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三龍繞周 第八十六章 還施彼身

巴公原上,北漢與後周排名布陣,嚴陣以待,氣氛空前緊張。

北漢主與契丹將軍楊袞並騎而,看過後周軍容之後,劉崇哈哈大笑︰「沒想到周軍就是這幅模樣?就這點人馬?郭威一死,周朝衰敗的竟如此之快。哈哈!」

楊袞舉目遠眺,沉吟不語,有些不以為然。

「楊將軍,朕看僅需我北漢兒郎即可一舉擊敗周軍,不需要契丹勇士幫忙。」劉崇得意道,旁邊的北漢將領也紛紛附和。

楊袞說道︰「漢皇陛下,切莫輕敵,我觀周軍氣勢,強敵也!不可貿然進攻。」

「誒!楊將軍不必再說,朕對我漢國將士很有信心,請將軍作壁上觀,看我大軍如何破敵,哈哈!」劉崇除了得意還是得意。

楊袞默然不語,提韁縱馬回到本陣,臉上一絲失望與不屑一閃而過。

雙方嚴陣以待,但都沒有急著動兵。就像高手過招一樣,耐不住性子先出手,往往因此而露出破綻,惜敗于一招半式之間。

南陣的林旭看著數萬兵馬排列,氣勢恢宏,當真是前所未見。前兩次在河中與汴京都是攻城戰,與這等排兵布陣的野戰有很大差異。前世看電影中的畫面都是高科技產物,畫面宏大不假,但萬馬齊喑的壓迫氣勢只要此時此刻才能體會的。

有一點毋庸置疑,這場仗冷兵器的作戰必定是慘烈無比。林旭提了提韁繩,胯下的雪里駒很平靜。李光睿進獻,柴榮轉贈後,林旭給馬兒改革名字——小白龍。幾個月的熟悉,與他的感情已經很好,有了這樣一匹神駒,作戰助力不少。寒意浸浸的冷風吹過,林旭握緊雁翎金劍,神情肅穆冷靜。

戰場瞬息萬變,天時地利人和,除了地利不會輕易改變之外,事在人為,任何因勢利導。天時的轉變更是一瞬間的事,強勢的東北風瞬間轉變為南風,北漢軍將面臨逆風作戰的局面。雖然只是小小的變化,對信天命的古人來說,意義會無限放大,至少後周軍的士氣因此提高了幾分。

北漢樞密副使王廷嗣向劉崇進言道︰「官家,臣以為遲則生變,不宜再拖下去,進攻吧!」同時向身旁的一名官員使個眼色,

一邊司天監李義會意,進言道︰「官家,臣亦以為應迅速出擊,一舉擊敗周軍。」

「官家不可,此時風向于我軍不利,逆風作戰,不宜出擊。」說話的是北漢樞密使王得中。

「」哈哈!得意已經沖昏劉崇的頭腦,北漢主沒有听從臣子的正確建議,一意孤行下令左軍張元徽出擊。

戰斗就此打響,張元徽是北漢一員虎將,得到命令的第一時間,親自率領千余鐵騎沖擊後周右軍。不得不說,此時北漢軍的運氣不錯,後周右軍前敵將領是樊愛能與何徽二人,二人一直有怯戰心理,早在此前就曾參與進言撤退一事。

後來,在林旭支持下,柴榮一力主戰。又斬殺畏戰官員,以正軍心。二人懾于威勢,硬著頭皮前來應戰。短暫的交戰之後,二人看到北漢軍兵鋒銳利,來勢凶猛,心中更加畏懼。危急之中,二人見抵擋不住,竟做了陣前逃兵。

後周右軍立刻被撕開一道口子,林旭見狀大驚,好在後面的趙匡胤與石守信反應迅速,立即率軍死死頂住,才沒有全線潰退。盡管如此,戰場優勢頃刻間已經倒向北漢,趙匡胤等也是苦苦支撐而已。

身在中軍後營的柴榮勃然大怒,但又無可奈何。身邊的林旭看著眼前戰況,也是揪心不已。厄運一旦開始,就會連番上演,繼樊愛能之後,又有將領率一千多士卒投降,後周右軍幾乎完全潰敗,石守信殿後,趙匡胤先行撤回中軍。

北邊的劉崇仰天大笑,得意已經達到頂點。傳令︰三軍全部出擊,全殲周軍,生擒柴榮……山河呼嘯,萬馬奔騰,林旭在後方看的暗暗心驚。

千鈞一發之際,鎮定的柴榮充分顯示出他的非凡。沒有絲毫征兆,柴榮身披重甲,一馬當先沖了出去。林旭一驚,一拍坐下的小白龍急速追趕上去。

皇帝身先士卒,冒著飛沙流矢親臨前線督戰,鑾駕大 在兩軍陣前迎風飄揚。後周萬千將士看到之後,激動不已,皇帝就在自己身後,萬不可退後一步,紛紛揮刀拼死力戰。空前高漲的士氣,使得敗局暫時得以挽回。

