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篇 黃金盛宴 第二十七章 希奧多二世風流史

「蘇陀萊家族可以說是靠海曼公爵一手支撐起來的,但因為崛起太快,隱患也不少。這個家族的風光目前還是基于希奧多二世對海曼公爵的信任和重用,如果再給他們一段時間,等他們根基牢固,那麼蘇陀萊才可以說真正站穩了腳跟。偏偏這個時候海曼公爵病重瀕死,我記得他應該只比希奧多二世年長一歲而已。」

伊塞爾分析皇帝匆忙回去的原因,除了多年情誼,海曼一個人的安危確實也牽扯到帝都各家族之間局勢的穩定。

珀提夏听得很認真,對于她即將身入其中的環境,多了解一分至少有助于防範未然。「難道說海曼若有不測,帝都就會亂起來?他的影響力有那麼大嗎?」珀提夏提問。

伊塞爾笑了下,忽然說了一個毫不相干的問題︰「你見過希奧多二世了吧,覺得他怎麼樣?」

珀提夏的腦海里不由自主地飄過皇帝的樣子,臉上浮現出一絲憧憬之色。她接觸到法師似笑非笑的目光,立即斂容答道︰「很英俊……不過這和我問海曼的影響力有什麼關系?」

「那麼,你有沒有听過這位英俊的皇帝二十多年的風流史?」

「呃?」珀提夏明顯被伊塞爾的敘述方式弄得有點反應不及,「風流史?我以為利維坎才有那種吹噓的資本。那位陛下很有城府,但在我面前倒是一直表現得穩重守禮。」

法師翹了翹嘴角,用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說︰「親愛的珀提夏,就算不提‘人不可貌相’的真理,你也應該知道‘阿諾維亞皇帝’這個角色,本身沒有專情的權力。‘風流’才是你那位未婚夫的職責。」

人類的婚姻觀念最早是受到大地女神阿爾瑟雅的教導。神諭說婚姻是神聖的,每個成年男子只能娶一位成年女性為妻,兩人在婚姻里都要堅持對彼此的忠貞和責任。只不過即便身為神王奧德斯之妻的阿爾瑟雅女神,也不能阻止自己的丈夫先後讓幾名恩羅納女性使神誕下了三位混血的主神。

所謂上行下效,人類很好地遵從了神的教誨。無論平民與貴族都只有一個妻子,哪怕貴族同時還有好幾個情人。並且為了保護妻子的權益,他們規定了情人不許繁育子嗣,倘若有意外到來的後代,那些私生子女也不具備繼承家族姓氏的資格。這就是貴族的集體價值觀︰一方面左擁右抱,一方面忠誠如一。

「沒有什麼規則是不會改變的。千年前雷哲大帝為了表示對下屬幾大派系的一視同仁,放棄了立後,通過冊封他們的姐妹或女兒當皇妃作為證明。這個傳統完整地保留到現在,已是皇帝平衡權臣的必要手段,個人的喜好無關緊要。」伊塞爾淡淡地道︰「雖然阿諾維亞上流社會的小姐夫人們最喜歡談論希奧多二世和五位皇妃的浪漫傳奇,但皇妃們都出生豪門才是這些風流艷史的真相。」

第一皇妃凱羅琳是巴拉霍芬公爵長女。巴拉霍芬家族和那些舉足輕重的上席世家一樣,早早地把女兒們分別塞進幾位皇位候選者的府第。歷代以來在皇帝沒有確立儲君之前,保持中立又同時示好、既不得罪也不支持是大貴族們一貫的原則。反正無論誰上位,他們的地位都不會有多大改變。等到希奧多二世登基後,凱羅琳就成了皇帝與巴拉霍芬這類傳統豪門聯系一體的象征,尤其她的兒子漢弗理是長子,更加穩固了她的地位。

第二皇妃來自亞述曼家族,則是另一些上席世家的代表。這些家族野心更大,希望還能更進一步,因此直接投入到皇位之爭。只可惜亞述曼家族選定的人不是希奧多,最後還因為不甘心失敗,或者說騎虎難下參與了叛亂。這一次希奧多皇帝依然是勝利者,而失敗的下場必然灰飛煙滅。第二皇妃眼見親族人頭滿地滾,自此懷恨在心,三年後密謀行刺未遂。皇帝看在她為自己生下長女伊琳的份上,只是剝奪了她皇妃頭餃並且加以軟禁。

第三皇妃就是蘇陀萊家的梅莉婭,私底下曾被嘲笑為「東部暴發戶的女兒」。在她背後主要是新興貴族的支持,而她為皇帝生育的次子安西爾,則成了他們更大的向往。她一度也是希奧多最寵愛的妻子,當然這份寵愛里除了單純的喜愛,更多的是對海曼以及那些非上席有功之臣的安撫。

第四和第五皇妃是在希奧多成為皇帝後娶的,同樣來自顯赫的家庭,是鞏固權位的禮物。除了尊貴閃亮的榮耀,貴族小姐和貴婦人口中流傳的美麗故事其實與她們無關。第四皇妃在年幼的三皇子丹尼斯出生後沒多久便已病故。第五皇妃今年還不到三十歲,四年前她的兩個孩子相繼夭折後開始精神失常,至今不曾康復。

至于準第六皇妃亞歷克蘇娜公主,原本在皇帝的「風流」守則之外。當初面臨叛亂時,希奧多二世一度因為準備不足陷入險境,只得冒險借道歐尼斯特邊境月兌逃。那里隸屬黎梵特伯爵的領地,皇帝少年時與他有點不錯的私交,說動了伯爵違例相助。希奧多欠下他的人情,發誓來日必當重報。年輕的皇帝萬萬沒想到,數年之後這位伯爵搖身一變當上了國王。

