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289章 沙灣雜談

289章沙灣雜談

1938年開年後,武漢。國民政府最高軍事委員會處死韓復 等的小小的槍聲,卻震撼了頹廢麻木、沉睡不醒的國民黨軍和各個地方軍閥部隊,更確切說是震動了面對日本強敵的一大批毫無信心、斗志、畏敵如虎的中高級將領們。

仿佛一夜間,曾經軟弱膽怯的中國軍隊再也不是望風而逃的那副樣子了,打不打得贏兩說哈,最少來說中國軍隊的不戰而退、一潰數百里甚至千里的那個窩囊廢樣子是沒有了。與此同時,驕狂的竄犯中原大地的南北兩路日軍,可就再沒有之前的勢如破竹的順當的好日子過了。

元月21日,日軍華中方面軍組成的南路︰由俊六大將指揮華中方面軍四個師團從合圍南京中抽調出來,從南京浦口區向北一路進攻。

就在剛過了滁州不久,也就離南京城二百余里,即在張八嶺、岱山、珠龍橋、藕塘一帶,被李宗仁乘日軍華中方面軍主力在南京城巷戰一月而得到的寶貴時間整補好的自己的子弟兵---由韋雲淞上將率領的桂軍第31軍迎頭一頓胖揍

從元月25日開始,南路日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頂著大雪強渡池河。得到了中央軍裝備補充的韋雲淞的第31軍的廣西將士們,充分發揮出桂軍彪悍的戰斗作風,打得英勇頑強、有章有節,憑借地利,一個軍竟與俊六指揮的四個日軍甲種師團十余萬日軍血戰了十天

在付出重大傷亡後,才按照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命令,讓開了池河正面,卻佔領了道路兩側的山地並不退去,看起來是放了日軍一步,卻留著從兩側乘隙夾擊日軍的手段。李宗仁領兵打仗遣將布陣是很有一套的,那比最高領袖這個步兵排長強太多了其後的台兒莊一役率領一堆雜牌軍完勝華北日軍倆個強悍的甲種師團(第五師團、磯谷師團)完全足以證明這點。

見擋住正面的中國軍隊退往兩側山地,讓出一條通道,俊六大將隨即揮師北進,于二月初,先後攻佔皖北重鎮蚌埠、定遠、懷遠、臨淮關、鳳陽,直抵中國的第三大河淮河南岸,並著手準備強渡淮河。

這就是迄今日軍華中方面軍在先後解除了南京城(唐生智的南京警備軍)、宣城(周大少團長的川軍獨立旅)兩個側後威脅後采取的,與華北日軍協力打通津浦線的南路攻勢的情況。

現在大家也可以看出唐生智、周大少團長分別堅守南京城、宣城的意義了,互為呼應、互為犄角,竟然牽制了日軍華中方面軍主力師團幾達一月使才成立不久的,數十萬部隊都是雜牌部隊的李宗仁的第五戰區借機得到了充裕的整訓補充調整布防的時間,要不然被乘著勝勢滾滾而來的南北兩股黃流會師徐州,那中國抗戰局面將比時下艱難百倍

就在南北兩路日軍重兵雲集壓向津浦線上的重鎮徐州的時候,二月草綠戰猶酣,曾經的第三戰區的兩員殺小鬼子的驍將卻都閑著︰唐生智上將成了每天按時點卯的軍委會執行部主任,閑的蛋痛;坐不住也被迫坐住的被最高領袖軟禁在沙灣村的周大少團長自尋事情做,倒騰起米粉弄上了連鎖買賣?

得知消息來沙灣村這個東湖之側的僻靜小村子看望周大少團長的人不少,他娃在武漢是很出名的,有關他的趣聞軼事不少。當然有資格得到最高領袖允許見到他娃的人不多,被擋在沙灣村村口不準進來的人越聚越多。

最後這些人們干脆就靠著村口那株大樹,挨著建起了一間間簡易的房屋,這個架勢是不見周大少團長誓不罷休了,在他創造出沙灣鮮米粉這個令武漢人瞠目結舌的致富奇跡後這種情況更甚

老蔣獲悉後,倒不覺意外。說道︰

「周曉舟這個川軍中的小神仙將軍,在武漢的聲望與人脈是有的,武漢人自己都說可能不知道武漢市長是誰,卻知道這個舍家報國領兵殺敵的周大老板據說他當年的商戰起家就在此處嘛。

跟他有著這樣那樣的千絲萬縷聯系的武漢工商界等武漢各界人士想要看望一下他,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把人都堵在村外弄成現在這個情況反而不好了,畢竟他的情況還是拘押待審,這樣可以允許在有看守的情況之下會個面說個話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只是啊,你們得把會面談話的詳細的報告拿給我。」

