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46回 授人以漁

第46回授人以漁

王義豪為了改變部落傳統單一的狩獵方式,他還教會了這個部落人們捕魚。他領著幾個人,帶著樹棍一端裝有用8號線制成帶有倒戧刺的魚叉,在靈河寬闊的冰面上,先用十字鎬先鑿了幾口冰眼,然後每個人手持一桿魚叉守侯在冰眼旁邊。

那些久避冰層下的魚由于冬季水下缺氧,一條條搖頭擺尾、晃晃悠悠的沖著透出天光,有著充分的氧氣的冰眼游過來。冰眼中呈現出一片黝藍色的魚脊背和不斷張合的魚嘴。守候在冰眼旁邊的人,只要把手中的魚叉向水里快速的一戳,就能戳上一條魚或兩條魚來。然後往冰面上一甩,魚在冰面上跳動幾下就不動了。

如此簡單容易就可以得到食物,這讓部落里的人們興奮不已,部落的婦女和孩子們拉著按小王爺設計制造的木爬犁,歡天喜地的把在冰面上的一條條魚撿到爬犁上的樺樹皮簍里,一車一車的拉回部落。

每天黃昏時刻,部落的人們在靈河邊上燃起篝火,人們在魚身上撒上點鹽,把個頭太大個的魚切成段,用樹枝穿上,放到篝火中旋轉著。很快,烤魚的香味就飄散出來了。人們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烤魚,一面嘶嘶溜溜邊喝著熱氣騰騰的鮮魚湯,其樂融融。

為了擴大部落的漁業生產,王義豪和趙大虎商量,決定先把他們家底里的那2根長25米,直徑15毫米,用來劃車的尼龍繩其中的一根拿出來,拆成單股的尼龍線,用這些0.35的單股尼龍絲線,編成網目尺寸60毫米的單層漁網。以後隨著部落繅絲制線技術的提高,再用柞蠶絲制成絲線,編制更多的漁網。

說是這樣說,可是漁網也不是想編就編的。為了研究如何編制漁網,王義豪和趙大虎還真的研究和好一陣子。王義豪先根據兩個人所大概了解織網的情況,知道編織漁網要有一個梭子,于是他用子彈包裝箱的木板作了一個外形酷似81式刺刀一樣的梭子,把前面部分鏤空中間留一個「舌頭」用來引線,之後在舌頭兩邊的凹槽中纏上編網用的尼龍絲線。

梭子做完了線也纏好了,可是網目的大下得有個東西來控制啊。于是他又用木板做了用來控制網目大小長方型木塊。

編漁網需要有個東西來固定漁網,他找了一個木棍用來做為固定編織魚網的工具。編織漁網的工具全了。可是怎麼編織呢?總不能說有兩根打毛衣的針,你就會打毛衣吧。

這活兩個人是誰也沒干過。沒干過不要緊,但人怕逼,需要是最後的老師,慢慢的琢磨吧。

王義豪開始嘗試打固定結,他用了幾種方法試了幾次,都沒成功,最後他把尼龍絲線套在木棍上,先打一個死結,再打一個活結,最後再打上8字結。ok!第一個固定結終于結成了。接著把用來控制網目大小的長方型木塊放置在木棍下面,把尼龍絲線由木塊的前向後繞置到木棍後面,再往木棍前方與木棍打一個活結後,將尼龍絲線往下拉至木塊上方用手固定。梭子穿過網目中間,再打上一個活結後,下拉尼龍絲線固定綁緊,第一個網目編成了。持續重復此步驟就可以編織魚網了。

實踐出真知,就這麼簡單點事,幾乎整整用掉了自己2天的時間。王義豪松了一口氣,在心里暗自想道。好了,明天就可以把這種5分鐘就可以學會的方法教給李秀娘帶領部落里的那伙老娘們了。

王義豪告訴部落里的這些婦女編織漁網的要領,梭子纏上魚線,盡量多纏一點,避免魚網上未完成,魚線就已經沒有了。編織由左至右,編織時需用力拉扯魚線,使繩結牢靠不松月兌。

有了漁網就可以捕到更多的魚,這激發廣大婦女同志們的積極性。以婦女為主的「捕魚隊」所獲得的食物量幾乎佔居了部落總的食物獲取量的一半,婦女終于頂起了半邊天。

部落的食物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充足,部落的人們現在才感到,一日三餐,有稀有干,兩頓山珍,一頓河鮮。生活原來是這樣的美好,人是可以這樣無憂無慮的活著。

竟管他們每天依然的忙碌著,但他們那千百年來沉睡的心靈已被小王爺輕輕的敲醒。他們累著,並快樂著。他們唱著從小王爺那里學來的︰「甜蜜的工作,甜蜜的工作無限好喂,甜蜜的歌兒,甜蜜的歌兒飛滿天喂,工業農業手牽手齊向前喂,我們的明天,我們的明天比呀比蜜甜」

