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三龍繞周 第八十四章 謀事在人

御駕親征的詔書一下,後周強大的國家機器開始運作,從兵員調配到糧草運輸,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垂拱殿里,皇帝柴榮卻是眉頭緊蹙,很是憂慮。

「官家有什麼為難之處嗎?」林旭奉詔前來,知道柴榮必是有什麼為難,想要垂詢自己的意思。

柴榮淡淡一笑︰「呵,還是你知朕心啊!還真有兩件事讓朕放心不下。」

「官家指的是……」林旭覺得有些話還是讓皇帝自己說出來比較好。

柴榮伸手指指林旭,笑道︰「怎麼?此處又無旁人,還要和朕打啞謎嗎?說說你的看法,幫朕出出主意。」

林旭訕訕一笑說道︰「官家惦記皇後身懷有孕,日常起居照顧都有宮女御醫,這個無需太過擔心。再放心不下,可以讓岳母和秀寧進宮陪伴左右,官家該能放心了吧?」

「避重就輕,說第二件吧!」柴榮嘴上不說,實際對符慧寧母子確實掛念的緊,听林旭這麼說,確實放心不少。

「至于何人留守汴京……官家聖裁吧!」林旭沉吟說道,他知道柴榮所指的是聖駕在外,何人留守汴京的問題。這樣情況古來有之,一般情況下皇帝離京,都是由太子或是親近的皇族留守監國。可是後周的情況呢?太子還在他媽肚子里,尚未出世。以養子身份即位,去哪里找親近的皇族嗎?從實際情況看,最為親近是駙馬張永德無疑,可是他能讓柴榮放心嗎?

柴榮嘆道︰「唉!朕本想讓你留守汴京,可是契丹北漢來勢洶洶,前線需要你,只能另做打算,所以才找你來商量的,誰知你又滑頭地交給朕。」

林旭受寵若驚,輕輕一笑︰「承蒙官家高看……既然如此,臣就提議一人以供參考。」

「你說!」

「魏王符彥卿!」話音落地,柴榮先是微微點點頭,旋又低頭沉思起來。林旭恍然,符彥卿貴為國丈,親密不假,但他是魏王,在朝野勢力與影響著實不小。他忽然意識到,皇位與政權面前,親情變得那麼單薄。柴榮絕對不是寡情之人,只因身在其位,才不得已不多考慮。

林旭試探著說道︰「魏王年事已高,不已操勞,宰相馮道大人熟悉政務,讓他二人一起留守如何?」

果然,柴榮眉頭漸展,微微點頭。馮道雖然竭力發對親征,甚至說話桀驁不遜,但都是以後周王朝為重的,忠心沒有問題。與符彥卿二人相互輔助,相互牽制,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好,就這麼辦。」柴榮一笑道︰「秀寧已經去福寧殿了,你雖朕一起過去用膳吧!」林旭輕輕一笑,跟了上去。

自此符秀寧便入住皇宮,陪著姐姐符慧寧,忠勇伯府中白茸一人,顯得有些孤單。林旭正在歉疚之時,牡丹仙子已經找到樂趣,醉不歸的幕後經營多出一位女老板,倒真算得上人盡其才,讓林將軍放心不少。

數日之後,幾萬禁軍在皇帝親自率領下,渡過黃河向北方挺進,準備迎擊來世洶洶的北漢。林旭不得不佩服古代官員的執著,或者說死心眼。途中仍有官員不死心,勸阻御駕,一個個言辭懇切,深情並茂,嚴重著如喪考妣,連續哭諫,讓林旭著實開了一回眼見。看來史書確實不假,古人誠不欺我也!

林旭偶爾不禁反問,這些官員到底是怎麼想的?至于嗎?皇帝卻沒拿好耐性。柴榮勃然大怒,將進諫的禁軍控鶴指揮使趙晁嚴懲,囚禁懷州。一招殺雞禁猴,效果立竿見影,所有都明白了皇帝的決心,再無人敢多言,御駕行轅這才算是清靜下來。

同一時刻,依舊春寒料峭的西北山間,一隊騎兵悄然南下,在一所山谷中停下。軍士身著永安軍戰甲,旗幟上大大的「折」字迎風飄揚。

一個三十多歲的短須男子,孔武有力,縱馬馳上一處小丘,向東搖搖看去。身後緊隨一個冷面漢子,五十余騎精銳在小丘周圍警戒,防衛十分嚴密。

「東邊局勢如何?」

「劉崇正在攻打潞州。」

「潞州,這種小地方也要浪費時間?」

「不知道,這是劉崇的問題……」

「密切注意局勢,每隔半日來報。」

「是,少主,其實這會周軍主力在東,關中空虛,不如我們……」

「不可,東邊一仗能打多久?誰勝誰負無法預料,豈可輕易冒險。蕭關險要,短期難以攻克,攻下了自然是好,八百里秦川沃土唾手可得,四塞之地易守難攻,倒是沒什麼可擔心的。但若是柴榮先一步獲勝,回師西進,我們該怎麼辦?真的撕破了臉龐,我們能招架嗎?」