于是,軍委會軍法執行處的負責在沙灣村看守周大少團長的喬少校等,干脆就在村口找人搭了一個大的簡易會客房,免得來一撥人就得把人領到那個小院落,然後又得把人送走。

現在好了,周大少團長得暇,就踱到簡易會客房,穩坐「中軍帳」,專等人探望。有主有客,缺茶缺吃。周大少團長一番建議,喬少校從善如流,也學著經商的小販子一般,整了倆個弟兄在簡易會客房里賣些煙茶、小吃,最後發展到竟然供應沙灣村特色沙灣鮮米粉給來探訪看望周大少團長的客人們,生生是把一伙看守幾乎變成了周大少團長的一堆伙計。

嗨,還別說,就這個生意還整得不錯的。反正這份外水錢、橫路財是讓喬少校等軍法執行處的弟兄們暗地笑慘了的。都是有頭有臉有身份的,一天會客下來撈個百八十元不在話下。那喬少校等對于周大少團長會做生意那是服得五體投地。

最高領袖也沒想到他這一下,倒是給自己找了一個樂子。每天翻翻手下人送來的有關周大少團長與各界諸多人士的會談詳記,最高領袖漸漸上了癮,比咱們大家當初听王剛大神的《夜幕下的哈爾濱》還渴望,每天再晚也得翻翻那份當天送來的周大少團長的沙灣村詳記,好像這才睡得著覺。

為什麼啊?熟悉周大少團長的人都知道,他娃是個大忽悠啥擺起龍門陣那還得了︰

天南地北,扯東拉西,常常出乎所有人意料。四川言子(風趣話)又多,那是詩詞歌賦、插科打諢、妙趣橫生像說評書般的非常吸引人的。就連一旁記錄的看守都常忍俊不止。

我們先說一個連最高領袖都不幸吃了周大少團長的洗腳水的事情。

那是二月十日,周大少團長面對前來探訪看望他娃這個武大客座教授的國立武漢大學留守處尚未西遷的副校長著名的經濟學家宋裴卿教授說︰

「你問我欲創辦的沙灣鮮米粉公司,一家小小的快餐飲食公司,啷個股份整得又多又小?既然是學習西洋資本主義的經營方法,這不是與做大做強最好壟斷的作法自相矛盾嘛?

宋先生,這是我針對中國特色有意為之的,我不怕股東小,就怕股東少現在沙灣鮮米粉公司的大大小小的股東人數已經有好幾百戶了。那是遍布武漢三鎮的,分布在各個階層。

你宋先生,現在不也是被我拉著成了沙灣鮮米粉公司的一名股東嘛,雖然只花了一元錢入了十股。(眾人大笑,這個也太小太少了,近似于游戲了)

其實這就是我的想法,除了沙灣村村民們,我還打算讓武漢的諸多家庭、社會團體、工商業等都能擁有沙灣鮮米粉公司的股份。你不知道喲︰連武漢總商業協會的紀仲余先生、武漢金融界大佬陳福光等也都在我沙灣鮮米粉公司里有股份,當然也是被我拉進來的,股份也很小很少。

可不要小瞧,就這一份小小的股份那就能像一根牽人的紅線線把很多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吸引到沙灣鮮米粉這個與自己有點關系的新生事物上來。大人物可能對這份擁有的象征意義的沙灣鮮米粉的股份不在意,但是對于沙灣鮮米粉來說,能與這些知名人士扯上關系那也是做了一個不花錢的響亮廣告啥

宋先生,不瞞你說,我正打算也給委員長入上十股沙灣鮮米粉的干股,就是不知道委座要不要?」

眾人哄堂大笑起來,開玩笑吧?

「娘希匹」

最高領袖翻看到當天的沙灣詳報的這里,不禁咧開月兌了假牙的大嘴止不住笑罵起來︰

這個聞名重慶及上下川東的三寸丁做生意確實是把好手。你娃想得美哈,有了我委員長的大神牌牌,那名不見經傳的沙灣鮮米粉在武漢還不風生水起、大發利市啊?你娃休想好事,我才不接受你個小人精送的這十股干股喲

最高領袖一眼看穿周大少團長借此揚名的企圖,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他還是沒有逃月兌周大少團長的算計。因為周大少團長的這計,是一個兩頭堵的計策︰

如果老蔣發昏接受了沙灣鮮米粉的干股,那周大少團長早已叫人攛掇好的在武漢三鎮影響最大的《武漢工商時報》上就會屆時刊登一篇《連委員長都入了股的沙灣鮮米粉》的重磅報道文章(周大少團長的生花文筆);

