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三卷 三龙绕周 第八十六章 还施彼身

巴公原上,北汉与后周排名布阵,严阵以待,气氛空前紧张。

北汉主与契丹将军杨衮并骑而,看过后周军容之后,刘崇哈哈大笑:“没想到周军就是这幅模样?就这点人马?郭威一死,周朝衰败的竟如此之快。哈哈!”

杨衮举目远眺,沉吟不语,有些不以为然。

“杨将军,朕看仅需我北汉儿郎即可一举击败周军,不需要契丹勇士帮忙。”刘崇得意道,旁边的北汉将领也纷纷附和。

杨衮说道:“汉皇陛下,切莫轻敌,我观周军气势,强敌也!不可贸然进攻。”

“诶!杨将军不必再说,朕对我汉国将士很有信心,请将军作壁上观,看我大军如何破敌,哈哈!”刘崇除了得意还是得意。

杨衮默然不语,提缰纵马回到本阵,脸上一丝失望与不屑一闪而过。

双方严阵以待,但都没有急着动兵。就像高手过招一样,耐不住性子先出手,往往因此而露出破绽,惜败于一招半式之间。

南阵的林旭看着数万兵马排列,气势恢宏,当真是前所未见。前两次在河中与汴京都是攻城战,与这等排兵布阵的野战有很大差异。前世看电影中的画面都是高科技产物,画面宏大不假,但万马齐喑的压迫气势只要此时此刻才能体会的。

有一点毋庸置疑,这场仗冷兵器的作战必定是惨烈无比。林旭提了提缰绳,胯下的雪里驹很平静。李光睿进献,柴荣转赠后,林旭给马儿改革名字——小白龙。几个月的熟悉,与他的感情已经很好,有了这样一匹神驹,作战助力不少。寒意浸浸的冷风吹过,林旭握紧雁翎金剑,神情肃穆冷静。

战场瞬息万变,天时地利人和,除了地利不会轻易改变之外,事在人为,任何因势利导。天时的转变更是一瞬间的事,强势的东北风瞬间转变为南风,北汉军将面临逆风作战的局面。虽然只是小小的变化,对信天命的古人来说,意义会无限放大,至少后周军的士气因此提高了几分。

北汉枢密副使王廷嗣向刘崇进言道:“官家,臣以为迟则生变,不宜再拖下去,进攻吧!”同时向身旁的一名官员使个眼色,

一边司天监李义会意,进言道:“官家,臣亦以为应迅速出击,一举击败周军。”

“官家不可,此时风向于我军不利,逆风作战,不宜出击。”说话的是北汉枢密使王得中。

“”哈哈!得意已经冲昏刘崇的头脑,北汉主没有听从臣子的正确建议,一意孤行下令左军张元徽出击。

战斗就此打响,张元徽是北汉一员虎将,得到命令的第一时间,亲自率领千余铁骑冲击后周右军。不得不说,此时北汉军的运气不错,后周右军前敌将领是樊爱能与何徽二人,二人一直有怯战心理,早在此前就曾参与进言撤退一事。

后来,在林旭支持下,柴荣一力主战。又斩杀畏战官员,以正军心。二人慑于威势,硬着头皮前来应战。短暂的交战之后,二人看到北汉军兵锋锐利,来势凶猛,心中更加畏惧。危急之中,二人见抵挡不住,竟做了阵前逃兵。

后周右军立刻被撕开一道口子,林旭见状大惊,好在后面的赵匡胤与石守信反应迅速,立即率军死死顶住,才没有全线溃退。尽管如此,战场优势顷刻间已经倒向北汉,赵匡胤等也是苦苦支撑而已。

身在中军后营的柴荣勃然大怒,但又无可奈何。身边的林旭看着眼前战况,也是揪心不已。厄运一旦开始,就会连番上演,继樊爱能之后,又有将领率一千多士卒投降,后周右军几乎完全溃败,石守信殿后,赵匡胤先行撤回中军。

北边的刘崇仰天大笑,得意已经达到顶点。传令:三军全部出击,全歼周军,生擒柴荣……山河呼啸,万马奔腾,林旭在后方看的暗暗心惊。

千钧一发之际,镇定的柴荣充分显示出他的非凡。没有丝毫征兆,柴荣身披重甲,一马当先冲了出去。林旭一惊,一拍坐下的小白龙急速追赶上去。

皇帝身先士卒,冒着飞沙流矢亲临前线督战,銮驾大纛在两军阵前迎风飘扬。后周万千将士看到之后,激动不已,皇帝就在自己身后,万不可退后一步,纷纷挥刀拼死力战。空前高涨的士气,使得败局暂时得以挽回。

