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288章 武漢三鎮的PK賽

288章武漢三鎮的PK賽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周大少團長一改被扣押以後的睡懶覺的作法,一大早就從軟香溫玉的美人堆里溜了出來。

干啥子?牽掛他那些食品加工機械要去做米粉去也。把一大早就要看守他娃的軍法執行處的兩個弟兄氣得半死︰

直娘賊的,你娃折騰半宿,還一大早上就起來了,還讓人活不?(這就屬于典型的皇帝不累太監倒累)

說到做米粉,似乎並不難嘛。但周大少團長那也是只吃過沒有做過(不過來自四川綿陽的大學同學蔣澤輝家里倒是開米粉店的,倒也听他簡略吹起過),有些過經過脈的地方那是需要親自試一下的。

揉著惺忪的睡眼,萬朵花等幾個昨天陪同林大小姐等三人過來的護衛被興致勃勃的周大少團長從村里借宿的老鄉家里的薩拉熱被窩中提溜出來,見是自己的老板子,幾個人倒不敢發起床風,只得背的背,抬得抬,把那些死笨的食品加工機械給老板子弄到軟禁他的那間小院落的後面的大廚房里。

要做米粉,那必須先做米粉面團,就是米粉磨細加水調制的面團。由于米粉品質的不同(如分糯米粉、秈米粉、粳米粉等),磨粉工藝的不同(如干磨、濕磨、水磨等),以及調制方法的不同(如冷水調制、熱水調制等),因而做出來的米粉面團也就各有特性。

像大家熟悉的四川人最常用的米粉面團是吊漿粉,也就是俗稱的湯圓面。而周大少團長要弄得廣元、綿陽、安縣等川西北一帶的鮮米粉類似于一種用糯米、秈米混合一定比例制成的米粉面團壓軋而成。

這個流程周大少團長是不知道的,直到把從沈英小姑娘那里買的二百斤江漢大米都折騰光了,才使周大少團長模到了一定門道。所以說中國這種師父手把手傳授的傳統真是害死人,把咱老祖宗很多的好東西都給弄失傳了。搞得每一次都要後人重新費老大勁從頭弄過。筆者今天不怕挨罵,把制造米粉過經過脈的關鍵節點給大家說說。

原來,由于米的品質不同(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地方米粉很好吃,有的地方卻完全不行),其制成的米粉面團的成品的粘性、硬度和口感是截然不同的。如武漢的江漢大米,品質優良,屬于糯米性質多一點,因而粘性大、硬度低、口感軟糯,是制作優良米粉的不錯的材質。

但是卻不能全用江漢大米,否則一加熱水調制,那就會斷成截截,而且很容易塌了,並不好吃,沒有周大少團長印象中的那種川西北米粉的爽滑筋道的口感。

結果周大少團長又喊人去買了秈米、粳米回來一一試過,還是不行。做出來的米粉倒不斷成截截了,也不塌了,但口感硬扎,特別是用粳米做成的米粉,拉很長都扯不斷,嚼起來的他**的硬的像是鐵絲,這也太勁道了吧?用熱水調制後這些米粉面團也不變形發漲,氣得周大少團長把這些硬鐵絲米粉一盆子全扔球了

一個成都壩子上的常吃葉兒粑的王姓弟兄突然想起了一個事情,對周大少團長說道︰

「老團長,你好像沒有搞對喲?我啷個記得四川人做葉兒粑都要把米先用清水浸泡一天(夏季時間稍短點,冬季時間稍長點,時間千萬要控制好。短了不行,長了易發熱酸敗,變味變質。這是一個關鍵節點),還要中間換三次清水。具體標準是把米泡至無硬心心了,用手輕輕一捻就能捻碎才算合格啊。」

這個問題解決了,但是米粉要不軟要不很硬的原因始終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周大少團長那是一手抓一把江漢大米,一手抓一把秈米,瞑思苦想。好幾頓飯都是林雪兒等人端到試驗場來吃的,那也是食不甘味。

最後,總算是讓他娃找到了解決的正確思路︰

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啥(這正是做米粉的米粉面團的正確制作方法,但其混合比例周大少團長從何得知,只得挨到起試驗),取一定比例的糯米、秈米混合即可。

這樣子,借糯米粘性大、硬度低、口感軟糯、熱後易塌與秈米粘性低、硬度較高、口感硬實、熱後不易變形等各自的特點,就能取長補短、相得益彰,還可以提高米粉的質量和營養價值。

在浪費了不少材料之後,才算是讓周大少團長找到了這個最恰當的比例。這里不妨給大家簡略說說,糯米佔比在70-90之間,秈米佔比在10-30之間,至于具體的比例大家猜去吧。

