侯見。」言罷轉出,少時帶了一位中年文士進來。只見此人峨冠博帶,儀態軒昂,氣度不凡。李勛忙起身迎道︰「這位想必就是公琰兄了。果然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

蔣琬灑然躬身一拜︰「公琰見過大人。」李勛哈哈大笑︰「得公琰,吾政事無憂矣。」蔣琬寵辱不驚,復又拜曰︰「在下微末之才,今日投入主公門下,自當竭盡全力,望主公不要嫌棄。」李勛將兩人讓進大帳內落座,方才說道︰「公琰來的正好,如今我軍屯于長沙城下,卻苦無破城之計,還望兩位集思廣益,助我成事。」潘睿皺眉道︰「長沙城難以硬攻,只能智取,但其守將黃忠、魏延等人都是沙場老將,輕易不會中計。」蔣琬沉吟道︰「此路不通,尚有他途。長沙太守韓玄此人,平生性急,輕于殺戮,眾皆惡之,可以從此突破。」李勛眼前一亮,言道如此如此,兩人稱善。

次日平明,鮑隆領兵一萬在長沙城前擺開陣勢叫罵,老將黃忠出戰。鮑隆虛晃幾槍,拍馬便走。大軍趁勢掩殺,卻听城上鳴金,黃忠只得收兵。原來韓玄怕李勛故技重施,引誘黃忠中伏。卻不知混亂中早有數名衡陽兵換了敵軍衣甲,潛入城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