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章 化形與謀功德

話說這五十萬年的修煉,使得太乙天尊達到了大羅金仙的頂峰,所以就打算化形了。

修仙一路,艱苦異常,需得有定性,舍得費時間。以異類修道,所耗之力,更是要付出不知幾許。但凡修道者,都是以人形而得道。否則終歸是散數,難入真流。故而異類修道,都是先化人形,再修大道,所費之力,不知道要比普通人修道,難上多少倍。

像太乙這般先天之物修煉的,更是危險重重,一個不小心,便要本體碎裂毀去,意識消散,形神俱滅。此為開天闢地之初剛經過大劫,天地陰陽之氣剛剛,不要說人煙,就是得道的大神,也沒有一個,那些靈智未開的飛禽走獸,也很少見得。

太乙的時間,也還充足得很,每走一步,能夠小心翼翼的探究,倒也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

整個空間,雖然說不上死氣沉沉,卻也沒有後世那般生機勃勃。

此時先天之氣濃厚,而修煉起來不記年月,不知是過了多少年,天地間的靈物又多起來了。

一日,太乙突然感到一陣虛弱,好似身體中的靈氣達到飽和,他的樹身開始變大,蠕動起來。

那種感覺好象自己變成一塊泥巴一樣,全身久違的酸痛感覺又一次出現了,身體從外界吸收的能靈氣象是被什麼攪動一樣,轉的越來越快逐漸的形成了一個旋渦。

旋渦中心聚集的靈氣越來越多,外界的靈氣還不斷的往里面擠,使得旋渦中心變的越來越小,太乙只覺得體內那一點的靈氣密度越來越大,越來越稠,好象馬上要被擠破爆炸一樣。

知道自己要化形了,太乙欣喜不已,絲毫不顧及越來越劇的疼痛,拼命的積累靈氣。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太乙終于完成了人體化的艱苦進程。

太乙現在的容貌,與前世相比,雖然並沒有做太大的改變,但是因為很多致命的瑕疵被他去掉,整個人看起來,竟然英俊陽剛了許多。

突然,天空陰雲密布,轟隆隆的雷響,雲層而且愈來愈濃厚,宛若山巒,看上去威勢無窮。太乙的臉繃的緊緊的,他可以感覺到天空中的烏雲內部,蘊涵著的醇厚的,足以毀滅世間任何生物的龐大力量。

出現這種情況,只會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天劫來了。

天空的烏雲濃密到一定程度之後,開始閃爍耀眼的雷光,漸漸的,烏雲之中,出現了一片極亮的白光,白光之中射出了一道讓人感到恐怖的閃電,這是第一道劫雷。劉震迅速的布置了一個自己干領悟的簡單陣法,身體蜷縮成胚胎嬰兒行抱狀,一副完全防守的模樣。

當第一道天雷打在身上的時候,太乙突然運轉那自己創造的功法,硬生生的將這道雷劫煉化了。

這時,另一道天劫,也打了下來。

……

天劫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沒有人知道他們從何而來,這似乎是天地間自然形成的。

天劫其實就是天道規則,宇宙發現世界上出現了可以超月兌于規則之外的強大生命體,從而對這個生命體進行的考驗,修為越深的人,他所要面對的天劫也就越強大。當然,經常普渡眾生,布施教化之人,因為順應天道,有功德加身,當他天劫來臨之時,威力會小許多。

相對一些殘殺生靈,有害天道的邪惡魔頭,天劫來臨之時,威力會比其他修士大許多倍。

度劫成功,自然是修為上個檔次,整個人發生質的改變。度劫失敗,基本上是形神俱滅,化為灰灰,即使個別兵解重修的,也是氣數未盡的緣故,一般都是不能長久。傳說天劫都有一定的意識,會根據度劫之人的品行和態度,出現不同的威力。

太乙雖然有些懷疑天劫是否有意識這檔事情,但他覺得這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他並不像一些狂妄自大的人一樣,跟天劫叫囂,釋放法力公然跟老天叫板。

秉承「悶聲發大財」的至理名言,太乙擺出一副弱弱的姿態,希望天劫的威力能夠小一點,即使不能小一點,但只要不突然增大威力,能夠先活下來就行。

所以在天劫來臨的時候,他寧願裝孫子,為了就是多一分保命的機會。

或許是天劫真的有意識,或許是人品爆發,裝孫子的行為,還真的起了那麼點效果。

這八十一道天劫一道一道的打下來,威力雖然逐漸增大,但那最後一道天劫,威力也沒有像傳說中的那樣是前面所有天劫的總和。八十一道天劫,輕輕松松的扛下來,中途除了兩次大意,被雷麻擊傷以外,因為在先天靈寶的幫忙下扛了幾下,倒也沒有出現太大的痛苦。

其實太乙不知道,他的行為有多冒險。

如果不是他穿越之前,經過了空間的洗禮,本身對雷電有一定的親和力,這次哪里能這麼容易將大部分天劫神雷煉進體內,恐怕在煉化第二道天雷的時候,就在麻痹中化為灰灰了。

度劫之後,晴空之上,萬里無雲,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太乙全身舒坦,神志清明,前世過往的記憶,越發清晰,忍不住仰天長嘯,以此表達自己心中的快意。