最終的成品,弄起來大家一嘗,好了,那是又爽滑又筋道,確實不錯

「我啷個覺得這個米粉沒有川西北米粉那樣子細膩呢?」

周大少團長還不滿意,對照了一下吃川西北米粉的感覺。

這下子問到練家子了,那個王姓弟兄跟著周大少團長之前,干過賣豆花行當。

「少添慢磨,精工細活」

老王得意地說道,豆花要點得細膩那麼豆子就得這麼才能磨得很細。米粉要細膩,道理一樣嘛。

「瞎扯蛋,老子這個全用機械磨粉機打得,啷個慢?」

周大少團長反問道。琢磨一番後,周大少團長意識到「磨粉的速度不能控制,看來就是這個米與水之間比例的問題了。」(水磨法的關鍵節點)

又是一通忙活,又浪費了一堆材料,總算是解決了這個瑕疵。

這下子做米粉要用的米粉面團弄巴適了,那就要調制壓軋成鮮米粉啥,這個周大少團長因為听蔣同學說過,所以一上來就采用了熱水調制法。

因為米粉所含的澱粉,在一般情況之下是不溶于水的或微溶于水的,使用熱水調制,就可促使米粉中的澱粉吸水膨脹、糊化,產生較強的粘性,把粉粒緊緊地粘連在一起。否則想壓軋成又細又長的粉絲那是不可能的。

具體的調制溫度,那是要根據成品的要求與米質的情況來決定。這又是一個做好米粉的節點,熱水調制溫度大概在70°左右。

二月八日,周大少團長成功制出沙灣米粉。這個時間,後來成為了沙灣村人的盛大節日,因為這是聞名遐邇譽滿華中的沙灣米粉的誕生日。

有了這個致富的高招,周大少團長正式在自己被軟禁的小院落中,開始培訓沙灣村村民們制作沙灣米粉。

不求滿月復經綸,只要一招在手,只要會做米粉,一斤米做成一斤三兩鮮米粉就能多賣十幾倍的價錢,這不是老天爺往咱身上砸錢嘛,這個淺顯的道理沙灣村人都懂,何況周大善人說了還不花咱們一分錢沙灣村近百戶村民們那個踴躍喲,幾乎是全村、全家出動。連沈英小姑娘的斷腿老爹和瞎眼爺爺(後被周大少團長送到重慶周林醫院割除了白內障,恢復了沈爺爺的光明)也坐著板車、牽著孫女的手來了。

做米粉那是費了周大少團長的不少腦水和材料。但做這米粉之君的臣下---臊子,那就是周大好吃狗的強項︰

他娃做得湯面臊子在眾人眼楮里那就是一絕。

一番五味調出百味香的忙碌後,就見在農村那種廚房大台面上,他娃一口氣擺弄出了十余種臊子品種,色彩繽紛、香氣撲鼻,有鹵味的、酸菜肉絲的、牛肉的(家常的、紅燒的、干煸的)……

甚至還專門針對武漢人愛吃咸鮮河魚、嗜辣的飲食特點,弄出了香辣魚臊子、鱔魚臊子等非常具有武漢特點的臊子品種。

說老實話,就他娃在大廚房忙活,那個彌漫在大廚房的各種香氣,不說在廚房幫忙的人了,就是擠在廚房外的看稀奇的人們都直吞口水,連那些軍法執行處的弟兄們也一樣一樣的。

說起這個米粉,就是咱中國的超級快餐,為什麼說是超級呢?因為從顧客點到吃到嘴巴里不用十秒鐘

通常只需要把發好的米粉用沸水一淖(讀腦),即可撈出裝碗,用高湯一吊,再在雪白雪白的米粉湯粉上舀上一勺自己愛吃的某種臊子,再加點女敕綠的蔥花、香菜、榨菜顆、花生碎粒等。

清湯的(就是不辣的)那是湯白米粉細,咸鮮味美,爽滑適口;紅湯的(就是加辣的)那是鮮香醇厚、汁紅白,香辣味重、勁道綿長。甚至可以來點當地人通常要的對澆(幾種臊子都要一點的吃法)。那個味道,真實太霸道了不擺了

列位看官會問,米粉真有這麼好吃?不信啊,那有機會可到川西北廣元、綿陽、安縣一試,不虛此行的。米粉發源地廣元當地有句俗話,說︰

「到了廣元,不愁銀錢(賣米粉就很來錢);到了沾化(讀花,此為廣元下面的一個小鎮,傳為廣元籍的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遣散宮女之處,故美女雲集),不想爹媽」

全弄好了,就得試吃啥,不說沙灣村的村民們了,就連那二十余個以喬少校為首的軍法執行處的弟兄們都吃得差點咬了自己的舌頭︰

哎喲,我的個媽喲,咱們是天天吃大米,可何曾想竟也能做出這般美味佳肴啊?