一國之君的要求難免帶著種種政治目的,比如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希奧多明知背後是光明神教的擴張意圖,但昔日以信仰之名立下了誓言,何況這個要求怎麼也算在合理範疇,無從拒絕之下只好應允。只是新娘本人似乎不願隨意犧牲個人幸福,使得珀提夏陷入了代嫁的困境——當然真公主的真實意圖如何,現在還不得而知。

珀提夏則從皇妃的幾名子女中覺察出了端倪,「又牽扯到了皇位之爭?」她猜測道。那張寶座下發生的故事在她這個旁觀者看來,就好像一輪又一輪無限的循環。

「沒錯。除卻伊琳公主,丹尼斯皇子還小,最有希望被立為皇儲的只有第一皇子漢弗理和第二皇子安西爾。兩個人年紀相仿,各有所長。漢弗理行事穩重,安西爾勝在個人魅力,再加上他們母系一方的勢力相差不大,可謂旗鼓相當。」

伊塞爾說著,眼底閃過自嘲的光芒。權力是最甜美的毒藥,斗爭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就連他自己,何嘗不是無法置身事外?

「希奧多陛下就任由這種情況發展麼?難道阿諾維亞的每一位皇帝都要看著自己的後代自相殘殺?」珀提夏感到不解,她對那位陛下短時間形成的印象,並沒有「冷酷無情」這一項。

「前面我說,聯姻是必要的平衡手段,它的時效足以延續到下一任皇位繼承。」伊塞爾侃侃而談,評論他人的得失總是最容易的︰「希奧多二世既然是一位頗有作為的皇帝,他首要考慮的就是皇權的穩固。一如歐尼斯特的卡佩托王,他的對手是光明神教,而希奧多面對的則是帝國的傳統上席。重用海曼,扶植蘇陀萊家族,都是為了對抗這些根深蒂固的豪門,他們是他實行改革的最大阻力。同時這位皇帝也絕不會容許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他對兩個兒子不偏不倚,也即表明他對新舊兩方派系的態度。兩邊的砝碼均等,天秤才能平衡。」

「我明白了!」珀提夏聯想到伊塞爾對海曼之于蘇陀萊的重要性解釋,很快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海曼公爵是蘇陀萊家族的支柱,他如果有個萬一,蘇陀萊的權勢必然大受影響,安西爾皇子也就失去了競爭儲位的最大後援。」

「是的,平衡要打破了,所以皇帝急著要趕回去主持大局。你頂替的那位公主嫁得真不是時候,一個不好會連累你牽連其中。」伊塞爾總結道,並且給出了前景不妙的預測。

珀提夏卻顯得很有信心,用溫婉的語氣堅定地說︰「不要緊,有你和利維坎,我一定能安全月兌身的。」

伊塞爾一時不知道該對她的信任表示感謝,還是該提醒她不要盲目樂觀,最後帶著古怪的表情結束了通訊。

==========================================

在統一皇朝時代,哈爾達斯圖曾經是大陸上最繁榮的城市。據說「神恩之都」的另一層意思,是「諸神建造的都城」。

珀提夏在眠海長大,雖然有過一段時間的冒險生涯,但從未到過阿諾維亞的帝都,只在書上看到過幾篇介紹。當她跟著希奧多二世的車駕真正來到這座城市跟前,才深切體會那種文字難以描述的含義。

哈爾達斯圖的地理位置並非平原,遠處可見群山連綿,交疊起伏。如果從空中俯瞰,這里的地形十分突兀,就像是被人強行砍去了一座座山峰,在山地間硬生生磨出了一塊巨大的平台。因此才有傳說,這樣的大手筆源于神跡。

哈爾達斯圖是一座圓形城市,被包圍在一圈足有三十米厚的巨大石牆內。牆體主要以精崗岩為石料,粉刷成白色,站在城門下,左右張望皆一眼瞧不到盡頭。圓環形的城牆間隔均等地設立了總共九道門,依次代表了亞斯神族的九大主神︰雷霆之主奧德斯、大地女神阿爾瑟雅、海神迪洛斯、火神陸希恩、風神弗爾塞西、光明之神巴爾亞、生命與森林女神梅薇思•普麗翠卡、與月亮女神蘇耶•黛絲蒂、以及智慧與雨季之神萊安•海勒茲。

九座門里最高的是正門,門洞上端雕刻了奧德斯的標記。兩邊的浮雕是一群侍奉神王的使神全身像,他們有男有女,個個衣袍華麗飄逸,容貌端莊而俊美,步態輕盈欲飛,然而每一位的姿勢都不盡相同。

珀提夏透過車窗看得目不轉楮,這些使神里她也只認得俄拉、戈理摩等兩三位。兩支合並的隊伍增加了通過城門的時間,正好讓她把門牆上精美的浮雕仔細欣賞個遍。

事實上這個題材獨立的雕刻和繪圖都是比較少見的。因為諸神之王並沒有地上教派,沒有神殿和教義傳播,但對他的信仰其實早已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關于雷霆之主的記載在每一本神學著作中都能見到;不論是哪一位神的信徒,每天祈禱的第一句話必定都是「奧德斯在上」;贊美他的藝術作品從稱頌任何神的彩繪和雕塑中都能找到。

對亞斯大陸的智慧生靈來說,眾神之父奧德斯,是信仰之中的信仰。

16977.com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