經過近2個月的狩獵,王義豪所獵取的獵物總量已超過整個部落3年多的獵取量。部落營地周圍的大型獵物以日漸減少,加之春天的來臨,動物進入了繁殖期。王義豪決定自己停止狩獵,給動物一個恢復元氣,休養生息的時間。

王義豪停止狩獵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部落的食品得到了基本的豐富和滿足,並儲存了足夠整個部落吃兩年充足的肉干、魚干。衣、食、住是人們生活質量主要的表現形式。在滿足了部落吃飽,穿暖,衣、食這個生活的最低標準後。王義豪他又把主要的精力轉向了提高部落人們住和部落生產資料方面的建設這些問題上來。

因為他深知,生產資料是生產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會生產中,人們總是借助于生產資料,通過自己的勞動生產獲取勞動產品。在生產資料中,生產工具起著決定性作用,生產工具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廣度和深度。

從最簡單的做起,首先列入他日程的是要為部落造幾件象樣的工具,以提供勞動生產率。他從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最現實的做起。當務之急,要解決的用于部落住房建設中伐木的斧子,鋸,等工具,還有就是種地的鎬頭,鏟地的鋤頭,以及部落每一個成人男人都必須要裝備的具有多種用途的獵刀。

在建逸龍閣時,王義豪就發現這是時代的一些工具是極其落後的,其落後主要集中在制造工具的材料上,就是最普通的斧子和鋸都無法和後世的相比,由于制造工具的材料不好,十分不好用,工作效率極為低下。

部落里所有斧子的刃口都很鈍。用這樣斧子砍伐樹木和加工木板是一件很費力工作。部落里的人付出極大的力氣,但取得的成果並不顯著。王義豪在老山前線,修工事時曾伐過樹,用汽車下面彈簧鋼片做成的斧子,伐倒直徑100多毫米的一棵樹,只要在樹的左右兩側各砍三、四斧,然後輕輕的一推,就完活。可是自己用部落里的斧子,圍繞樹干的四周,象剁餡子似的砍40-50下才能伐倒同樣直徑的一棵樹。

部落里的斧子所用的材料軟有些地方還很糟,刃口磨的鋒利一點,很快卷刃了,而且很多遭的地方還會掉下一些渣,鋸齒狼牙的一個豁口接一個豁口。這看上去很矛盾,王義豪曾仔細的看過,想過,分析過,他認為主要是因為制定斧子的「鋼」就是含碳量很低的鐵,而糟的地方所含的雜質太多,金屬結構和結晶不均勻。所以才出現這種很矛盾的現象,這樣可能和這個時代的冶煉技術和工藝有關。

部落所用的鋸和後世所用的「拐子鋸」大同小異。在一個H型的木框兩邊的口上,一面裝上一根鋸條,另一面用繩子捆緊,形成一個曰字型。區別是這時的鋸條太軟,太厚,這個時代不可能有冷軋和熱軋出來的鋼板,鋸條是用手錘一點一點打出來的十分的不平。

硬度和後世的鐵片差不多。沒有什麼剛性而言。鋸齒並不是分別向左右兩側整齊的傾斜的,以增加鋸口的寬度,減少鋸條兩側的摩擦力,而是平直的,用這樣的鋸加工木料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一件事。鋸條兩側和木頭之間的摩擦力很大。使用者大部分的力量消耗在這無用功上,而且經常夾鋸,為了防止夾鋸,只能在拉開的木料的鋸口加上一塊斜木,隨著鋸條的深入,不斷的向里釘這塊斜木,以減輕鋸條兩側的摩擦力。並且由于鋸條的材質太軟,很容易產生變形,彎屈。

王義豪曾試著用鉗子把每一個鋸齒分別向左右掰出2毫米,使鋸口大于鋸條的厚度,同時也有利于排出木屑,但鋸條所用的鐵片太軟,拉幾下鋸齒很快又重新的回到了一條線上。

那時,在王義豪的心里就萌生了要先制造一些最簡單、而且最常用的實用工具的想法,最起碼自己也應該有幾件使用得心應手像點樣的工具,這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所必須的。但因為當時要趕「工期」,盡快的建成「前居後庫」能夠把儲存與自己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槍支彈藥和深受重傷的趙大虎與自己同置在一個相對容易掌控的「家」里。他不得不推辭自己的這個想法。

現在一切都穩定下來了,他終于能夠倒出一些時間,造一些「像樣的生產工具」了。

更精彩的故事在後面,敬請收藏!

欲看《飛豹出擊》的書友請點擊︰://1680011.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