林大小姐等眾人回去的時候,別的啥子都不帶,就把周大少團長做得沙灣鮮米粉給滿滿當當裝了好幾百斤,說要弄回去給大家嘗嘗周大好吃狗做得最新美食。(結果眾人弄不出周大少團長制的臊子,讓林大小姐等吃過周大少團長親手弄得沙灣米粉的人直喊就是為了吃到周大少團長弄得好吃的不得了的沙灣米粉那也得把周大少團長救出來就為這個啊?)

做米粉的技術可能還對于周大少團長算是個問題,至于啷個把沙灣米粉推上餐桌,讓習慣了過早就吃熱干面的一百多萬的武漢人接受這個新事物,對于咱周大少團長這個屢次創造出商界奇跡的神奇小子來說簡直不算是問題。

于是沙灣鮮米粉公司應運而生,產供銷一條龍,標準的後世快餐巨頭工業化模式。數百名歷朝歷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沙灣村村民們數天之間變成了經過簡單培訓的第三產業的服務產業工人。

周大少團長先期墊資五萬元,在武漢三鎮,一百余處生意最興隆的熱干面小食店,隔壁或附近直接買或租了一百多處鋪面---沙灣鮮米粉連鎖快餐店

接著就是一陣緊鑼密鼓的統一裝修、統一布置、統一配送、統一服務,準備擇吉日一起開張。

這不是中國版的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PK嘛,或者說再準確點肯德基與麥當勞干仗嘛

是的,周大少團長在沙灣鮮米粉連鎖快餐店員工培訓會上講了︰

「是的,就是去PK干仗的

武漢人的過早,熱干面是巨無霸,那是一統天下了。我們啷個還把沙灣鮮米粉連鎖店開在這些生意興隆的熱干面小食店的隔壁或附近啊?是不是武漢人說得你娃腦殼有包莫?(眾人哄堂大笑)

會有人來吃嘛?不要怕,老鄉們。俗話說得好啊,背靠大樹好乘涼。這些生意興隆的熱干面小食店吸引而來的大批消費人群,咱們求之不得喲

我們細細分析一下子這些消費人群哈,武漢熱干面打主力的是大批的中青年人,而沙灣鮮米粉卻是老少咸宜,口味上只有香辣一種口味的熱干面根本無法與沙灣鮮米粉眾多的口味相比。

那麼怎麼找到突破口呢,大家會發現武漢的中青年人都吃熱干面,而老人孩子則通常有其它的選擇,因此我們應該有選擇的人為地去加強這種分化,推一個波助一個瀾,不妨讓年輕人帶來的老人孩子都白吃咱的沙灣鮮米粉,現弄它一個月嘛從商業意義上來說相當于買一送一。大家不要心痛,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嘛。

把這老人孩子人群抓住了,我們沙灣鮮米粉就有了在武漢熱干面一統天下的情況下,站穩腳跟的基礎。

別看熱干面似乎非常強勢,但是一個事物長了、久了、不創新發展了、躺著吃老本錢了,那就有了陳舊、落伍、跟不上時代潮流的趨勢,是在走下坡路的(後世很多百年老店開不下去,何尚不是如此啊)

我們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點的,老鄉們,我們要把吃新奇美味的沙灣鮮米粉塑造成一種符合時代潮流的,對陳舊的生活方式通常具有叛逆心里的人們的社會心理結合起來,使人們邊吃著美味的沙灣鮮米粉邊在心中蕩漾著那種不同于一般人的叛逆感、自豪感(後世那種捧著碗方便面做幸福狀的廣告便是利用了人們這個心理),這會更加刺激剩下的那些年輕一代的消費,強化其對于沙灣鮮米粉的消費選擇。

等到這些武漢年輕人也接受了咱沙灣鮮米粉,老鄉們,你們還擔心啥子?等著大把大把數錢吧(說實在話哈,周大少團長等于對牛彈琴,沙灣村村民們听得一頭霧水。但周大少團長的最後一句大家倒是听懂了,就是開沙灣鮮米粉連鎖店會賺錢,賺大錢于是都熱烈地鼓起掌來,算是給了周大少團長一個面子)」

二月18日,遍布武漢三鎮各處的一百多家沙灣鮮米粉連鎖快餐店同時在陣陣鞭炮聲中統一開業了

小米粉店首先非常整潔,與通常又髒又鬧的熱干面小食店迥然不同,給人感覺飲食環境上就舒服些。一進店,開放的大操作台上,一溜排著十余種各種口味的米粉臊子青瓷盆,那個視覺效果,色香味俱全,刺激著人的所有的感覺器官,使人陡升食欲。