「少主,那這身衣裳……」

「先等等,縱然沒有機會,也不能就這麼走了,總得給柴官家制造點麻煩才好,哼哼!」短須男子遠遠看了一眼南方那座險要的關口,旋即有凝視東方,喃喃道︰「潞州……汴京……」

河東大地,北漢軍猛攻數日,依然未能撼動堅固的潞州城。北漢皇帝劉崇已經急不可耐,一應謀士武將紛紛被詔入中軍大帳,契丹統帥楊袞也在被邀之列。

「已經在潞州城下耗了幾天了,損兵折將,寸步未進,諸位可有對策?」劉崇急切問道。

沉默片刻之後,有人說道︰「我軍加大攻擊力度,潞州小城堅持不了多久。」這樣沒營養的話,被劉崇直接略過。

「我軍也包圍潞州,佯作攻擊,引周軍來救,我軍可在途中設伏,圍點打援。」這個主意有些進步。

……

「官家,臣以為,首先都弄清周軍的情況,援軍來了多少?何人統帥?有傳聞說周朝小皇帝柴榮御駕親征,不知可否屬實?」

劉崇哈哈一笑,道︰「瞅的就是這個機會,郭威剛死,柴榮小娃兒還沒坐穩,他敢出汴京?敢身臨前線?」和柴榮預料的一樣,劉崇打心眼里看不起他。當然通常低估對手,都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

「皇祖,孫兒請求,可否讓重貴說幾句?孫兒覺得他的想法挺不錯的。」說話的是劉崇的愛孫劉繼元。

「哦?準了愛孫所請!」

「謝謝皇祖!重貴……快……」劉繼元和身邊親隨小將打個眼色。

「小將楊重貴參見皇上!」一個穩重大方的年輕人在御案前跪下。

「楊重貴?麟州……?」太過忙碌,劉崇也許不太確定。

「家父麟州刺史楊信。」

原來是麟州的大公子,在眾人恍然的目光中,劉崇想起楊重貴到來之時,安排了年紀相仿的愛孫劉繼元前去接待,看來他和愛孫相處很融洽,很好!楊信雖未派兵,只派兒子前來,至少說明他沒有拒絕北漢的合作邀請,這已經很好。

「你有什麼想法?說說看,來人,賜座!」劉崇高聲說道。

「小將認為我大軍可直接繞開潞州,直撲汴京。」楊重貴說道。

「楊公子,汴京遠在中原月復地,必然有大軍拱衛,途中也會遇到攔截,恐怕……」立即有人發對。

「周軍以步兵為主,機動作戰不便,而我軍有契丹楊大人的過完鐵騎,可以長驅直入,是周軍所無法比擬的。當然直接南下並非要真的去汴京,只是做出一副姿態,逼柴榮加快行軍,不管阻截或是回援,長途奔襲,士兵必然疲憊。」

不用再說,眾人已經明白,北漢以逸待勞只待決戰,周軍疲憊之師又有何懼呢?楊袞贊賞地看了一眼這位麟州公子,劉崇則是越看越喜歡,心中又想起一事,笑道︰「好孩子,年紀輕輕,不簡單啦!我看你與繼元很處的來,你們便兄弟相稱如何?」

包括楊重貴在內,眾人都明白劉崇是想收個養孫。這如意算盤確實打的好,不僅得個可造之材,還是拖麟州下水,一舉兩得。

楊重貴遲疑片刻,身邊的劉繼元喜滋滋地不斷催促,他沒想到劉崇會這麼直接,這時候能不答應嗎?只得點頭拜下。

劉崇哈哈大笑︰「朕為你賜名繼業,從今天起就是朕的愛孫了,哈哈!」不管劉崇其他決斷是否正確,這個養孫絕對收對了,可能是他此生最英明的決定。這個年輕人將是北漢國日後的頂梁柱,最後的救命稻草——楊業。或許,楊家將的傳奇應該從這一天正式開始的吧!

說來也巧,汴京、西北、河東都是幾個年輕人,都在為天下大勢而謀劃。至于誰能成功?或許只能用那句老話來回答︰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