對著虛空狠狠的打出一拳,看到拳頭上面覆著一層電芒,想到它打在一些活生生的上造成的效果,太乙心里不禁有些得意。

看了看上天,太乙甚至考慮自己是不是要作個度劫專家,專門幫別人度天劫什麼的。以此太乙知道他已經達到準聖之境。

當然這只是想一下,他並不會真的這麼荒唐去干擾天道運數。每一個生靈都有自己的氣運,隨便出手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帶來滅頂之禍。

現在天劫過了,該是考慮自己以後的修煉的事的時候了,首先釋菩提需要願力,而鴻儒需要功德,當然其他人也要,功德自然越多越好。在洞天中的五十年里我就在想,對天地有益的事自然給功德。講道可以使眾生有得到的可能,這個是有功德的,因為每一個穿越者都會以講道來獲得功德。但是,我想得到的人越多,發生大戰的可能也越多,就像三族大戰,巫妖大戰,封神大戰一樣,這樣是對天地有害的,假如可以減少這樣的大戰和修士的生死戰,這一定也是對天地有利的,這樣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功德。

功德是天地對有利于天道或大道運轉的獎勵,當功德越來越多時,人的氣運也會慢慢的大起來,是大起來不是聚集起來,大氣運的人得天之佑,靈寶、機緣都要大于其他人,而人修道靠的就是機緣,沒有機緣那你一輩子都是墊底的;而業力跟功德剛剛相反,業力纏身則做什麼都要倒霉,當業力大至一定時,喝口水嗆死都不稀奇,這就是修道人說的人在屋中坐禍從天降。

而因果則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天地之間善惡關系,因果看的是強弱,既是強生弱滅;但是當人與自然結因果時,弱地一方一般都是自然,而自然就被破壞,而自然是天地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破壞自然就是破壞天地,破壞天地則就是業力降身;還有就是殺了有功德之人時,天地會自動消散你身上相等的功德,如果你身上的功德沒有那麼多,那不夠的地方就會被業力纏上,所以說修道之人要積功德。

功德就像大道下的硬貨幣一樣,當你的功德很大時,天地氣運會自動加身;而業力就是負債,當你業力纏身時,氣運會自動流逝。

氣運就像一條河,它有枯水期與洪水期、還有平時的平穩期;當氣運枯竭時這個人就得倒霉;當氣運高漲時就鴻運當頭,也就意味著機緣與幸運;而一般人的氣運一般都是很平穩的,除了當天地量劫來臨時,天地動蕩,殺氣、孽氣、凶氣四起時,人的氣運才會動蕩不穩。

鎮元子盤點著可以獲得功德的事,那些洪荒大事時間未到,參與不了,不是還有別的不是嘛。

有功于天,天降功德。何為有功于天?對天道、天地的形成、發展、完善、守護有功為有功于天。

第一功為開天,開天始有天。所以開天功德夠三清成聖(當然盤古元神是主因),巫族稱霸洪荒外還形成了兩件後天功德至寶,天地玄黃玲瓏塔,九天元陽功德尺。

傳道讓生靈走上修行之路,有利于天道演化,傳播天之道,有功德。如鴻鈞傳道紫霄宮,眾聖傳道立大教。

天地破損,守護、修補天地有功德,造成破壞者有業力。如女媧補天。

建族群、立大教有管理洪荒的功德,當然,族群、教派破壞天地,族群、教派有大業力。如龍鳳麒麟建族群,妖族立天庭。

完善天道,如後土化輪回,推廣應運而生的先天靈寶的功能。

後土化輪回,本來生靈死後,靈魂四處飄蕩,要靠磨時間將這些殘魂化為虛無,成為天地靈氣。然後,由天道調動生之法則,重新孕育靈魂。所以每次誕生新的生靈對天道都有一絲損耗。有了六道輪回,生與死完成了對立統一的關系。其實說的難听一點就是廢物利用。雖然有些人形神俱滅,天道調動生之法則孕育其他生靈也有損耗,但相比而言,已經大大降低了。

應運而生的先天靈寶,推廣靈寶的功能,完善天道法則,可得天地功德。功德用于完善靈寶,或是將功德據為己有,增氣運從而得天之佑。用落寶金錢、乾坤尺(或九天元陽功德尺)、河圖洛書推廣金錢、度量衡、八卦的作用,得大功德。西方教有一先天靈寶乾坤缽,他們一直作為法器抓人拿物,其實這是一個碗,用來吃飯的,若他們推廣靈寶的功能,也能的功德,不過很少。對天道法則的完善作用越大,功德越大。

以上五種獲得功德的方法,開天就不用想了;建族群、立大教目前也不現實,守護、修復天地沒機會,傳道倒是可以。地書也算是應運而生,一為記錄了地仙修行之道,二為梳理洪荒地脈,守護洪荒大地。

最終,鎮元子定下三種方法獲取功德︰一為傳道;二為傳洪荒禮儀。

作出決定後,太乙就派分身出去傳道,太乙每到一個地方都向方圓百萬里傳音︰「貧道鴻儒,憐眾生無處求道,特開壇講道,以傳有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