每個沙灣鮮米粉連鎖快餐店只有五人︰淖米粉的,收賬的,清理桌面洗碗的,迎來送走的。態度那個好,笑語歡顏使人覺得就像受到了親人般的禮遇,覺出春天似的溫暖。

更使大批武漢市民駐足的是這些沙灣鮮米粉連鎖快餐店門口貼出的一則告示︰

「熱干面?不,咱武漢人過早時興吃沙灣鮮米粉了

是武漢人就吃武漢江漢大米做得沙灣鮮米粉

為了慶祝武漢二.一八大空捷,沙灣鮮米粉連鎖快餐店將與全體武漢人同賀︰

一月之內,凡年輕人帶老人孩子來店惠顧,年輕人只需一半價錢(沙灣鮮米粉與熱干面同價,一碗二兩左右二角錢),老人孩子我們統統免帳

沙灣鮮米粉,

味道好得很;

不吃不知道,

一吃忘不掉」(典型的周大少團長吆喝法哈)

怎麼扯到武漢二.一八空捷上面去了,這里說點武漢二.一八空捷的背景。這場漂亮的空中大捷是中國空軍的第四大隊打得,不熟悉?那就是中國空軍的空中英雄高志航的志航大隊

當然這時的志航大隊已經基本上是一茬新人了︰那些曾與高志航大隊長一起訓練、一起上天殺敵的四大隊的飛行員們,大多已在天空中消失了、隕落了

高志航大隊長是在1937年的十月,當四大隊在周口機場駐防時,突遭日機轟炸,高志航為了保護機械師馮干青而被日機投下的一顆炸彈擊中當場壯烈殉國。

此時的四大隊的大隊長是高志航大隊長的徒弟,他的東北老鄉李桂丹大隊長。他率領英雄的志航大隊,在二.一八這天,于武漢上空一舉擊落日本海軍航空兵十三架「九六式」重型轟炸機,創造了中國空軍一個大隊一次擊落日機最多的記錄

李桂丹大隊長也一人擊落三架日機,前前後後總計擊落十架日機,為中國空軍的飛行員之最。

非常令人惋惜的是,李桂丹大隊長、呂繼春分隊長、巴正清、王恬等四名中國飛行員也血灑藍天,壯烈殉國。

周至柔上將采納周大少團長意見,用少量力量吸引日護航戰斗機,集中力量攻擊日本重型轟炸機群的戰術得到很大成功。

此武漢二.一八空戰後,日本人一時間老實了許多,即使有幾次夜間的(白天幾乎都不敢來了)竄犯武漢上空,也是匆匆盲目地投下炸彈就倉皇遁去。

再說周大少團長的這遍布武漢三鎮的一百余家沙灣鮮米粉連鎖快餐店,開業當天,即使在打折又賣一送一的情況下,仍然令人大吃一驚︰每家基本上賣出去一千多碗沙灣鮮米粉(不計白送的哈),毛收入一百余元,在扣除本錢等後,這些以戶為單位的沙灣村村民每店都能賺七、八十元

當夜收秤(關店盤點)的時候,沙灣村這近百戶村民們無一例外地都高興地全家抱頭痛哭起來︰

哪敢想啊,原來就是辛辛苦苦累死累活在土里刨食一年,也見不到這麼多的現錢。那個住在沙灣村的落了難的小周將軍真是個大能人,大好人,大善人啊

次日一大早,周大少團長被軟禁的那個小院落成了大倉庫,堆滿了感激涕零的沙灣村村民們送來的他們認為自己最拿得出手的各種東西。周大少團長苦辭不得,無奈只好全部收下。

倒是便宜了那些看守他娃的軍法執行處的弟兄們,那是又是白吃又是白拿。全樂得合不攏嘴。感謝上司給安排這麼個好美差。那是把軍法執行處的其余的弟兄們眼饞的不行,紛紛強烈要求要來沙灣村當看守。

沒到半月,沙灣鮮米粉已經享譽武漢三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最高領袖都追求時尚,微服私訪般的跑到一家沙灣鮮米粉連鎖快餐店吃了一碗三鮮味的沙灣鮮米粉,贊不絕口,破天荒又要了一碗紅燒牛肉味的,結果遭卡了假牙巴。

沙灣鮮米粉,已經漸漸成了武漢人過早的一種選擇,與強大的熱干面的市場佔比基本上能到一比三左右,這就不得了了,你算算大武漢一天得有多少人過早啊也算是實現了咱周大少團長的奪取熱干面小半璧江山的夙願。

至于以前偏僻貧苦的沙灣村則一躍而成武漢數一數二的群富、都富的地區,那個大賺不好細說。只是周大少團長為扶持沙灣村富裕起來先期墊資啟動項目的那五萬元錢,沙灣村村民們據說沒用一周就全部返還給他娃了。

(O(∩_∩)O謝謝書友大大支持)。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