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51、“清談”不是請客吃飯

去歲,謝道韞曾與蕭欽之偶遇無錫楓林渡,晚間夜游太湖時,其言「清談」是有技巧的。

此處,再次重申,「清談」不是請客吃飯,而是一門技巧性十足的手藝活(吹牛逼),有一定的門檻,且有規律可尋。

其一,最低級的「清談」,就是一道填空題,基礎是熟讀「玄學三經」以及諸子百家典籍,別人提到什麼,你得知道其所言之出處,以及是何意思。

蕭欽之仗著記憶好,對于這類工具書,已至倒背如流的境地,自然不在話下。

其二,要「通」,即幾門學科能互通,這就要求「清談」者,腦子要靈活,比如老莊中提到的觀點,在儒家經典中也會提到,兩者要融會貫通,作統一思考。

舉個例子︰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個神奇的東西,有了它就能了解這個世界的源來,以及是如何運轉的,它無影無蹤,無形無色,不存在任何一個地方,卻又無處不在,你感受不到它,但它確確實實就存在。

它就是「道」,即這個世界規律的總則,基本的法則,構成這個世界的基本。

故,古往今來,諸多聖賢,窮極一生的去求「道」。

而于不同種類的人群而言,對于「道」的稱呼也是不一樣的,但究其根本,談的都是同樣的東西。

先賢老子把它稱作「道」,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和尚們(禪宗)把「道」稱作「悟」,其最高境界,可視萬物如無物,不悲不喜,即「開悟」,佛曰︰「窮諸玄辯,若以豪置于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于巨壑。」

儒家對此也有解釋,朱熹便稱之為「理」,言從書中可以讀出來,一旦通「理」,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即︰「唯天下至誠,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贊天下之化育;可以贊天下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朱熹還告訴我們要「格物窮理」,也就是修煉訣竅,理解什麼是「理」,可以通過「格物」來實現,于是有個致力于當「聖賢」的家伙相信了,一直「格」,使勁的「格」,賣命的「格」,「格」到最後發現朱熹老人家理論中的「存天理,滅人欲」好像是錯的,最後在龍場頓悟了「知行合一」。

于是,中華文明史上一門偉大的哲學——「心學」,就此誕生,他便是王守仁。

蕭欽之肯定達不到王守仁的境界,但幾門學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知識點互通,還是能做到的,簡單點,可以看做一個高級的「填空題」。

其三,填空題之後,便是閱讀理解,即對這些典籍要理解,知道說的是什麼,前提是先要了解前人對此的理解,一般這些前人都會注書留下自己的理解,便是我們熟悉的《老子王弼注》、《鄭玄注》、《何宴注》等等各類《注》。

如果前三樣,你都能通過,那麼恭喜你,成了一名「清談」小白,獲得了「清談」的資格。

其四、閱讀理解之後,要開始寫作文了,既在前人理解的基礎上,誕生出自己的理解,獨到且合理,須得讓人耳目一新,細想之後又覺得很有道理。

如果達到了這個境界,說明你已經登堂入室,可以靠吹牛逼(清談),在這個時代混一碗飯吃了,因為有許多金主會專門看你們每日吹牛逼。

要是你吹的和大家差不多,說明你是一般選手,要是你吹的東西,別人不懂,說明你是高手。

吹的越是高深莫測,你就越受尊敬,會成為各大金主的座上賓,還會有許多粉絲追你、堵你,你就是這個時代的頂流大明星。

至此,恭喜你,出名了,出人頭地了,至于有沒有經學治國的真才實學,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會吹,且能吹得自圓其說。

蕭欽之目前就處于第四境界,這是因為蕭欽之從後世而來,看問題的角度會比較寬,比這個時代的人知識面廣很多,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甚至能從一些既定的問題答案中,進行反推論證。

同時,這個時代,處于第四境界的人,其實不多,能說出新意,也是偶爾的靈光乍現,大部分一起吹牛逼的時候,實則還是在玩文字游戲。

故九華台清涼殿內,處于第四境界,一般選手的庾苒,想用「清談」找回場子,卻是一腳踢到了鐵板上,段位更高的蕭欽之,在一眾人的圍觀下,與其侃侃而談,淡定自若。

蕭欽之不但會「談」,還是「裝」,這就又涉及到另一門學問,如何裝的清新月兌俗,卻又讓人不生厭倦,覺得理所當然,從而打心眼里喜歡。

蕭欽之今日特意換上了謝玄帶來的謝道韞準備的一身錦緞白衣,垂垂若然,覆身緊致,身姿薄瘦,頓生一股飄逸之風,潔白無瑕的臉,不用敷粉,自然的永遠比人工的好。

不止于此,蕭欽之坐于案前,姿勢端莊,溫文爾雅,禮數周到,微微笑臉,說話不緩不慢,不驕不躁,思緒不慌不忙,言之有物,每每都會說到關鍵點上,還給刁難他的人留有余地。

試問,當你的對手,長相讓人極其羨慕,性格又好,溫文如玉,還極具才華,出口成章,成了溫良恭謙的化身,請問,你還怎麼勝他?

你拿什麼勝他?

今天的蕭欽之,在建康的權貴們面前,好好的「裝」了一把,自然而然的,庾苒就成了背景板。

不但如此,久攻不下的庾苒,愈發的心浮氣躁,心似熱鍋的螞蟻,因為這個臉,他丟不起啊,他代表的是庾氏,何況這麼多人都看著呢!

事實上,蕭欽之的表現,不光秀翻了庾苒,還秀翻了一眾看熱鬧的人,他們似乎不能理解,一個出身末等士族的少年人,怎麼會有如此淵博的知識,和如此深刻的理解。

說的更夸張一點,今天在座的人中,「辯談」能勝過庾苒的不多,換而言之,蕭欽之勝了庾苒,也就勝了他們,故很驚訝!

以至于,許多想要找回場子的青年才俊,一時犯了難,貌似蕭欽之這個點子很扎手,不好弄啊,就很煩!

蕭欽之很會「做人」,不必多說,勝負自在人心,如果非要論個徹底,也就喪失了中華傳統美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也是要分場合的。

在蕭欽之故意留有余地之下,庾苒心知在繼續下去,也只是徒增笑柄,于是接受了好意,以「尿遁」離去,意為「認輸」。

想不到吧,「尿遁」在這個場合,還有這個作用。

第一階段到此結束,解決了庾苒這個刺兒頭,蕭欽之大松了一口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