如果最高領袖英明,識破了周大少團長的詭計不予接受沙灣鮮米粉的干股,那好,報紙上屆時將登出更加駭人的嚇死人不償命的驚人大標題《令委員長都不敢入股的神奇的沙灣鮮米粉》,那是絕對刺激所有人一探究竟的

自然一路看下去你就會發現,那只是一篇為沙灣鮮米粉暗地打粉的妙文,說最高領袖一嘗沙灣鮮米粉後驚嘆太好吃了,起初非常想入股沙灣鮮米粉,但是一想如果他再入股,那勢必引發武漢人瘋狂搶吃這種美味佳肴而至制作沙灣鮮米粉的江漢大米大漲,最高領袖才不敢入股他極為看好的沙灣鮮米粉有這事嘛?

後來,最高領袖看到這篇出自周大少團長的妙文,氣得亂罵一通也就罷了。幸好喲,他沒有采取過激的舉動,否則周大少團長的後續連環計還等著 ︰跟像最高領袖這樣子的名人打官司,求之不得喲

二月13日,一個較為特殊的人物前來探訪看望周大少團長。原來是奉中共中南局書記周公的密令,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原則前來探望的第18集團軍駐武漢辦事處主任葉劍英將軍。

周大少團長對于八路軍在晉東南廣泛發動群眾,積小勝為大勝,連戰連捷,獲得最高領袖全軍通令嘉獎表達了衷心地祝賀。在葉劍英說起現在國軍中不少人瞧不起八路軍,譏諷晉東南的八路軍常靠搞以多打少的人海戰術才能取得些許戰績時,周大少團長哈哈大笑︰

「這些人就是些一根筋,豬腦水人海戰術就他**的不算好戰術了?咱中國現在與小鬼子比,軍備不如它、部隊現代化不如它、士兵訓練不如它……諸多方面都不如它,偏偏就是在部隊的數量上對于小鬼子算是個優勢。格老子的,咱中國擁有這種優勢啷個還被這些人看成是讓人恥笑的丟人事情了嘛。

說起來,小鬼子每次策劃大的戰役行動的時候,那局部都是以兵力上的優勢發起的攻擊的。就說七七事變吧,剛開始華北只有日軍華北駐屯軍兩萬余人的兵力,小鬼子就沒敢動,直到把十余萬的關東軍、朝鮮駐屯軍等援軍緊急增援上去,才對分割包圍在幾個孤立之處的西北軍發起了攻擊啥。

淞滬會戰更不用說了,除了早期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外,後來的上海派遣軍和華中方面軍。小鬼子在局部的兵力優勢非常明顯,特別是在杭州灣北部登陸戰中,三、四個日本陸軍精銳師團近十萬人面對的中國守軍只有兩個師不足二萬人,這才造成淞滬會戰中國守軍的崩潰。

這從古到今,這無論中外,那個軍事統帥不希望以多打少的,除非他缺心眼啷個八路軍集中優勢兵力以多打少就是不堪的、不怎麼仗義的,就是以多欺少的人海戰術,小鬼子集中力量以多打少反而成了牛皮哄哄的重拳出擊?

我說這些國軍將領啷個老打敗仗喲,裝備再好、士兵再優秀,讓這些不顧實際情況、軍事思想僵化的人指揮那也是個敗字。

嫌人多,一戰時哪個交戰國不是數百萬軍隊。德國陸軍強大吧,哪次不是以巨大的兵力優勢出擊不曉得這些譏諷八路軍的所謂高級軍事將領們把這些淺顯的道理學到哪根腳趾頭上去了。

再說了,戰爭形式發展到如今,不提飛機大炮了。就是一挺機槍前,你去搞一個人海戰術試試?不用說那全得僕街(葉劍英听到這句粵語俚語,大笑)。

八路軍在優勢軍備的小鬼子面前不但沒有僕街,而且還打了勝仗獲得了發展壯大,那就不是人海戰術嘛那些個這個軍校那個講武堂出來的懂求個鳥啊,八路軍用的那是軍事上常說的多重散兵線接敵近戰戰術這是最能發揮八路軍人多裝備差的特點采用的被實際證明行之有效的好戰術……」

後來,葉劍英把周大少團長的這番話報告了中共中央,毛太祖非常贊賞,對朱老總說道︰「川人出將出帥喲這個川軍中的小神仙將軍是個懂打仗的將帥之才。」

(O(∩_∩)O謝謝各位書友大大支持)。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