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章師出有名

校場上,四面圍滿了看熱鬧的兵丁。(全文字小說更新最快)有人高聲道︰「頌哥兒,可別輸的像上次那麼慘了,你不心疼自己的,也該心疼心疼這校場的地板。」眾人哄笑,士頌也不氣惱,笑罵道︰「羊皮呂,你別得意,看小爺早晚把你打趴下。」

李勛暗暗點頭,這士頌身為衙內,竟沒養成紈褲脾氣,與普通兵丁都能打成一片,豪門家教果然不一般。這時兩個小校搬出兵器架,只見刀槍劍戟樣樣都有,個個 亮,看來經常有人操練。士頌接過小校拋過來的長槍,高喝道︰「槍乃百兵之王,你可要小心了。」李勛穩步抽出一把長劍,信手耍了兩個劍花,贊道︰「好劍。」

士頌長槍一橫,擺了個鐵索橫江的架勢, 氣開聲,挺槍向李勛沖來。李勛單手握劍,雙腳不丁不八,從容閃過長槍攻勢。士頌收步急停,順勢改刺為橫劈,李勛一個鐵板橋避過長槍,彈身回手用劍身拍擊槍頭。士頌只覺一股大力傳來,連帶整個身子被迫隨槍而走。李勛瞬間加速,待士頌穩住身形,劍尖已經穩穩的停在他喉頭。

有人鼓噪道︰「頌哥兒,是不是昨晚去凝翠樓了,看這手松的,險些把‘長槍’丟了。」眾兵丁轟然大笑,前仰後合。士頌撇撇嘴︰「劍法好有什麼用,千軍萬馬中,還是槍好用。」李勛收劍側立,微笑道︰「確實如此,馬戰還是長槍合適。」言罷徑直去取了把丈二點鋼槍,弓步立穩,雙手握槍過腰間,瞬間一股慘烈氣勢噴涌而出,四周哄笑聲戛然而止。首當其沖的士頌感受更深,渀佛被毒蛇盯上,毒蛇隨時都有可能沖射過來,不論你如何反擊,它總會先一步刺上你的要害。

三息過後,李勛緩緩收槍,遺憾的說道︰「我的槍法還沒練到收發自如的境界,比我師兄差遠了,今天到此為止吧。」士頌雙眼發亮,急步上前,恭敬的說道︰「師父果然厲害,只是一個起手式就有如此威力。」李勛笑著看了他一眼,緩緩說道︰「我可以指點你槍法,卻不能做你師父。」士頌大喜,連連點頭道︰「這就好,這就好。」

士燮得知比武情況,也自欣喜,依諾將兵符給予李勛,正式封其為忠義校尉,屯兵八千于合浦郡。合浦郡南接大海,北臨零陵郡,是交州通往荊州的要道。零陵郡屬荊州,太守劉度,旗下掌兵者乃是大將刑道榮。零陵與桂陽、武陵、長沙名屬荊州,卻早已各自為政,听調不听宣。

古人出戰,必師出有名,不管理由多麼冠冕堂皇,成王敗寇而已。如今曹操坐擁半壁江山,還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為了一個「名」字。李勛以士燮名義發文許昌,言道交州欲進貢珍珠象牙等物,奈何零陵劉度私自扣押貢品,揚言他是漢室宗親,進貢他劉度就是進貢朝廷。如此大逆不道之舉,實為叛逆,請旨剿滅雲雲。此時曹操正準備南下攻取荊州,巴不得荊州後院起火,自是欣然從之。

李勛與士頌日夜操練兵馬,打造井欄、雲梯等攻城器具,只待天子旨意一到,便兵發零陵郡。這八千兵甲,有步兵五千,弓兵三千,並無一個騎兵。蓋因嶺南道路崎嶇,不適合騎兵沖鋒作戰,而且馬匹昂貴,絕不是能輕易成軍的。

交州侍郎劉巴進諫李勛,道︰「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如今劉度拒城而守,擁兵萬余,我軍只有布甲八千,如何能取之?」李勛哈哈大笑︰「子徹放心,劉度昏聵無能,用計破之即可,不用力敵。」言道如此如此,劉巴聞言恍然,躬身拜服。

且說零陵劉度,命大將刑道榮坐守城關,封鎖城池,廣征民夫,擺出嚴防死守的架勢。這日探馬來報,交州士頌領三千步軍來犯。刑道榮知道必是誘敵之計,只是加固城防,任憑交州軍在城外喝罵。劉度之子劉賢,年輕氣盛,見刑道榮不敢出戰,對劉度說道︰「父親,士家小兒帶兵只有三千,我城中勇士過萬,如此任其叫罵,豈不教人小看?孩兒願出戰應敵,只要能擒得士家小兒,零陵之危自解。」劉度大喜︰「我兒勇武,為父給你精兵五千,若能破敵,記你首功。」

刑道榮忙勸道︰「大人,這分明是士頌誘敵之計,出戰則必中伏,還請大人三思。」劉度略一猶豫,劉賢怒道︰「將軍莫要小看,區區三千步卒,又近在城前,我取之易如反掌,莫要長他人志氣!」刑道榮還待再勸,劉度揮手道︰「速去速回,小心便是,我零陵養兵數十載,豈能讓人小看?」刑道榮無奈,只得多派偵騎,以防伏兵。

零陵城城門洞開,劉賢身先士卒,策馬沖出。交州兵丟盔棄甲,轉頭就跑。劉賢眼見「士」字旗下士頌倉皇奔逃,命士兵全力追趕。追出里許,忽然一聲炮響,兩邊樹叢中豎起旌旗無數,喊殺聲震天。劉賢大驚,撥馬便走,卻見來路已被巨木截斷,數千弓弩手嚴陣以待。後面逃跑的士頌軍返身殺到,四下高喝︰「降者不殺!降者不殺!」零陵軍驚懼不已,紛紛投降。劉賢無奈,下馬受縛。卻見兩邊樹叢中只有擊鼓者數十人,劉賢方知是虛兵,悔恨不已。

李勛命士頌與劉巴收攏降兵,快步走到劉賢跟前,喝問兩邊士卒︰「怎能如此對待劉將軍!」言罷親自釋其縛,又賜酒壓驚,教人送回城中勸說劉度投降,如果不降,城破之時,滿門盡誅。劉度悔不听刑道榮之言,又見城中精兵盡去,只得在城上豎起降旗,大開城門,親自捧印綬出城,降了李勛。李勛命人車載劉賢去了交趾,又令劉度協助劉巴安撫百姓,刑道榮協助士頌整頓降兵。

至此,李勛佔據郡城一座,麾下步卒一萬五千余,弓兵五千,糧草器械無數。時為西元207年,東漢建安十二年。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