危急之時,平日的仇怨芥蒂都顯得無足輕重,趙匡胤與張永德對望一眼,心照不宣,分別帶著兩千人馬,奮勇沖去。趙匡胤一馬當先,身先士卒,軍士見到諸將不畏生死,更受鼓舞,拼死力戰,無不以一當百。一時間北漢士兵叫苦不迭,抵擋不住,紛紛後退。

內殿直馬仁禹也不斷激勵同袍戰友進擊,他自己更是躍馬猛射,強弓硬弩接連射到數十名敵軍,後周軍士氣達到頂點。只是片刻,後周佔盡天時,人和。

北漢主劉崇在陣後猛撲大腿,郁悶不已,戰局已經明顯對自己不利。不過很快,當他看到高高飄揚的周皇大 ,嘴角露出一絲冷笑,機會還是有的。

張元徽接到傳令,拋開其他不管,直撲戰場中央的周皇柴榮。擒賊先擒王,只要拿下柴榮,別的就不在重要,勝利終會屬于他。

整個北漢軍隊迂回策應,將後周大軍擋在外側。張元徽的千余鐵騎向著中央的柴榮直撲過去,而此時柴榮身邊只有三百余人,戰將有貼身護衛將軍林旭。所有後周將領都沖過去救駕,可惜被北漢死死擋住,大 飄揚,望而卻步。

趙匡胤揪心不已,好在聖駕之側還有林旭,暗道一聲︰好兄弟,靠你了,小心!。縱馬奔馳的張永德,看在眼中,心情十分復雜,既喜既憂……

林旭迅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回頭看了一眼柴榮,兩個沉著的面孔交換一個眼神。英雄惜英雄地互相點點頭,眼神中充滿信任……

林旭令貼身御衛和十一勇士死死護衛柴榮身邊,手提雁翎金劍沖殺上去。擒賊先擒王是吧?那好!我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小白龍奔去的方向正是張元徽——北漢左軍主將。

周漢兩軍將領都大為驚訝,周皇唯一的護駕將軍「擅離職守」了,不退反進,林旭到底想干什麼?

林旭神情冷冷,毫不理會,全力往前趕去。小白龍無比神駿,不消片刻已經沖入北漢軍中,金劍左劈右砍,鮮血肉末、北漢軍士的肢體頭顱四處亂飛。

張元徽暴喝一聲,滿臉恨意,揮舞著大刀,叫罵著奔了過來。林旭冷冷一笑,心道︰目的已經達到。

轉眼間兩馬接近,雙方主將的拼殺愈發搶眼,似乎整個戰場都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著中央的兩匹戰馬,兩個戰將,目不轉楮。

兩馬交錯,張元徽驚奇地發現,小白龍背上的林旭不見了。藏身馬下,暗箭偷襲的事情常有,他小心翼翼防備著。不過林旭的目標並不是他。雁翎金劍鋒利無比,朝著馬腿削了過去,座騎前腿猛然折斷,張元徽驚慌之間從馬背上跌落。

機會來了,就絕對不能放過,手起劍落。鮮血噴涌而出,下落中的張元徽沒有防備,後頸中刀,成了一具沒有生命的尸體。時間在這一刻凝固,呼吸似乎暫時停滯,所有人都詫異地看著這一幕,滿眼驚訝與不相信。堂堂北漢主將竟擋住林旭的一朝攻擊,雖說並非刀劍相交的硬過硬,但誰又能說什麼?兵不厭詐,林旭的機智與策略確實令人佩服。

劉崇長吁短嘆,後悔不已,大為傷心。契丹楊袞淡淡嘆了口氣,冷冷一個苦笑,不理會劉崇的反應,轉身指揮契丹兵馬撤退。

「休哥,那個周軍將領是什麼人啊?」一個契丹小兵向身邊小校問道。

「周皇護駕主將,其他的就不知道了……」那名叫休哥的契丹小校凝視許久,將林旭的容貌牢牢記在心中。眼神中帶著敬佩和挑戰。只是不知若干年後,當他如願以償的那一天,又是怎樣一種心情?

一個回合,主將就死了,北漢士兵大為惶恐,再無戰意,紛紛退卻。劉崇站在戰車之上,不斷揮舞大旗,奈何仍然無法阻止,如潮水辦退卻的士兵。

林旭回望一眼,見石守信、趙匡胤已經趕到柴榮身畔,放下心來。看著前方揮舞大旗的劉崇,冷哼一聲,指揮兵馬往前沖去。心中冷笑道︰你不是要擒賊先擒王嗎?那好,我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