危急之时,平日的仇怨芥蒂都显得无足轻重,赵匡胤与张永德对望一眼,心照不宣,分别带着两千人马,奋勇冲去。赵匡胤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军士见到诸将不畏生死,更受鼓舞,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一时间北汉士兵叫苦不迭,抵挡不住,纷纷后退。

内殿直马仁禹也不断激励同袍战友进击,他自己更是跃马猛射,强弓硬弩接连射到数十名敌军,后周军士气达到顶点。只是片刻,后周占尽天时,人和。

北汉主刘崇在阵后猛扑大腿,郁闷不已,战局已经明显对自己不利。不过很快,当他看到高高飘扬的周皇大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机会还是有的。

张元徽接到传令,抛开其他不管,直扑战场中央的周皇柴荣。擒贼先擒王,只要拿下柴荣,别的就不在重要,胜利终会属于他。

整个北汉军队迂回策应,将后周大军挡在外侧。张元徽的千余铁骑向着中央的柴荣直扑过去,而此时柴荣身边只有三百余人,战将有贴身护卫将军林旭。所有后周将领都冲过去救驾,可惜被北汉死死挡住,大纛飘扬,望而却步。

赵匡胤揪心不已,好在圣驾之侧还有林旭,暗道一声:好兄弟,靠你了,小心!。纵马奔驰的张永德,看在眼中,心情十分复杂,既喜既忧……

林旭迅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回头看了一眼柴荣,两个沉着的面孔交换一个眼神。英雄惜英雄地互相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信任……

林旭令贴身御卫和十一勇士死死护卫柴荣身边,手提雁翎金剑冲杀上去。擒贼先擒王是吧?那好!我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小白龙奔去的方向正是张元徽——北汉左军主将。

周汉两军将领都大为惊讶,周皇唯一的护驾将军“擅离职守”了,不退反进,林旭到底想干什么?

林旭神情冷冷,毫不理会,全力往前赶去。小白龙无比神骏,不消片刻已经冲入北汉军中,金剑左劈右砍,鲜血肉末、北汉军士的肢体头颅四处乱飞。

张元徽暴喝一声,满脸恨意,挥舞着大刀,叫骂着奔了过来。林旭冷冷一笑,心道:目的已经达到。

转眼间两马接近,双方主将的拼杀愈发抢眼,似乎整个战场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中央的两匹战马,两个战将,目不转睛。

两马交错,张元徽惊奇地发现,小白龙背上的林旭不见了。藏身马下,暗箭偷袭的事情常有,他小心翼翼防备着。不过林旭的目标并不是他。雁翎金剑锋利无比,朝着马腿削了过去,座骑前腿猛然折断,张元徽惊慌之间从马背上跌落。

机会来了,就绝对不能放过,手起剑落。鲜血喷涌而出,下落中的张元徽没有防备,后颈中刀,成了一具没有生命的尸体。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呼吸似乎暂时停滞,所有人都诧异地看着这一幕,满眼惊讶与不相信。堂堂北汉主将竟挡住林旭的一朝攻击,虽说并非刀剑相交的硬过硬,但谁又能说什么?兵不厌诈,林旭的机智与策略确实令人佩服。

刘崇长吁短叹,后悔不已,大为伤心。契丹杨衮淡淡叹了口气,冷冷一个苦笑,不理会刘崇的反应,转身指挥契丹兵马撤退。

“休哥,那个周军将领是什么人啊?”一个契丹小兵向身边小校问道。

“周皇护驾主将,其他的就不知道了……”那名叫休哥的契丹小校凝视许久,将林旭的容貌牢牢记在心中。眼神中带着敬佩和挑战。只是不知若干年后,当他如愿以偿的那一天,又是怎样一种心情?

一个回合,主将就死了,北汉士兵大为惶恐,再无战意,纷纷退却。刘崇站在战车之上,不断挥舞大旗,奈何仍然无法阻止,如潮水办退却的士兵。

林旭回望一眼,见石守信、赵匡胤已经赶到柴荣身畔,放下心来。看着前方挥舞大旗的刘崇,冷哼一声,指挥兵马往前冲去。心中冷笑道:你不是要擒贼先擒王吗?那好,我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